懷孕後,總是擔憂這個那個,害怕不能給胎兒好的成長環境。其實,除了吃得好、穿得暖外,外界的噪聲對胎兒的發育也會造成影響。
究竟什麼是噪聲?噪聲又有什麼危害呢?
如何定義噪聲?
噪聲從主觀感覺上來說,就是讓人煩躁的、感覺到不舒服的聲音。一般用分貝來衡量噪聲的強度。
35 分貝是睡覺所需要的環境;而正常的對話在 60 分貝左右,超過 90 分貝會引起不舒服的感覺,比如說吵鬧的酒吧等。
孕期理想的聲環境是怎樣的?
對於孕婦來說,孕期理想的聲強環境是在 10 和 35 分貝之間。
懷孕 16~19 周的時候,胎兒的聽力開始形成,到孕25周的時候,聽力與大人無異。由於母親腹壁對聲音的反射,胎兒聽到的聲音會比外面的聲音降低 20 分貝左右。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長時間接觸噪聲是安全的。如果長時間處於高強度(大於 90 分貝)的環境下,對於孕婦自身以及胎兒,同樣會引起很多問題。
噪聲對孕婦和胎兒的傷害
1. 影響孕婦的健康
孕婦每天接觸 50~80 分貝的噪聲 2~4 小時,便會出現精神煩悶緊張等問題。同時,噪聲也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功能紊亂,導致頭痛、失眠等問題[1]。
2. 增加流產早產的風險
長期處於噪聲環境中會引起孕婦體內內分泌功能紊亂,大腦垂體分泌過多的催產素,引起子宮的強烈收縮,最終引起早產、流產的發生[2]。
3. 影響胎兒的聽力及智力
有調查顯示,在孕期接觸強烈噪聲(95 分貝以上)的女工所生的孩子,其智力水平角同齡兒低。可能原因與噪聲促進子宮收縮,影響胎兒血液供應,進而損傷胎兒神經發育有關[3]。
此外,還有研究表明,長時間的噪聲接觸還可能影響胎兒的聽覺發育,最終對胎兒聽力產生不良後果[4]。
4. 胎兒畸形
強烈的噪聲刺激,會影響胎兒的遺傳基因,導致基因突變,胎兒畸形[2]。
如何避免噪聲?
在生活和工作中,孕婦應儘可能創造條件,把接觸噪聲的機會降到最小限度。
比如,孕婦從事的職業屬於紡織廠等噪聲較大的行業,可以請求更換工種,脫離噪聲環境;平時減少去鬧市區的次數等等;同時,儘量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
小檸溫馨提醒:
雖然噪聲對孕媽和胎兒的影響是看不見的,但是孕媽也不用因噎廢食,偶爾的接觸,比如看個電影或者逛街還是可以的。只要不是長時間處於噪聲環境就可以了。
參考文獻:
[1]宋宇, 張賢玉, 楊敬榮, 等. 噪聲對作業人員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J]. 職業與健康, 2007, 23(15) : 1281-1283
[2]MacDonald AD, MacDonald JC, Armstrong B, et al. Prematurity and work in pregnancy [J]. British J Industr Med, 1988, 45: 56 - 62.
[3]Sarurel-Cubizolles MJ, Zeitlin J, Lelong N, et al. Employment, working conditions , and pretern birth: results from the Europop case-control survey [J].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04, 58(5): 395-401.
[4]Dzhambov AM, Dimitrova DD, Dimitrakova ED. Noise exprosure during pregnancy, birth outcomes and fetal development: mata-analyses using quality effects model [J]. Foloa Med, 2014, 56(3):20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