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紀錄片有興趣嗎?想看看這個地球的真實樣貌嗎?那快來看看這些大作吧。全球必看,推薦我發現的40部,每一部都讓你忍不住想收藏。(註:排名不分先後)
1.《真相訪談》
這個節目的存在本身就是個奇蹟,有這樣的影響力能夠想到作為正能量源是個人覺悟值得尊敬。但是這種節目的配樂也是這麼歡快的嗎?每一集都正中印度的各種弊病,出演的大部分電影都對印度社會弊病宣戰。製作這個節目,阿米爾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同時也被很多人唾罵叫他滾出印度,車都換成了防彈的。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寶級演員,利用影響力去改變國家,很感動。
2.《法醫密檔》
為什麼都是圓臉法醫,因為圓臉不方。法醫學基礎知識科普片,沒有過分追求案件的獵奇性,對犯罪現場勘驗檢查、痕跡檢驗鑑定、法醫學檢驗鑑定等工作環節的展示十分真切。算是佐餐必備,夜間良品吧。看過才知道,法醫沒有港劇中那麼帥氣,這就是紀錄片的殘酷吧~原來我們中國法醫為了搜尋證據一直在一堆東西裡查找指紋,不放過蛛絲馬跡,那些書本裡的血液噴射講解,都是破案的關鍵。一個個故事,不太高級的拍攝,快進的結局,有所側重,時長有點短。
3.《刑事調查大揭秘》
了不起的法醫科學家。看看犯罪剖析如何從一個「軟科學」到一個精英的紀律,用來幫助破解最棘手的案件。側寫師們通過對作案手法、現場布置、犯罪特徵等的分析,勾畫案犯的犯罪心態,從而進一步對其人種、性別、年齡、職業背景、外貌特徵、性格特點乃至下一步行動等作出預測,以便警方縮小搜捕範圍,及時制止犯罪行為的延續。
4.《手術兩百年》
還以為是外國人拍的。雖然沒有說中醫,但說到手術,而且是兩百年,說西醫又怎樣?現代手術不就是西醫發展來的嗎。難得國內如此具有國際視野。在製作上向歐美優秀看齊的同時,也儘可能兼顧本土元素,案例以國內為主,技術講國外。當然根本原因也在於現代醫學裡程碑式的成就幾乎都與中國無關。這種組合顯然是一種妥協,但至少看到國內紀錄片在題材選擇上的進步,不再局限於國內一畝三分地。
5.《西南聯大》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熱淚盈眶,唏噓不已。風骨不再,斯文難繼。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西南聯大,不能忘記。1948年冬的南京機場,胡適面對三架從北平飛回來卻空空如也的飛機時,嚎啕大哭。前三集看得心潮澎湃迴腸盪氣,群星閃耀,大師雲集,一個在戰亂與貧窮中盛放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榮光年代,崇尚科學民主的氣氛興盛,人文藝術百舸爭流,堪稱建構起近現代國內各行各業中流砥柱的脊梁。
6.《帝企鵝日記》
非常可愛的企鵝寶寶。真是太可愛了。企鵝爸爸好萌,真想戳它。無論你是否跟我一樣熱愛生命,我都相信,在打出演職員字幕的時候,你一定也有噙著淚水鼓掌的衝動。
在這部影片裡,一向給人滑稽、可愛等印象的帝企鵝為了繁殖表現出了不為人知的堅強。幾百公裡的長途跋涉、沿路虎視眈眈的天敵、惡劣無常的天氣……一切都那麼令人沮喪。生命從來沒有如此艱難過,也從來沒有如此有尊嚴。
7.《考古大發現》
包括懸泉置遺址、南海一號沉船、海昏侯劉賀、洛陽永寧寺塔、大雲山漢墓、南京大報恩寺、雷峰塔、三星堆等。喜歡考古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
8.《探索發現: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
