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的產業園區創新發展模式

2020-11-28 騰訊網

自1984年始,國家設立了第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歷了三十餘年的風雨歷程,作為一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組織形式,產業園區在各地區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別。本文將著力分析產業園運營模式特點、發展階段、發展趨勢及存在主要問題,並適時提出在新的發展時期,產業園區如何在產業鏈條構建、發展戰略制定、市場需求引導、運營管理模式上創新思維、擴大開放,實現「二次創業」。

1

園區運營模式

政府部門在對園區進行不同定位的同時,園區會產生五種不同的運營模式,即

2

園區發展階段

產業園區,實際上是由於生產行為和交易行為帶來的一種空間聚集模式,從不同發展階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間特徵方面,將產業園區的發展定義為四個階段:

從核心驅動力、產業集聚力、主要產業類型、產業空間形態、園區主要功能等方面對比不同階段產業園區發展的特點,可以看出產業園區將逐漸從一個「規模化園區」時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園區」的時代。不斷強化「軟環境」和「硬環境」建設,吸引技術、人才、信息、資本等要素集聚。

3

產業園區發展趨勢

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的轉型,必然使園區的發展內容和特徵存在以下幾個明顯的趨勢,這是未來產業園區規劃和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4

現有運營模式下園區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園區的招商職能結構系統不合理

招商引資在很多園區都是「頭號工程」,所謂的招商引資,準確的說是產業落地與集聚,以「招商引資」為核心構建的園區組織職能體系,應該是放置於運營體系之下的結果,而不是唯一目標。

資源整合結構不合理

縱觀國內園區招商引資和運營服務的套路,重點招商、產業招商、以商招商、論壇招商、駐點招商等等不一而足,但成交卻極其可憐,時常掛在嘴邊的資源整合,更多的是低端低效的熙來攘往,原因在於不掌握不控制核心的決策性資源,這也是問題的根本。

運營服務供應結構不合理

諸多園區開列的所謂政策措施、財稅優惠、一條龍服務等方面,大多是大同小異,或者濫竽充數。未來,園區運營框架下的平臺經濟,將會承接其整合進來的各類實體、虛擬、服務、投資、整合、共享、聯盟等生態圈資源,從區域開發者,向資源聚集、金融聚集、產業聚集的資源整合者轉變。

價值體系結構不合理

產業地產的核心就是產業運營與服務,這就是核心價值體系。當前,產業園區存在大量資源閒置浪費、低效高耗的現象,導致產業園區出現「建設不關注產業、獲利不依靠產業、發展不依賴產業」的怪現象。造成一些產業園區出現了「半截子園區」、「空心園區」、「鬼城園區」。

孵化培育體系不合理

未來以園區運營者為主導的產業投資基金將成為園區孵化培育體系中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園區運營者和產業投資基金可以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讓資本幹預引導產業發展,產業集群形成促進園區繁榮,產業和園區的收益提升則讓園區運營者增加更多的業績回報,形成一個基於資本邏輯的良性生態循環。

5

產業園區運營的創新模式

在新發展形勢下,過去那種「滿足市場供應需求、依據需求組織生產、預判需求布局產能」發展方式,既無法實現園區健康發展,也無法搶佔市場需求預期的先機。因此,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應該要從滿足現階段發展或已有的發展需求,向引導、引領需求轉變。

一、產業鏈模式創新——一張藍圖繪到底

成熟的產業園區不僅是一個產業要素資源聚集平臺,還是一個產業發展平臺和產業鏈要素配置的產業綜合體或聯合體。在「商難招、資難引、產難布、企難育」的現實面前,產業園區運營必須要按照「構建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構建產業生態」的創新發展模式。從前瞻趨勢研究、科學戰略規劃、創新開發投資模式、強化產業孵化培育、加強園區運營服務,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

二、戰略化模式創新——多重戰略疊加發展

在產業發展跨界融合、區域發展協調協同、全球發展互聯互通的新產業發展格局背景下,各地產業園區發展不論在園區定位、產業選擇、主導產業培育等方面,都要結合自身產業園區自身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國家發展戰略、區域發展戰略、產業發展戰略、市場發展戰略進行疊加融合,從而以科學發展戰略引領產業園區實現科學持續發展。

