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瘋子」科學家,每天不吃早午飯被嘲笑,如今卻年輕20歲

2020-09-14 科學黑洞

「人生不過9頓飯,誰先吃完誰先走」這話不假,美國一小縣城的洛倫超百歲,她幾十年從不吃高熱量食物,只簡單吃蔬菜水果。

114歲的Bernando Lapallo也是「熱量限制CR」的信徒,他經常靠辟穀來訓練身體,不僅容光煥發,皮膚皺紋很少。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大多數都很高壽,原因竟是「少吃一點」。

如果說這只是民間的小規模嘗試,那便不足為奇,然而在這一領域,卻有一位哈佛大學科學家竟帶頭踐行,這位「瘋子」科學家名叫David Sinclair,畢生精力都放在了如何長壽上面。幾年來,她對飲食非常限制,結果生物學年齡居然降低了近20歲。

為此,David Sinclair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有影響力100人」,並且被授予「澳大利亞勳章」(這一勳章是用來表彰為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人),他還被粉絲稱為「趨近於瘋子的生存大師」。

一、為了高壽,「瘋子」科學家帶頭不吃早飯、洗冰水澡

一般常識認為,每餐都要按時吃,尤其是早飯必不可少,否則容易造成腸胃、肝膽疾病,或是間接造成肥胖。然而,這位哈佛大學Paul F. Glenn生物學研究所主任,卻從專業角度解釋為其正名:適度減少飲食,可以促進人體清除那些老了沒法工作卻也沒法消失的無用細胞,讓身體更年輕。

熱量限制形式有很多種,國內的辟穀、齋月也包含在內。Sinclair採用的則是「每天早午飯不吃、實在餓了就喝兩口酸奶,直到晚飯才真正進食」,當然也有人選擇一周內有一兩天斷食不吃飯等方法。

挨餓抗衰僅是瘋狂「生存大師」極小一部分,Sinclair很早之前就設想,一定要高壽,和曾曾孫談抗衰老心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Sinclair經常在寒冷的冬天,組織好友和他一起在戶外洗冰水澡,浴缸裡放的全是碎冰。他認為時不時給身體一點外部刺激,有利於激活免疫系統,預防身體老化。

對於自己獨家發現的抗衰物質,Sinclair更是給出了極大關注。他在《Cell》上發表多篇科研論文,介紹了這個神奇分子,表示自己全家每天都在吃它。在《Cell》的2013年的報告中證實,可使衰老的線粒體恢復年輕,參與實驗的所有小鼠壽命延長20%,這是輔酶I的前體、Sirtuins蛋白唯一底物,參與每一個細胞的千萬種反應,在人體內隨年齡增長減少,是高齡群體稀缺物質,相關補充劑「艾沐茵」已在京東富人圈走紅。

二、「瘋子」科學家活在未來,而非現在

Sinclair多次表示,自己的目標是要活到150歲。為此,如上述所言,他必須每天挨餓、冬天還需受凍,似乎活得並不輕鬆,至少在圈外人看來如此。反對者看來,這位「瘋子」科學家活在了未來,而不是現在。

曾有許多媒體採訪他,為何如此執著於對抗死亡,意義何在?他並非享樂派,無論是挨餓,還是受凍都與禁慾/苦行僧類似,那麼活到150的魅力究竟何在?

他舉了個自己最愛的祖母老死的例子,說從那以後立志絕不向這一大眾口裡的自然規律妥協。經多年研究,這位科學家已成為哈佛遺傳學教授,在生物分子領域獨樹一幟。

Sinclair教授最近又出新書,《不變老,可不可以》,新書上線僅一周多的時間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第11位。書中,這位瘋狂科學家提出許多顛覆性的理論,除了上述挨餓受凍有利於長壽外,Sinclair甚至將衰老等同於疾病,可以被徹底治癒,而他發現的物質則是治病手段之一。

今年其上半年,這本中文版書籍在國內上線,基因港創始人王駿受邀為其做序,基因港是哈佛Sinclair教授的中國合作夥伴,量產哈佛抗衰物質艾沐茵的品牌商。

三、「瘋狂」科學家,對人類壽命有何影響?