看得好爽,驚訝於王侯的窮奢極欲,工藝設計的精美絕倫,希望竹簡出土能彌補四書五經裡後人穿鑿附會的遺憾,還是職業官僚舒服。更好的形容它是紀實錄像。真的是現場實況,記錄了一點兒一點兒提取文物的過程。以前逛博物館,很少會去想這些寶貝們埋在地下是個什麼形態,看了這個片,以後逛博物館又多了一個視角。
9.《馬王堆傳奇》
挖掘過程精彩,對避夫人點評猶如人民日報附身。非常舒適。埋了二十多米,封了1米厚的白膏泥,用了四層棺,裹了二十多件衣物,最後還是被解剖,剝掉頭皮,切開顱骨,揭起胃袋,器官都被製成了標本,屍身重新縫合放在聚光燈下展示,吐著舌。難以忘記解剖場面,當時我在吃飯,簡直猝不及防。如果選擇在半夜看,你會從此愛上考古學。
10.《我在故宮修文物》
文物的特寫鏡頭實在太美太帶勁了,我現在就要去學輕功,畢竟人活在世上幾十年,不去故宮偷點什麼說不過去吧,真想把王津老師本人偷走。面對鐘錶收藏家的炫耀,王津只是淡然一笑。他修復的每一件鐘表,都是世上最精美最罕見的珍寶,都可謂價值連城,然而這些可以貨幣來衡量的價值,卻不在他的不在考量範圍之內。他感嘆的是幾百年前的老玩意兒,為何設計得如此精巧,並想用雙手,讓它恢復當年的光輝。這就是國之大匠的底氣和格局。
11.《航拍中國》
我走過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經留宿過的,我走過的關隘是六國曾經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駐足遠眺的城樓是于謙曾經堅定守衛過的,我現在能馳騁由韁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經為之而奮戰過的,我還能吃到蘇軾當年手不停箸的紅燒肉,我還能飲到太白當年舉杯邀月的花間美酒,我還能在眾多浩劫後讀到前人的筋骨血肉,我還能在大喜大悲後脫口而背出一句他們曾經用來形容愛恨離愁。
這片土地留給我們後人最大的禮物應該就是這麼兩件了吧,一件是歷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鑑世,後者可潤心。「放假就出國的人」請看看國內有多美。看到流淚的風光影片,偶然看到新疆一集,呆若木雞,淚如泉湧,哭了,是真哭了。如果能有兩次旅行,一次是徒步,一次是坐直升機。
12.《尋味順德》
包工頭守護一片竹林和裡面的白鳥,在水上劃著筏子,在竹林邊上獨自做飯,吃打邊爐,這太風雅了。不過,請把椰奶凍這種莫名其妙的美女老闆去掉,謝謝。這部美食片看得讓人食指大動,恨不能親臨其境,舌尖導演的水平點個大大的贊。雖然從屬舌尖系,但拍的比舌尖好說實話,想搬家去順德。
13.《味道雲南》
相比舌尖,這部味道更加平實,其實在雲南待過的人都知道這才是它飲食的特點,因為食材豐富,所以料理方法和吃法都異常簡潔,突出食材的原味,所以平實是記錄食物更合理的視角。雲南並非天涯,再會之日可期。
14.《新疆味道》
完全是舌尖上的中國的新疆番外篇,算是通過美食稍微了解了一些新疆文化,還是蠻憧憬大西北的。歡迎內地朋友們來大美新疆看看,品嘗新疆美食!如果把飲食和宗教獨立開,就不能完整的理解新疆。這些人雖然用著漢語和漢字,但是生活方式卻是深深的中亞方式。正如片裡《大盤雞傳》這本書一樣,新疆飲食是一種獨特的宗教文化。
15.《故宮100》
天地之間,氣味、聲音、光線,稍縱即逝,被時光切割的記憶構成了我們的生活,而對於這座城,我們幾乎沒有記憶,因為從前百姓不能進入這座城,他的記憶只屬於皇帝,皇帝的記憶不能說,別人也無從知道,那些想像中已經褪色的歷史,如今依然清晰的封存在這個空間散落的碎片裡。
一座城,一座大得令人茫然的城。大匠無名而紫禁城永存。可以觸摸到的歷史。喜歡故宮,喜歡古建的我一直連著看的,看的我都想直接穿越到故宮去。木質結構的解說很萌~非官方的姿態。是一部很棒的影片!
