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感甄賦》到《洛神賦圖》顧愷之畫筆下的悽美愛情故事

2021-01-09 騰訊網

我們讀歷史都知道,東晉在中國歷史上,政治分裂社會動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但在文學藝術上卻有很高的成就,詩詞歌賦、繪畫書法等成就都相當高,出現了像陶淵明、謝靈運等文學家,王羲之、顧愷之等書畫大家。

其中梁山伯與祝英臺膾炙人口的美好愛情故事,也是以東晉為時代背景。

下面我們要介紹的這幅作品,就是東晉時期著名畫家顧愷之所作的《洛神賦》,顧愷之,出生於公元349年,於公元409去世,享年60歲,字長康,小字虎頭,是一位相當出色的畫家,同時還擅長詩賦、書法,可謂多才多藝,全面發展。但主業還是畫畫。由於他特別善於繪畫,與當時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

洛神賦圖局部

顧愷之不僅是畫畫得好,還精通繪畫理論,其主張繪畫意在傳神,並提出「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理論,認為畫中的神韻、氣韻很重要, 而且他畫人物特別注意對眼睛的表現,認為「傳神寫照,盡在阿睹之中」,其中的「阿睹」即是眼睛,為中國畫及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時的人們稱顧愷之有三絕,即才絕,畫絕,痴絕。這「三絕」是怎麼來的呢?

據傳顧愷之博學有才氣,人們問他會稽山水的形貌,他說:「千山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好像雲興霞蔚。」一氣呵成,頗具意蘊。你可能覺得不就是這麼句話嗎?我也能脫口而出,但事情不能這麼看,這些句子對我們現在,或許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小學中學大學多少都背過類似的文章。但在約兩千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那可就是一件開天闢地的創舉,絕不是易事。所以被稱為「才絕」,這是其一。

洛神賦圖局部

顧愷之的畫也特別神妙,宰相謝安非常器重他,認為自古以來還沒有人能像他這樣。他每次畫出人物肖像,總是妙絕一時,街頭巷尾到處都能聽到普通群眾對他的稱讚。當時畫畫沒人畫得過他,此為「畫絕」,這是其二。

此外,因為東晉時期整個社會相對不穩定,大家都知道,生活不穩定百姓就傾向於尋找生活之外的寄託,比如相信神力可以保佑平安等等。顧愷之受到整個社會氛圍的影響,自然也不會例外。他特別相信小法術,認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東晉將領桓玄曾經用一片柳葉欺騙他說:「這是蟬用來遮蔽自身的,拿來遮蔽自己,別人就看不見你。」顧愷之信以為真,非常珍愛那片葉子。這個桓玄也是前奏,騙了這位大畫家之後,還喜歡到處說這事,搞得這件事成了當時的一個梗。此為「痴絕」,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單純的可愛,這是其三。

因此世人傳說顧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

因為當時的社會原因,顧愷之會經常畫一些佛教題材,比如曾為南京瓦棺寺繪製維摩詰像,他也會畫一些當時的社會名流,《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和《烈女圖》都被認為是他的作品,但遺憾的是並沒有流傳下來,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大多都是摹本。

《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根據三國時期曹植的《洛神賦》創作而成。這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悽美故事。

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曹植鍾愛女子甄氏,但其父親曹操卻將她指配給了哥哥曹丕,曹丕即位後,甄氏成為其妃子,但曹丕的正室妻子嫉妒甄氏,經常在曹丕面前挑撥是非,最終曹丕賜死甄氏。當然,民間關於甄氏的死,傳說有很多個版本,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認為甄氏的死,是因為不能與心上人在一起而鬱鬱寡歡,最後病逝。具體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甄氏死後,曹丕將其遺留下來的玉縷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在回自己封地的路上經過洛水,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氏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一場夢。

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裡還在翻騰著與甄氏洛水相遇的情景,想起甄氏的遭遇和自己失落的愛情悲痛不已,於是寫了一篇《感甄賦》懷念甄氏。四年後的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繼位,因為覺得原賦名字不雅,便改名為《洛神賦》。洛神的形象即由此而來。畫面中,顧愷之依次安排了曹植與洛神的相遇、交談、分離,洛神在畫面上出現了多次,不同的場景變幻都旨在表達曹植堅定的愛情觀,透露出傷感的情緒。

洛神賦圖(局部) 高古遊絲描

畫家將不同的時空場景並置在同一畫面,使得整幅畫構圖連貫,人物安排錯落有致,同時還有意用裝飾性的手法來描繪山、水、石、樹、並將山石,樹木比例縮小,以勾勒為主,無皴法,在繪畫技法上呈現出當時的時代特點,畫面人物秀骨清相、生動飄逸,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上表現為「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這足以說明顧愷之的藝術水平和魏晉時期繪畫藝術的特點。

