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捕獲的視覺證據:首張量子糾纏圖像問世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的量子糾纏圖像。圖片來自網絡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

      在量子力學領域,兩個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通過分束器的兩個光子,無論它們相隔多遠,仍能以一種非常奇怪的方式「糾纏」在一起,瞬間共享它們的物理狀態。這種聯繫被稱為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領域的基本現象之一,愛因斯坦曾將其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今天,雖然量子糾纏在量子計算和密碼學等實際應用中「大顯身手」,但它從未被單張圖像捕獲過。最新研究中,格拉斯哥大學的物理學家建立了一個複雜的實驗,用一張圖像捕捉到了量子糾纏現象。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系統,該系統朝著在液晶材料上顯示的「非傳統物質」發射了源於一個量子光源的一束糾纏光子,這些液晶材料會在光子通過時改變光子的相位。

      他們放置了一臺超靈敏的相機,能夠檢測單個光子。在看到光子和與它發生糾纏的「雙胞胎」同時出現時,相機拍攝了圖像,首次為光子糾纏留下了珍貴的影像,得到的圖像始終顯示兩個光子似乎相互反射並形成了一個指環形狀。

      論文第一作者、格拉斯哥大學校物理與天文學院保羅-安東尼·莫羅博士說:「這張圖像是對自然基本屬性的優雅展示,量子糾纏第一次以圖像的形式被看到,這一結果可推動量子計算新興領域的發展,並催生新型成像技術和設備。」