三、需求化模式創新——從滿足需要轉向設計需求

新形勢下,園區應該要從滿足現階段發展或已有的發展需求,向引導、引領需求轉變。

首先,要立足產業園區產業特點與市場定位,做好戰略性的前瞻預判;其次,要規劃好園區戰略,做好區域發展需求引領;

再次,要做好高端服務,創新產業企業的發展引領。對於入駐企業應從產業導入時的「戰略性招商、產業鏈引企、前景化培育」,再到整體產業培育的「引導化服務」,都應該體現對需求的引導引領;

四、結合化模式創新——實現多層次結合發展

在交通設施快速改善、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網際網路資訊互聯迅速的形勢下,產業園區發展必須要實現全結合化發展:

首先,要實現地面上的物理園區與雲端園區建設結合;

第二,要實現本地園區與遠程園區建設結合。採取「異地研發、遠程孵化,遠程資源、本地配置,建設平臺、全球要素」的創新手段,實現區內與區外的全面結合;

第三,要實現重資源導入與輕資產運營的結合。除重資產、重資源的建設導入,更應該注重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戰略諮詢服務、產業生態建設等方面的軟資產、軟資源運營;

第四,要把促進原有產業轉型升級與培育孵化新產業、新企業緊密結合起來;

五、價值化模式創新——形成多元化價值發展

好的園區一定是先明確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在這種體系的梳理與塑造中磨練出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因此,產業園區運營必須從園區土地開發、產業導入培育、園區運營、產業企業、持續發展等方面制定全流程、體系化、標準化的多元化價值實現模式,還要制定嚴格園區投資與獎懲退出審批機制。