此外,畫面採取連環畫的形式展開情節,描畫了詩人與洛水女神之間人神相愛的浪漫故事。在創作中作者發揮了高度的藝術想像力,富有詩意地表達了原作的意境。此畫用色凝重古樸,山水樹石均用線勾勒,無皴擦,具有工筆重彩畫的特色,是我國畫史上最早的詩畫結合的典範。

這裡我要介紹一下,「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出自唐代張彥遠的畫論著作《歷代名畫記》,裡面所講的"水不容泛,人大於山"是在論述南北朝山水畫的表現技法尚不成熟的有力論據,同樣也被說成是南北朝山水畫家比例關係把握能力不足的形象反映。反映了早期中國山水畫的發展相對幼稚的階段。

相關焦點

  • 千年愛情絕唱《洛神賦》成為宮廷大戲的素材之源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曹植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後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留傳至今,卻成為眾多宮廷大戲的劇情素材。
  • 經典的傳世名作,講述最美的柏拉圖之戀,一起來探秘《洛神賦圖》
    因為《國家寶藏》的熱播,現在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洛神賦圖》也受到了大家的讚譽。畢竟是中國古代傳世的十大名畫之一,況且還講述了一個歷史上一個悽美的感情故事。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能賺足人們的眼球。不過可惜的是,現在已經無緣再面見「畫聖」顧愷之的真跡,目前僅存的《洛神賦圖》也均為後世摹本,尤其以宋代居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傳世名作《洛神賦圖》吧!《洛神賦圖》的作者顧愷之在創作的時候,是有原型的。當時三國時期的大詩人曹植曾寫下了《洛神賦》,用以抒發自己一段無果的感情。
  • 中國美院女學霸用漫畫繪本再現《洛神賦》悽美愛情故事
    滄海桑田、歲月如歌,這段悽美的愛情故事,穿越時間長河,感動了兩千年後,一位名叫葉露盈的中國美院學子。她執筆作畫,用現代筆觸,將這份瑰麗夢境重新打造。2010年,葉露盈進入中國美術學院,是一名一直讀到現在的「老國美」。在美院,她抽芽、舒展枝葉並向上成長——在校期間名列前茅,考第一、被保研,2016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妥妥的學霸。
  • 《洛神賦》根本不唯美,背後的陰謀你一定不知道(深度長文)
    在《洛神賦》的背後,還隱藏著一段耳熟能詳的曹魏宮闈公案。據說曹植對曹丕的妻子甄妃懷有仰慕之情,卻終不可得。《洛神賦》裡的洛神,其實就是暗指甄妃,曹植籍著對洛神的描寫,來釋放自己內心深處最為熾熱卻被壓抑已久的情感。 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選》後的註解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結果卻被曹丕搶了先,曹植卻一直念念不忘。
  • 詩詞歌賦取名:《洛神賦》裡100個唯美的男孩名,讓你取名不糾結
    有人說《洛神賦》是寫給嫂嫂甄氏,因甄姬被迫許配給了曹丕後,但曹丕貪戀美色,城府又極深,甄姬過得並不如意。所以熱情灑脫的曹植就像一道光,照亮她的生命。一個溫婉美麗,一個才華橫溢,本就天生一對,無奈現實弄人。他們談詩書,談歌賦,談人生,卻獨獨不敢談愛情。
  • 寶寶起名 出自《洛神賦》中的唯美名字參考
    《洛神賦》是曹植辭賦中傑出作品,描寫了人與神之間的真摯愛情,文章全篇非常的浪漫唯美,所以起名字的時候參考出自《洛神賦》中的唯美名字也是不錯的選擇,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出自洛神賦中的唯美名字參考出自《洛神賦》中的唯美名字參考
  • 牛頓不為人知的悽美愛情故事
    一提起牛頓,大家首先會想到三定律,科學家,其實今天我要說的是,牛頓年輕時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這件事兒,牛頓和誰都沒提起過,知道的人非常少。1661年7月15日,牛頓那年正好18歲,父母給他過生日,鄰居也都來了,牛頓很高興,吹完蠟燭,就許下一個心願——今年脫單。
  • 關於牛頓的悽美愛情故事
    一提起牛頓,大家首先會想到三定律,科學家,其實今天我要說的是,牛頓年輕時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這件事兒,牛頓和誰都沒提起過,知道的人非常少。 1661年7月15日,牛頓那年正好18歲,父母給他過生日,鄰居也都來了,牛頓很高興,吹完蠟燭,就許下一個心願
  • 古代女子與心上人約會為何喜歡帶枕頭,由枕頭演繹的三個悽美故事