相關焦點

  • 首張量子糾纏圖像問世 網友:像極了愛情
    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的量子糾纏圖像。圖片來自網絡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在量子力學領域,兩個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通過分束器的兩個光子,無論它們相隔多遠,仍能以一種非常奇怪的方式「糾纏」在一起,瞬間共享它們的物理狀態。
  • 科學家首次捕獲「量子糾纏」圖像:愛因斯坦口中的「鬼魅」
    科學家們已經捕捉到了阿爾伯特 · 愛因斯坦曾經描述過的 "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 ( 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 現象的第一個圖像,這種現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 " 量子糾纏 "。
  • ...人全球頭條:蘋果iPhone6停產,個人破產制度試點,首張量子糾纏圖像
    科學家捕捉到首張量子糾纏圖像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在量子力學領域,兩個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通過分束器的兩個光子,無論它們相隔多遠,仍能以一種非常奇怪的方式「糾纏」在一起,瞬間共享它們的物理狀態。
  • 物理學家首次捕捉到量子糾纏的圖像
    愛因斯坦想創立一個更完整的粒子活動理論,卻被量子糾纏的前景所震驚——這是他所描述的「遙遠的恐怖行動」。如今,格拉斯哥大學的一個物理學家團隊有史以來第一次拍攝了一種量子糾纏形式的圖像(又名鍾糾纏)。他們設法捕捉到了即使愛因斯坦也感到困惑的現象的第一個視覺證據。2019年7月,格拉斯哥大學早期職業研究員保羅·安託恩·莫羅博士領導的格拉斯哥物理學院的多名研究人員在《科學前沿》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發現,論文題為「成像鍾型非局部行為」。
  • 首批8款5G手機獲3C認證,華為佔4款;首張量子糾纏圖像問世;iPhone 6...
    >科學家公布首張量子糾纏圖像,愛因斯坦曾稱:幽靈般的超距作用7月15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
  • 人類拍到第一張量子糾纏照片
    編輯:金磊、張佳、小芹【新智元導讀】前一陣子首張黑洞照片的問世轟動全球,而近日,
  • 獨家專訪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對黑洞圖像沒有任何權利
    對黑洞的首次觀測及其首張照片的發布,卻引發了了另一場好奇心事件的發生:到底誰才擁有首張黑洞照片的版權?誰有擁有其使用權?這張照片又是如何對外授權和分發的?得到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授權使用該黑洞照片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新聞處公共信息官員特納(Calum Turner)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視覺中國與黑洞照片版權的事件,已經引起了他的注意,「視覺中國對於南方天文臺所有的該圖像沒有任何權利,」且該圖像可以從南方天文臺的相關網站下載並自由使用。黑洞照片版權是誰的?
  • ​文本·視覺·圖像
    視覺敘事要用共時畫面去再現歷時過程,於是就有了文字與圖像兩種敘事形式的互動,表現為單幅的圖像敘事和多幅的連續畫面。這二者的關係是,單幅圖像可以獨立成章,也可前後接續,構成組畫,建起一條視覺敘事的話語鏈。
  • 圖像感知:創新產品與技術貼近視覺的要求
    YI) 視覺市場不斷演進、增長且多樣化和智能化 圖像感知無疑支持著汽車、工業和消費三個主要市場領域的大趨勢。現代圖像傳感器的創造者安森美半導體傳承40多年的成像經驗,擁有豐富的成像專知、寬廣的傳感器陣容、2000多項成像專利、強大的供應鏈和卓越的品質,以「創造超越人眼的新視覺」為使命,可根據應用需求匹配相應的技術,幫助使這三個領域的概念成為現實。
  • 【新智元乾貨】計算機視覺必讀:目標跟蹤、圖像分類、人臉識別等
    雙線性融合 通過視覺特徵向量和文本特徵向量的外積,可以捕獲這兩個模態特徵各維之間的交互關係。為避免顯式計算高維雙線性匯合結果,細粒度識別中的精簡雙線性匯合思想也可用於視覺問答。例如,MFB採用了低秩近似思路,並同時使用了視覺和文本注意力機制。
  • 狂歡之後的深思——首張黑洞圖像沒有回答的三大問題
    右圖 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M87星系中心黑洞圖像。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站  4月10日,整個物理學界陷入一場集體狂歡中——位於全球各地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的首張黑洞特寫照片終於面世,這張照片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拉開了黑洞天文學新時代的序幕。
  • 高速視覺傳感器可捕獲快速移動物體,以每秒1000幀的速度進行檢測和...
    原理與結構 視覺傳感器是整個機器視覺系統信息的直接來源,其主要功能就是獲取足夠的機器視覺系統要處理的最原始圖像,再將其與內存中存儲的基準圖像進行比較,以做出分析,為後面的智能系統提供視覺判斷依據。 視覺傳感器能夠從一整幅圖像捕獲光線的數以千計的像素,圖像的清晰和細膩程度通常用解析度來衡量,以像素數量表示。部分視覺傳感器能夠捕獲的像素值很高,無論距離目標數米或數釐米遠,傳感器都能「看到」十分細膩的目標圖像。在捕獲圖像之後,視覺傳感器將其與內存中存儲的基準圖像進行比較,以做出分析,判斷其與標準圖像是否相同。 視覺傳感器原理圖
  • 天文學家公布了超大質量黑洞的第一個直接視覺證據
    顯示了黑洞周圍的過熱材料,以及M87黑洞發射的相對論噴射事件地平線望遠鏡(EHT) - 通過國際合作鍛造的八個地面射電望遠鏡的行星規模陣列 - 旨在捕捉黑洞的圖像。今天,在全球協調的新聞發布會上,EHT研究人員揭示他們已經取得了成功,揭開了超大質量黑洞及其陰影的第一個直接視覺證據。
  • 計算機視覺(圖像)技術:視覺圖像搜索綜述
    這些年計算機視覺識別和搜索這個領域非常熱鬧,後期出現了很多的創業公司,大公司也在這方面也花了很多力氣在做。做視覺搜索,其實是深度學習(或人工智慧)領域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在現實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通常,視覺搜索包含了兩步任務:首先,待搜索物體的檢測與定位;其次,從庫(知識圖譜、圖片庫、信息庫等)中搜索該物體,或查詢相關聯的場景。
  • 智能圖像處理 讓機器視覺及其應用更智能高效
    編者按:無論是「中國製造2025」還是「工業4.0」都離不開人工智慧,離不開計算機視覺,而智能圖像處理是機器視覺的核心技術,隨著圖像處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定會有力地推動機器視覺的迅速發展。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蘋果iPhone6停產,個人破產制度試點,首張量子...
    科學家捕捉到首張量子糾纏圖像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在量子力學領域,兩個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通過分束器的兩個光子,無論它們相隔多遠,仍能以一種非常奇怪的方式「糾纏」在一起,瞬間共享它們的物理狀態。
  • 首張量子糾纏照片誕生!它能證明愛因斯坦錯了,還能證實心靈感應存在?
    (圖源:格拉斯哥大學)現在,格拉斯哥大學的一組物理學家們第一次拍攝到了量子糾纏(又名鐘形糾纏)的圖像。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成功地捕捉到了這一現象的第一個視覺證據,這一現象甚至會讓愛因斯坦本人也感到困惑。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他們的發現,題為《成像鍾型非局部行為》(Imaging Bell-type nonlocal behavior)。
  • 首張黑洞照片歸屬視覺中國引熱議,引發多方怒懟,網友炸了
    4月10日晚間,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終於揭開神秘面紗,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一出,各路媒體和自媒體人和網友們當然要集體跟進了,這張照片也在網上瞬間刷屏近日,但有網友稱,視覺中國已經在國內拿下了這張黑洞圖片的版權,用作商業用途將被追究賠償。
  • 機器視覺和智能圖像處理技術之間的關係
    一般認為機器視覺「是通過光學裝置和非接觸傳感器自動地接受和處理一個真實場景的圖像,通過分析圖像獲得所需信息或用於控制機器運動的裝置」,可以看出智能圖像處理技術在機器視覺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智能圖像處理是指一類基於計算機的自適應於各種應用場合的圖像處理和分析技術,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理論和技術領域,但同時又是機器視覺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支撐。
  • 首個三光子顏色糾纏W態問世
    新研究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利用光子的顏色(能量),創造了一種能量糾纏的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首次讓3個光子的顏色相互糾纏,構建出一種名為W態的量子力學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即使3個光子中一個光子「走丟了」,有些糾纏態仍會保存下來,因此有望應用於量子通信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