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銀心黑洞消失,銀河系不會散架,太陽消失太陽系就會散架?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各位應該不止看到過類似的話題:「如果太陽突然消失,地球多久後會從軌道飛出去?」,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大概8.3分鐘後我們會看到太陽那個黑了,天空陷入一片黑暗,只有星星閃耀,但此時地球也「被出發」了,因為束縛它的引力消失,地球從軌道的切線方向出走了,速度就是此時公轉的線速度。

牛頓經典力學時代,曾經不是這樣理解的

牛頓從哥白尼的日心說以及克卜勒的行星三大定律和伽利略的天體觀測等前人的經驗上,輔以自己的思考,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表面上看起來在牛頓時代只有一個萬有引力常數沒有解決,但事實上確有兩個,另一個是萬有引力傳播的媒介,牛頓以太認為是無處不在的以太。當然萬有引力常數在牛頓去世70年後被卡文迪許以巧妙的扭秤實驗所測定。

而以太卻在1887年的某天被麥可遜-莫雷實驗所否定,引力陷入了超距作用的尷尬,所以如果在那個時代拋出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將是不怎麼堅決的「在太陽消失的瞬間會立即從軌道上出走

引力的傳播速度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解決了牛頓萬有引力超距作用的尷尬,將引力的傳播定義為質量對於周圍時空的扭曲,傳遞引力我們周圍的時空,而引力傳播的速度,愛因斯坦認為是光速,信息、能量與物質的傳遞都無法跨越光速,而引力同樣會有一個極限。

但相比光速可以用裝置來測定,比如上圖中的菲索測光速實驗原理圖,但引力測量似乎很難,最早拉普拉斯測定的引力傳播速度為光速的700萬倍,很顯然這個是錯誤的,但一直到引力波之前,引力速度測定都還在討論之中,其中有兩個比較典型的方案

其一,2002年美國科學家柯佩金和弗馬龍在木星擋住一顆類星體時,利用位於美國和德國的射電望遠鏡陣列,試圖測定引力的傳播速度,他們測定的結果是光速的1.06倍,誤差為20%。但天體物理學家指出,他們測定的不過是電磁波的速度而不是引力的速度,實驗宣告失敗。

其二,2013年來自中國的科學團隊提出了重力固體潮牛頓理論公式中隱含了引力以光速傳播的假定,並導出了引力傳播速度方程,最終獲得了「引力以光速傳播」的觀測證據。

而在2017年觀測到距離地球1.3億光年外的雙中子星合併引力波時,發現引力波與電磁波幾乎同時到達,但引力波稍稍提前一些,不過這並不說明引力波比光速更快一些,而是中子星合併時周圍的物質遮擋造成電磁波出發時間比引力波慢了一個節拍,兩者就速度而言是一樣。

銀心黑洞突然消失,銀河系多久會散架?

銀河系是一個直徑約10萬光年(最新數據是20萬光年),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中等星系,根據太陽系的經驗,現在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回答這個問題了,引力傳播速度是光速,因此銀河系有多大,就會按距離的遠近逐漸瓦解,比如地球約在2.6萬年後飛走了,飛到哪裡?不知道,希望飛向仙女星系,要不然可就真的成為流浪地球了!

事實上是這樣嗎?銀河系真的散架,恆星各自飛走了?

1937年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在觀測后髮座星團時發現,似乎這些星系的自轉速度都太快了,如果按可見物質之間的引力來計算,很顯然這些星系都不應該存在,因為自轉速度太快,「離心力」大大超過引力,恆星早已各奔東西,但並沒有,因此弗裡茨·茲威基認為這些星系中存在大量看不見的暗物質。

儘管發現如此之早,但暗物質的概念卻在將近半個世紀之後才確定下來,包括銀河系,比如太陽系在圍繞銀心公轉速度的「離心力」是超出了可見物質所能提供的引力,因此我們銀河系中也存在大量看不見的暗物質。

因此太陽受到的約束作用並不只有400萬倍太陽質量的銀心黑洞Sgr A*的引力作用,也受到核球處大量恆星團的引力作用,更受到懸臂上無數恆星的引力相互作用,最後還有起決定性作用的暗物質。

根據顯物質與暗物質的比例,銀心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400萬倍,而整個銀河系質量約為太陽的2100億倍,黑洞在這個比例上是在小的可憐,而這個質量是根據大犬座矮星系圍繞銀河系公轉的數據計算出來的,其中包括了暗物質的質量。

太陽係為什麼沒有被暗物質庇護?

