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將只能依靠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1月11日,當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
2顆,11顆,43顆,93顆,102顆……從2017年10月「中國天眼」首次發現2顆脈衝星,到11日召開的國家驗收會上公布已發現102顆脈衝星,它兩年多來發現的脈衝星超過同期歐美多個脈衝星搜索團隊發現數量的總和。
中國天眼FAST已經啟用多年,FAST都發現了什麼呢?
截至2019年8月底,FAST一共發現了134顆脈衝星優質候選體,其中有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
期間,FAST還發現了毫秒脈衝星並得到國際認證。根據色散估算,這顆毫秒脈衝星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由FAST使用超寬帶接收機進行一小時跟蹤觀測發現,是至今發現的射電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脈衝星之一。
在單脈衝觀測方面,FAST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首期的科學成果還在《Science China》上形成了一個專刊。脈衝星的理論和觀測研究對推動天文、天體物理、核物理、粒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廣義相對論和引力波等領域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9年9月4日,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項目部的消息稱,FAST首次探測到快速射電暴多次重複爆發,捕捉到目前全世界已知數量最多的脈衝,這對研究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和物理機制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2019年國慶是「中國天眼」投入24小時全天候觀測之後的第一個長假。除了10月1日當天集體收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現場直播外,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觀測基地裡,假期排班跟平常沒有區別,以確保望遠鏡處於最優狀態。
(原標題: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