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始,國家設立了第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歷了三十餘年的風雨歷程,作為一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組織形式,產業園區在各地區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別。本文將著力分析產業園運營模式特點、發展階段、發展趨勢及存在主要問題,並適時提出在新的發展時期,產業園區如何在產業鏈條構建、發展戰略制定、市場需求引導、運營管理模式上創新思維、擴大開放,實現「二次創業」。
1
園區運營模式
政府部門在對園區進行不同定位的同時,園區會產生五種不同的運營模式,即
2
園區發展階段
產業園區,實際上是由於生產行為和交易行為帶來的一種空間聚集模式,從不同發展階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間特徵方面,將產業園區的發展定義為四個階段:
從核心驅動力、產業集聚力、主要產業類型、產業空間形態、園區主要功能等方面對比不同階段產業園區發展的特點,可以看出產業園區將逐漸從一個「規模化園區」時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園區」的時代。不斷強化「軟環境」和「硬環境」建設,吸引技術、人才、信息、資本等要素集聚。
3
產業園區發展趨勢
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的轉型,必然使園區的發展內容和特徵存在以下幾個明顯的趨勢,這是未來產業園區規劃和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4
現有運營模式下園區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園區的招商職能結構系統不合理
招商引資在很多園區都是「頭號工程」,所謂的招商引資,準確的說是產業落地與集聚,以「招商引資」為核心構建的園區組織職能體系,應該是放置於運營體系之下的結果,而不是唯一目標。
資源整合結構不合理
縱觀國內園區招商引資和運營服務的套路,重點招商、產業招商、以商招商、論壇招商、駐點招商等等不一而足,但成交卻極其可憐,時常掛在嘴邊的資源整合,更多的是低端低效的熙來攘往,原因在於不掌握不控制核心的決策性資源,這也是問題的根本。
運營服務供應結構不合理
諸多園區開列的所謂政策措施、財稅優惠、一條龍服務等方面,大多是大同小異,或者濫竽充數。未來,園區運營框架下的平臺經濟,將會承接其整合進來的各類實體、虛擬、服務、投資、整合、共享、聯盟等生態圈資源,從區域開發者,向資源聚集、金融聚集、產業聚集的資源整合者轉變。
價值體系結構不合理
產業地產的核心就是產業運營與服務,這就是核心價值體系。當前,產業園區存在大量資源閒置浪費、低效高耗的現象,導致產業園區出現「建設不關注產業、獲利不依靠產業、發展不依賴產業」的怪現象。造成一些產業園區出現了「半截子園區」、「空心園區」、「鬼城園區」。
孵化培育體系不合理
未來以園區運營者為主導的產業投資基金將成為園區孵化培育體系中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園區運營者和產業投資基金可以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讓資本幹預引導產業發展,產業集群形成促進園區繁榮,產業和園區的收益提升則讓園區運營者增加更多的業績回報,形成一個基於資本邏輯的良性生態循環。
5
產業園區運營的創新模式
在新發展形勢下,過去那種「滿足市場供應需求、依據需求組織生產、預判需求布局產能」發展方式,既無法實現園區健康發展,也無法搶佔市場需求預期的先機。因此,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應該要從滿足現階段發展或已有的發展需求,向引導、引領需求轉變。
一、產業鏈模式創新——一張藍圖繪到底
成熟的產業園區不僅是一個產業要素資源聚集平臺,還是一個產業發展平臺和產業鏈要素配置的產業綜合體或聯合體。在「商難招、資難引、產難布、企難育」的現實面前,產業園區運營必須要按照「構建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構建產業生態」的創新發展模式。從前瞻趨勢研究、科學戰略規劃、創新開發投資模式、強化產業孵化培育、加強園區運營服務,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
二、戰略化模式創新——多重戰略疊加發展
在產業發展跨界融合、區域發展協調協同、全球發展互聯互通的新產業發展格局背景下,各地產業園區發展不論在園區定位、產業選擇、主導產業培育等方面,都要結合自身產業園區自身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國家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戰略、產業發展戰略、市場發展戰略進行疊加融合,從而以科學發展戰略引領產業園區實現科學持續發展。
三、需求化模式創新——從滿足需要轉向設計需求
新形勢下,園區應該要從滿足現階段發展或已有的發展需求,向引導、引領需求轉變。
首先,要立足產業園區產業特點與市場定位,做好戰略性的前瞻預判;其次,要規劃好園區戰略,做好區域發展需求引領;
再次,要做好高端服務,創新產業企業的發展引領。對於入駐企業應從產業導入時的「戰略性招商、產業鏈引企、前景化培育」,再到整體產業培育的「引導化服務」,都應該體現對需求的引導引領;
四、結合化模式創新——實現多層次結合發展
在交通設施快速改善、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網際網路資訊互聯迅速的形勢下,產業園區發展必須要實現全結合化發展:
首先,要實現地面上的物理園區與雲端園區建設結合;
第二,要實現本地園區與遠程園區建設結合。採取「異地研發、遠程孵化,遠程資源、本地配置,建設平臺、全球要素」的創新手段,實現區內與區外的全面結合;
第三,要實現重資源導入與輕資產運營的結合。除重資產、重資源的建設導入,更應該注重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戰略諮詢服務、產業生態建設等方面的軟資產、軟資源運營;
第四,要把促進原有產業轉型升級與培育孵化新產業、新企業緊密結合起來;
五、價值化模式創新——形成多元化價值發展
好的園區一定是先明確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在這種體系的梳理與塑造中磨練出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因此,產業園區運營必須從園區土地開發、產業導入培育、園區運營、產業企業、持續發展等方面制定全流程、體系化、標準化的多元化價值實現模式,還要制定嚴格園區投資與獎懲退出審批機制。
6
結語
產業園區作為中國經濟的一種特殊的產業形態,已成為各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做好產業園區轉型與發展,不僅關係到我國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構建市場要素協同發展產業體系等重大戰略的實現,也是實現新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同時是服務區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動能培育的關鍵手段,必須創新發展思維、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模式,才能破解當前發展階段存在的困境,實現科學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