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網絡攻擊可誘騙生物學家「製毒」

2020-12-02 科技工作者

近日,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BGU)的網絡研究人員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端到端的網絡生物攻擊,可能會使生物學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實驗室中製造危險毒素。

這種攻擊無需接觸實物,可以通過惡意軟體輕鬆替換生物學家電腦上的DNA序列,將其改寫成產生毒素的序列。

「為控制危險物質產生,大多數合成基因供應商都會審查DNA序列,這是目前對抗此類攻擊最有效的防線,」BGU複雜網絡分析實驗室的負責人Rami Puzis說。

加州是2020年第一個引入基因購買法規的州,「然而,在加州之外,生物恐怖分子可以購買有害的DNA序列。然而,篩選程序還沒有作出相應修改,將合成生物學和網絡戰的最新發展反映其中。」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DNA提供者指南存在缺陷,它允許別有用心者利用混淆技術繞過篩選程序,因此,篩選軟體很難檢測出產生毒素的DNA。

「我們的實驗顯示,當按照HHS的『最佳匹配』準則進行篩選時,50個混淆的DNA樣本中有16個沒有被檢測到,」 Puzis說。

研究人員還發現,由於合成基因工程工作流程的可訪問性和自動化,以及網絡安全控制不足,惡意軟體能夠直接幹擾實驗室的生物過程。這種DNA注入式攻擊將造成嚴重威脅。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演示一種場景,揭露了惡意軟體是如何利用生物工程工作流程的三大弱點進行攻擊:軟體、生物安全篩選和生物操作規程。

Puzis說:「這種攻擊情景強調了強化合成DNA供應鏈以抵禦網絡生物威脅的必要性。為應對這些威脅,我們提出了一種重視體內基因編輯的改進篩選算法。我們希望這種這項研究能夠為強大的DNA序列篩選和安全的基因合成服務奠定基礎。」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生物技術》