    古代文學作品或人物傳記中,涵蓋眾多的男女愛情故事,在這些眾多的愛情故事裡面,女主角將感情與枕頭緊密聯繫在一起、最有代表性的有三例,三國時洛神甄妃的玲瓏枕、唐代太宗的愛女高陽公主的金寶神枕、元代王實甫的著名雜劇《西廂記》裡崔鶯鶯的鴛鴦枕! 正是藉助這三個各具特色的枕頭,讓三對有情人演繹出三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 中國風·洛神賦,現代詩為形古詩詞為魂的新詩體,傳承我們的國風
    【原創】中國風·洛神賦落霞滿天 日已遲暮望斷天涯 不知歸途狼牙初月 默念星譜嫋嫋炊煙 飄向何處只剩下 過往今古是誰 將此情辜負是誰 將此生虛度一卷痛斷肝腸的 洛神賦夾著 輕雲蔽月的愛慕藏著 流風回雪的痛楚解開情字的 束縛
  • 洛神賦取名:100個洛神賦中冷門驚豔的男孩女孩名字!
    《洛神賦》富有浪漫的色彩,也是一本書法名作,出自曹操之子曹植的名篇。在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不少的佳作,也能品讀到不少的書畫。如果喜歡國學,又常常學習書法的朋友,對《洛神賦》一定不陌生。洛神賦之美是絢麗多彩,也是真情實意;是辭藻華麗,也是爛漫天真。但大家一定想不到,我們還可以從《洛神賦》的佳作名句中,為孩子取個唯美有才氣的名字吧。這100個洛神賦冷門驚豔的名字,希望能給你起名的思路和幫助。江南易林建議大家,起名最好還是要結合孩子的生辰八字。
  • 《鬼吹燈》中的彼岸花,來源於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彼岸花並不是編劇杜撰的名字,現實生活真的有彼岸花,而且寓意悽美,像極了劇中彼岸花的愛情。彼岸花在我國的種植歷史十分悠久,最早的記載可追溯至唐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彼岸花一直在眾多品種的花中佔有一席之地。
  • 詩詞歌賦取名:洛神賦裡有哪些好聽唯美的名字,讓你歡喜不已?
    說到美,一定會談到《詩經》的樸實自然之美;納蘭詞的清新脫俗之美;《洛神賦》的語言華麗之美......總之,詩本身就是美,只是不同的詩,有詩人不同的情感和人生閱歷,就有了不一樣的美。今天分享的《洛神賦》是曹植的作品,詩中以神話中關於宓妃的情節,通過聯想,塑造了洛神這個美女形象,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文筆柔美清新。
  • 周冬雨、李治廷上演悽美愛情,關於眼淚的故事
    《傾城之淚》是2011年12月22日上映的一部愛情故事電影,由 黃真真 執導,由周冬雨、李治廷、任賢齊、梁詠琪、竇驍、陳喬恩等出演。該片也讓竇驍獲得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男演員。影片由三顆淚滴組成,三對戀人分別講述了愛有時間界限、重拾愛情夢想和當愛遭遇生離死別的三段悽美愛情故事,三滴眼淚分別為第一滴淚(血之淚), 第二滴淚(夢之淚)和第三滴淚(雨之淚)。本來以為電影絕症、愛情、離別,俗套的韓劇式情節只會讓人覺得很狗血很煽情,但是卻依然感動了我。
  • 女媧伏羲本是兄妹卻生下4個孩子,女兒是洛神,孫子更是五帝之一
    我們從小就聽過女媧大神捏黃土造人的故事。女媧神通廣大,可以化生萬物,每天都能創作出70多樣東西。所以女媧用黃土按照自己的形象捏造了很多人,創造了人類社會,還建立了婚姻制度,讓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然後繁衍後代。而且在自然界發生災害的時候,女媧大神為了拯救黎民百姓,熔煉五色石拯救蒼生。
  • 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高清圖賞析
    1.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釐米,橫572.8釐米。2 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3.富春山居圖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4.漢宮春曉圖明·仇英《漢宮春曉圖》5.百駿圖清·郎世寧《百駿圖》《百駿圖》,該稿本為紙質,縱102釐米6.摺疊步輦圖唐·閻立本《步輦圖》7.唐宮仕女圖
  • 「翩若驚鴻,宛若遊龍」,《洛神賦》背後曹家父子三人的愛恨情仇
    「翩若驚鴻,宛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一首《洛神賦》,寫不完的傾國傾城,道不盡的風情萬種,一個完美的夢中女神「洛神」便躍然紙上,成為千古佳話。大家都知道《洛神賦》的作者是曹植,但是又有幾人清楚這首《洛神賦》他是真正為誰而做呢,答案就是他的嫂子,曹丕的妻子,三國的著名美女——甄宓。
  • 取自《洛神賦》中輕靈婉約、神韻優美的古風女孩名字
    其實原則上起名,可以隨意選用任何古典文集,詩詞歌賦,同樣也可以利用歷史典故,成語故事,當然什麼都不用,只是選用一些含義雋永意義深刻的漢字也是可以的。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來自《洛神賦》中的女孩名字,希望您的女寶寶未來能夠溫文爾雅,美麗動人,眉目如畫,貌美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