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有位網友提出了一個問題,引發上百萬網友熱議:
結婚過日子真的是跟誰過都一樣嗎?
父母那一輩沒結婚之前也沒見過幾面,現在過的不也挺好的嗎?
有的網友覺得:不一樣,因為生活是不能量化的,很多相處中的細節情緒都會因人而異。
@網友 A:回答問題:當然不是。我爸媽初戀結婚,雙方老人不同意就偷的戶口本去登記。我還記得我小時候倆人吵架,我爸哭著對我媽說我愛你,雖然用的是家鄉土話,但是還是能聽出來濃濃愛意。還記得我爸說他倆剛結婚那會,上班在一起,下班一起回家,還是覺得不夠。三十多年,我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有情能飲水飽,我到現在還是信的。
@網友 B:講真,沒感情和有感情差遠了。我爸媽轟轟烈烈的熾熱愛情,狗糧多到都下不了腳。真實的又窮又幸福,我就是在這種甜蜜溢出的環境裡長大的。對,我爸媽幾乎沒有爭吵,如果有,那就是我爸錯了。還有家庭財務,婆媳關係,做家務啥的,我爸都會把問題給解決得明明白白。哦,還有,找一個真心對你好的人,能抗衰老,這愛情的狗糧飽了,心情就好,比啥化妝品都好使。
這張照片是我媽 53 歲的時候拍的,然而她身段比我好多了。
@網友 C:那怎麼能一樣。婚姻生活不僅僅是柴米油鹽,還有長時間的相處。我和我老公相處就很甜蜜,我隔幾天的就會誇他男神,長得帥。我生了孩子恢復的好都靠他照顧。我做飯他洗碗,我拖地他掃地。
我們相互依靠相互依賴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縮小對方的缺點放大對方的優點。婚姻讓我們的愛情更圓滿了,更彌補了我們的某些缺憾。
@網友 D: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跟我老公結婚就是跟別人不一樣。我現在,每天早上起來就是洗漱化妝穿裙子,買東西的時候,粉底一次買兩瓶,粉餅一次買兩個,眉筆眼線筆一次買一把。有次老公看到我買不知名的口紅,會苦口婆心的讓我買貴點的,怕便宜的質量不過關,對身體不好。
對比帶我回老家見家長,瘋狂誇讚他那個在下雪天,每天天一亮就在屋外,手洗全家衣服的嬸嬸,讓我多學習學習的前男友。萬一跟這前男友結婚了,這日子肯定過得不一樣。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跟誰過也肯定是不一樣的。
@網友 E:當然不是。生活是自己的,每一代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不要簡單的比較。不用說父母那一輩,我爺爺奶奶都是自由戀愛認識的,我小時候,他倆還經常跟我說他倆認識的經過,一輩子甜蜜、出門要牽手的兩個人,六十多歲了還補拍了一套婚紗照。
當然也有網友提出相反的觀點,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婚後生活只是大同小異。
@網友 F:如果兩個人性格都足夠守序、足夠佛系、足夠自律的話,那確實是跟誰過都一樣的。我大學時代最好的朋友,就隨便嫁了個人,現在過得也不錯。他們相親認識三個月,閃婚,感覺他們倆還挺和諧友好的。兩口子從不吵架,遇到事情就是分配協商,你做還是我做?倆人都不願意做,就各自想辦法解決。
所以關鍵還是看婚姻雙方是什麼樣的人吧,結婚還是得找老實人,男女都一樣,真正的老實人之間怎麼組合都不會過得太差的。
@網友 G:在一定範圍內是成立的,確實一樣。比如上大學,你可以上清華也可以上北大,但如果拿北大和三本比就差距很大,但是你考的分數是固定的,你根本不會在北大和三本中選擇,你的分數導致了你選擇中的幾個學校都是差不多的。事實上是,一個人的身高相貌和經濟條件是固定的。能匹配到的男性也是在一定範圍內的。不會相差太多。
所以大多同檔次的婚姻,在婚後夫妻所遇到的問題也基本相同,比如重男輕女,婆媳矛盾,買房困難,這些問題都是有普遍性的。
@網友 H:如果對婚姻抱有過高的期待和不合理的幻想,那大概率和誰結婚都不一樣。如果經歷過一些,知道每個人都只是開始看起來很好,各有各的不好,那大概率在你的主觀感受裡和誰結婚都一樣,只不過每個人的特點不同。
@網友 I:以前我總覺得愛情是非某一個人不可,後來逐漸想開了,我喜歡的是某一類人,不是某一個人。
還有網友吐槽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明明應該是兩人共同經營一個家庭,卻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網友 AA:有一次我孩子生病了需要住院治療,當時孩子也不舒服,只能我一直抱著,一直哄著,身邊還有我整理的大包小包的住院用品。我老公說在工作,走不開,結果我只能樓上樓下的掛號、辦手續,當時急得一頭汗。最後還是排隊的一位好心人看不下去了,幫我辦理了一下住院手續。你們說,這樣的老公,嫁給誰不都一樣嗎?一人承擔了所有。
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每一代人的環境不一樣,也沒有必要一味的比較。就像有位網友說的:
父母那輩雖說有的沒見過幾面就結婚了,但那背後是家長媒人千挑萬選提前了解、家境相仿門當戶對,你以為是隨便找一個就過日子,其實這"隨便"已經是層層挑選後的了,他們在結婚前對對方家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對方做什麼工作,家裡幾個兄弟姐妹,排行老幾,家中父母是做什麼的,婚前其實都知道的差不多了才會點頭。一無所知的那種,電視裡演的揭了紅蓋頭才見過人的,基本上是沒有。
(圖片來源:攝圖網)
所以,結婚過日子是不是誰都可以,這樣的回答從來都是相對而言的。覺得不可以的網友主要是從三觀、性格等方面回答;而覺得可以的網友則是從社會階層、客觀條件這些方面來回答的。
總的來說,在相同的社會階層,出身環境大致相同的情況下,遇到三觀相同、有眼緣、性格、興趣等相處不錯的狀態的這一類人時,可能會覺得都可以。但事實卻是,世界那麼大,滿足這些條件,同時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的能認識的,寥寥無幾,所以,會覺得遇見對的人不容易。
來源:湖北經視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