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風冷散熱的相關介紹與選擇水冷散熱的相關介紹與選擇風冷與水冷兩者如何選擇?如何設置機箱風道?不用魚兒說,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散熱」對電子產品來說是有多麼重要。小到手機,大到電視、電腦,只要會產生熱量,那麼就必須要設計散熱。
隨著近幾年電子產品性能的不斷提升,散熱也成為了各大廠商的所追求的。比如在手機中加入專用的散熱片,導熱銅管等。
當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保證手感的同時,讓CPU等核心器件不會撞上「溫度牆」,進而導致降頻,影響性能的發揮。
對電腦來說,散熱更是重中之重!除了避免CPU、顯卡等撞上溫度牆,散熱也是影響整機性能發揮的關鍵。
一般情況下,電腦的散熱大多分為風冷和水冷,而水冷又分為分體式水冷和一體式水冷。下面魚兒將一一為大家介紹。
風冷散熱
顧名思義,風冷散熱主要是利用風扇帶動空氣流動,進而達到散熱的目的,但當中的原理也並不簡單。
以平時常見的風冷散熱為例(如下圖),它一般是由散熱底座、銅製導熱管、鋁製散熱片(鰭片)和風扇構成。
散熱過程:「散熱底座」直接與CPU接觸,然後通過「熱管」將熱量傳遞到「散熱片」中,最後通過「風扇」將熱量排出。
在整個過程當中,導熱管、散熱底座的作用是最為重要的。
1.導熱管
以目前大部分的導熱管來說,它們內部都專門充入了因受熱而極易揮發的液體(比如氨水、酒精等)。
通過利用液體在導熱管內部反覆循環的蒸發與冷凝,進而達到了熱量傳遞的目的(具體過程如下圖)
當然,熱管越多,散熱效果越好。
2.散熱底座
目前導熱底座分為以下三類
熱管直觸:最普遍的方案,多用在低端散熱器,這種方法就是把熱管拍扁,然後就能直接接觸CPU,但是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凹凸不平的問題,影響導熱效果。銅底焊接:底座直接做成鏡面,接觸面積更大,導熱效果也好,一般用在中高端散熱器上。均熱板:類似熱管的方案,通過液體蒸發吸熱冷凝放熱來導熱的,效率很高,但是成本也高,只有高端散熱器會用。
底座分類:熱管直觸、銅底焊接、均熱板(從左至右)
散熱底座和導熱管的相互搭配,就基本決定了風冷散熱器的整體性能(其他方面對散熱器的影響就沒那麼大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風冷散熱的規格有多麼的豪華,因為是利用了空氣流動而進行的散熱,所以最終溫度是不可能比環境溫度低的。
簡單來說,如果室溫是25℃,那麼散熱器能夠降低的極限溫度也是25℃,不可能比這還低!
最後魚兒再多說一句,風冷散熱按照散熱器類型還可以分為「下壓式散熱」和「塔式散熱」。
下壓式散熱:風扇向下吹,可以同時對CPU、主板、內存進行散熱,但是散熱效果不好,會擾亂機箱風道,僅適用於一般的小型ITX機箱。塔式散熱:塔式散熱就像塔一樣,鰭片和風扇的規格較大,單向吹風,散熱性能最好,但只能對CPU進行散熱。
水冷散熱說完了風冷散熱,我們再來看看水冷散熱。相信很多小夥伴一提到水冷散熱,就以為它很高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其實和風冷散熱一樣,水冷散熱的大致結構都與之類似,它們的主要區別是「散熱介質」不同,風冷採用的是環境風,水冷採用的是液體。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水冷散熱有兩種,分別是「一體式水冷」和「分體式水冷」。1.一體式水冷散熱。根據不同的散熱規格,一體式水冷又分為120水冷、240水冷和360水冷(即按照風扇的多少來區分)。
一體式水冷分類當然,水冷規格越大,其散熱效果就越好。構造方面,一體式水冷略微比風冷複雜一點,大致分為水冷頭(汞頭)、水管和冷排,但每個構造的作用其實和風冷是類似的。
具體作用如下:水冷頭:其實就充當了風冷中散熱底座和導熱管的作用,負責傳導熱量;水冷管:就相當於導熱管中的液體,負責將熱量從水冷頭中,傳遞到冷排上;冷排:與風冷中的散熱鰭片和風扇一樣,負責將熱量散發出去。注意:水冷管中的液體並不是普通自來水,而是專用的冷卻液,切勿自行加裝液體
水冷散熱過程當然,越是高端的水冷,其用料和材質就越好,安裝起來也更加複雜。比如一款售價1000元的一體式水冷,由於AMD平臺和Intel平臺均支持,所以包含的配件種類比較複雜,稍不注意就會弄錯。
水冷配件展示但只要認真仔細的安裝,應該也不是什麼難題(如果是小白用戶自行安裝的話,建議認真閱讀說明書)。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小夥伴們再選擇一體式水冷散熱時,儘量選擇240和360的規格因為某些120水冷的散熱效果,甚至還不如一些風冷,更何況價格還更高,所以大可不必!
