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及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2021-01-12 和訊網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上的發言

由缺貨潮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在國家政策利好和資本加持下,整個產業鏈的投資熱度持續升溫。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上,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分享了「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思考。

庚子年變局 - 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新形勢

2020庚子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局,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從全球半導體產業來看,2020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電子產品銷售額下降3%,但全球集成電路銷售額預計有7%以上的正增長,達到4400億美元。2021年預計會持續正成長。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成長率引領全球,高於全球。202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預計增長10-13%左右,2021年有望再創新高。2020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穩步小幅增長2.2%,達到539億美元,2021將再創新高達到565億美元。中國在202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市場,並將在2021年維持這一市場地位。相對於技術門檻較高的裝備企業,材料有很多細分領域,對中國企業來講是個較好參與的機會,因為材料市場在中國將持續穩定的成長。

根據行業分析,半導體終端應用市場由計算機和通訊市場主導,二者共佔據半導體終端市場約70%的市場份額。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今年2020半導體各細分領域有不同的表現。受在家辦公和遠程學習的推動,雲服務、雲數據、伺服器和個人電腦的需求大幅增長,從而帶動半導體需求上升。

從全球半導體銷售額Top25排行榜來看,IDM多於Fabless,但Fabless排名在上升,更多進到了排行榜中,Foundry裡面臺積電的驚人成長速度,遠超出年初的預估。蘋果在Fabless中位居五名。海思是中國唯一上榜公司,排名第七,從蘋果及海思的排名可以看出整機廠進入到半導體產業自製晶片的重要趨勢。

除了市場需求面,半導體產業供應面的預測也比年初有所提升。以半導體製造設備這塊而言,從年初預測負增長,目前也上修為11%的正增長。半導體設備的正增長有四個主要原因:第一是先進邏輯製程的投入;第二是foundry的投入;第三是存儲器;第四是中國市場的成長超過預期。根據SEMI報告數據,2020年前10月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大幅成長21%,其中中國大陸增長43%。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產業,對於整個人類文明進步,國家科技乃至大國國力的體現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展望未來,2021年以後數年,半導體產業將維持正增長,主要新的增長動能來自於智能應用,包括智能數據、智能交通、智能製造、智能醫療和IOT等領域。晶片使智能應用成為可能,正如居龍在今年烏鎮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發言上所打的一個比喻:「缺了晶片的網際網路,將是「互不聯網」;缺了晶片的5G,將是「了無生機」。晶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半導體產業挑戰及機遇

就國內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銷售情況來看,根據ICCAD上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行業銷售預計為3819.4億元,比2019年的3084.9億元增長23.8%,增速比上年的19.7%提升了4.1個百分點。

中國新基建的七大領域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半導體集成電路是新基建的核心技術。今後數年,新基建的投資將進一步帶動中國集成電路的需求。

除了晶圓製造,封裝測試設備也是正增長,甚至成長更快速。其中包括5G及一些新的智能應用需求帶動,除了長電、通富、華天等三家大廠之外,國內封裝測試企業也快速成長,目前有超過上百家企業。受中國市場成長重要因素影響,目前中國市場在2020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設備市場。

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一直穩步成長。2019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增長為3%至8.7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有7%的成長,2021將大幅成長12%,市場規模創歷史新高。半導體材料領域日本佔據主導地位,目前中國佔全球產能的13%到15%左右,同樣我們有重大的供需之間差距,差距就是機會,有挑戰就有機遇,有危機就有轉機。

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前10強營收排名中,基本上是在美國、歐洲、日本,這個態勢在短期之內不會改變。我們在各個領域都有進展,但在整個市場佔有率上還較低,特別是高端設備上、先進工藝製程上國內廠商的差距更大,但這也是一個投資機會。

居龍先生在這裡做了一個小結:「剛才講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幾個領域中,封裝測試領域方面,我們和國際領先的技術差距較小,但其他領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從製造上來看,就Foundry晶片代工技術節點而言,國內晶圓廠和國際領先的晶圓廠存在著差距,所以通過國際合作實現創新是很有必要的。在這裡也特別提醒大家注意一個體量小但很關鍵的領域——EDA(設計工具)。

