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朝天罐,是在高黎貢山的自然公園,那個時候是4月份的時候,它的花期已過,只剩下一些空的果殼。
仔細看看這些小果實的模樣,後面粗前面細,圓潤的身材,還開著口子,會讓你聯想到什麼呢?我曾經問過小朋友,有人說像花生,也有人像炮彈,但它最像的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遊戲裡的角色。
每當我把植物大戰僵死裡的豌豆射手的形象給小朋友看的時候,大家都會驚呼:「啊!它們簡直一模一樣!」是啊,真的好像!這樣的巧合,再次證實了人類的很多創意就來源於大自然帶給我們的豐富想像。也因此,我對朝天罐有了抹不去的印象。
這次,在福建龍湖,正好趕上它的花期,漂亮的四片紫色花瓣,中間金黃色的就是它的雄蕊,還有一根雌蕊隱藏其中。這樣的常見造型起初並沒有讓我覺得朝天罐的花有什麼特殊之處,然而當我看出它的秘密時,我才恍然大悟,它的花真的太特別了,它的信差也太特別了。
一早,走在山路上,路旁有幾株朝天罐正在開花,一隻蜂飛過來停在它黃色的雄蕊上,飛來飛去,看起來像是在採集花粉。一切看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它在雄蕊上停來停去,必然會沾上很多花粉。
然而當我通過相機鏡頭去捕捉它的身影時,突然看到有一大團花粉從雄蕊處噴灑了出來,這立馬讓我想到曾經看過的紀錄片《植物的私生活》裡有一集講到南非有一種龍膽花,它有著自己特殊的信差,它的花粉看似露在外面,其實全都藏在管子,需要信差以合適的頻率振動翅膀,花粉才會釋放出來沾在信差的身上。當下,這我不由得猜測,難道我們的朝天罐也有著南非龍膽花這樣的機制?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我趕緊打開攝影的模式,拍攝蜂停在雄蕊上的動作,果不其然,它真的有做不一樣的動作。當蜂在雄蕊上停穩之後,它輕輕地振動兩片翅膀,仔細看,能看到翅膀振動的樣子,仔細聽,能聽到翅膀振動時嗡嗡的聲音。一個地方採完了,它換一個地方接著振動,在一朵花上它會振動十幾次,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
興許是看到蜂採了那麼多花粉,一隻虻也被吸引前來,只見它在雄蕊上前後左右爬了一圈,也沒有找到花粉,估計它心理也很納悶吧。
過了一會兒,它只好失望地走開了。
真沒想到,朝天罐跟南非的龍膽花有著相似的特殊信差,也沒想到紀錄片中的神奇場景,能被我親眼所見,這種感覺真的太妙了,感謝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
本文作者
蘋果家創始人,資深自然引導師,北師大教育學碩士。自然觀察達人,課程開發者。
曾參與美國共享自然,綠色營,北歐森林教育等專業培訓,有著豐富的活動設計和帶領經驗。致力於通過自然體驗和自然觀察,引領孩子成為一個更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