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中的方鴻漸,他追求的愛情,不正是很多人想要的嗎?

2021-01-14 半知微文

圍城中的方鴻漸,他追求的愛情,不正是很多人想要的嗎?

圍城中的方鴻漸,一生最愛唐曉芙,在遇到唐曉芙之前,他不曾為任何人心動,在唐曉芙之後,他心裡已沒有愛情。

圖:《圍城》

方鴻漸為什麼那麼愛唐曉芙呢?他的愛情觀又是怎麼樣的,我們且來看看他的愛情語錄。

當方鴻漸的父親知道蘇小姐和鴻漸有來往時,評價蘇小姐的父親人是有些名望的。這時候鴻漸暗想:「為什麼可愛的女孩子全有父親呢?她孤獨一個人可以藏匿在心裡溫存,拖泥帶水地牽上了父親、叔父、兄弟之類,這女孩子就不伶俐灑脫,心裡不便窩藏她了,她的可愛裡也就攙和渣滓了。許多人談婚姻,語氣仿佛是同性戀愛,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羨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

圖:《圍城》

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方鴻漸的戀愛基礎是只看他看的人那個人,而不看家庭條件的。小編覺得這一點不僅是方鴻漸,也是現在很多人所希望的,家庭條件再好,如果在一起的那個人不相愛,又有什麼用呢?小編覺得方鴻漸這一點和他的父母是不一樣的,他父母在乎的是對方的家庭,方鴻漸在乎的則在本人。他不愛蘇小姐,他的家庭條件再好,也是不愛的。

鴻漸的父母和他說,所有做謀的裡面,許家的二女兒最好,回頭給他看照相。方鴻漸心想「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時髦,鄉氣的城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國裁縫仿製的西裝,把做樣子的外國人舊衣服上兩方補釘,也照式在衣袖和褲子上做了。」其實在這裡方鴻反對的不是落伍,也不是時髦,而是一種說復古不復古,說時尚不時尚的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小編也形容不出來那種感覺,反正總歸是不搭配。

圖:《圍城》

直到他遇到了唐小姐,他對唐小姐的評價是:「摩登文明社會裡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有許多都市女孩子已經是裝模做樣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許多女孩子只是渾沌痴頑的無性別孩子,還說不上女人。」

當他和唐小姐談到學問的時候,他說:「女人有女人特別的聰明,輕盈活潑得跟她的舉動一樣。比了這種聰明,才學不過是沉澱渣滓。說女人有才學,就仿佛讚美一朵花,說它在天平上稱起來有白菜番薯的斤兩。真聰明的女人決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懶。」

圖:《圍城》

不管方鴻漸說這些話是為了逗唐曉芙開心,還是心裡真的這樣想的,但至少可以這樣說,方鴻漸對自己的愛情是有一定的標準的,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家庭幹涉,不要裝模作樣,單純又伶俐。小編不知道方鴻漸的愛情標準是不是符合男人選女人的標準,但做為一個女人來說,如果是選個男朋友的話,這幾種標準也有一定的適用性,說到底就是單純、真實、不造做。

按說心裡有個標準,要選另一半要容易得多,起碼不用挑來挑去,最後挑花了眼,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方鴻漸能夠遇到一生至愛是多麼的幸運,因為有的人,一生尋找也未必找到自己所愛的人,但是他遇到了。

圖:《圍城》

可惜方鴻漸的好運氣沒有持續的延續下去,像唐小姐這樣單純可愛又真實的女孩子她想要的男朋友也是要單純可愛真實啊,唐小姐選男朋友的標準顯然比方鴻漸更加的嚴格。她要選的男朋友是「我愛的人,我要能夠佔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待我」

可惜方鴻漸雖然有自己愛情的標準,但又是一個忍受不住寂寞的人,他既要那人間罕物,又會把自己的感情隨意的揮灑,所以就連作者也捨不得把唐曉芙這樣完美的女子給他糟蹋。

圖:《圍城》

所以方鴻漸雖然有自己的戀愛目標,但最終還是和不單純、不真實,甚至有些矯揉造作的孫柔嘉結婚了。

結婚後的方鴻漸並不幸福,仿佛煩惱倒是比結婚前多了,所以,他感嘆道:「早知道這樣,結婚以前那種追求、戀愛等等,全都可以省掉。談戀愛的時候,雙方本相全收斂真情到結婚還沒有彼此認清,倒是老式婚姻乾脆。」

圖:《圍城》

這句話說的真實在啊,如果男女雙方在結婚前展示的是一個真實的自己,那麼結婚這個決定做的就會更加的理性一些,離婚率可能也會低一點。

圖:《圍城》

小編覺得,方鴻漸的戀愛觀也好,婚姻觀也好,所發出來的一番見解雖然有失偏頗,但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他所追求的愛情和婚姻,不正是現在很多人想要的嗎?