6

結語

產業園區作為中國經濟的一種特殊的產業形態,已成為各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做好產業園區轉型與發展,不僅關係到我國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構建市場要素協同發展產業體系等重大戰略的實現,也是實現新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同時是服務區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動能培育的關鍵手段,必須創新發展思維、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模式,才能破解當前發展階段存在的困境,實現科學健康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東博會產業園區招商大會召開 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
    11月27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建設銀行主辦,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產業園區招商大會在南寧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大會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這是在數字經濟合作新形勢下,投資促進模式的創新之舉。
  • 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及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上的發言由缺貨潮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在國家政策利好和資本加持下,整個產業鏈的投資熱度持續升溫。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四屆「外灘金融?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作為大會主辦方之一的魯商集團當天正式發布其「五智」系列產業園區名單,展示了魯商集團的多元化賦能「產業生態平臺」。此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城市更新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承辦方魯商發展還發布了「城市更新計劃」,《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通過該計劃,魯商發展將進行優選投資,並連結城市更新產業鏈優質合作夥伴,共同賦能城市更新業務。
  • 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新形勢 創新高地前路遙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上的發言  由缺貨潮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在國家政策利好和資本加持下,整個產業鏈的投資熱度持續升溫。
  • 中國產業園區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產業園區逐漸被各級政府所重視。它在區域經濟與產業經濟之間形成了一個產業聯動的橋梁,它承載著區域產業的系統組合與補 充,以及主導產業的合理連結與配套等功能作用。產業園區建設的同時為科技創新型、經營創業型和配套加工型、諮詢服務型等企業構建了一個適合企業發展的經營 平臺。
  • 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場景和發展模式
    東灘顧問最新的產業內參《人工智慧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聚焦人工智慧產業,我們認為,人工智慧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各地方政府和園區在謀劃未來或十四五規劃中必須要給予重視。
  • 環市東路謀變廣州創新走廊 劃分七大產業功能園區
    32棟商務樓宇轉型成「矽樓」、打造七大產業功能園區……這個曾經最繁華的商業圈迎來復興!金羊網記者 劉雲昨日,記者從廣州越秀區獲悉,一條長達3公裡的「廣州創新長廊」將在環市東路出現。
  • 深圳寶龍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重磅發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 鑫 伴隨著「峰在哪裡——生物醫藥技術與安全」深圳BT產業領袖峰會的正式召開,全市「十四五」期間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的五大園區之一、深圳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生物藥為產業定位的專業化園區——寶龍生物藥創新發展先導區
  • 2018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規劃的目的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規劃的意義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發展的有利條件  第二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發展階段分析    一、生產要素聚集階段    二、產業主導階段    三、創新突破階段    四、現代科技都市階段  第三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資源整合能力      (一)城市經濟條件
  • 成都兩家園區上榜2020生物醫藥產業百強園區
    生物醫藥作為最具創新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已成為諸多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記者昨日獲悉,工信部賽迪顧問和新浪醫藥聯合發布了《2020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榜上有名,分列第9和第30名。
  • 建立循環產業體系,適應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在這一過程中,積極調整經濟結構,開展產業模式創新,使生產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有序建立循環產業體系,有助於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適應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我國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呈現出從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特徵,構建新型產業體系,更好地降低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綜合成本,可以大力提高生產效率,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
  • 行業觀察|現代農業園區的模式和特點包括哪些?
    現代農業園區是以技術密集為主要特點,以科技開發、示範、輻射和推廣為主要內容,以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目標。不斷拓寬園區建設的範圍,打破形式上單一的工廠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圍繞農業科技在不同生產主體間能發揮作用的各種形式,以及圍繞主導產業、優勢區域促進農民增收的各種類型都納入園區建設範圍。
  • 園區牽手韓國科學技術院 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昨天,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舉行籤約儀式,將合作共建中韓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今後,該創新研究院將圍繞長三角區域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打造中韓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產業合作、人才交流的新平臺。
  • EOD模式下:環保產業的發展與變革
    然而,這忽略了環保一直以來就是個花錢的東西,在我國財政主要矛盾(即剛性支出日益增長與財政收入增長不斷放緩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的情況下,我國的環保產業也正面臨著這個時代最大的困境:缺錢。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環境部從2018年即開始提出了EOD模式的倡議,到今年發改委等多部委再次出臺EOD有關政策,可見中央之重視。
  • 邛崍:天邛產業園區實施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今年以來,為充分發揮天邛產業園區經濟主戰場的作用,建立符合天邛產業園區發展需要的幹部人事管理體制機制,我市出臺了《天邛產業園區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總體方案(試行)》,著力改革創新選人用人、收入分配和幹部管理機制,逐步建立符合天邛產業園區發展需要,能充分調動幹部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充滿生機活力的幹部人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 【今日要聞】「雙循環」新格局下,中國再生金屬產業發展再提速...
    >」為主題,聚焦新形勢下全球再生金屬產業格局和發展方向的重大變化,重點圍繞產業政策及其影響,深入探討再生金屬產業發展的創新點和增長點。  來自地方政府領導、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園區負責人、再生金屬分會的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單位代表和海外企業駐國內代表處、地方行業協會和新聞媒體的代表近700人出席開幕式。
  • 理論圓桌 | 學鑑「波士頓模式」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如何創新路?
    要積極鼓勵蘇州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建立蘇州生物醫藥學術研究的戰略聯盟,共同培育本地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生態。美國波士頓的生物醫藥產業自上世紀70年代發展至今已經成了全球最具規模的生物醫藥的創新區域。在各國將生物醫藥列為新興產業之際,波士頓模式成為爭相效仿的成功典範。
  • 印刷新技術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本屆雲上文博會有多家印刷企業及印刷產業園區組團參展,中華商務聯合印刷(廣東)有限公司、西安西正印刷有限公司等企業展示其最新技術和產品,台州市路橋區廣告創意印刷產業園區則通過組團參展的方式帶來眾多新成果,河北吳橋金鼎古籍印刷廠展示的傳統線裝古籍「刷印」裝幀技藝頗為亮眼。
  • 【郴州市】創新孕育千億產業——永興縣「中國銀都」首選發展戰略...
    300多年的「淘金」路上,一代代永興人不斷創新技藝、整合升級,有效推進稀貴金屬產業從低端生產向高端發展邁進。  2016至2019年,永興縣稀貴金屬產業累計實現稅金總額20.03億元,其中工業產銷環節實繳稅收8.25億元;今年前10個月,該縣園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616.8億元,增長16.3%;預計全年園區技工貿收入將突破800億元,其中稀貴金屬產業產值超600億元。
  • 王立偉深入呂梁鋁鎂新材料產業園區調研
    本報訊 (記者 付永文) 11月24日,市長王立偉深入位於興縣的呂梁鋁鎂新材料產業園區,督導調研項目建設、功能配套、產業發展等情況。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創業激情,創新發展思路,發揮「鋁水不落地」優勢做強做優鋁後加工,堅持「以材定鋁、以鋁定礦」打造千億級現代產業園區,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市政府秘書長權威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