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後窗》:在「圍城」裡窺見殺妻案的他,最後結婚了嗎?

2020-12-04 森林有隻窩窩兔

獲得奧斯卡獎終身成就獎的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在《後窗》裡用一起懸疑殺妻案,襯託、對比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狀態,所以我想跳出被大家熱議的「偷窺」、「懸疑」和「推理」,重點來探討一下其中的婚戀關係。

從傑夫家的後窗看出去,正是一個四面高牆圍堵的住宅區,鄰居眾多,雖然吵雜,但都能和睦共處。於是,摔斷腿在家休養的傑夫,終於在百無聊賴中找到了一絲樂趣——窺探鄰居們的生活。

無論左右逢源的單身女郎,還是孤清寂寞的單身女郎;

無論濃情蜜意的新婚夫婦,還是爭吵不斷的老夫老妻;

在這些男女情感中,他們都隱藏了自己的訴求,於是造成婚戀觀的不一致。

故事以「養傷的攝影師發現並追查一件殺妻案」為鉤子,從毫無關聯到不斷的偷窺分析,再由懸疑恐怖加持,構成了《後窗》裡發人深省的人性和情感——故事影射出不少真實的婚戀狀態,而自身的訴求和感情的濃淡,直接決定了婚戀裡的幸福指數。

所以在殺妻案的外衣下,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同時用幾個小故事,為我們濃縮了一個小小的「圍城」,在這個半封閉的空間裡,窺探婚戀中的人性和情感。

01、新舊婚戀觀的碰撞:如何看待婚戀才是成熟的表現?

電影一開場,從傑夫和保姆斯泰拉的交流中,我們明顯能看出他們不同的婚戀觀:

傑夫擁護新式婚戀,他以「三觀」不同為由而牴觸結婚;斯泰拉擁護舊式婚戀,她認為婚戀是「一見鍾情後的日久深情」。

簡而言之,就是追求自我和相互包容的碰撞。

「你從窗口看到你不該看的東西。」斯泰拉說這句話,不僅暗示傑夫會窺見殺妻案的蛛絲馬跡,也暗示他窺見鄰居們的不美滿的婚戀後,看得越多越動搖,對婚姻增加無知的心理障礙,從而更抗拒與莉莎結婚。

尤其傑夫從一開始就物化了莉莎,認為完美能幹的她,與自己不能在婚姻中和諧相處。

當斯泰拉誇讚莉莎「有頭腦的人可以適應任何環境」,但傑夫卻主觀地反駁:「你能想像她跟一個帶著相機,沒有積蓄的男人浪跡天涯嗎?她要是普通一點多好。」

我們可從中窺見傑夫在這段情感裡的自私——莉莎的優秀,在他眼裡是邁不進婚姻的門檻,是對他的束縛。

然而,他卻沒想過自己也可以有所妥協,以求達到兩人從經濟、工作到生活的平衡;他只一味在莉莎身上找「缺點」,從而說服自己與莉莎的不合適。

他甚至定義出最合適自己的妻子:「我想找一個願意隨我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的女人」。

傑夫以自己為中心,他雖然喜歡莉莎,但並不欣賞一個有才華的妻子,在他的婚戀觀裡,莉莎是可替換的,哪怕替換者平庸無奇,只要依附他而活就足夠了。

「以前的人只要見面後心動了,就結婚。而所謂現代婚姻,用負責的術語相互分析,把約會搞得像公務員考試一樣。」

其實斯泰拉對「新式婚戀」的看法,其實和如今的婚戀觀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合:不知何時起,現代婚戀少了真誠多了攀比,少了愛情多了利益,少了貼心多了捆綁,少了理解包容多了傷害算計,少了平衡多了推諉。

於是,當這種例子變多,眾口鑠金,我們的腦海就產生了固定印象。惡劣影響之下,導致很多男女在戀愛或結婚時,形成了某些心理暗示,哪怕是相知相愛而步入婚姻,最後依然躲不開一地雞毛的生活。

所以現代婚戀被越來越多的人看作是「兩人搭夥過日子」,情分如煙,男女都在婚戀中計較自己的得失。

因此,斯泰拉不認同傑夫的觀點——明明愛情是感性的,但計較利益得失的傑夫非要用「理性」來分析,認為這樣更「成熟」;

但實際上,「成熟」不該是分析婚戀的手段,而應是維護婚戀的用心、態度和情商。

02、強男強女的博弈:愛情為何在婚姻前止步?