相關焦點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婚姻能不能幸福,全看男人情商高不高
    方鴻漸的感情經歷,是《圍城》的一條主線,而他的表現也一直在印證著「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受著鮑小姐的勾引,吊著蘇小姐的胃口,卻追著完美的唐小姐,最後被孫小姐套牢,急著衝進婚姻的圍城裡。在《圍城》的三位主要女性角色中,孫柔嘉絕對是最平淡、最不討喜的一位。
  • 「風流倜儻」的方鴻漸被4個女人喜歡,最後為何還是情場失意
    回艙後,方鴻漸正回味著鮑小姐話裡的意思,這時,外面響起敲門聲……輪船依然在海上不緊不慢地行駛著,這漫長的旅途,總有一些人耐不住寂寞。這一夜,鮑小姐和方鴻漸,「湊」到了一起。在《圍城》裡,鮑小姐是第一個與方鴻漸有牽連的女人。但她與方鴻漸之間,不為感情,只為消遣。在她眼裡,方鴻漸人還過得去,不失為「旅行中的伴侶」。
  • 錢鍾書《圍城》:從主題意蘊到語言特色,告訴你經典是如何造就的
    而其懶散的生活習性,玩世不恭的處世態度,很快便讓他對此喪失了熱情,越來越強烈地渴望逃出這座「圍城」。回國後,他又不知不覺捲入與蘇文紈和唐曉芙兩個女人的感情糾葛中。方鴻漸追求自己愛的唐曉芙,同時又不忍拒絕愛自己的蘇文紈。優柔寡斷的性格不僅令他斷送了愛情,還同時得罪了一雙女人。狼狽不堪之際,方鴻漸決定離開上海。
  • 讀《圍城》:與其在一座座圍城中輾轉掙扎,不如跳出來活出自己
    我想,人人都想活成《圍城》中的趙辛楣,可最終男人都活成了方鴻漸,女人都活成了孫柔嘉。趙辛楣不是《圍城》的男主,他的生活細節我們無從知曉,或許在趙辛楣的世界裡,他就是另一個方鴻漸呢。書中第一次提到圍城時,趙辛楣拼盡全力期望闖入蘇文紈的圍城,蘇文紈千方百計拉攏方鴻漸進入自己的圍城,而方鴻漸一邊對於蘇文紈的種種示意優柔寡斷,一邊沉靜在與唐曉芙構築的甜蜜城堡中。
  • 《圍城》: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另一方面,社會上的,職場中的人事都磨礪著他。馬克思曾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身處在人世間,就要認識許多人,構成許多聯繫,也結成很多緣分。同時,當時的中國正在水深火熱的抗戰中,時局艱難,山河破碎。在這樣時代背景下,家底並不殷厚的方鴻漸常遭受別人的欺壓、嘲諷。當然,這與他本人沒有才識也有一定關係。這是社會大背景的圍城。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網友:濃縮成10句話,又毒舌又犀利
    《圍城》不光是說婚姻,也說了人生中的那些「潛規則」:年輕的方鴻漸在該努力時不努力,一直都在浮躁變動,因為平庸吃盡了苦頭!在職場生活中,方鴻漸雖然對現有的待遇不滿意,但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也只能逆來順受。也許這就是張愛玲所說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吧,從前只覺得滑稽可笑的故事,覺得用再刻薄的言語形容都不過分的人物,現在也開始不忍苛責。在職場受氣,婚姻中的他也好不到哪去。在兩年前,他和自己的妻子孫柔嘉是完全平等的,但是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兩個人的差距越來越大。
  • 《圍城》裡最扎心的10句話,句句道破人生真相,太扎心了
    1、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不是那些大吼大叫的人,也不是背地裡的陰險小人,而是那些你以為他忠厚老實,卻給你重重一擊的人。動不動就來一句:僅一夜之間,我的心境判若兩人。不知道你的人,以為你經歷了什麼生離死別。3、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錢鍾書的《圍城》講述的是以方鴻漸為首的一群舊知識分子的愛情、婚姻以及他們的職場生涯,反映出他們在人生這座圍城中苦苦掙扎和突圍的艱辛歷程,以及在現實生活面前的無奈和無力感。《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諷刺小說,小說呈現了別具一格的風格,是錢鍾書先生在困頓之中「錙銖積累」而成的,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 《圍城》之方鴻漸與唐曉芙,愛一個人,是一種什麼感覺?
    在《圍城》中,方鴻漸最愛之人為唐曉芙,錢鍾書先生對唐曉芙的描寫是全書之中唯一沒有缺點的人,極盡寵愛。甚至,他都捨不得把唐曉芙配給方鴻漸,最後不僅設計了兩人的分手,甚至連再次見面都不曾有過。對於方鴻漸來說,唐曉芙之於他,仿佛更像是一個美麗的夢,美好卻夢幻,在不期然中開始,也在不期然中結束。在此,小編借方鴻漸對唐曉芙的愛,大膽設想一下,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 《圍城》中的絕妙語言,看錢鍾書教我們玩轉比喻
