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苛勒的知識點匯總。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苛勒是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考查人物。苛勒是格式塔學派的代表人物,將苛勒的知識點進行匯總梳理,以便於有助於備考。
【考情直擊】
在考試中,苛勒的考點涉及心理學流派、完形-頓悟說和關係轉化說。考查形式一般是客觀題的形式,如選擇題、判斷題等,多是人物與理論、主要觀點、實驗的匹配類題目。
【考點詳解】
一、心理學流派—格式塔/完形學派
格式塔心理學派最早產生於德國,之後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
所謂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詞的音譯,也有譯為「完形」的。後一種譯法是考夫卡同意由鐵欽納譯成「完形」這一用語的,比較符合德文原意,即具有不同部分分離特性的有機整體。
格式塔心理學反對馮特的構造主義,也反對行為主義的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主張應該研究人的經驗及行為,強調經驗與行為的整體性,認為整體並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
格式塔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韋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三人的結緣也頗有意思。1910年夏,在一次假期旅行的火車上,韋特海默想研究知覺中的「似動現象」,他的老師舒曼教授很同意他的想法,並推薦兩位被試一起工作。這兩位被試名叫考夫卡和苛勒。
作為創始人之一的苛勒,他在1913-1920年期間,在特納利夫島研究黑猩猩,1917年出版了名著《人猿的智慧》,提出頓悟學習理論。後苛勒移居美國。1958年被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二、認知學習理論—完形-頓悟說
苛勒的「完形-頓悟說」是反對桑代克的「試誤說」學習理論的。學習過程離不開思維和意識的作用,是有機體積極主動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認知結構,而不僅僅是刺激一反應的簡單聯結。
1.主要觀點
(1)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
苛勒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本身的智慧與理解力對情境及情境與自身關係的頓悟,而不是動作的累積或盲目的嘗試。
(2)學習的實質是在主體內部構造完形
苛勒認為,學習過程中問題的解決,都是由於對情境中事物關係的理解而構成一種「完形」來實現的。
2.黑猩猩實驗
苛勒的完形-頓悟說,是根據他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的實驗研究提出進行了提出的。在1913—1917年間,苛勒對黑猩猩進行了一系列從易到難不等的實驗,其中廣為人知的有黑猩猩吃香蕉實驗、黑猩猩接杆實驗等。例如,黑猩猩接杆實驗:
籠子外放有食物,食物與籠子之間放有木棒。黑猩猩需要將兩根木棒接在一起,方能獲取食物。在開始的時候黑猩猩一會兒用小木棒、一會兒用大木棒來回撥弄香蕉,但怎麼也夠不著。不得已,他只能把兩根木棒握在手裡揮舞著,突然之間,它無意把小木棒插進了大木棒,使兩根木棒接起來變成了一根長木棒,然後黑猩猩馬上就衝去過用它夠到了香蕉。
三、遷移理論—關係轉換說
1.觀點:苛勒用「小雞啄米實驗」證明了關係轉換的學習遷移理論。這個理論實際上是從事物關係的角度,對經驗類化理論進行了重新解釋。他們不否認經驗類化的作用,但他們強調「頓悟」是遷移的一個決定因素。遷移不是由於兩個學習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規則而自動產生的,而是由於學習者突然發現兩個學習經驗之間存在關係的結果。人所遷移的是頓悟——兩個情境突然被聯繫起來的意識。
2.小雞啄米實驗
實驗內容是:讓小雞在深、淺不同的兩種灰色的紙下面尋找食物。食物總是被放在深灰色的紙下,在淺灰色紙下一無所獲。就這樣,這兩種紙張經常交換位置,經過多次實驗訓練,小雞學會了無論紙張的位置怎樣變化,它總是找深灰色紙來食物。然後,變換實驗情境,保留原來的深灰色紙,用黑色紙取代淺灰色紙。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小雞仍然到深灰色的紙下面去尋找食物,就證明遷移是由於相同要素的作用;如果小雞去黑灰色的紙下面去尋找食物,則證明遷移的形成是對兩張紙之間的關係做出反應。說明被試選擇的不是比較刺激的絕對性質,而是由兩種刺激的相對關系所規定的。實驗表明,小雞對新刺激(黑色紙)的反應為70%,對原來的陽性刺激(深灰色紙)的反應是30%。兒童在做同樣實驗時,則始終對黑色紙的刺激做出反應。
【考點匯覽】
在教師考試中,對苛勒的考查一般多匹配類的選擇題,通過關鍵詞可以快速做出正確選擇。
【考場點兵】
1.(單選題)苛勒的「小雞覓食實驗"支持了其( )。
A.關係轉換理論 B.形式訓練說 C.經驗概括說 D.個體要素說
【答案】C。解析:A。本題考查關係轉化說的內容。苛勒用「小雞啄米實驗」證明了關係轉化的學習遷移理論。關係轉化理論主張習得經驗能否遷移取決於對情境中各種關係的理解或頓悟。A項正確。
2.(單選題)格式塔學派的苛勒基於( )實驗提出了「頓悟學習」的概念。
A.貓籠開門 B.小鼠走迷宮 C.鴿子啄拉杆取食 D.猩猩取香蕉
【答案】D。本題考查苛勒的完形-頓悟說。苛勒對黑猩猩的學習和解決問題行為進行了系列研究,通過黑猩猩疊箱取香蕉實驗,論證和提出完形—頓悟說。D項正確。
A項:貓開籠實驗,是桑代克的實驗,據此提出試誤說。B項:託爾曼通過白鼠走迷宮的實驗得出認知—目的說。C項:斯金納用鴿子和小白鼠做了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故本題選擇D。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