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臺合作絞殺大陸半導體產業

2020-12-06 環球時報

最近,美臺在半導體產業合作上互動頗多。先是蔡英文宴請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時,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作為唯一企業嘉賓出席,引發各界對美臺推進半導體合作議題的關注。

臺所謂「經濟部長」隨後表示,臺灣方面的確針對半導體生態系向美方做說明,也針對供應鏈重組議題第一次正式向美方做出說明。前幾天,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在出席國際半導體展開幕式時提出,美臺應持續合作確保半導體產業維持全球龍頭地位,並表示美國聯邦政府會持續推動出口管制法規與「乾淨網絡」。

應該看到,半導體作為戰略性產業,美國和民進黨當局一直試圖推進雙方在該領域的進一步合作。美國為強化自身產業競爭力並進一步打擊中國大陸高科技產業,正利用各種手段迫使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按其意願進行重組,並試圖糾集各路盟友建立 「去中產業鏈」,對擁有高端晶片製造能力的臺積電也是多番拉攏。而實施「脫離大陸,貼靠美國」對外路線、意圖推動兩岸「全面脫鉤」的蔡英文當局也把半導體產業作為對外「經濟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多次強調臺「關鍵零組件」生產對印太地區各國極為重要。在政治力量的推動下,美臺半導體產業的合作能走多遠?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值得我們關注。

客觀而言,美臺半導體產業深度合作是有基礎的。美國雖然經歷長期「去工業化」,產業外流嚴重,但半導體領域整體實力仍遙遙領先,擁有英特爾、英偉達、高通等一批頂尖企業,且在產業鏈中上遊(半導體製造設備與原材料、工業設計軟體、晶片設計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

以臺灣最大的半導體企業臺積電為例,其與美合作關係一直非常密切:從營收來看,以地區劃分(主要依據客戶營運總部所在地),2019年北美市場營收佔臺積電總體營收的60%;從研發上看,臺積電高層及技術骨幹多有留美背景,與美國斯坦福等著名高校合作緊密;從供應鏈上看,科林研發等美企在臺積電供應商中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5月,臺積電宣布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生產先進的5納米晶片。美政府聲稱,臺積電此次投資可帶動下遊供應商大量入駐,有望打造全新的產業生態系統,促使本就以先進位造業見長的亞利桑那州形成一個更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集群。這也意味著,在政治強力幹預下,美臺有可能在半導體領域建立起所謂的「去中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對我們半導體產業突破「卡脖子」技術帶來一定的挑戰。

但是,蔡英文當局強力實施的「離陸貼美」路線將使臺美高科技產業合作「變味」,臺企面臨發展自主性被逐步蠶食、被裹挾站隊的危險。以臺積電為代表的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其實正得益於全球化背景下的產業鏈高度分工與緊密協作,臺企可以選擇在某些細分領域深耕細作,並通過「根留臺灣,服務世界」模式發展壯大。如果臺企因政治因素被迫選擇與美深度捆綁,由市場導向逐步屈從於政治甚至「安全」導向,其未來發展風險極大。

事實上,隨著蔡當局貼美力度的加大,美直接介入臺內部事務的力度也同步增大。據臺媒報導,前一段時間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時,將「投資審查」議題納入討論範圍,這意味著美試圖直接介入陸資入臺投資和臺資企業對外投資問題,島內有批評者直接指出這將使得臺成為美「經濟殖民地」。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貼靠美國恐怕也難改臺企被排擠命運。即使蔡當局再三向美輸誠,但在美國自己的利益面前,臺灣只是一顆可用可棄的「棋子」,臺企亦如此。我們看到,當美國對華為制裁生效後,臺積電等企業都申請繼續供貨,但目前只有美企英特爾和AMD獲得批准可繼續向華為供貨,這種「拒斥它者,獨厚美企」的做法顯示出 「美國優先」的霸道以及美國對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鏈的牢牢掌控。▲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 謝楠