斯泰拉無法說服傑夫,而他亦表示:如果自己會結婚,那就是「無聊到極致」的時候,必須做出些「瘋狂」的事情來,例如結婚。這就是傑夫對結婚的態度。

莉莎是個事業成功的女性,當她與傑夫分享那件要價1100美元的裙子時,不料他的第一反應是嘲弄「誰會買?收稅的人嗎?」

傑夫以自己的經濟水平和生活習慣,來質疑、評判莉莎的消費水平和生活偏好。可見他雖然經濟能力不如莉莎,但骨子裡大男人的尊嚴不減分毫。

而且傑夫總明示、暗示地表達他對婚姻的「負面」看法,好比鄰居裡那位單身的作曲家,當莉莎讚賞對方的音樂很好聽,並討好地暗示「此曲仿佛是為她和傑夫而作」時,傑夫卻一再潑冷水,他猜測對方可能有過一次不幸的婚姻,還說「難怪他寫得那麼費勁」,每一字一句都在故意挑釁、試探莉莎的底線。

「你遇過槍擊嗎?精疲力盡過嗎?因為拍照令人不滿而被人暴打過嗎?沒有旅館住宿,睡眠和洗浴無法保證。」

發生爭吵時,傑夫還用自己比較極端的生活方式,來讓莉莎看清彼此的差距,但他那樣刺激的生活和職業,是必須捆綁到莉莎身上的嗎?

其實不然,傑夫把莉莎的職業、愛好和生活習慣等,通通捆綁到他的人生選擇裡,只要莉莎有一項達不到他的標準,那就證明她不是契合自己的伴侶。

所以,每當莉莎表示想結婚時,傑夫都會擺出敬謝不敏的態度——他們都「局限」在熱愛的職業和婚姻中做出「單向選擇」,總私心希望對方願意改變,但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在一次次充滿火藥味的交流下,他們不但沒解決問題,反而屢屢觸礁。

婚姻諮詢師朱迪斯·萊特在《如何正確吵架》提過「互補法則和無意識契約」:如果不能在對方身上獲得那些自己沒有的特質,沒改進最初契約、克服互補法則的意識,那麼當初促使彼此結合的東西,也終將讓他們分開。

換言之就是「當初對方吸引自己的閃光點,最後會成為自己最厭惡的點」,而傑夫和莉莎的衝突,正是源自這點。

在他們相愛初始,傑夫已是四處闖蕩的攝影師,而莉莎也一直是千金小姐,所以傑夫肯定欣賞過她高貴的氣質,莉莎也欣賞過他敢衝的魄力,只是當面對婚姻時,他們都急於滿足自己的需求,從而想控制對方,忽略了同理心,加速彼此的不安和摩擦。

婚戀的表面是柴米油鹽,但內涵依然是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相融。

因此,無論傑夫莉莎還是我們,都可以通過「互補法則和無意識契約」來挽救感情,把「雙輸」扭轉為「雙贏」。

03、意識在悄然改變:為愛讓步,她會低到塵埃裡嗎?

電影最後沒有交代傑夫和莉莎是否結婚,但顯然,在一起經歷殺妻案後,他們或許找到了另一種相處方式。

因為越到後面,莉莎的改變越令人驚喜,她展現出自己本質裡的勇敢果斷——決定挺身而出時,她毫不害怕、猶豫,行動力十足地攀爬求生梯和陽臺,實力演繹「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這一切傑夫都看在眼裡,對勇敢機智的她刮目相看,打破對她只活在「高雅的氛圍,高檔的酒店和高級酒會」裡的千金小姐印象;當他說出「我以你為榮」這話時,無疑是對莉莎最大的肯定。

其實從傑夫關注殺妻案的態度來看,他確實是個熱忱而敢於冒險的人,他熱愛「不安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他害怕「不志同道合」的妻子和婚姻會約束他,甚至改變他,所以一直迂迴應付。

而莉莎與他最大的不同,就是莉莎願意改變。她從不認同傑夫對殺妻案的推理,強勢地反駁他,到後來認同和幫助他搜集證據,一切都親力親為。

那麼,莉莎為愛就低到塵埃裡了嗎?