16.《中國古建築》
視野窄了點,不過還是非常值得每個國人都看一遍。一成不變的男中音解說,實在是無敵催眠曲。感覺解說太嫩,抑揚頓挫很奇怪。作為建築的門外漢看這樣程度的紀錄片入門已經足夠了,記性不好導致很多術語前看後忘,但是不論專業知識有多淺薄,也已經阻擋不住我想細細一睹這些遺存的古老建築的嚮往之心了。
17.《敦煌》
繼80年代初NHK《絲綢之路》引起轟動之後,中日蜜月期的又一合作,講的是中國歷史,其實是實打實的日本影片,只是藉助了中方的資源和外景。沒看過井上靖原著,卻不得不對佐藤純彌的改編敬畏三分,著實拍出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境。即便你不願做一具沒名沒姓的屍體,但終究還是抵不過時間的荒煙。
18.《茶,一片樹葉的故事》
本以為會只介紹天南地北的茶,沒想到卻是放眼世界,講述了不同國家的茶和茶文化,包容之心十分可貴。無論是來自國內,還是日本,亦或是英國、印度等,人們都對這一片樹葉飽含濃濃的情感,茶承載了我們的生計、文化、歷史,人們對那些苦楚和驕傲更是都濃縮在這茶葉裡了。
19.《梁思成與林徽因》
做人當做梁思成,娶妻當娶林徽因!20世紀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築用作大屋頂等傳統形式和保護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牆拆毀時,梁思成和林徽因撫磚痛哭。1953年文化部組織的歐美同學聚餐會上,林徽因衝動的指著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說「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充其量也只是假古。
20.《但是還有書籍》
假如一天下來什麼也沒有幹成,但看了兩小時書,我就覺得這一天沒有荒廢。兩句掉淚——我來是為了國王的葬禮。象寄門下臨深履薄堂倉皇右使。第一句是為了那種熱愛直接催生的強烈的目的性,學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第二句是為了那種使命感。深恨讀書太少,不配稱愛書人。
21.《人類星球》
太奇妙太廣闊,我要努力!帶有更廣闊人文關懷外加無敵多媒體綜合效果,每集的花絮的部分也是觀念的補充和與拍攝者建立關係的必不可少的呈現。你以為地球脈動就是無可超越的極限時,這部新作竟然只用了脈動的不到10分鐘的重複鏡頭。當我們在高樓大廈裡不想上網不想看電視不想吃東西空虛得發慌的時候,另一角落的小孩正在森林裡抓巨型蜘蛛果腹; 當我們肆無憚忌地使用電水汽油等資源時,沙漠一年裡唯一一次降雨的那20分鐘裡小孩在雨中瘋狂奔跑接受雨的洗禮的那一刻我感動得幾乎落淚。
22.《人生果實》
愛其實很小,它可以穿過針眼。有趣的活著,體面的告別。真了不起啊!可以活成的最綿延溫柔的模樣。你吃到自產的櫻桃會酸到皺眉,我遠觀門外的庭院會甜到微笑。你塗鴉許多卡片感謝店主的魚生,我砍掉半邊枝椏避免路人的不便。相伴的五十六年裡,你為我造了生活的珠寶盒,我為你端來食物的木勺子。你教我所有答案都在自然裡尋找,我學會緩慢而堅定地生活。
23.《大明宮》
看的CCTV10六集版,畫面音樂解說等皆可觀;只嘆如此繁華盛世,卻仿佛幻夢一場。某些事物註定要毀滅,卻不影響她存在時的輝煌。幾度夢回大唐,聽見遺留的詩篇。雖只留下遺址,卻依舊能感受公元7世紀帝國的博大胸襟。總覺得喜歡的是腹黑復仇情節緊張的片!
