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開電腦和手機忽然被滿屏的谷歌開放製作出的72位量子位處理器所震驚。這種非對稱計算神器真的被開發出來了嗎?從文中不難看出是處在實驗原理驗證時期。真正到商用階段可能還需些時日。那麼有了大算力的量子計算機對生物科技、航天航天技術、基礎物理學的研發時間周期肯定有一個加速製造的過程。是一件好事。當然有人提到對區塊鏈比特幣這類虛擬貨幣的算法是否構成威脅,那麼咱們就此展開一些推論來看看他對數字貨幣有多大的衝擊。
原文報導:3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9to5google報導,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宣布Bristlecone(英文直譯是狐尾松)量子處理器的問世,這一處理器「為打造更大型的量子計算機提供更具說服力的原理證明。」谷歌在量子計算機再次突破,公布72量子位處理器量子計算技術常被稱為科技行業中的前沿領域,有望大幅度提升設備的計算性能。但該領域仍處在發展初期,許多公司都在探索這一領域。量子計算是電腦科學和量子物理的交叉領域。目前的電腦仍依靠布爾邏輯體系展開運算,布爾類型只有兩個值:true和false。量子計算是指,在算法層面,用量子定律替換布爾邏輯體系後對硬體和軟體的全新設計。對於優化、取樣、搜索或量子模擬等運算,量子計算技術有望大幅提升運算速度。
在洛杉磯召開的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谷歌聲稱Bristlecone處理器可充當「試驗平臺,用以研究系統錯誤率和量子位技術的可擴展性,也可應用在量子模擬、優化和機器學習中。」Bristlecone處理器擁有72量子位,同時,「數據讀取和邏輯運算(如單量子和雙量子比特門)的錯誤率低。」如果量子處理器運算錯誤率極低,它在解決一個定義明確的計算科學問題時就能夠勝過傳統的超級電腦,這就是著名的「量子霸權」。不過目前還未有研究者實現「量子霸權」。要實現「量子霸權」的目標,所需的條件有49量子位的處理器、電路深度超過40、雙量子位錯誤率低於0.5%。谷歌指出,審慎樂觀地講,Bristlecone處理器能夠實現「量子霸權」。
原文最後提到:「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表示,硬體和軟體的整合是這一過程的關鍵環節,量子計算能夠解決目前電腦無法解決的問題前也許還需要「數次迭代」」也就是說由於現在都是基於布爾邏輯體系展開運的電子計算機。而量子原理邏輯是顛覆性的,要實現商業化需要整個量子產業鏈的完善配套和優化。其中包括硬體方面的、作業系統、軟體方面的方方面面的生態建設過程。走出實驗實到完全商用,少說也得5到10年的籌備完善過程。
當然這肯定是又一次科技革命,算力肯定會幾何倍數的放大增長。肯定會對各行各業的造成一定的推動和革命性發展。由其是像大數據分析採樣類工作,模擬推理運算,這種大算力要求的領域,其影響一定是積極的。當然我們說對像比特幣這種基於非對稱密碼學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原理的像比區鏈技術的加密算力大戶。只要軟體硬體配套肯定會形成超過51%的算力霸權。
但值得注意的是算法是可以升級的。所謂道高一盡魔高一丈,算力的提升只是一方便。如果比特幣開發團隊改變或優化規則加入類似於POS:Proof of Stake 權益證明投票制或其它約束機制也是可以防止大算力野蠻破解的。問題的核心不在於那種技術高明。而核心是技術再牛也是人發明的。只要改變優化規則沒有幹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科技的核心是為人服務,以人為本。科學技術本身沒有好壞,只要用在好的地方,造福人類,無論區塊鏈比特幣還是量子黑科技,我們都應該以開放的態度對迎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