半導體的「高大上」

「高」—高新科技人為峰。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企業興。半導體產業發展,高新技術人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關鍵因素。為了幫助產業吸引更多的半導體優秀人才,「SEMI中國英才計劃顧問委員會」全球推廣「英才計劃」(WFD,Workforce Development),與半導體業界以及政府部門通力合作,通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培訓人才的方式來保障半導體產業的創新力和持續發展。半導體產業各個不同的領域從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EDA軟體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SEMI和這些國內外領先公司的高管合作,制定SEMI英才計劃的方向,根據產業的需求制定Program,幫助企業吸引人才。SEMI參與調研與編撰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8-2019年版)》於 2019年12月發布,旨在為政府產業政策的制定、企業人力資源的規劃與吸納提供依據。近期SEMI也參與編寫了《集成電路產業全書》。由SEMI主辦的中國規模最大的國際半導體產業技術大會CSTIC在人才儲備方面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大」—大國重器需晶片。過去兩年多,從中美貿易戰到現在愈演愈烈的科技戰,晶片成為國家經濟、各產業環節、民生安全的最關鍵要素,是全民共識。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從2018年開始,進口晶片的金額已經超過3000億美金,2019年是3060億美金。國家對發展半導體產業已提升到最高戰略地位,國家的新基建將引領中國整體經濟繼續向智能化發展。半導體集成電路是新基建的核心技術,如果缺了晶片,新基建工程將無從建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除了晶片之外,還需要架構、應用、軟體和應用場景等環環相扣。今後數年,新基建的投資將進一步帶動中國集成電路的需求。

「上」—上進層樓更上樓。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一個關鍵特性是技術創新持續上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2020年我們經歷了全球的風雲變幻,新冠疫情,中美衝突,對全球尤其是中國產業帶來衝擊。2019年全球產業成長放緩,2020復甦,是關鍵的一年,前面的道路曲折挑戰,有不確定因素,更有機遇。未來產業前景樂觀,由於AI、5G等核心技術,智能應用,新基建,將帶動集成電路需求,持續今後數十年半導體產業的成長。持續向「上」。上盡層樓更上樓。堅持研發投入核心技術, 堅持創新。

創新高地前路遙,人才為峰抒情懷

居龍先生強調創新對於高科技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創新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創新卻萬萬不能。根據過去數十年產業發展競爭結果,在集成電路各個產業領域,包括晶圓代工、存儲器等,只有少數頂尖公司可以存活,持續盈利,這些公司成功的共同要素都離不開創新,都有多年長期投入研發,持續技術及產品的創新,甚至包括商務模式的創新。

SEMI產業創新投資平臺(SIIP China)2017年啟動,是依託SEMI全球產業資源,匯聚全球產業資本、產業智慧搭建的專業而權威的產業創新投融資平臺。SIIP China聚焦在這四個重點領域:人才、技術、產業基金、專業諮詢服務。從國際化的角度來幫助中國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SIIP China每年都會組織中國企業代表團赴歐洲、美國、日本等地,和當地優秀的半導體公司交流,促進中國和國際企業間的進一步合作,也積極協助引進國際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過去55年來,摩爾定律推動著半導體產業的成長,現在摩爾定律雖然減緩,但仍然會持續向前,展望未來,將有更多關鍵創新技術驅動產業,其中包括異構集成(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集成電路從二維集成演進到三維集成,可以達到性能提升、面積縮小、功耗降低等更強大的功能。HIR(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roadmap)路線圖將勾畫未來集成電路的持續成長。自從2016年啟動以來,SEMI一直是HIR核心參與者和發起單位之一。路線圖決定了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也鼓勵國內的專家和企業家加入HIR,SEMI可以幫助他們進入Roadmap的制定。

國際合作謀共贏,開放包容納智能

8月4日國家也出臺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八項重點談到了研發、人才及國際合作。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是一個國際組織,SEMI全球董事會成員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臺灣地區,代表全球半導體產業。我們希望充分利用SEMI國際化資源,推動國際合作,促進中國半導體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生態圈,成為關鍵夥伴。

