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危機席捲重來,班加羅爾被迫,將再次採取「封城」舉措!

2020-12-04 每天知守觀

作者:淺陌

審稿:萬裡

劇據媒體報導稱,因為收到國內疫情再次反彈的影響,印度班加羅爾在7月14日晚宣布再次對本城市進行封禁舉措,這座人口約1300萬的城市,現在已經各類宗教公開場所、政府機構和公共運輸已經普遍關閉停運,包括大部分的商店也已經被下令關閉,而居民只能在獲得準許的情況下才能外出進行購物等活動。

科技企業允許開業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障全球企業的後臺運營等相關情況,所以允許部分的科技企業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開業,但是規定現在辦公室上班的人數不能超過原來總上班人數的一半,主要是為了大範圍的病毒傳播和感染風險,企業可以只留下精英或者實用性人員,以保障員工安全。

而在這種嚴峻的疫情情況下,學校和餐廳等公開運營機構都不能開放,繼續處於關閉狀況。

印度封禁措施不斷延長

今年三月底,印度為了遏制疫情就採取了「封城」措施,但是國內疫情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封城」措施一再被延長,6月8日起,印度的部分地區開始逐漸放鬆封禁政策,但是疫情嚴重的地區還在進行嚴格的控制。

其實班加羅爾的「封城」政策已經逐漸開始鬆動,但是由於近期來的病情不斷反彈,確診數量又出現回升,而且數量大幅度上升。

根據印度官方統計的總數據,在過去的一整天裡新增加了新冠病例一共超過2.8萬例,全國上下的累計病例超過90萬例,這個數量在全世界僅僅排在美國和巴西後面,而因為新冠肺炎病毒死亡的人數達到了2.3萬人之多。

印度相關媒體報導,本來新冠病毒集中的地方是在孟買或者新德裡這種大型城市,因為規模大所以確診病例基本上都是在這兩個地方,但是後來隨著其他地方的封禁政策也開始鬆動,所以病毒也朝小型城市擴散,讓地方政府不得不加大封禁的力度。

而除了班加羅爾地區,還有別的大型城市的疫情也出現反彈的狀況,甚至出現了疫情傳播以來的第二次爆發,所以不得不再次將「封城」政策運用起來,並且相關的政府官員還強調民眾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不能掉以輕心,而印度國內的很多城市也都出現多多少少的疫情反彈狀況,所以印度的封禁政策什麼時候真正結束,還不得而知。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消息參考:人民網