24.《河西走廊》
張騫,堂邑父,漢武帝,霍去病,置嗇夫,常惠,解憂公主,郭瑀,劉,鳩摩羅什,曇無曜,楊廣,裴矩,李工,薩班,闊端,八思巴,林則徐,左宗棠。 沿著河西走廊邊走邊看,走走停停,雅尼主題曲催淚!驛站那集看的我莫名心酸。最大的看點是場景再現,演員氣質服飾造型和歷史人物相似,畫面配樂搭配極佳,有大片既視感,帶你穿越時空在歷史的長河中旁觀去感受這一切。
25.《人生七年》
越到後面,越覺得這些人已經成了對廣泛的他人而言無足輕重的存在,你不想再聽他們的故事,他們已經沒了指導意義。人生就這樣瀕臨坍縮,什麼階級啊,婚姻啊,都變得無足輕重。人生有無限可能的幻影,和最好的韶華,也不過是二三十年,當這個事實如此真實地呈現在眼前,還是太可怕了。
26.《地球脈動》
單純的自然風光,但為什麼有時美到想哭。我終於知道,人並不是主宰。在暑往寒來,流風回雪之間,萬物演繹著傳奇。那象群的遷徙,那太陽鳥的豔麗,我終於知道,保護環境真的並不是一句口號,而只是一種對於自由的渴望,對於愛的感召!
27.《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當海豹放過獵物時,我動容了,似乎是企鵝沒力氣了在向海豹乞討,也可能是海豹只是為了戲弄獵物,但終究是沒吃它,在他們用各自的語言交流時,我聽不懂,但我願意相信即使是殘忍的獵人看著弱小的獵物時也會心生憐憫。還好還有和人完全不一樣的它們存在。第一集南極洲帶來無數療愈感動和震撼。 它們對人視若無睹,而我們對它們虎視眈眈。
28.《藍色星球》
工作一天下班回家,就著啤酒燒烤看這片實在是太享受了。第二部相比較之前,技術更先進,史密斯導演現身,91歲愛登堡硬朗現身,大海浪慢鏡,水下海龍,古怪爬蟲,只呼驚豔已經不夠了。絕對是值得開會員用藍光畫質來欣賞的。
29.《我們的星球》
一開場就看呆了,拍攝難度之高、技藝之精湛讓人五體投地,震撼真的是遠遠超出了藝術創作的維度。看完這部片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自然主義者冒著巨大生命危險親自深入人跡罕至的叢林和沼澤為動植物的保育奔走了。
看到這星球的美麗,看到那麼多生靈的可愛,看到幾萬乃至幾十萬幾百萬年造就的鬼斧神工般的和諧與共存共榮,一想到她因為我們不加遏制的欲望而加速褪色乃至幻滅, 我就特別想說,人類都原地爆炸吧。
30.《獵捕》
片頭大銀幕式的包裝,很驚喜!腐國工作者竟能大自然的殘酷拍得如此精妙絕倫,如歸入電影,秒殺絕大多數的節奏!自然類的敘事,時刻充滿危險係數的機位取景,蒙太奇式恰到好處的剪輯,烘託到位的OST,還有老資格專業解說,BBC至今仍無出其右!
從來沒有想過能拔高到這個程度,尤其第一集的野狗追擊鏡頭高能到爆炸,看的讓人懷疑這是特效。行軍蟻那段真心震撼。
31.《宇宙時空之旅》
這影片雖然內容比較淺顯,但特效太棒了,製作的如此精良!解說詞也很感人,當中穿插的動畫也很有意思。顏值太高,令本寶寶顫抖了。不僅僅是宇宙、天體物理學的科普,還包羅了量子力學、生物學、環境科學等等。然而更重要的是,本片有大量科學史的內容,以及科學精神的闡釋,甚至以及德先生。宇宙,從最宏觀到最微觀,生命誕生進化的歷程,以及我們了解這些知識的歷程,在今天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本體論意義。請選對你的"世界觀"。如果我是初中物理老師,一定在第一堂課上播一集這!為了能讓更多小孩決心學好物理!