2.分體式水冷散熱作為最為複雜的散熱系統,分體式水冷一直是一些頂級DIY玩家的最愛.。因為它不但可以隨便選擇水管的材質和液體顏色,而且還可以自行決定水管的安裝位置和走向,極具自定義特色。
但其實說到底,分體式水冷與一體式水冷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支持自定義,後者一經出廠就是設計好了的。另外,由於分體式水冷是自行安裝的,所以難免會出現漏液情況,進而對電腦硬體造成損壞;而現在一體式水冷一般不會出現漏液的情況(況且產品一般都支持漏液包賠)。
因漏液造成的主板損壞所以說,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戶,選擇風冷或者一體式水冷就行了,沒必要安裝分體式水冷,小白用戶的話就千萬不要碰分體式水冷(別問,問就是理賠!)
機箱風道最後,魚兒再給大家講一個比較玄學的問題,如何設置機箱風道。前文也提到了,不管是風冷散熱還是水冷散熱,它們的主要作用都是對CPU進行散熱。而主板、內存、硬碟這些硬體的散熱,就需要靠機箱風扇了(由於顯卡自帶散熱,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對機箱散熱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風道設置」,而風道設置的關鍵,就是如何正確安裝機箱風扇。一般來講,市面上生產的機箱風扇,都是正面出風,背面進風(如下圖)
吸風、出風走向所以在設置機箱風道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風扇的風向,不要安裝錯了,不然就有可能出現積熱現象的發生(熱量堆積在機箱內部,排不出去)。正常情況下,在機箱內部,熱風與冷風相比:熱風大多在上,冷風大多在下。所有在設置機箱風道的時候,一般採取的辦法是:前進後出,下進上出。(類似下圖)
另外,有些小夥伴還會考慮機箱的正壓或者負壓,魚兒還是在這裡也提一下。所謂正壓,其實就是指:機箱進風量>出風量。機箱內的空氣通過進風風扇吸入,然後在機箱內形成正壓差,將空氣「擠」出機箱。
正壓而負壓,就是指:機箱進風量<出風量由於出風量大於進風量,所有在機箱內形成了負壓差,機箱內的氣流是被「吸」進機箱的。
負壓之所以有這樣區別,大多是從防塵的角度出發的。簡單來說,負壓機箱更容易造成灰塵堆積,而正壓機箱則不會。但現在大多數的機箱都有防塵網設計,所以這一點不用過於擔心。但魚兒還是建議小夥伴們,定期清理防塵網,不然灰塵堆積過多會影響機箱的散熱。
2020散熱器推薦風冷散熱:九州風神 玄冰400(京東價89)雅浚G3(京東價119)利民AS 120(京東價129)大霜塔(京東價219)FS 140(京東價259)利民銀箭(京東價599)貓頭鷹D15(京東價699)水冷散熱:(註:120規格水冷不考慮)ID-COOLING X240(京東價269)酷冷冰神B240(京東價429)堡壘 240(京東價459)恩傑X73 360(京東價1399)海盜船H150i 360(京東價1399)EK Elite 360(京東價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