接受採訪時,Sinclair拿出自己的基因檢測報告,從生物學角度看,他不是50歲,而是更年輕。「我仔細觀察了他,除了笑起來眼周的皺紋外,在他身上幾乎找不到50歲的影子,他身材瘦小,沒有一根白髮。」《波士頓雜誌》記者描述。

顯然,這位瘋子科學家在幹預衰老方面已獲得成功。從挨餓,到洗冰水澡,再到他和中國企業基因港聯合研發的抗衰物質,Sinclair的影響力正逐步擴大。

越來越多人開始探索適合自己的輕斷食節奏,是不吃早飯,還是一周內有一兩天嚴格控制熱量,又或者是一個月內斷食幾天,相關領域的嘗試越來越多。同時哈佛抗衰物質艾沐茵也在富人圈中興起,且今年8月份,中國第一家艾沐茵大型工廠在中國餘姚正式投產,年產量可達100噸,產品大幅降價。原先富人產物正逐漸平民化。若真能增壽20%,不排除人人高壽命。

在燈泡沒有發光之前,大多數人會把造燈泡的人當做瘋子;飛機沒有起飛之前,構想飛機的人多數也會被當做瘋子。同樣,在Sinclair的挨餓受凍、吃神奇分子艾沐茵這些幹預手段沒有真正打敗衰亡之前,即使已經有許多科研證實「人類變老進程的確可以被幹預」,仍難以阻止他人質疑。