相關焦點

  •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生存保衛戰
    JHiEETC-電子工程專輯另一個必須依靠自已的實力,美國用兩個「殺手鐧」來打壓,我們沒有退路,也無捷徑,唯有正面去迎戰,依靠國產化來撕開封鎖的「缺口」,這樣的事例,如當2018年5月上海中微半導體的刻蝕機能進入臺積電供應鏈中,美國馬上放鬆刻蝕機的出口控制,另一個當中微半導體的MOCVD推出,原先全球兩大壟斷供應商,Axitron及Vecco,每臺MOCVD售價平均
  • 科創板系列|中微半導體:刻蝕、MOCVD全球龍頭,深度受益大陸產業發展
    截止2015年7月公司安裝機臺數突破400臺,截止2017年1月Prismo A7 MOCVD系統出貨達100臺,並於2017年7月認證成為臺積電7nm刻蝕設備供應商。晶片介質刻蝕設備、矽通孔刻蝕設備、MOCVD 設備是中微半導體三大產品,公司三大產品領域現在均已是該細分領域的世界前三名,並成功贏得海內外市場。
  • 美臺十大軍事勾結曝光!大陸警告:嚴打臺獨
    鳳凰衛視1月4日《軍情觀察室》,以下為文字實錄:董嘉耀:今年臺海肯定是一個多事之秋,美國侯任總統川普已經多次的暗示對臺灣有更多的軍事援助,臺美之間可能有更多的秘密的軍事勾結,現在蔡英文下周也要所謂過境美國兩次,另外最新情報披露,臺美之間有所謂十大的軍事聯繫,同時最新的突破,是臺灣要學習美國的核生化作戰和反制,看一個片斷。
  • 【合作】積塔攜手盛美在半導體設備及其相關工藝方面深入合作;賽微...
    【合作】積塔攜手盛美在半導體設備及其相關工藝方面深入合作;賽微電子與國家大基金共建8英寸MEMS線預計3季度投產
  • 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及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上,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分享了「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思考。根據SEMI報告數據,2020年前10月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大幅成長21%,其中中國大陸增長43%。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產業,對於整個人類文明進步,國家科技乃至大國國力的體現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展望未來,2021年以後數年,半導體產業將維持正增長,主要新的增長動能來自於智能應用,包括智能數據、智能交通、智能製造、智能醫療和IOT等領域。
  • 「深度」美國明年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大陸要警惕什麼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報導羅列了該法案與臺灣有關的條款,包括第1260條表達國會關於「與臺灣關係法」意見的聲明;1260A關於對臺軍售年度簡報;1260B關於美臺醫療安全夥伴關係年度報告,以及第9724條關於「臺灣公民」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
  • 蔡英文講話透露臺美將「建交」?臺專家:美在逼大陸開第一槍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日前低調訪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特別於官邸款宴嘉賓,而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在其中。對此,島內經濟學家吳嘉隆今日凌晨連發2篇文,除了分析晚宴合照,還將後續所有事情連起來,並拆解蔡英文一句「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他驚覺「美國正在設法逼中國大陸開第一槍」。
  • 光罩龍頭企業搶佔大陸市場 戰火在廈門燃起
    大陸半導體戰火從IC設計、晶圓製造、DRAM/NAND Flash技術、封測、設備領域一路延燒到關鍵的光罩產業,繼大日本印刷(DNP)和美商Photronics在廈門合資成立美日豐創光罩,引進40/28納米製程,光罩龍頭日本凸版印刷(Toppan)和子公司中華凸版(TCE)亦表態,不排除與大陸政府或企業進行各種合作和合資,搶攻大陸半導體市場成長契機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武漢千億晶片項目停擺!大陸唯一7nm...
    2019年6月,臺積電前COO、「技術六君子」之一的蔣尚義加盟弘芯,擔任CEO一職,這為弘芯半導體帶來了諸多媒體關注。2019年12月,弘芯半導體購買了國內(大陸)唯一一臺能生產7納米晶片的核心設備ASML高端光刻機,並舉行了盛大的ASML高端光刻機進廠儀式,但因工程承包的糾紛問題導致土地被查封,隨後弘芯半導體的量產進程被延期。
  • 「半導體大王」張忠謀投資大陸謀劃半導體復興路
    臺積電高速成長十餘年中,在業內廣泛結盟,不管半導體價格戰如何慘烈,始終「穩坐釣魚臺」。全球各地的合作者往往樂意與臺積電合作,儘管晶片設計商彼此之間可能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       1998年,臺積電在美國的合資公司WaferTech建成投產;1999年,臺積電與歐洲製造業巨頭飛利浦合資建立的晶片廠SSMC開工。
  • 盛美半導體不是首臺無應力拋光設備已交付
    打開APP 盛美半導體不是首臺無應力拋光設備已交付 小山 發表於 2020-03-23 14:40:21 3月18日,盛美半導體發布適用於晶圓級先進封裝應用(Wafer Level Advance Package)的無應力拋光(Stree-Free-Polish)解決方案。
  • 美對華鷹派建議拜登:「美臺聯合軍演」向大陸展決心