當然不是,最後的鏡頭裡,她第一次穿上褲裝,打扮利落而時尚,配合傑夫的同時,她也不放棄自己的愛好,保留自己的獨立人格,讓我們看到一個充滿魅力又聰明的女性。

《後窗》的「圍城」裡,不同的婚戀各有各的幸福與爭吵,它並沒有一個固定模式,所以傑夫與莉莎的婚戀問題,不過是其中之一。

正如那對新婚夫婦在甜蜜過後,妻子因為丈夫的辭職而心生埋怨;單身小姐和作曲家從鄰居變佳偶,從此一起欣賞美妙的音樂。

◆莉莎最後的改變,恰好實踐了朱迪斯·萊特的理念:有意識地令自己改變,從而創造一段充滿活力、不斷發展的幸福關係。

親密關係是一段不斷升級的冒險之旅:情人之間的互動能促進彼此承擔責任、個人成長和情感成熟。

如果傑夫也能改變,不再把莉莎的「完美」看作婚姻的門檻,而莉莎也不再在爭吵中步步緊逼,多點耐性,彼此能激勵、欣賞和尊重對方的發展與成長,那麼他們將收穫一段美好的感情和婚姻。

小結:

《圍城》:「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有些人在婚戀的困境中找不到出路,一心以為分開就是最好的辦法,甚至認為下一個對象會更好;

但實際上,無論我們更換多少夥伴,依然要經歷相愛、了解、爭吵、磨合甚至到相互憎恨的過程,需要花費一樣多的時間和精力。

而且多年的情感牽絆,都會在分開後被放大,痛苦的時間也會被拉長;而極端者,如《後窗》裡殺妻的那個男人,他是從婚姻裡解脫了,但餘生卻要在牢裡度過,那他的得失孰重孰輕?

所以當婚戀出現問題,誰也無法給出「維護感情」的標準答案;