    《圍城》中的絕妙語言,看錢鍾書教我們玩轉比喻《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經典之作,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也是錢鍾書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堪稱中國文學的瑰寶。作者通過對主人公方鴻漸人生經歷的描寫,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知識分子的人生百態。除了傳達出的人生哲理,作者在小說中的語言也很值得稱道,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諷刺令人回味無窮。據說未稱重的比喻有六百多處,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錢鍾書先生是如何玩轉比喻的。其一,豐富的比喻。比喻通常可以使人的言語描述更加形象。
  • 《圍城》所體現的兩大主題:自由意志和對未知的情感的渴望!
    (張愛玲的這句話充分印證了那句話,即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張愛玲而《圍城》中的男主公方鴻漸就是這麼一個男人,他尋尋覓覓,滿懷對理想情人唐曉芙的期待和幻想,但最終卻沒能拗過現實,娶來的卻是工於心計的孫柔嘉。至於在他心中,究竟這兩個女人誰是紅白玫瑰,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了。也許,錢鍾書更清楚,呵呵。
  • 《圍城》男主經歷過5個女人,和鮑小姐船上一夜後落下「怪毛病」
    《圍城》中,男主方鴻漸曾經歷過5個女人,其中和有未婚夫的鮑小姐在船上度過一夜後落下「怪毛病」,那夜到底發生了什麼?「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句《圍城》中的名句人盡皆知,但是男主人公方鴻漸,與其說是在最後一個女人那裡栽進圍城,不如說在第二個女人鮑小姐那裡就開始走向悲劇。
  • 20世紀「毒舌作家」魁首:錢鍾書《圍城》「毒舌」語錄,你知道嗎
    其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創作了被譽為可以獲得十次諾貝爾文學獎的著作《圍城》。小說通過講述主人公方鴻漸的「平庸「一生,來表現在那個動蕩不安、前途渺茫的年代裡的人的迷茫與無助,縱然自己有著鴻鵠之志可是身處時代的」圍城「之下,自己的一切掙扎不過是由一個圍城跳到另一個圍城裡而已。
  • 錢鍾書楊絳「吵翻」,楊絳稱:贏了,我也不開心
    在民國,有幾個被大家稱為渣男的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首先就是徐志摩。徐志摩的原配是張幼儀,但是當他看到了林徽因之後,就對她展開了激烈的追求,之後甚至為了追求林徽因而拋棄了張幼儀。結果林徽因在得知他已經有了妻子以後,直接離開了他。而後徐志摩竟然又與陸小曼之間產生了感情。
  • 豆瓣8.6《後窗》:在「圍城」裡窺見殺妻案的他,最後結婚了嗎?
    從傑夫家的後窗看出去,正是一個四面高牆圍堵的住宅區,鄰居眾多,雖然吵雜,但都能和睦共處。於是,摔斷腿在家休養的傑夫,終於在百無聊賴中找到了一絲樂趣——窺探鄰居們的生活。當斯泰拉誇讚莉莎「有頭腦的人可以適應任何環境」,但傑夫卻主觀地反駁:「你能想像她跟一個帶著相機,沒有積蓄的男人浪跡天涯嗎?她要是普通一點多好。」我們可從中窺見傑夫在這段情感裡的自私——莉莎的優秀,在他眼裡是邁不進婚姻的門檻,是對他的束縛。
  • 《包法利夫人》:艾瑪所追求的愛情,或許根本不存在
    然而,夏爾包法利卻與艾瑪對愛情的幻想完全不同,他是一個老實本分的醫生,當艾瑪對於婚姻的美好想像,變成了日復一日柴米油鹽重複的平淡日常,她對夏爾包法利失望至極,她沮喪地認為是自己嫁錯了人,從而想要開始從婚姻之外,追尋自己理想的愛情。
  • 《十月圍城》無畏犧牲的背後,是對革命無限的追求與崇敬
    十月圍城,這座城不僅僅指香港中環,更是隱喻全中國,而保護孫文,則是保護中國未來。影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正是社會各階層的一種象徵,預示著社會各界會團結起來保衛和迎接中國的明天。今天本文將從人物塑造、感情表達、主題意蘊三個方面解析《十月圍城》的經典與獨特的魅力所在。人物塑造:形象立體、人物飽滿,有血有肉影片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謝霆鋒飾演的車夫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