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計劃急速推進:亞馬遜科學家任小楓加入阿里

2020-12-04 太平洋電腦網

近日,原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任小楓正式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的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目前,iDST是阿里巴巴通過AI技術推動NASA計劃落地的核心團隊,通過阿里雲向各行業輸出技術及服務能力。

任小楓的個人主頁已經進行了更新。頁面顯示,他將繼續留在西雅圖工作,招募組建世界一流的計算機視覺團隊。任小楓將iDST稱為「阿里巴巴實現NASA計劃的先鋒」。

據了解,任小楓先後獲浙江大學本科、斯坦福碩士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其中博士導師為計算機視覺大師Jitendra Malik教授。他目前還在華盛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相關論文被引用9000次以上。

加入阿里巴巴前,任小楓在Amazon擔任Sr. Principal Scientist,領導計算機視覺算法團隊,曾擔任過CVPR、ICCV(頂級計算機視覺會議)的領域主席,是亞馬遜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也是亞馬遜最年輕的資深資深主任科學家之一。作為資深主任科學家、計算機視覺算法負責人參與創建了Amazon Go。

阿里巴巴iDST對外回應,任小楓的加入對整個阿里巴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學術界和工業界,任小楓都有非常亮眼的成就。計算機視覺領域中,他對圖像分類,物體識別、跟蹤、檢測,事件檢測均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這在圖像領域的專家中非常難得。

金榕(中間)、任小楓(左一)、華先勝(右一)合影

據介紹,任小楓將和另一位副院長華先勝一起,打造出世界領先的計算機視覺技術,並通過阿里雲向外提供服務。華先勝是機器視覺領域的權威學者,曾獲選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協會院士(IEEE Fellow)、美國計算機協會ACM2015年度傑出科學家等榮譽。

任小楓的加盟顯示了阿里巴巴正在快速推動NASA計劃。這項計劃由馬雲提出,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為服務近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為實現這一目標,阿里巴巴正在全球招募頂尖科研人才。