    美對華鷹派建議拜登:「美臺聯合軍演」向大陸展決心】美對華強硬派人物、華府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主席薛瑞福日前在智庫官網發布備忘錄叫囂,之後將向可能是下任美國總統的拜登提出對臺政策建議,包括深化所謂「臺美關係」、將臺灣軍隊納入美國印太地區安全體系等等,與臺灣並肩「對抗」大陸。
  • ...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頭一份!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
    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6月3日,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近日研製成功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消息屬實。但切割機業務暫無批量投入市場。今年5月,中國長城官方消息顯示,旗下鄭州軌交院與河南通用成功研製出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填補國內空白,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美臺」關係升溫?美官員又要「訪臺」
    一旦臺灣與美國有任何合作,就會被島內媒體大肆吹噓,鼓吹「臺美」關係取得重大進步,近期美國環境保護署長惠勒計劃前往臺灣,這讓島內官員振奮不已。美環境部長「訪臺」根據媒體報導,美國環境保護署長惠勒會在十二月」訪臺」,這一消息也被臺灣外事部門所卻確認。坦言惠勒是被自己邀請到臺灣來的,整個島內民眾都會非常「振奮」。
  • 十張圖帶你了解半導體設備行業發展情況 全球半導體產能向中國大陸...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每1美元半導體晶片的產值可帶動相關電子信息產業10美元產值,並帶來100美元的GDP,這種價值鏈的放大效應奠定了半導體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半導體與信息安全的發展進程息息相關,世界各國政府都將其視為國家的骨幹產業,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水平逐漸成為了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
  • 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分析師指出,臺灣去年出口大陸大幅成長,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中美貿易戰,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徐遵慈也說,因為中國大陸從2019年就開始擴大採購半導體,也讓臺灣半導體的需求暴增。這波中美貿易戰也的確意外讓臺灣受惠,臺灣投信業者指出,臺灣電子業組成供應鏈短期難遭取代,臺、美兩方彼此減少技術依賴,卻仍需要電子零件,原先市場擔憂臺灣會夾縫中求生存,卻意外變成「左右逢源」,也讓相關廠商成為中美貿易戰下的受惠者。
  • 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教授:大陸要出手,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作者:刺客當地時間7日,美國務卿蓬佩奧通過推特宣布,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即將訪臺」。對此,國臺辦隨後發生對臺當局進行警告,稱「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挾洋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其果」。
  • 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
    團隊分布在蘇州、美國矽谷及臺灣新竹;團隊成員執業於半導體、MEMS業界數十年,在產品設計與研發、系統集成與應用、封裝測試及生產營運及市場推廣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3)美新半導體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從零開始創業成功的高科技半導體企業。
  • 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加速國產化
    半導體產業是該戰略裡的核心產業。根據《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2020年半導體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應實現40%的自主保障,2025年要達到70%。然而,截至2019年,實際國產化比例僅為15.7%,預測2024年才能達到 20%。中美貿易摩擦,尤其是美國對華為和中芯國際的制裁,將造成提升國產化比例更為艱難,但也加強了中國建設自主半導體生態的緊迫感。
  • 臺財經評論員籲蔡英文當局開放陸生畢業後在臺就業
    對此,臺灣財經評論員林宏文建議蔡英文當局,開放來臺就讀的陸生畢業後可以到臺灣科技廠商就業,同時開放大陸科技人才到臺灣教學及工作,藉以抵銷大陸對臺灣人才的「磁吸效應」。據報導,1個多月前才赴大陸考察當地科技產業發展的林宏文分析,造成臺灣科技人才外流大陸的原因,首先是大陸近期大量投資半導體產業,但缺技術、人才和產品,想透過併購獲取相關技術及人才,卻遭到美日韓等國政府阻撓;像美國政府已接連否決幾個大陸併購案,導致到目前為止,大陸在美國只有兩個半導體併購案成功;韓國三星正是以內存為發展重心,當然以大陸為第一假想敵,日本的情況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