有朋友解釋了銀河係為什麼沒有散架,卻留下了一個太陽係為什麼會散架的大坑,其實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太陽消失後太陽係為什麼會散架。

1、從太陽和地球的質量和兩者之間的距離,計算出引力,以及地球公轉速度所產生的「離心力」,如果兩者平衡,那麼日地系統受到暗物質影響極小,太陽和地球的質量以及距離和公轉速度都可以查到,有興趣可以計算下,種花家曾經計算過,差一點點,當然可能小數取值的誤差所致,因此我們認為暗物質對太陽系公轉影響很小。

2、暗物質分布並不像暗能量一樣是均勻分布的(科學家認為暗能量均勻分布),因此太陽系所在位置的暗物質密度也很關鍵,據測定太陽系所在的暗物質密度為0.0088+0.0024-0.0018 Mpc^-3,這個密度下的質量對太陽系引力影響幾乎可以忽略,簡單的說太陽系系不夠大,顯物質的引力處於絕對優勢。

相關焦點

  • 在空中顛簸,會讓飛機散架嗎?
    空中顛簸,會讓飛機散架嗎?飛機的出現,極大的改變和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而飛機是20世紀初,最大的發明之一,也讓人類實現了可以飛上天的夢想,如今飛機的普及,讓很多人坐飛機成了常事,也成為了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
  • 銀心黑洞才四百萬倍太陽質量,它怎麼讓上千億恆星圍繞它公轉的?
    銀心黑洞才四百萬倍太陽質量,它怎麼能束縛住銀河系上千億恆星運動的?以太陽係為例,太陽系的質心太陽佔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以上,剩下0.14%的物質形成行星圍繞太陽公轉,這絕對沒有毛病,因為太陽是太陽系中具有絕對控股權的超級超級大股東,所以一幫小弟乖乖跟著太陽沒日沒夜的在銀河系中趕路!
  • 太陽系在銀河系邊緣還是中心
    這也是為什麼在球狀星團核心區域,更容易發現這類恆星,因為這裡的恆星密度非常高,碰撞的機率很大,而且由於碰撞原因,這些藍離散星的自傳都非常快,一般比太陽快幾十倍,由於類似原因,很多毫秒脈衝星,也經常在球狀星團內發現,很早之前介紹的中子星那期裡說過,脈衝星其實就是自轉的中子星,毫秒脈衝星也就是自轉不到一秒的中子星,所以要以毫秒來計算,目前已經確認的轉速最快的中子星,每秒要轉716次,之前歐航局聲稱發現了
  • 豪車報廢 價值400萬元法拉利跑車世博大道上撞散架-跑車,散架,事故...
    圖片說明:價值近400萬元的法拉利跑車在事故被撞得面目全非  東方網記者於量、徐程12月16日報導:今天上午8點30分左右,浦東新區世博大道上發生一起車禍,事故導致一輛價值近400萬元左右的法拉利跑車尾部散架,
  • 天文學家: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為《太陽系將比預想的更早消失》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我們知道,所有恆星終將熄滅,包括太陽。太陽「死亡」時,將把大部分物質噴射進太空,只留下一個緻密的核,形成一顆白矮星。隨著時間推移,這顆白矮星將逐漸冷卻,最終成為冰冷、漆黑的巖石。沒有人能親眼目睹這件事發生,因為彼時地球已不存在了。
  •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太陽系平衡會被打破,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可見,太陽可以稱得上是太陽系的定海神針,是地球生命的原始母親,沒有它不會有太陽系的存在,更不會有地球生命的誕生和延續。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它們共同圍繞中心的太陽進行公轉,同時通過自轉形成一種離心力,這種離心力跟太陽的引力形成了一種動態平衡,這種平衡一直持續了46億年。
  • 太陽壽命或只剩50億年,如果太陽消失,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只要有太陽存在的一天,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就能夠繼續繁衍下去,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數據來看,目前太陽的壽命或許只剩下50億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到了未來太陽消失後,人類又能夠撐多久呢?太陽消失後,地球會怎樣?到了50億年後,太陽的生命也會迎來終點,太陽系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地球上的植物是需要太陽光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因此不出幾天地球上的植物便會死亡。當太陽消失第一周後,地球的溫度很快就會下降。
  • 如果水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是相互吸引、相互制約的關係,倘若有行星消失的話,那麼就會有其他的行星跟著消失,或發生軌道偏移,那麼地球也將會遇到危機。就拿月球來說,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響,月球一直圍繞著地球運動,但是由於受到月球潮汐作用,地球上會出現潮漲潮落的現象。
  • 如果水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是相互吸引、相互制約的關係,倘若有行星消失的話,那麼就會有其他的行星跟著消失,或發生軌道偏移,那麼地球也將會遇到危機。就拿月球來說,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響,月球一直圍繞著地球運動,但是由於受到月球潮汐作用,地球上會出現潮漲潮落的現象。