只有找出癥結,把惡性關係變為良性互動,加深彼此的理解,婚戀才能體現出它的意義和價值。

相關焦點

  • 豆瓣8.6分,大學教授對女同事下毒手,紫金陳也「借鑑」了它?
    不過,魅野本文的重點不是《沉默的真相》,而是談論一部豆瓣8.6分的電影《大衛·戈爾的一生》,與《沉默的真相》的原著小說《長夜難明》那點事。魅野在網上看到一個頗為搞笑的說法,說紫金陳的小說《長夜難明》「抄襲」了《大衛·戈爾的一生》,所以才有了本文的誕生。
  • 圍城中的方鴻漸,他追求的愛情,不正是很多人想要的嗎?
    圍城中的方鴻漸,他追求的愛情,不正是很多人想要的嗎?圍城中的方鴻漸,一生最愛唐曉芙,在遇到唐曉芙之前,他不曾為任何人心動,在唐曉芙之後,他心裡已沒有愛情。圖:《圍城》直到他遇到了唐小姐,他對唐小姐的評價是:「摩登文明社會裡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有許多都市女孩子已經是裝模做樣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許多女孩子只是渾沌痴頑的無性別孩子,還說不上女人。」
  • 20部豆瓣高分小語電影
    身邊人都不理解,他給出的回答是: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這樣兩個家庭背景和思維方式迥異的人,跨越了階層和學識,出人意料地相處融洽,成為心靈相通的知己。在這部電影裡,生與死都不再是拿來當噱頭的淚點。
  • 殺妻案背後的恐怖物語
    由此,以我們為代表的一些普通人,所產生的「殺妻案顯著增加」、「又有殺妻案了」的印象。這是我們的問題嗎?究竟是確有其事,還是媒體集中報導引發的「孕婦效應」?又或者,一直以來,問題都是如此嚴重,只是我們的目光剛剛觸及到,所以在情感上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因此也有了更強烈的印象?同時,對於泰國殺妻案集中的現象,我們也好奇,為什麼總是泰國?
  • 愛熄滅了燈,心圍一座城,《圍城》裡的四句話道盡婚姻,說透人生
    《圍城》最成功之處在於其中的精言妙語,錢鍾書先生善於用最常見的字詞揭示出最深刻的哲理,讓人無力反駁,由衷佩服。今天這篇文章從原著中選出了四條經典語錄,讀懂了或許能讓你對婚姻與人生有更通透的認識。第一句「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去,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單身和戀愛結婚,哪個更讓人嚮往?
  • 豆瓣8.6《奇蹟男孩》:「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教育的運用及意義
    接下來介紹一部經典的教育電影名字叫《奇蹟男孩》,在豆瓣評分8.6分。在這個故事中,小男孩奧吉出生受到了殘酷的考驗,因為有著與眾不同醜陋的面貌被別人另眼看待,十分自卑的奧吉並沒有感到氣餒,因為身邊的人始終相信著奧吉,通過父母以及同學的支持和鼓勵下,慢慢變成為一個優秀開朗的活潑少年,成為了學校的"奇蹟男孩"。
  • 在他的電影裡,吃不了兜著走
    最後一次在電影裡看見他是[死侍2]裡,出場大概0.1秒,客串真·隱形人。湯匙,賣嗎?「好萊塢往事」,百度第一也逃離不了什麼結婚、複合之類的八卦。△IMDb8.7,豆瓣8.6一轉眼20多年就過去了,皮特老的不像話了,似乎有意逐漸轉向幕後,減少了露臉次數。
  • 曾惜敗《寄生蟲》,卻在拿下豆瓣8.6的高分
    《舞女大盜》緊接著在11月27日,《時代周刊》再次發布北美上映電影當中的十佳精彩表演,前三名分別給了《痛苦與榮耀》裡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舞女大盜》裡的詹妮弗·洛佩茲和《婚姻故事》裡的亞當·德賴弗,同時《愛爾蘭人》裡的喬·佩西和《好萊塢往事》裡的瑪格特·羅比位列第七第八。
  • 豆瓣10大評分最高的心理學電影,每一部都好看又經典,你看過嗎?
    1、《搏擊俱樂部》 豆瓣評分9.0分:《搏擊俱樂部》,看到最後,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人格分裂的故事。不甘於平庸,但是又無力反抗,在特定的時間爆發後兩者相互對峙。劇本結構比較複雜,但是許多情節是經典級別的。2、《美麗心靈》 豆瓣評分8.9分:《美麗心靈》,每個孤獨的人身邊都有個別人看不見的朋友。與自己抗爭,堅持,相信自己。與想像中不同,這不是一部雞湯的電影,很震撼。3、《心靈捕手》 豆瓣評分8.8分:《心靈捕手》,勵志的劇情,溫暖的人設。人生中應該有一段這樣的豁然開朗。生活有時候就只是一種偽裝。
  • 天津一小區變身「寂靜嶺」,網友:這是殭屍圍城嗎?
    @大風颳來的大豬蹄子:我們小區的,前兩天我吃完飯回家,大黑天的,他就穿成這樣突然竄出來,嚇死我了。我們小區鄰居也有被嚇到的,今天剛逮到他,應該是在做直播。還有人,在車後窗貼上了膜。@sweet粉粉_343:大晚上開車遇上這種車貼真是把人嚇死了!!!這種車貼沒人管嗎?@潛水的桃子:大早晨看到已經嚇一跳,差點追尾!這要是晚上非嚇死。有的車主說,這樣主要是為了對付亂開遠光的後車。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自己真的不會被嚇到嗎?