期刊編號:1087-0156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1-cyberattack-scientists-toxins-viruses.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新型網絡攻擊,可誘騙生物學家毫不知情地「製毒」
    《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端到端的網絡生物攻擊,可能會使生物學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實驗室中製造危險毒素。這種攻擊無需接觸實物,可以通過惡意軟體輕鬆替換生物學家電腦上的DNA序列,將其改寫成產生毒素的序列。「為控制危險物質產生,大多數合成基因供應商都會審查DNA序列,這是目前對抗此類攻擊最有效的防線,」BGU複雜網絡分析實驗室的負責人Rami Puzis說。加州是2020年第一個引入基因購買法規的州,「然而,在加州之外,生物恐怖分子可以購買有害的DNA序列。
  • KRACK攻擊可劫持WAP2通信數據
    (WNM)休眠模式響應幀時重裝組密鑰(GTK)CVE-2017-13088: 處理無線網絡管理(WNM)休眠響應幀時重裝完整組密鑰(IGTK)這兩名研究人員通過專門的網站https://www.krackattacks.com/詳述新型攻擊---「密碼重裝攻擊」(Key Reinstallation Attack, KRACK)。
  • 綿陽破獲全國最大易製毒化學品羥亞胺案
    「2009·1·1」禁毒專案日前成功告破,該案共抓獲逮捕犯罪嫌疑人8名,搗毀製造易製毒化學品羥亞胺及製毒窩點各兩個,繳獲氯胺酮(K粉)81.5公斤,易製毒化學品羥亞胺8噸多,收繳涉案汽車8輛。此案是四川省單次繳獲新型毒品數量最多的一起案件,也是我國自2008年8月將羥亞胺列為易製毒化學品管理以來,繳獲羥亞胺數量最大的一起案件。目前,此案已被移送起訴。  1月1日凌晨1時許,在成綿廣高速公路江油市新安路段,高速交警查獲一輛牌號為川ACD404的「別克」商務轎車,發現車內13隻編織袋裝有可疑物品。車上一中年男子趁黑消失在夜色中。
  • 新型Wi-Fi攻擊可輕易撞破WPA2密碼 升級WPA3可抵禦
    這種攻擊手段會危害 WPA / WPA2 路由器,破解基於「成對主密鑰標示符」(PMKID)功能的 Wi-Fi 密碼。在本月早些時候的 Hashcat 論壇上,安全研究員兼 Hashcat 密碼破解工具開發者 Jens「Atom」Steube 就已經公布了這一發現,並分享了相關調查結果。
  • 新型DDoS攻擊--「脈衝波」來襲:大流量+多目標攻擊
    近日,據墨者安全數據報告,一種新型兇殘DDoS攻擊出現,黑客將其命名為「脈衝波」DDoS攻擊!「脈衝波」DDoS,是高級黑客設計出來的新攻擊戰術,主要是利用混合DDoS緩解解決方案中的弱點,翻倍增強殭屍網絡的攻擊強度,可以讓被攻擊者的網絡長時間癱瘓。
  • ...專項行動·打毒品】鄂爾多斯市發起易製毒化學品冬季集中整治攻勢
    為貫徹落實市公安局黨委開展「四打」專項行動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提高鄂爾多斯市易製毒化學品生產、儲存、經營、運輸和使用企業、從業人員守法自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切實加強易製毒化學品監管,近日,市禁毒辦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下發了《全市易製毒化學品冬季集中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發起冬季集中整治攻勢,嚴厲打擊非法買賣易製毒化學品違法犯罪行為
  • 濱州:檢舉易製毒化學品涉毒犯罪 最高可獲五千元獎勵
    原標題:濱州:檢舉易製毒化學品涉毒犯罪 最高可獲五千元獎勵  魯北晚報訊  隨著製造合成毒品犯罪的迅速增長,一些不法分子為非法牟取利益,非法生產、販賣溴代苯丙酮等重點易製毒化學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市禁毒委員會將嚴厲打擊溴代苯丙酮等重點易製毒化學品涉毒犯罪活動。
  • 山東成立全國首家省級易製毒化學品管理協會 遏制製毒物品非法流失
    據山東省公安廳給界面新聞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山東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易製毒化學品刑事案件20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31人,打掉重點製毒物品非法生產窩點31處。曾經一度絕跡的「家庭作坊式」小型製毒窩點近期出現反彈態勢,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網上少量、多次購買製毒原料或配劑,在家中、出租房或小場所試驗製毒。
  • 常見的網絡攻擊有哪些?
    近期的網絡攻擊有些頻繁,晚上凌晨左右一般會接好幾個電話,反映的都是不同的網絡攻擊。有些病毒攻擊不在我們的解決範圍內,今天墨者安全主要針對DDOS攻擊,CC攻擊防禦的等給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網絡攻擊類型。業界賦予這種攻擊名稱為CC(Challenge Collapsar,挑戰黑洞),是由於在DDOS攻擊發展前期,絕大部分都能被業界知名的「黑洞」(Collapsar)抗拒絕服務攻擊系統所防護,於是在黑客們研究出一種新型的針對http的DDOS攻擊後,即命名Challenge Collapsar,聲稱黑洞設備無法防禦,後來大家就延用CC這個名稱至今。
