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現代農業園區的模式和特點包括哪些?

2020-11-30 騰訊網

現代農業園區是以技術密集為主要特點,以科技開發、示範、輻射和推廣為主要內容,以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目標。不斷拓寬園區建設的範圍,打破形式上單一的工廠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圍繞農業科技在不同生產主體間能發揮作用的各種形式,以及圍繞主導產業、優勢區域促進農民增收的各種類型都納入園區建設範圍。

現代農業園區的模式

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為原則,以產品、技術和服務為紐帶,利用自身優勢、有選擇地介入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環節,有效促進農產品增值,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突出體現農業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加工、營銷、物流等各種形式的示範園網絡。

現代農業園區的特點

一、現代農業園區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核心。現代農業是傳統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如何實現這個過渡是農業發展的關鍵。

二、現代農業園區以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為引領。要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離不開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現代農業園區的建立著重解決農業科技瓶頸問題,形成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機制,有利於攻克技術難關,為現代農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現代農業園區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主線。我國農業發展滯後,很大程度上源於各種不合理的制度。因此,現代農業園區側重於進行機制創新,打破資源總量制約、資源利用率不高、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等瓶頸,真正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構建起農業可持續增長的長效運行機制。

四、現代農業園區以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由於地理、氣候等制約,我國農業難以實現規模化發展。為此,現代農業園區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五、現代農業園區以推進區域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為基本立足點。現代農業園區的建立,最基本目標是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使農業產業結構在城鄉統籌發展的環境下獲得調整和優化。

總而言之,現代農業園區是現代農業的展示窗口,也是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與規劃成效直接影響高新農業技術的展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科技水平提升與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相關焦點