相關焦點

  • 印度班加羅爾再度「封城」(2)
    各類宗教場所、公共運輸、政府機構和大多數商店將關閉,居民僅獲準在必要情況下外出。 新華社/法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15日 (外代一線)(14)印度班加羅爾再度「封城」 7月15日,居民騎自行車經過印度班加羅爾空蕩蕩的街頭。 為遏制新冠疫情,原本已逐步「解封」的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次「封城」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次「封城」7月15日,印度衛生部門公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在過去24小時內激增了29429例,死亡病例582例。全國病例總數達到936181例,死亡病例24309例。這促使印度當局在近12個邦的高危地區重新實施封鎖措施。
  • 印度新冠確診病例突破90萬,「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再度「封城」
    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印度衛生部網站數據顯示,截至14日上午8時,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病例超過2.8萬例,累計病例超過90萬例,僅次於美國和巴西。
  • 疫情反彈 「印度矽谷」等地再度「封城」
    疫情反彈 「印度矽谷」等地再度「封城」鄭昊寧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班加羅爾有「印度矽谷」之稱,人口大約1300萬。當地時間14日晚8時開始,各類宗教場所、公共運輸、政府機構和大多數商店將關閉,居民僅獲準在必要情況下外出。部分科技企業可以繼續開工,以維護全球各地企業後臺運營等業務,但在辦公室上班的人數不得超過員工總數的一半。學校和餐館等將繼續關閉。
  • 法國將強制要求戴口罩 「印度矽谷」再「封城」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14日全球疫情簡報:法國將強制要求戴口罩 「印度矽谷」再「封城」全球數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4日10時(北京時間14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病例達3416222例,死亡病例為136319例。新聞事件法國總統馬克龍14日表示,法國將再投入1000億歐元用於恢復該國經濟,並將採取措施預防可能出現的第二波疫情。馬克龍宣布,從8月1日起將強制要求民眾在封閉的公共場合佩戴口罩。
  • 疫情大反彈:歐洲再次「封城」想撐過這個冬天
    【文/觀察者網 鞠峰】夏天過後,歐洲疫情反彈來勢洶湧。再次封城,成了多國最後「沒有辦法的辦法」。 10月25日,西班牙進入全國緊急狀態;28日,德、法在同一天宣布全境「封城」。此外,義大利、愛爾蘭等多國均宣布了不同形式的外出限令。 歐洲反覆封鎖,形勢再次倒退到幾個月前。民眾的健康和生命丟了,政府公信力丟了,經濟快速復甦的機會丟了。
  • 貧富鴻溝、社群衝突、南北差距:疫情放大印度的分裂
    早期被調侃為「新冠抗體」的印度,其實在全球疫情中危機重重:它有上千萬僑民散居海外,每年吸引一千萬外國遊客到訪,與歐美、中東地區血脈相通。很快,病毒從西方侵襲印度。事實證明,印度不僅不是新冠絕緣體,還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中心、全人類抗疫的關鍵之一。
  • 確診總數破萬,20天增20倍,印度延長封城,預備10萬病床應對疫情
    據外媒報導,在出現爆發前兆後,印度政府已經著手準備10萬張床位,以便應對即將來臨的確診患者暴增。外界認為,疫情的蔓延對於擁有數百萬人生活在貧民窟,而且醫療衛生條件不夠先進的印度來說,將是一場災難。不過,印度方面表示,目前已經在全國601家醫院準備了10.6萬張病床,「為疫情做好了準備」。
  • 危機重重下的印度,如何度過這次疫情?
    農民佔總人口的58%,一旦遭遇糧食減產或者絕收,對於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將是滅頂之災。人口規模過於龐大,印度人口實時數據14.03億。水資源危機印度現在水資源正在快速枯竭,每年都有近30萬人因為缺水而死去,未來十年印度的淡水資源將近枯竭,印度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面臨嚴重的水危機。
  • 法德封城、美國「放棄控制」!中國有可能二次爆發疫情?鍾南山解讀
    凜冬將至,全球第二波新冠疫情的防守戰再次成為關注熱點。10月30日,鍾南山現身石家莊醫藥健康峰會的視頻連線會議,表示,中國暴發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並提醒,冬日是流感多發季,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同樣對流感有效,同時注意鑑別流感還是新冠。
  • 印度疫情升級,前線重鎮戒嚴後勤成問題,數萬大軍陷入危機
    自印巴分治之後,列城就成為了兩國爭議熱點地區,衝突一直在不斷發生,而被印度非法佔領後,又成為了印度的重要指揮部所在地,如今也是印度在西北部邊界地區的重要城市之一。為此印度在這裡一直部署有大批軍隊,以此來應對隨時有可能發生的衝突。隨著印度疫情不斷升級,列城更是進入了戒嚴狀態。
  • 印度「封城」 鑽石原石降價
    印度「封城」 鑽石原石降價卜曉明隨著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上月宣布全國範圍內「封城」,大批務工人員離開印度古吉拉特邦蘇拉特市。鑽石行業隨之停擺,鑽石原石降價。英國《金融時報》14日報導,全球90%的鑽石切割打磨在印度完成,其中大多出自蘇拉特的匠人之手。當地鑽石行業協會負責人迪內希·納瓦迪亞說,大約20萬鑽石匠人已返回古吉拉特邦周邊的城鎮和村莊。加拿大山地省鑽石公司執行長斯圖爾特·布朗說,除非蘇拉特的鑽石加工業復工,否則人們對「鑽石原石沒有需求」。
  • 馬克龍宣布法國將再次封國 法國疫情最新消息封國什麼時候結束
    法國封城什麼時候結束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由於第二波疫情發展超出預期,因此全國將於30日凌晨0時正式進入二度封城,將至少持續至12月1日,但學校不會關閉,要出門的民眾需要出示證明。
  • 疫情之下的印度:遇上新冠病毒,「賤民」的命重要嗎?
    新冠疫情的突襲,讓「賤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封城讓很多人沒了工作,只能靠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組織的接濟過活。解封後一些工作是恢復了,但疫情也開始加速蔓延。而為了家人第二天的口糧,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鑽入骯髒的環境中。
  • 全球疫情大反彈,英國或將再次「封城」 !
    英國疫情達「臨界點」或將再次「封城」  英國政府11日公布的疫情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英國新增確診病例12872例,累計確診病例數已超過60萬。多位醫療系統高官表示,英國疫情已達到「臨界點」。據稱,首相詹森將在當地時間今天,也就是12日宣布新的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
  • 封城後印度街頭上演「動物攻勢」 猴子進政府大樓偷東西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外媒稱,數百隻猴子佔領了印度總統府附近的街道,在該國仍處於新型冠狀病毒封城狀態時,它們趁著街道荒蕪帶頭發動動物攻勢。據法新社新德裡4月8日報導,由於印度13億人口和數千萬輛汽車明顯缺席,流浪寵物和野生動物填補了這一空白。它們同時也遭受著疫情影響。
  • 貨拉拉再下印度德裡、班加羅爾二城
    據悉,貨拉拉海外版Lalamove在年初進入印度市場之後再下二城,於4月底正式開通了班加羅爾與德裡,這是緊隨落地孟買後繼續擴大疆域的又一市場動作。截至目前,貨拉拉已在海外開通了13座城市。貨拉拉以精細化運營、大數據管理、眾包模式快速擴張,已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網際網路+」同城貨運的頭部企業。
  • 猴子進政府大樓偷東西,印度封城街頭上演「動物...
    外媒稱,數百隻猴子佔領了印度總統府附近的街道,在該國仍處於新型冠狀病毒封城狀態時,它們趁著街道荒蕪帶頭發動動物攻勢。據法新社新德裡 4 月 8 日報導,由於印度 13 億人口和數千萬輛汽車明顯缺席,流浪寵物和野生動物填補了這一空白。它們同時也遭受著疫情影響。
  • 印度水危機惡化
    印度本是一個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但近年來,各地出現水荒、水危機的頻率越來越高,成為制約該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環球》雜誌記者/馬瓊  素有印度「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市近來遭遇嚴重水荒。不少專家警告稱,若不採取有效措施,印度這座科技之城到2025年將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 疫情封城,能讓空氣變好嗎?
    隨著病毒席捲全球,其他國家實行各自的封鎖措施,大氣也做出了響應:新德裡的藍天代替了霧霾,在印度北部部分地區,喜馬拉雅山脈30年來第一次變得清晰可見;在雅加達、洛杉磯、巴黎等地,城市天際線也顯得格外醒目。 然而,更乾淨的空氣並不總會帶來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