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當時的理論還認為地球是天圓地,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站在大地上,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地球是圓的,地球上的生命能夠站在地面上,這是因為地球有引力,引力的方向與地面垂直,所以才能在地球上保持穩定。
當人們探索更多的空間,更深入地了解宇宙時,科學家們發現了太陽系邊緣存在的一種「巨型罩」,它究竟是一種保護罩還是一種囚籠?聽聽專業人士怎麼說。
地球在宇宙中是很小的,但是卻有很特別的存在,因為地球上有生命。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發現人類生活的太陽系外圍存在著一條巨大的行星帶,科學家稱之為柯伊伯帶,其中主要由小行星和矮行星組成,數量已經達到了不可統計的程度,柯伊伯帶緊緊地把太陽系包住,就像一個「巨型罩」,既能防止人類飛出太陽系,又能防止其他天體或文明進入太陽系。
旅行家1號曾穿越柯伊伯帶,在那裡天體密度很大,如果想衝出柯伊伯帶,一個是時間問題,另一個則是速度問題。宇宙空間中,天體間的距離是非常非常遙遠的,所以太空中實際上是非常空曠的,但柯伊伯帶卻不同,大小天體聚集在一起,所以看起來很密,而且未來人類發明的飛船可以從太陽系中飛出來,在經過柯伊伯帶時也必須非常小心,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撞上小行星。
因為人類想要從柯伊伯帶出來是很難的,所以外星文明想要從柯伊伯帶進來也同樣很難。假如宇宙中確實存在外星文明,並且遵循著黑暗森林的法則,那麼柯伊伯帶就不是對人類的囚禁,而是對人類的保護。
在專家看來,柯伊伯帶的存在不僅能阻止外星文明進入太陽系,而且還能掩蓋人類文明的存在,它更像一個保護罩,保護著太陽系。
那柯伊伯帶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們還提出了他們自己的推測,即當太陽系形成初期星雲爆炸形成太陽時,產生的爆炸衝擊波把周圍的星際塵埃推到太陽系邊緣。隨著時間的推移,塵埃也會有引力,所以彼此吸引,慢慢變成越來越大的天體,最後形成現在的小行星和矮行星。而且這些天體的形成,也碰巧形成了保護太陽系的罩,必須說存在就有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