  • 全球現代化工園區5大特點!化工人,告別髒亂差,你的園區離世界級...
    本文整合了世界現代化工園區呈現出五大特點,有哪些值得我國借鑑的呢?在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東京灣、伊勢灣與瀨戶內海、大阪灣等三大地區,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和德國路德維希港等地區,逐漸發展形成了較為集中的大型煉化一體化生產基地。這些化工產業聚集帶和聚集區經過長期的經營發展,具備了現代化工園區的基本特徵。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20種典型模式
    湖北省潛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堅持「好水好蝦好稻」理念,通過政府引導、園區創建、市場主導、農民參與,建成標準化蝦稻基地 70 多萬畝。13個萬畝連片基地和65個千畝以上基地,「蝦稻共作」模式已經成為現代農業「小糧倉、小銀行、小水庫和小肥廠」的「四小」典範,種稻養蝦相得益彰。
  • 互助縣國家級高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帶動農牧業發展
    始建於2008年7月的互助土族自治縣國家級高原現代農業示範園在2012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國家級農業示範園區,園區總面積56萬畝,涉及全縣18個鄉鎮280個行政村,有現代農業科技園等5個園,重點發展油菜制種、馬鈴薯繁種、牛羊養殖等十大農牧業生產基地。
  • 聚焦中國農業70年 昌盛日電光伏+農業創新模式為農業發展培植厚土
    園區一二三產融合,聯動發展而經過多年的模式探索和深耕,昌盛日電充分發揮光伏與農業結合的優勢,以光伏農業綜合體為載體,成功實現了集新能源綜合應用、高效設施農業種植、造血式精準扶貧、農業創客於一體的一二三產聯動發展模式,取得了政府、企業、農民與合作夥伴的多方共贏。
  • 招商引資熱點行業集——現代農業(一)|農產品|綠色食品|蜜柚|蔬菜...
    隨著環境資源壓力的不斷加大,農業勞動力的結構性變化,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逐步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保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園區規劃「五區兩中心一平臺」,包括特色旅遊食品加工區、小微企業孵化區、生態肉製品一體化加工區、有機果蔬製品加工區、優質糧油製品精深加工區、工業旅遊集中展示中心、物流儲運商貿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八個主要功能區。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對於現代農業生態改造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及結構調整提供全新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我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與實踐 目前,我國各地已經探索出許多獨特而實用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種養加工複合模式、立體複合循環模式及物質再利用模式3種常見模式。
  • 農地非農化 西南地區最大現代農業苗木花卉觀光園區誕生秀麗東方
    秀麗東方是集花卉種植觀光區和苗木種植觀光園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種植園,園區內95%的面積都是花草樹木和可親近草坪,沒有農地非農化,也沒有改變土地性質,搞的都是現代農業!  1250畝的園區內種植了梅花、桃花、海棠、櫻花、杏花等數十種木本花;樸樹、香樟、水杉、銀杏等喬木上萬棵;還有大量冰島虞美人、鬱金香、黃金菊等草本花,是川內草木本花品種最豐富的園區。  位於「三聖花鄉」的秀麗東方,作為成都環城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是在做現代農業!
  • 借「大數據」東風 東方集團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運營新模式
    張弓告訴記者,佳格的核心服務是通過提供作物大數據、氣象預測以及病蟲害預警服務,實現中國農業從傳統「看天吃飯」的經驗模式到「知天而作」的現代數據農業模式的轉變。為農業企業解決以下痛點:一類是以氣象、遙感和地面數據為基礎的農業信息系統,比如給用戶提供作物長勢監測,結合地塊級氣象服務和病蟲害預警、智能化灌溉植保,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種植效率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另一類是農產品的評估需求,包括農業種植,農產品貿易和金融體系服務。  據專家分析,農業是非常高風險的行業,農產品價格每天在變,原因在於天氣不確定,以及種植的不確定性。
  • 【海南日報】蘭洋大皇嶺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循環立體種植養殖模式
    ■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柳鶯 林書喜驅車沿著307省道向儋州市蘭洋鎮行駛,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共享農莊、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招牌十分醒目。8月4日,記者來到蘭洋大皇嶺現代農業產業園。
  • 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開工 助力通江現代農業發展
    」和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共贏的新路子。現階段,通江將全力建設「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作為德瑞通江總部經濟建設首個項目,總投資3億元,主要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種養基地,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既符合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要求,也是全面貫徹落實全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現場會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得到了巴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 蘭開馳: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雅安特色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新路子
    「加強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謀劃,高質量高水平編制好全市『十四五』規劃,統籌抓好年底各項重點工作,卯足幹勁、全力衝刺,堅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為明年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 河南同中亞國家農業方面開展了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這場說明...
    11月27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走進中亞情況說明會上獲悉,河南多家涉農單位與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共建現代農牧學院、現代農業示範園、農業產業合作區,已取得一系列積極成果。會上,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級幹部周辰良用「大牧場、大糧倉、大廚房、大市場」概括介紹了河南農牧業的特點和情況。
  • 德陽市科協助力成德眉資現代農業聯動發展
    四川新聞網消息 11月24-25日,2020年成德眉資現代農業園區聯動發展峰會暨第六屆中國(成德)智慧農業創新論壇在成都、德陽兩地共同舉辦。此次活動圍繞省委「要把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以及「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重點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要求,就成德眉資現代農業園區融入聯動發展坐標系,加強要素整合和資源協調,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重大需求,形成協同融合、聯動發展的優質「朋友圈」共商發展大計。
  • 2020年中國物流園區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現代物流園區從大的方面講,主要具有兩大功能,即物流組織管理功能和依託物流服務的經濟開發功能。作為城市物流功能區,物流園區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運輸樞紐設施、運輸組織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適應城市物流管理與運作需要的物流基礎設施;作為經濟功能區,其主要作用是開展滿足城市居民消費、就近生產、區域生產組織所需要的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
  • 第三產業包括哪些行業?
    第三產業包括哪些行業   我國的產業分類標準:  國家統計局1985年對三次產業的劃分作了專門的規定,即:  (1)第一產業是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2)第二產業是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業)和建築業;
  • 現代農業這樣在各地蓬勃發展
    柏鄉縣在「穩糧、增菜、優果、興牧」的基礎上,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和工業倍增計劃,推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協調發展,鼓勵支持農產品加工業與休閒、旅遊、文化、教育、科普、養生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初步建立起低碳、低耗、循環、高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河北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糧食、牡丹、葡萄、中藥材等產業正在興起。
  • 現代農業產業園拉動效應
    遼寧省東港市是農業大縣,擁有沿海、沿江、沿邊地理優勢,逐步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草莓生產出口基地。東港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草莓優勢特色產業,以搶建現代農業「橋頭堡」為主攻方向,以規模種植基地為依託,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牽引,持續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和鄉村產業振興。
  • 中山三角鎮:借力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 建設沙田風情生態旅遊小鎮
    在「十三五」期間,三角鎮將大力發展規模、集約、高效、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園區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同時繼續推廣升級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經營模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催生大型農業龍頭企業。   與此同時,三角鎮將持續致力於建設創新發展、優化發展的金三角和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綠三角。
  • 中國產業園區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園區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主要研究分析了產業園區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產業園區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產業園區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產業園區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產業園區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產業園區市場競爭格局及產業園區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產業園區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產業園區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大王寨鎮打造現代農業互助合作模式
    近年來,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大王寨扶貧項目基地及周邊主要是種植櫻桃西紅柿(聖女果),現在扶貧項目基地可達到從種子到種苗,種植服務及銷售的一體化農業公司,做到前期有先進性的種子育苗,中期生產搞農業技術服務,杜絕劇毒農藥,嚴控蔬菜質量安全;生產後期做蔬菜品牌,分裝進超市,蔬菜分級,等級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