  • 生物黑客可發動遠程DNA攻擊
    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BGU)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端到端的網絡生化攻擊——DNA注入攻擊(是的你沒看錯,不是DNS注入),可欺騙不知情的生物學家在實驗室中製造危險的毒素甚至未知的病毒。,加上網絡安全控制不足,惡意軟體可以幹擾實驗室的生物流程,篡改並利用DNA分子(DNA注射攻擊)。
  • 國家禁毒委通報近期破獲的8起重大易製毒化學品案
    此案是近年來中國破獲的最大一起走私易製毒化學品案件。  2、四川破獲的「2·1」特大製販氯胺酮案  2005年5月24日,經過長達4個月的艱苦經營,四川、重慶警方在宜賓興文縣、成都金堂縣、重慶潼南縣三地實施代號為「閃電」的收網行動,破獲四川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的「2·1」特大製販氯胺酮案件,抓獲涉嫌製造、販賣新型毒品氯胺酮的犯罪嫌疑人24名,繳獲氯胺酮74.35公斤,現金120餘萬元,汽車11臺,搗毀5處毒品製造加工窩點,收繳咖啡因
  • 科普貼|一種廣泛存在的黑客攻擊——ATP攻擊
    APT的攻擊手法,在於隱匿自己,針對特定對象,長期、有計劃性和組織性地竊取數據,這種發生在數字空間的偷竊資料、搜集情報的行為,就是一種「網絡間諜」的行為。來源:百度百科APT攻擊是一個集合了多種常見攻擊方式的綜合攻擊。
  • ...藏匿製毒工廠 ---建甌警方搗毀閩北首例非法生產易製毒物品溴代...
    ,現場抓獲製毒犯罪嫌疑人潘某某、劉某某等9人,繳獲易製毒物品物品溴代苯丙酮成品約1.16噸、各種製毒化工原料約70餘噸、製毒工具設備一批、涉案貨車一輛,這是閩北警方破獲的首例非法生產易製毒物品溴代笨丙酮案件。
  • 放大係數超5萬倍DDoS攻擊事件爆發
    本周,360信息安全部0kee Team監測到一種利用Memcache的超大規模DDoS攻擊事件,攻擊者只需向Memcache伺服器發送小字節請求,就可誘騙伺服器將數萬倍的響應數據包發送給被攻擊者,形成DDoS攻擊。360安全團隊率先發出面向全球的重要預警,目前全球已有多個雲伺服器遭到攻擊,已知的最高流量接近1.4T,進入集中爆發期,未來還可能持續出現更多該類型的DDoS攻擊事件。
  • 網絡安全小知識,你有Get到嗎?
    4.封堵埠:關閉無用的計算機服務/埠,開啟Windows防火牆,減少被攻擊的「通道」。 5.做好備份:使用光碟/移動硬碟等介質,對文檔、郵件、資料庫、原始碼、圖片、壓縮文件等各種類型的數據資產定期進行備份,並脫機保存。
  • 新型WiFi攻擊令WPA2密碼受到威脅 WPA3可輕鬆抵禦
    這種攻擊手段會危害 WPA / WPA2 路由器,破解基於「成對主密鑰標示符」(PMKID)功能的 Wi-Fi 密碼。在本月早些時候的 Hashcat 論壇上,安全研究員兼 Hashcat 密碼破解工具開發者 Jens「Atom」Steube 就已經公布了這一發現。據悉,WiFi聯盟在今年1月開始發布了最新的無線安全規範。
  • 【刑事研究】呂曉春等非法生產、買賣製毒物品案 ——非法買賣溴代...
    2017年3月,被告人呂曉春為生產麻黃素,通過網絡聯繫被告人鄭穎購買1-苯基-2-溴-1-丙酮(俗稱溴代苯丙酮)200千克。後呂曉春僱用被告人高俊成參與生產,併購買製毒工具和其他原材料。2018年1月20日,公安人員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永樂路93號將呂曉春、高俊成抓獲,並在該處查獲麻黃素5.65千克、含有麻黃素的液體104.65千克及其他化學製劑。後鄭穎被抓獲歸案。
  • 廣東省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易製毒化學品管理工作的領導。  各級禁毒委員會負責易製毒化學品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協調和配合,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易製毒化學品的監督管理工作。  公安機關負責易製毒化學品的管制工作。
  • 臺灣蜘蛛人 跟蹤蜘蛛10年拆穿誘騙花樣
    他花了十年日夜跟蹤蜘蛛,發現牠們的體色、花紋都是誘騙昆蟲的武器;還有蜘蛛會製造分身,躲避天敵捕食。     蜘蛛真的會在網上織字嗎?卓逸民說這叫隱帶,每天的樣式都可能不一樣,也不一定每天都有。隱帶是它為了模擬花朵的樣子、誘捕昆蟲,像什麼字只是人們的聯想,不過早期卻被某些人看作大家樂的明牌。
  • 從「易製毒」的歷史、用途,來更好的理解這些藥物試劑!
    國務院於2005年8月26日公布的《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援引《八八公約》所列易製毒化學品名錄,按照在製毒反應中承擔的作用不同,將易製毒化學品分為3類,第一類是可用於製造毒品的主要原料,第二、三類是可用於製造毒品的化學配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