相關焦點

  • 亞馬遜級別最高華人科學家任小楓加入阿里
    雷帝網 樂天 6月26日報導原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任小楓今日正式確認加入阿里巴巴
  • 亞馬遜最高級別華人科學家加盟阿里的任小楓是誰?
    任小楓作者丨楊鑫來源 丨 澎湃新聞阿里巴巴在美國西雅圖挖來了亞馬遜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任小楓,進入該公司人工智慧研發核心團隊。隨著人工智慧逐漸成為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未來的核心戰略,中國科技公司在西雅圖對亞馬遜和微軟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
  • 阿里從亞馬遜挖走的最高級別華人科學家任小楓到底什麼來頭?
    據澎湃新聞報導,6月26日,原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 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 )任小楓已正式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現年42歲的任小楓此前畢業於浙江大學本科史丹福大學碩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其博士導師為計算機視覺大師Jitendra Malik加入阿里之前,他曾是亞馬遜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亞馬遜最年輕的資深主任科學家之一在亞馬遜領導計算機視覺算法團隊
  • 熱議| BAT華人AI人才搶奪大戰續:前亞馬遜科學家任小楓加盟阿里
    ,據阿里官方消息,及任小楓個人網站主頁顯示:任小楓將加入阿里在西雅圖的部門,擔任iDST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他曾他曾是亞馬遜華人級別最高的科學家,同時也是Amazon Go的項目負責人,在職期間推出了全球第一家"Amazon Go" 商店。如今加入阿里,是否會延續之前的輝煌呢?
  • 亞馬遜最高級別華人科學家任小楓加盟阿里,曾主導無人店算法
    阿里巴巴在美國西雅圖挖來了亞馬遜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任小楓,進入該公司人工智慧研發核心團隊。隨著人工智慧逐漸成為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未來的核心戰略,中國科技公司在西雅圖對亞馬遜和微軟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
  • 任小楓:我為什麼從亞馬遜跳槽到阿里
    浙江在線7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銀玲)想見見任小楓,是他入職阿里的消息爆出來的當天,就萌生的想法。  「亞馬遜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斯坦福碩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Amazon Go(亞馬遜無人超市)計算機視覺算法負責人」、「杭州人」等關鍵詞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盤旋。
  • 任小楓阿里「三調」,現任高德地圖首席科學家
    截圖自阿里巴巴達摩院官網主頁截圖自任小楓在華盛頓大學官網的個人主頁2017 年 6 月,阿里正式對外公布消息稱,亞馬遜前資深主任科學家任小楓重磅加盟阿里 iDST,擔任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負責西雅圖團隊的搭建。
  • 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任小楓加盟阿里,擔任 iDST 的副院長和首席...
    鈦媒體快訊 | 6月26日消息:原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任小楓在今天正式加入了阿里巴巴,擔任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的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iDST是阿里巴巴通過AI技術推動NASA計劃落地的核心團隊,希望通過阿里雲向各行業輸出技術及服務能力。任小楓的個人主頁顯示,他將繼續留在西雅圖工作,招募組建世界一流的計算機視覺團隊。
  • 獨家專訪 | 從亞馬遜到阿里,任小楓想用計算機視覺推動生活智能化
    6 月 26 日,任小楓在其個人頁面上宣布入職阿里巴巴集團創新機構 iDST ( 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Technologies ) 任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該機構覆蓋了機器學習、大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移動搜索、多媒體識別等領域,分布在杭州、北京、西雅圖、矽谷等地,是阿里巴巴負責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的核心團隊、阿里巴巴 NASA 計劃的人工智慧大腦。
  • BAT人工智慧人才爭奪戰繼續,計算機視覺科學家任小楓加入阿里巴巴
    近日,黑智獲悉,原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任小楓正式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的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iDST是 阿里巴巴通過AI技術推動NASA計劃落地的核心團隊,通過阿里雲向各行業輸出技術及服務能力。
  • 阿里「全球化人才引力場」再發威,頂級科學家任小楓加盟
    阿里巴巴再次顯示「全球化人才引力場」的威力,計算機視覺頂級科學家任小楓正式加盟阿里巴巴,擔任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的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如果AI領域是一處江湖的話,那麼任小楓就是正值盛年的頂級高手,不但功力深不可測,而且在江湖中極具號召力。
  • 阿里任小楓:「無人商店」出發點不是為減少人力成本
    6月26日,前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任小楓正式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的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28日,他從西雅圖飛回中國,先後在北京和杭州了解阿里多個部門的業務情況和技術需求。加入阿里iDST後,任小楓(左)和金榕(中)、華先勝(右)的合影。任小楓加入阿里備受業內關注,不僅是因為「人工智慧」概念的火熱——他還曾領導亞馬遜計算機視覺算法團隊,參與創建無人便利店項目Amazon Go。
  • 從春暉中學走向世界 80後AI大牛將入職阿里?
    和前年入職阿里的杭州學霸任小楓是同學全球科技大牛紛紛入杭目前,阿里巴巴官方還沒有回應賈揚清即將入職的消息,不過如果消息屬實,和浙江另一位學霸任小楓的經歷非常相像,而且兩位學霸還是同學。此前,對於阿里在挖賈揚清的傳聞,賈揚清回應說:「我沒有向阿里投過簡歷,也沒有接到過阿里的offer,所以級別的事情無從說起。但是我在阿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說同在伯克利讀博的Xiaofeng Ren(以前亞馬遜的首席研究員),當年一起在清華摸爬滾打的蓋坤(阿里的技術大牛靖世)等。」Xiaofeng Ren即任小楓。
  • 一周AI事件速覽丨施堯耘人阿里量子首席科學家,各家AI大牛變動頻繁
    施堯耘任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9月11日,量子技術領域重量級人物施堯耘已經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施教授是最新入職阿里巴巴的又一名領軍型的人物。6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亞馬遜級別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任小楓加盟阿里,出任iDST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之前公開宣布加入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專家還有前南洋理工大學教授王剛。
  • 阿里技術又拿了世界第一 這次是任小楓的團隊
    由機器視覺科學家任小楓帶領的視覺技術團隊最終以96.06%、97.70%的分割準確率分別獲得UU_ROAD(鄉村車道)、UMM_ROAD(多車道)兩項特定場景評測任務第一,96.76%的準確率獲整個道路場景分割綜合評測任務URBAN_ROAD第一。
  • 又一位量子計算頂級科學家加盟阿里,稱與達摩院不謀而合
    繼去年9月施堯耘入職後,阿里雲量子實驗室又迎來一位世界頂級科學家,匈牙利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2018年伊始,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匈牙利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Mario Szegedy)入職阿里巴巴達摩院位於西雅圖的阿里雲量子實驗室(AQL)。
  • 量子科學家施堯耘加盟阿里,出任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
    量子技術領域重量級人物施堯耘已經確認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雲量子技術首席科學家。施堯耘教授在阿里巴巴的主要工作和角色是組建並負責阿里雲量子計算實驗室。施教授說,阿里雲不僅強力支撐量子,也是未來量子應用的輸出渠道。阿里做量子計算的源動力就是要做好雲計算。
  • 深度| 還原阿里「NASA」的真實意圖:撕掉「電商」標籤,成為企業...
    「NASA」計劃,這非同一般的具有太空感的名字,連同馬雲點名的五大核心技術,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人們的無限猜想。1970年,NASA的火箭科學家Ernst Stuhlinger 博士就曾在一封回復 MaryJucunda 修女的信中談及NASA推進整個社會技術進步的價值,他說道:「每年大約有1000個從太空項目中產生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廚具、農具、縫紉機、收音機、輪船、飛機、天氣預報……乃至你我身邊的各種小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