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模過程
1.建立網絡及樓層線
建築師繪製建築設計圖、施工圖時,網絡以及樓層為其重要的依據,放樣、柱位判斷皆須依賴網格才能讓現場施作人員找到地基上的正確位置。
樓層線則為表達樓層高度的依據,同時也描述了梁位置、牆高度以及樓板位置,建築師的設計大多將樓板與梁設計在樓層線以下,而牆則位於梁或樓板的下方。
如果沒有樓層線,現場施工人員對於梁的位置、樓板位置以及牆高度的判斷會很困難。
2.導入CAD文檔
將CAD文件導人軟體可方便下一步驟建立柱梁板牆時,可直接點選圖面或按圖繪製。導入CAD時應注意單位以及網格線是否與CAD圖相符。
3.建立柱梁板
將柱、梁、板、牆等構件依圖面放置到模型上,依構件的不同類型選取相符的形式進行繪製工作。
4.彩現
彩現圖為可視化溝通的重要工具,建築師與業主討論其設計時,利用三維模型可與業主討論建物外形、空間意象以及建築師的設計是否達成業主需求等功能。
5.輸出成CAD圖與明細表目前在新加坡等BIM應用較早的國家,其建管單位已經能接受建築師繳交三繼建築息模型作為審圖的依據,然而在國內並無類似制度,建築師繳交資料給予建管單位審核仍以傳統圖樣或CAD圖為主,因此建築信息模型是否能夠輸出成CAD圖使用,則是重要環。
三維建築信息模型除各式圖面外,也能輸出數量計算表,方便設計者數量計算。日倘若發生變更設計時,數量明細表也能自動改變。
二、BIM建模精度
模型的細緻程度,英文稱為 Level of Details,也稱為Level of Development。描述了一個BIM模型構件單元從最低級的近似概念化的程度發展到最高級的演示級精度的步驟。
LOD的定義可以用於兩種途徑:確定模型階段輸出結果以及分配建模任務
1.模型階段輸出結果
不同的模型構件單元會以不同的速度從一個LOD等級提升到下等級。
2.任務建模任務
在三維表現之外,一個BIM模型構件單元能包含非常大量的信息,這個信息可能是多方來提供。
從概念設計到峻工設計,LOD被定義為5個等級,分別為L0D100到LOD500。
在BIM實際應用中,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根據項目的不同階段以及項目的具體目的來確定LOD的等級,根據不同等級所概括的模型精度要求來確定建模精度。
三、LOD各等級劃分
LOD 100–Conceptual 概念化。該等級等同於概念設計,此階段的模型通常為表現建築整體類型分析的建築體量,分析包括體積,建築朝向,每平方造價等等。
LOD 200–Approximate geometry 近似構件(方案及擴初)。該等級等同於方案設計或擴初設計,此階段的模型包含了普遍性系統包括的大致數量、大小、形狀、位置以及方向等信息。
LOD 300–Precise geometry 精確構件(施工圖及深化施工圖)。該等級等同於傳統施工圖和深化施工圖層次。此階段模型應當包括業主在 BIM 提交標準裡規定的構件屬性和參數等信息,模型已經能夠很好地用於成本估算以及施工協調(包括碰撞檢查、施工進度計劃以及可視化)。
LOD 400–Fabrication 加工。此階段的模型可以用於模型單元的加工和安裝,如被專門的承包商和製造商用於加工和製造項目構件。
LOD 500–As-built 竣工。該階段的模型表現了項目竣工的情形。模型將包含業主 BIM 提交說明裡制定的完整的構件參數和屬性。模型將作為中心資料庫整合到建築運營和維護系統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