  • 地球繞太陽有四個季節,大陽圍繞銀河系有不適合生存的季節嗎?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都是公轉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在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季節,那麼太陽系圍繞銀河系公轉的過程中是否也會有空間氣候季節呢?那麼這些空間氣候是不是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這是挺不錯的一個創意,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簡單討論下!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
    地球繞著地球旋轉,周期為365天或一年從太陽形成之初,太陽就由產生高溫高壓中心的引力坍縮形成,然後吸收周圍的宇宙塵埃,引力坍縮的中心正在高速旋轉,當太陽形成時,一些被拋出的宇宙星雲和塵埃形成了地球,雖然這些宇宙塵埃是被拋出的,但由於太陽引力的存在和高速運轉,因此這些宇宙星雲和塵埃形成的地球仍然圍繞太陽旋轉,太陽引力並沒有消失
  • 銀河系中心,是一個光都無法逃逸的黑洞,銀心為什麼還如此明亮?
    銀河系的中心話說是一個黑洞,但是銀心(黑洞)為什麼會發光呢?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在大家的認知中黑洞是不會發光的!而銀心黑洞也沒有任何懸疑,因此銀心黑洞不會發光就成了理論推導的唯一準確答案!但事實上我們從很多星野照片,或者展現銀河的效果圖中發現,銀心是整張銀河系照片中最明亮的那一部分,這不是和我們的認識相悖嗎?
  • 太陽如果消失一分鐘對太陽系有影響嗎?影響可能人類承受不了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著眾多的星系, 而太陽系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天體系統, 太陽系又是以太陽為中心的, 通過太陽的能量引力維持周圍的行星、衛星、彗星持續不斷運轉的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 眾所周知, 地球是目前唯一的發現存在著生命存在的星球, 太陽、月球和太陽系是互相為伴侶。
  • 假如太陽系消失一顆行星,整個太陽系會崩潰嗎?
    有盆友認為八大行星的引力相互制約,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如果一顆行星消失,整個太陽就崩潰了,那麼事實上會是這樣嗎?哪顆行星消失大家的反應比較猛?無疑肯定是木星,畢竟這是太陽系內最大的傢伙,它消失如果大家都沒反應的話,估計誰都可以消失了,要不然這木星就沒有存在感了!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是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指出,目前的裂縫會找到、控制住並修理好,但此後可能會出現新問題,這意味著寄希望於國際空間站無故障運行沒有根據。約寧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是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指出,目前的裂縫會找到、控制住並修理好,但此後可能會出現新問題,這意味著寄希望於國際空間站無故障運行沒有根據。約寧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假如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和太陽!突然有一顆行星消失會怎樣?答案其實...
    因為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引力也是除太陽外最大的。如果木星突然消失的話,首當其衝是木星的幾十顆衛星,會因為失去了中心引力而開始向周圍呈拋物狀飛出,當然由於空間廣闊,不會很短時間就飛到其他行星那裡。但是,有一定的概率會與其他行星相撞。
  • 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 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小問題,「舊車車主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那銀河系繞著什麼轉呢?
    每天我們都能夠感受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和西邊降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太陽在圍繞太陽在公轉,公轉不僅產生了地球上的日起日落,而且還讓地球產生了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地球形成物種多樣性的重要原因,所以說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可能就沒有地球如此豐富多彩的生物,那地球為什麼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呢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或在2024年停用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