紅紅火火休輕狂,喜上眉梢勿稍怠

居龍先生總結道,中國半導體行業在2020年面臨所未有的挑戰及危機,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產業紅紅火火快速成長,科創板更帶動許多國產本土企業成功上市,資市市場喜上眉梢。但我們在「危」與 」機」面前要理性地制定策略,持續堅持創新研發穩步前行。不可得意忘形或者稍有懈怠。正所謂「紅紅火火休輕狂,喜上眉梢勿稍怠」;居龍又用「創新高地·人才為峰」強調創新及人才是企業可持續性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創新是硬道理,但前進的路途遙遠且曲折,正所謂「創新高地前路遙,人才為峰舒情懷」。

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專業協會,SEMI連接全球2400多家會員及半導體電子產業鏈相關企業,合作共贏。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在很艱難的情況下,SEMI得到政府相關單位及產業界的全力支持,成功舉辦了延期至6月底的SEMICON China 2020,參與SEMICON China 2020的企業覆蓋了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結合智能應用,成為2020年中國電子集成電路首展,是半導體產業復甦的象徵性指標,同時它也是2020年上海大型專業展會的首展,象徵著上海及中國在控制疫情的同時,經濟復甦穩步向前。同期有20多場專業論壇,共同探討半導體產業的需求和成長。如何更好的應對全球變局帶來的危機挑戰與機遇,並進一步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SEMICON China 2021將於今年3月17-19日在上海舉辦。