然而外界評論真的重要嗎?或許對Sinclair而言,怎樣活到150歲才是關鍵,其他都是次要。

相關焦點

  • 端粒酶逆轉衰老讓你年輕20 歲!
    其次,科學家預言,這是一種改變人類未來的新發現,按照目前的科學技術,人類的平均壽命至少可以提升20年!年輕20歲已經不是夢!也正因如此,這項發現被授予2009年諾貝爾醫學獎!端粒酶延長生命諾貝爾醫學獎為你正名!  2009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諾貝爾獎頒獎禮,無疑是一場空前盛會。
  • 16歲考上哈佛,25歲成最年輕教授,他是美國史上最難抓的瘋子
    16歲考上哈佛大學數學系,20歲博士畢業,25歲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聘為助理教授.泰德·卡辛斯基,他如此開掛的人生卻在27歲戛然而止!他從高校的名利場消身匿跡,這次,他選擇深山隱居.關注網易公開課(ID:open163),回復「炸彈客」,帶你走進天才變「瘋子」的背後,一起解讀事件的真相.公開課小哥哥,他有十幾萬個來自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的高質量視頻,為你提供乾貨,增長知識。無論是學習技巧、職場思維分析,還是熱門電影和高分紀錄片,找他就對了!快來長按二維碼,關注他吧!
  • 16歲被哈佛錄取,25歲成最年輕教授,智商超高的他,最後成為美國史上...
    原標題:16歲被哈佛錄取,25歲成最年輕教授,智商超高的他,最後成為美國史上最難抓的殺手… From:最英國(UK-News) 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如今已是美國人
    而最值得令人稱道的事情,便是他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而31歲有成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這個所謂「老了」的80後,可以說是物理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8歲便能看懂微積分的「神童」與如今眾多父母因為盼著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甚至不惜相信所謂的「量子波動速度」不同。雖然尹希在小的時候便表現出驚人的天賦,但是他的母親卻是沒有刻意去挖掘他的神童天賦。
  • 17歲進入哈佛,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後加入美國國籍,令人惋惜
    我國像他們這樣的優秀科學家還有不少,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有才能的科學家都會選擇留在自己的祖國。今天要大家介紹的這位科學家,他17歲進入哈佛大學,31歲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隨後卻加入美國國籍,他就是天才少年尹希。
  • 「早午飯」用英語怎麼說?看清楚,不是早飯,也不是午飯哦
    趣趣君想你們肯定和我是一樣的,從來不吃早飯,然後不到中午就去吃飯,把早飯和午飯放在一起吃,俗稱「早午飯」。那麼早午飯用英語怎麼說,趣趣君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新單詞。brunch /brnt/ 是breakfast 早餐 和lunch 午飯 的合成詞,表述 早午飯案例:
  • 16歲入哈佛,智商超高的天才,卻成美國最難抓的瘋子
    天才「瘋子」今天非凡君 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瘋子」。他英氣逼人,智商超群,16歲被哈佛錄取,20歲博士畢業,25歲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學習能力,一年讀完高中課程,16歲就被哈佛錄取。20歲讀博士時,他的導師George Piranian交給他一道困擾自己10多年的難題,沒想到Ted三個月就給解了出來。
  • 91歲李嘉誠、潘石屹在吃的「不老藥」到底是啥?讓人類重返年輕狀態...
    一時間,」不死藥「 」長生不老藥「 」永生「這種看起來簡直不可思議的名詞,反而在哈佛MIT的學者中,在金融界的大佬中,在科學界、科技媒體流轉。。。基於這些頂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國際疾病法典》中首次宣布,「衰老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
  • 馮奚喬:17歲進北大20歲讀哈佛,去世時美國大學為其降半旗
    「哲學家與瘋子的區別在於:一個只是在想,一個真的去做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引言 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天才,他們往往在某一個領域有常人難以企及的天賦。但是很多天才,也有些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方式,有的時候他們距離瘋子也許只差一步。
  • 14歲上中科大,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華人女天才的開掛人生
    是中國人1997年美國頒發的羅伯特·裡得獎獲得者蔡天西,22歲獲國際生物統計學協會頒發的極大成就&34;獎,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女性副教授,香港、美國、著名學術刊物《Referee for professional journals》等審稿人.....
  • 「天才」尹希: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年輕教授,為何不回國
    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8歲就自學微積分,31歲居然就成為了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如果對他的人生進行總結,那簡直就是只能用天才來形容,這樣的人物真的是再次驗證了愛迪生的那句話。那麼這樣的天才級人物他的人生軌跡又是如何呢?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下天才尹希的故事。
  • 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神童尹希如今怎麼樣了?
    能進入這裡學習的孩子,用神童、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多年前一位12歲的天才少年尹希考入這裡。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方仲永」,學業和情商同樣出色,並在17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如今已是哈佛正教授的他,卻飽受爭議……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天才尹希尹希的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其他80後還在摸魚捉蝦的時候,他的爸媽就要求他學畫畫、下圍棋了。
  • 中國天才馮奚喬:17歲進北大、20歲讀哈佛,卻在34歲跳樓殞命
    北京大學的學霸馮奚喬,從小就品學兼優,年僅十七歲就考入了北京大學,緊接著又在二十歲的時候考入了哈佛大學,之後又發表了無數篇優秀的學術論文,最後又被美國加州大學聘請為教授。然而就是一個如此優秀並且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在他年僅三十四歲的時候,選擇了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很多人都不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一代新星的隕落,更多的人為馮奚喬的逝去感到可惜,在他去世之後美國的高校甚至專門降半旗紀念他。
  • 北大天才20歲哈佛讀博,31歲加州大學教授,34歲卻在法國意外離世
    「天才與瘋子之間,往往僅有一線之隔」,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一位又一位天才,他們憑藉著出色的天賦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讓我們只能望其項背。然而,天才的命運,似乎總是充滿舛途。詩人海子,寫出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優美詩句,卻在25歲那年臥軌自殺。
  • 健康年輕20歲不是夢,極致三大法寶,創世身心靈!
    更高級的生命養護和年輕奧秘其實是回歸自然的整全身、心、靈療愈生活就是個笑話,地球是一個超級遊樂場,生命的意義就是好好玩、開心玩、有趣玩——玩轉「健康年輕20歲」的大遊戲,活出「全健康 大幸福」的精彩人生:)01開啟三笑功:笑一笑十年少接下來第二場咱們來講講:怎樣讓自己健康年輕20歲?
  • 午飯你吃得健康嗎?「曬飯」風潮吹到澳大利亞
    午飯你吃得健康嗎?(來源:澳洲網)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澳洲網25日報導,對於上班的白領女性來說,每天的午飯吃什麼有時會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但是,澳大利亞的一群女性們會在每周日做好接下來6天的午飯,這些午飯不僅健康,而且還幫她們節約了金錢。近日,這股新風潮已經刮到了圖片分享網站Instagram上,讓更多的女性加入其中。
  • 成都20歲女大學生成中國最年輕比基尼冠軍 每天吃10個雞蛋
    塗夢麗身高1米63,體重48公斤,腰圍63公分,20歲的成都女大學生塗夢麗,站在了第51屆亞洲健美健身錦標賽的領獎臺上,她獲得了比基尼健身小姐23歲以下組冠軍,這也是中國選手在這項賽事的比基尼健身小姐23歲以下組獲得的首個冠軍。
  • 女人過了40歲,每天吃一點「它」,不貧血、不發胖,卵巢更年輕
    女人的卵巢保養對女人至關重要,健康的卵巢可以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維持女性應有的特徵,使女性皮膚光滑細膩有彈性,女人味十足,但卵巢早衰已成為現代女性極其頭痛的事,女人過了40歲,身體每況愈下,就要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了,每天吃一點它,養血不發胖,保養卵巢讓自己更年輕。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選擇了哈佛,他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碩博連讀;31歲,他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一舉創下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
  • 6個月就會使用詞彙,11歲上哈佛,被「打造」的天才結局如何?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生於1898年俄羅斯帝國烏克蘭的猶太人家庭中,從小天資過人,2歲開始識字,3歲學中文,8歲時精通8種語言,11歲便被哈佛大學給錄取了,這樣的一位舉世天才,擁有極高的數學和語言天賦,被稱為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這些奇蹟也讓他的父母在那段時間為此感到十分驕傲自豪。因為,成為天才,是他們對席德斯的終極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