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香港科學園。鋼子站在「第12屆·2017愛心獎」的領獎臺上,從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手中捧回金色的獎盃。
圖為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為鋼子頒獎
「拿到這個獎,我很開心,因為這個獎的份量很重。多年來,我覺得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慈善,用大家的力量去助人,這樣的力量是永恆和偉大的。」接過獎盃的鋼子說。
「愛心獎」2006年由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創立,旨在選拔無私奉獻的愛心楷模,以鼓勵善行及匡正社會風氣。今年已邁向第12屆,獎金提升至10萬美元。
本屆頒獎典禮由鳳凰衛視協辦及製作,愛心獎終審委員會主席梁愛詩,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臺塑企業總裁王文淵,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創辦人王建煊,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王振耀及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林蒼生出席,「愛心獎」創辦人林添茂及2017愛心大使吳小莉一同主持啟動儀式。
圖為主禮嘉賓、頒獎嘉賓與得獎者大合照
在所有獲獎者中,鋼子是唯一一位非真實姓名的獲獎者。
神秘低調的鋼子,履歷並不複雜:早年於俄國經商,回國後擔任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會長。他還是愛心組織鋼絲善行團和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鋼絲善行團公益基金創建人。
「引領全民慈善浪潮,掀起慈善界微革命。」「第12屆·2017愛心獎」在給予鋼子的獲獎詞中這樣寫道。
圖為鋼子發表獲獎感言
自2001年起,鋼子就以匿名捐款的形式參與公益,至今未有間斷。他是微公益平臺上首位單筆捐款超過100萬的人,僅一年記錄就顯示他捐款550多萬,所以贏得了「網絡首善」美譽。
鋼子不止一次表示,中國公益需要發展,更需要變革,一定要讓更多的人以「平民慈善家」的身份參與進來。他號召每人每天捐出1元,用最簡單的方式行善勸善,用不會影響自己生活的1元錢去改變和溫暖世界。就是這種理念的影響下,鋼絲善行團已經在全世界20幾個國家的華人圈建立了國際網絡分會,在國內也設立了200多家網絡分會,現在有31萬多成員。
「慈善可以更容易、更簡單、更快樂地去做,一個人的生命跟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無限的。到現在我們堅持了5年,我們都是網絡屏幕後面的慈善家,我們都願意用一塊錢去溫暖別人。」鋼子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他不是慈善家,只是一個願意去幫助人的一個普通的人而已。
圖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鋼絲善行團公益基金代表
除鋼子外,此次獲得「第12屆·2017愛心獎」的其他5位得獎人分別來自內地、香港、臺灣,包括香港的莊陳有;臺灣的康淑華、邱慶禧及中國內地的馬蔚華、袁存權。
「愛心獎經初、復、終審三個嚴謹程序,評審委員來自海峽兩岸學、政、商、社各界,他們經過多次討論評定,投票選出六位實至名歸的得獎人。能見證得獎人上臺領獎的喜悅及聆聽他們描述對未來發展公益藍圖的宏願,感到非常感動。」愛心獎終審委員會主席梁愛詩致辭時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