最後,居龍先生強調了SEMI的信念和個人的情懷,CONNECT·COLLABORATE·INNOVATE,秉承跨界全球·心芯相聯,國際合作、開放交流、堅持創新。作為一個全球化、專業化、本土化的平臺,SEMI將繼續促進中國更融入全球產業鏈生態圈,共同成長。SEMI也將以充分的熱情繼續服務產業。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新形勢 創新高地前路遙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SIPEF)上,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分享了「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思考。  庚子年變局-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新形勢  2020庚子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局,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 聚焦半導體照明及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風向標」
    論壇聚焦國家科技新政策、新戰略、新方向,繼續緊跟產業技術發展趨勢,促進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和應用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領第三代半導體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提供全球範圍的全產業鏈合作平臺。在延續往屆成功經驗基礎之上,兩大盛會交相輝映,合力為業界獻上一場年度產業盛宴。
  • 2020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創新發展大會在合肥順利召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5G應用和人工智慧等信息領域新技術的蓬勃發展為集成電路產業帶來巨大的新機遇。然而,世界範圍內的疫情蔓延給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帶來了新困難,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應對全球技術和市場變化,密切供應鏈合作,提升企業實力,在諸多不確定性中保持定力,是全行業謀求創新發展的大勢所趨。
  • 未來五年將是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期
    產業技術發展趨勢,促進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和應用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領第三代半導體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提供全球範圍的全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雷鵬致辭時表示,以第三代半導體為代表的新材料是其他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和先導,對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這些都給半導體行業科技創新和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本文節選自《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報告,是碳基半導體系列的產業篇。文章指明了碳基半導體的潛在應用領域,分析了其當前面臨的主要產業難題,並深入闡述了其對產業的重要意義。  (三)逆全球化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合作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需要全球化合作的產業。從產業鏈角度看,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把材料、裝備、製造、設計、封裝測試這五個產業鏈的主節點都掌握。從生態鏈角度看,更需要全球化合作,如果產品沒有需求方,或者類似美國對中國晶片進口限制,將會影響半導體生態鏈平衡發展。
  • 新形勢下的產業園區創新發展模式
    本文將著力分析產業園運營模式特點、發展階段、發展趨勢及存在主要問題,並適時提出在新的發展時期,產業園區如何在產業鏈條構建、發展戰略制定、市場需求引導、運營管理模式上創新思維、擴大開放,實現「二次創業」。
  • 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2021年半導體產業將持續正成長,呼籲強化國際...
    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用「紅紅火火·喜上眉梢」來形象描述了全球尤其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在2020年及今後發展的良好趨勢及機遇。他回顧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2018年是個高點,達到4700億美元,2019年有些衰退,2020年全球集成電路銷售額預計有7%以上的正增長,達到4400億美元。2021年預計會有持續的正成長。
  • 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新一輪矽含量提升周期到來,行業新機遇產生
    原題目「疫情帶來行業新機遇 ——《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白皮書》」 投資趨勢白皮書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已經成為全球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以5G、汽車電子、物聯網、AI、高性能運算、數據中心、工業機器人、智能穿戴等為驅動因素的新一輪矽含量提升周期到來,帶來了行業發展新的機遇。
  • 半導體巨頭集聚上海!紫光給出產業發展藥方,三星瑞薩對中國表忠心
    他表示,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了美國90%的半導體從業公司,他們和全球各地的城市保持合作。如今半導體行業已成為一個全球互聯的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4千億美元,驅動著AI、自主駕駛汽車、物聯網等行業的增長,他們很高興看到中國參與推動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 安謀中國:持續賦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
    在外有疫情衝擊、內有股東紛爭的2020年,安謀中國這家Arm在全球唯一的合資公司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也體現出其過硬的內源性成長實力和與時俱進的高速增長能力。 積極尋求合作、堅持獨立運營、重視自研創新、貼近本土客戶、賦能中國晶片產業,安謀中國所具有的創新的商業模式,正在成為中國高科技領域合資企業良性發展的樣板,也體現出合資公司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貢獻和價值。
  • 2021年全球及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展望【完整版】
    2020年新冠肺炎導致許多國家陷入深度衰退,上半年由於市場需求和供應、以及國際物流和貿易基本中斷,給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不小打擊,增長規模持續收縮。而下半年隨著經濟復甦的步伐逐漸加快,加之華為在被切斷全球合作網絡之前的囤貨因素,為全球半導體的恢復性增長提供了強大動力。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新機遇
    (一)碳基半導體是晶片技術發展的必然嘗試近年來,國際上關於摩爾定律即將失效的判斷越來越頻繁。為維持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高速提升的勢頭,半導體領域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從結構、工藝和材料三個方面尋找破局之道,雖然推出電晶體3D結構、異構集成架構、應變矽技術、矽基光電集成技術等新成果,但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提升效果逐漸下滑,即將達到物理和技術的「天花板」已是業界共識,尋找和轉向新材料替代的呼聲越發高漲。碳基半導體展現的優異性能,為晶片技術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 堅持創新驅動!國星光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與微顯示
    【原創】堅持創新驅動!國星光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與微顯示 摘要10月16日下午,主題為「第三代半導體與微顯示”的2020第一屆國星之光論壇在國星光電總部舉行。
  • 2020中歐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高峰論壇在深圳成功召開
    論壇圍繞第三代半導體行業的國際合作、市場熱點和技術前沿話題,邀請中外半導體領域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探討中歐半導體合作發展新路徑。,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已經成為深圳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期待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拓展中歐合作渠道,搭建好第三代半導體科技創新發展的平臺,為推動產業創新創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持。
  • 徐冠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根本
    在23日舉行的論壇開幕式上,浦江創新論壇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就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優勢,如何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浦江創新論壇十年來在助力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等話題接受新華網專訪。    中國創新驅動發展目標一定能實現    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
  • 龍愛量子走尖端科技研發之路 以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龍愛量子的誕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龍愛量子產業提出「以尖端技術為後盾,以創新驅動產業的發展」的發展理念更是緊扣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時代主題,龍愛量子技術的研發及應用,現如今不但應用到社會多個領域,而且還在社會各階層中都引起重大反響,那龍愛量子產業其魅力展現在哪些方面呢?
  • 廣言|緊緊抓住「雙區驅動」重大發展機遇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也是廣州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重大考驗的一年。廣州要緊緊抓住「雙區驅動」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充分釋放「雙區驅動」效應,為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緊抓「雙區驅動」重大發展機遇,首先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雙區驅動」對廣州的重要意義。認清這個問題必須跳出廣州看廣州,著眼全局與長遠。
  •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司副司長雷鵬在致辭中表示,很高興看到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汽車這兩個國內相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進行交叉融合,這勢必在產業應用方面碰撞出新的火花、催生出新的生態,希望本次論壇上的專家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凝聚共識、深化合作,進一步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和交叉融合,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華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華晨集團將從資本、技術和營銷等方面與國資、民資和外資進行更加廣泛的深入合作,共同構建驅動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能。  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自2009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以來,我國汽車銷量已連續10年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國已成為奔馳、寶馬、奧迪等眾多世界汽車品牌銷售最大市場,是其主要利潤來源地。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下一步,要認真落實《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機械工業經管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國策,是產業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