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中華民族的祖先發現與利用茶葉的歷史已有數千年,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是西晉以後的事。現在發現的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蹟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茶業發展到了現代,根據其發酵程度可以分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和黑茶六大類,下面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這六大類茶。
一、綠茶
綠茶,不發酵茶,製作經過殺青、揉捻、乾燥三個步驟完成,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產量最多,分布最廣的茶葉。其主要品種有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信陽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等。
綠茶因屬不發酵茶,富含茶多酚,其豐富的多酚類物質可以達到清熱去火,提神靜心、解暑解熱、消食化痰、去膩減肥、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溼等藥理作用,但茶性偏涼,胃寒者不適宜多飲用。
二、白茶
白茶,微發酵茶,白茶的製作經過採摘、凋萎、烘乾、保存四個步驟,加工特點是不經炒、揉,直接進行乾燥而成,所以成茶茶葉牙毫完整,銀白相間,茶湯為杏色或淺黃,味道香甜爽口。其主要品種有白毫銀針、太姥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白茶屬微發酵茶,由於其富含茶多糖,有解酒醒酒、清熱潤肺、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尤其適合菸酒過量、肝火旺、高糖類人群。
三、黃茶
黃茶:微發酵茶,與綠茶的製作過程相似,只是多了「悶黃」一步,形成黃茶的特性。黃茶黃湯,香氣清且高,味道甘甜醇厚。其主要品種有君山銀針、北港毛尖、霍山黃芽、蒙頂黃芽、廣東大葉青等
黃茶屬微發酵茶,富含茶多酚,具有提神醒腦,消食化滯等功能,因此對於消化功能不好,沒有胃口,過度肥胖的人而言,黃茶是不錯的選擇,但需注意因黃茶製作方法與綠茶相近,性質也是比較清寒的。
四、青茶
青茶,又稱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製作過程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其品質特徵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醇厚滋味,著名的潮汕功夫茶用的茶葉就是烏龍茶。其主要品種有鐵觀音、大紅袍、肉桂、鳳凰單樅、凍頂烏龍、黃旦、本山、毛蟹等。
青茶含有豐富的有機化學元素和無機礦物質,常喝烏龍茶可以緩解皮膚過敏,還能瘦身,是女性的不錯選擇。
五、紅茶
紅茶,全發酵茶,經過凋萎、揉捻、發酵、乾燥資格步驟製作而成,典型特徵為茶紅、湯紅、葉紅,味道飄香醇厚。其主要品種有安徽的祁門紅茶、雲南的滇紅、武夷山的正山小種、金駿眉等。
紅茶屬發酵類茶,性溫,具有腸胃保健,祛除疲勞,生津止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