  • 豆瓣評分8.6,《神秘巨星》都自愧不如,這類電影太稀缺!
    這部電影屬於勵志題材,別看它票房僅僅一個多億,但是豆瓣評分高達8.6分。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分,只能說這部電影徵服了大多數的觀眾。看過的人都覺得不錯,基本上被劇情感染到了,有的甚至是淚流滿面。這就是一部普通的電影,可是內容能夠滲透到人們的心裡!雖說這類題材很普通,可是在電影圈卻是非常的稀缺。
  • 影評大賽優秀作品 | 第二輯 一場十月裡的圍城革命 —— 評電影《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不論在故事本體的設計層面還是在形而上的表達層面都十分合理。臺詞設計巧妙,成功塑造角色故事陳德森曾表示:「我敢說,《十月圍城》裡的每個角色都足以單獨拍成一部電影,改了1000多次,有太多的素材和故事了。」主人公富商李玉堂,在之前總是強調,「我是商人,我兒子也是商人」。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婚姻能不能幸福,全看男人情商高不高
    這本錢鍾書所著的書,是最符合他風格的一部,文章中的字字句句多處都展現了他的「毒舌」本性。錢鍾書婚姻是一張束縛的網,把我們緊緊的困在城裡,然而,《圍城》裡不僅只有婚姻這一座城。方鴻漸(劇照)一、事業的「圍城」方鴻漸的經歷很有意思,未婚妻意外去世,未來的嶽父資助他出國留學。他倒好,啥也沒學到,最後還弄個假「博士」回來。
  • 這10部豆瓣8分以上的懸疑電影,不到最後猜不到結局
    《大衛.戈爾的一生》2003豆瓣評分8.6,一名主張廢除死刑的大學教授,卻因為涉嫌謀殺被判處死刑,女記者在行刑前三天調查出來的真相震驚世人。《七宗罪》1995同樣豆瓣評分8.8,電影通過警方視角,帶觀眾走進一樁連環殺人案件,並且被害者全都犯下了七宗罪的教條。老戲骨摩根.弗裡曼出演。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中4句話,讓我見識了人性的陰暗面
    錢鍾書是文學界的非凡人物,清華大學畢業,他有一個毒舌的稱號聞名於世界。因為他獨特的口才,被大家稱為「毒舌大師」錢鍾書,他的毒舌不僅僅表現在與人交往當中,更多的是體現在他的小說當中。還未結婚的時候,恨不得婚姻生活早點到來,想要和那個人幸福快樂的過一輩子,結婚了之後,柴米油鹽、孩子、父母的壓力,又讓自己喘不過氣來,還談什麼幸福、快樂,能活著就不錯了,隨即便又開始懷念每結婚時的自由自在。
  • 計程車後窗「多媒體」廣告閃爍太刺眼
    私家車主劉先生近日致電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熱線63523600,反映日前的一天傍晚,他駕車途經瑞金二路,遭遇道路擁堵,車輛時開時停。他認為,這樣的後窗廣告易導致後車誤判,影響安全。  後窗玻璃「背」廣告  傍晚時分,記者駕車駛上街頭。此時不少計程車後窗閃爍。
  • 《完美陌生人》豆瓣8.6,結局真相原來是這樣!
    這部電影才上映不到三天,豆瓣評分就已經達到8.6分,還被評為2016最高分喜劇片,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故事發生在月蝕的那個晚上,主人公是三對夫妻和一個單身宅男。這七個人今晚之所以聚在一起,除了要一起看月蝕,還要看單身宅男塔塔新談的「女朋友」。然而新女友因為發燒不能赴約,雖然遺憾,但也沒有掃了好朋友相聚的興致。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網友:濃縮成10句話,又毒舌又犀利
    我會引用錢鍾書圍城裡的一句話:「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方鴻漸和多數普通人何其相像,在該努力的時候,沒有好好努力,在該積蓄力量的時候,得過且過,不肯吃奮鬥的苦,最後因為平庸,吃盡了生活的苦。這次讀《圍城》,卻讀出了許多無可奈何,許多人生真相,想起了許多人事,開始念及己身。
  • 書籍推介|豆瓣高分科普書籍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本豆瓣高評分的科普讀物時間的秩序豆瓣評分9.4分。作者為卡洛·羅韋利,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著有暢銷科普作品《七堂極簡物理課》《現實不似你所見》《極簡科學起源課》等。
  • 杭州殺妻案100天後,又一男子殺妻焚屍,案件細節曝光:這種男人,要的...
    在他花言巧語的保證下,女孩選擇了相信。結果,終究死於非命。無論是戀愛還是在婚姻裡,一定切忌過分善良。有時候,你的無底線退讓,只會讓吃軟飯的人掌控全局;讓自己憋屈不幸,最後甚至命喪黃泉。03在一段感情裡,其實最怕的從來都不是出軌、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