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自然指數網站(Nature Index)對2018年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進行了更新。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其官方網站獲悉,在2018年度全球醫療機構排行榜中,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WCSM / WCH)排名全球第56名,中國醫療機構第1名,論文計數(AC)49篇,分數式計量得分(FC)11.84。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該榜單的統計時間範圍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而此次已經不是華西醫院第一次進入該榜單的全球前百名,在2017年的自然指數年度榜單中,華西醫院就位列第53位。
榜單:
全球第56名 中國第一名
6月7日,自然指數網站對2018年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進行了更新。在全球醫療機構排行榜單中,華西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等四家醫院進入全球前百名行列,華西醫院排名第56位,居中國醫療機構第一名。另三家醫療機構分別排名全球第74名、第81名和第97名,
自然指數網站顯示,2018年自然指數榜單的統計時間範圍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此階段,華西醫院論文計數(AC)49篇,分數式計量得分(FC)11.84。
在另一組自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的統計數據中,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WCSM / WCH)發表的所有研究成果的統計數據如下:論文計數(AC)46篇,分數式計量得分(FC)9.92。研究領域集中在生命科學,化學,物理科學,其中生命科學科研論文23篇,FC值4.07;化學科研論文21篇,FC值5.24;物理科學科研論文2篇,FC值0.45。
據了解,自然指數的分析是基於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自然》(Nature)系列期刊、《科學》(Science)、《細胞》(Cell)等68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它追蹤了約6萬篇優質科研論文的作者單位信息,涵蓋全球2萬多家科研機構。68種來源期刊由全球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兩個獨立評選小組選出,分為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四類。自2018年6月起,納入指數的期刊數量已由68本增至82本。
激勵:
頂級期刊發論文 醫院額外獎50萬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華西醫院第一次進入該榜單的全球前百名,也不是第一次在國際醫療機構中取得不俗成績。在2017年的自然指數年度榜單中,華西醫院位列就第53位,同樣居中國醫療機構之首。而在今年3月份發布的最新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數據顯示,四川大學臨床醫學學科領域首次進入全球千分之一行列,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華西醫院獲悉,成績的背後,華西醫院已經走出了一條具有華西特色的科研之路。據介紹,醫院建立了《SCI論文基金》和《SCI論文獎勵》,每年投入超5000萬科研經費鼓勵全院教師職工發表高品質的優秀論文,對於學科排名前5%期刊論文重點獎勵,若是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再獎勵50萬現金獎勵給科研團隊。
另外,華西醫院搭建起科學前沿的研究平臺,擁有四個國家級的前沿平臺,包括國家生物重點實驗室、2011協同創新計劃、國家轉化醫學中心和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擁有50多個基礎和臨床實驗室。同時,由醫院出資,建立大型公共科技支撐平臺,向醫院員工全面開放。
目前,華西醫院臨床研究隊伍達3000餘人,其中,專職隊伍以專職科研人員、技術支撐人員、博士後為主體;兼職隊伍以醫務人員、研究生為主體。科室或個人可以申請公共實驗室後自己做,也能委託專職科研人員完成。
知道一下:
自然指數分值如何得出?
自然指數目前採用兩種計算論文產出的方法,論文計數(article count/AC) 是指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分數式計量(fractional count/FC)則考慮了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一篇文章的FC總分值最多為1,在認為每位作者都有相同貢獻的情況下,所有作者共享分值。
其中,WFC叫做加權分數式計量 ,是對分數式計量一種改良,因為在自然指數網站調查取樣的眾多文章中,來自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領域的文章遠超其他領域的數量,為了平衡各個領域的影響,因此直接在這兩個領域的FC上乘一個權重係數0.2,其餘跟FC效果相同。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陳柳行 杜玉全
編輯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