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6日晚間,太陽爆發了自2005年以來最強的一次耀斑活動,引發了大量日冕物質拋射,地球向陽面的無線電通信受到了嚴重幹擾。
太陽耀斑是在太陽表面溫度稍低的區域發生的,該區域被科學家稱為太陽黑子。和地球一樣,太陽也擁有磁場,打個比喻說,就像一個環狀的橡皮筋,一端連著太陽北極、一端連著太陽南極。隨著太陽自轉,太陽磁場的磁環會出現纏繞,並不斷糾纏在一起,導致太陽磁場越來越強。當太陽磁場磁環糾纏到一定程度時,所蓄積的能量就會以太陽耀斑的形式進行爆發釋放。
太陽耀斑按照強度一共分為C、M及X三級,每級內又從小到大分為1-9個等級。其中X級是最強烈的。
周三發生的這兩次太陽耀斑是在編號為2673的太陽黑子區域發生的,第一次耀斑等級為X9.3,之後為X2.2。上一次觀測到這麼強烈的X級太陽耀斑是在2006年12月5日,當時的耀斑等級為X9.0。這次發生的太陽耀斑更甚於此。
由於此次太陽耀斑過於強烈,會導致地球向陽面的無線電通信中斷,而且還會在夜間持續幹擾無線電通信,空間氣象學家塔米莎·斯科夫在流媒體直播平臺Periscope的視頻直播中表示。
太陽耀斑還經常會產生一種稱為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簡稱CME)的次級效應。CME是巨大的、攜帶磁力線的泡沫狀氣體,在幾個小時中被從太陽拋射出來的過程。
如果地球正好處在CME的路徑當中,拋射出來的等離子就會與地球磁場發生相互作用。CME是在周二離開太陽的,今晚就會抵達地球,這意味著我們今天晚上就可以樂享一場北極光的盛宴。但是,CME也會干擾電力網絡的正常運行。1989年3月,CME導致魁北克大部分地區斷了電。
雖然此次太陽耀斑爆發後確實出現了CME,但NASA仍然在努力進行分析研究,以確定地球是否處於其路徑當中。
在人類歷史的記載中,對地球造成影響最大的太陽耀斑事件是卡林頓事件,該事件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理察·卡林頓,他於1859年在英國觀察記錄太陽黑子時,觀測到一次級別為X10(據估計)的太陽耀斑。就在卡林頓第一次觀測到太陽耀斑爆發後的幾分鐘內,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和基烏天文臺都測量到了地磁場強度的劇烈變動。然後,在17個半小時以後,地磁儀的指針因超強的地磁強度而跳出了刻度範圍。差不多同時,各地電報局電報機的操作員報告說他們的機器在閃火花,甚至電線也被熔化了。而且,在1859年的這天夜裡,天空中五顏六色的北極光一直向南瀰漫到古巴和夏威夷。
2014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認為,地球曾經於2012年7月與一次CME擦肩而過,如果當時地球不是萬分幸運,將會再次發生卡林頓級別的事件。
到目前為止,最強烈的太陽耀斑發生於2003年11月4日,當時測定的級別為X28,其實可能更強烈,只是當時的測量設備已經達到了最大測量限度。今晚的太陽耀斑爆發是否會出現卡林頓級別的事件,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