32.《遷徙的鳥》
對不起.我又哭了.當鳥飛過大地的時候,配上那音樂。僅僅只從配樂都能看出導演的用心,更何況那些真實拍攝的每一個鏡頭。一次回歸,便是一個承諾的實現,影片細心的表達。我渴望成為一隻可以自由翱翔的飛鳥,只是我是否會忘記那沿途美麗的風景。這部堪稱偉大。從未從如此近的角度觀察鳥的飛行!攝製團隊背後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33.《南京》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恨,我說別提別的,丫們打掉我爺爺一根手指。本片完爆陸川和張藝謀。最有趣的是形式:由演員面對鏡頭朗誦的」八人委員會「成員的信件和日記,書面語哦,拉貝講的也是英語;同時兼有扮演歷史人物的訪談,以及真人的訪談——中日雙方,倖存者與加害者。間離效果異常之好。由此影片的組織方式很贊。另外,導演說,日本兵幾乎無人表示懺悔。
34.《高三》
誰不是自那白慘慘的青春裡踉蹌而來。就像是我曾經的故事記了下來。一樣的學校大門,一樣的師資層次和教學物質條件。一樣的老師風格。當最後出現學生們的歸宿,有流淚的衝動。四年之前,我文科,我戀愛,我想走出那個山城,去遙望遠方。不知道中國的小孩青春裡什麼時候能多一點顏色。
35.《難以忽視的真相》
推薦這個是道德層面的,不是藝術層面的。人人都該看。很多事實,你身邊的朋友不會告訴你,你的親人也不會告訴你,因為他們也不知道,你只能去看類似此片這樣的片。這種影片我們不管他初衷如何,只是本身就應該多為人所知,我們已經生活在後果中。
36.《美麗中國》
古時候國人信萬物有靈,敬天敬地敬山敬水敬萬物,而如今身處這樣的錦繡山河中,多數人自豪,少數人自省,國人如今的德行是否配得起這山河。足以讓國人為之自豪。強調中華文化中的和諧,提醒了我們熟視無睹而漠然視之的價值,其對人文的重視讓人汗顏。
37.《微觀世界》
它們都不知道我們在圍觀啊~兩隻蝸牛好深情真讓人感動,那段我最喜歡(捂臉…)屎殼郎好執著表揚!肥肥的毛毛蟲還趴在樹枝上一副陶醉的表情,我真想摸一下,蚊子都那麼可愛的(算了其實我只是葉公好蟲而已,忍不住想要伸手拍它)…都好看除了蚯蚓讓人受不鳥!再有更多昆蟲就更好了,這個要收一張送媽媽。
38.《圓明園》
我未來的寶貝你一定要看。且不論其內涵,光是視效就堪稱完美!圓明園在很長一段時間(5歲到18歲)裡是我北京情結的一個關鍵詞,看來得再重新梳理一回了。每一個人都應該看看 不管你是火星的還是地球的 讓你知道我們的血脈裡流的是龍的血液。萬園之園融聚了一個多世紀的歷史,第一次直觀且信息完整地介紹,視覺效果極度華美,作為觀眾十分享受。
39.《大國崛起》
我喜歡開頭的音樂和動畫,很振奮人心。這部片誕生於我高考前的冬天,那時的我已經通過環球資訊榜得到了熱播的消息,誰知敬仰了超過十年,才得相見。畫面、節奏、製作、文案、配音、配樂,至今來看,都還是一流的。時光洗刷,果然還是好作品的價值不易磨滅,尤其當這作品並不因擁有歷史級的內容而產生自大、想當然的製作態度。條理清晰,語言清楚,節奏適當,可看性不錯。
40.《請為我投票》
可以要求參選人做出呼籲老師減少作業的承諾,呼籲改善學校飯菜的承諾等等,如果小孩知道他的選票竟然有那麼大的威力,可以參與到班級的改善和管理中時,哇噢,民主的威力就要爆發了,每個人都會認真思考要選什麼樣的人了. 但是為什麼他沒有看到這些權利呢?因為沒有人知道民主有這麼大的魔力,有一個影子獨裁者一直在身邊,這個人就是老師。
還有哪些你認為不錯的紀錄片,歡迎大家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