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大數據」東風 東方集團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運營新模式

2020-11-28 新華網客戶端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推進物聯網試驗示範和遙感技術應用;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3月26日,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811.SH)與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同開創基於大數據的現代農業產業運營新模式,在農業技術應用服務、農業金融服務和農業高科技投資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打造平臺層面、產業運營層面、產業布局層面等多層面、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係。此舉正是積極響應中央實施的「以科技升級釋放農業發展新動能」的鄉村振興戰略精神。

  科技協同 讓傳統農業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

  近年來,大數據細分行業應用破引人關注,不少行業均已頻出標杆公司,如金融、公安、工業等。相比之下,而農業領域仍鮮有大數據公司涉足。從供給側看,我國農業正在從小農經濟逐步走向商品化、規模化經營。從需求側看,我國直接消費型農產品出現標準化、規模化趨勢。如何保證大規模作物品質的標準化和高品質,是越來越多農業經營主體關注的問題。

  佳格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農業大數據公司之一,該公司通過衛星和氣象等技術手段,挖掘空間數據,在氣象遙感分析體系下,提供技術領先的農業大數據SaaS平臺,指導農業生產。近年來,佳格及其創始人張弓憑藉著對農業的熱情,用數據驅動農業,已經取得相當絕對優勢的行業領跑地位。此前,佳格已推出的數字農業系統「耘境」,集合了全方位的農業大數據獲取、存儲、分析及可視化板塊,可帶來穩定、高效、精準的農業大數據服務;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快速了解和預估天氣變化及農作物的生產情況,從而及時進行農事安排、農機調配等活動,大幅度實現增產增效,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大力推動了農業4.0的變革。

  佳格創始人兼CEO張弓,擁有十餘年極豐富的衛星遙感數據處理經驗,被認為是國內農業大數據領域的代表性人物。他是南京大學大氣科學與氣象學學士、北京大學地理學碩士、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生態學博士,在美國博士畢業後,他成為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名數據科學家,從事衛星和氣象大數據在農業和生態領域的應用,並參與美國農業部和美國森林局以及商業機構的重要項目,多項技術創新成果被應用於NASA地球信息共享系統。

  張弓告訴記者,佳格的核心服務是通過提供作物大數據、氣象預測以及病蟲害預警服務,實現中國農業從傳統「看天吃飯」的經驗模式到「知天而作」的現代數據農業模式的轉變。為農業企業解決以下痛點:一類是以氣象、遙感和地面數據為基礎的農業信息系統,比如給用戶提供作物長勢監測,結合地塊級氣象服務和病蟲害預警、智能化灌溉植保,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種植效率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另一類是農產品的評估需求,包括農業種植,農產品貿易和金融體系服務。

  據專家分析,農業是非常高風險的行業,農產品價格每天在變,原因在於天氣不確定,以及種植的不確定性。佳格可以進行產值預判,從金融和貿易的角度,服務場內場外期貨公司、貿易公司。利用中、美、歐等數十顆衛星和無人機實時採集地面和氣象數據,整合土壤、地塊、作物、農資等全方位信息。在後端,將眾多環境變量納入到計算模型中,通過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圖像解析和數據分析算法,將數據可視化,實現面積測算、適宜區規劃、生產周期測算、產量預估、病蟲害防治指導、作物植保等全產業鏈數據支持和管理級服務。

  強強聯合 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大數據支撐

  當前農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很多:農產品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不平衡,農業的質量發展不充分;農業生產的規模與效益不平衡,農業的效益實現不充分。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解決上述農業問題的主要手段。這就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通過創新驅動,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

  東方集團發力農業大數據正是順應了國情農情。在發布會上,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濤表示,「中國農業還缺乏一些大數據,農產品的市場行情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在價格變化中吃虧的可能更多的是種地的人,他們掌握不了規律,導致很多損失。從種植到收穫,包括最後相關的消費數據都是極其缺乏的,所以需要一種方式能夠快速收集和分析這些數據。我們覺得不管是通過氣象、氣候數據,還是其他衛星得到的播種面積等相關數據,是能夠有效解決生產這端數據供給的。」

  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濤指出,「現代農業是東方集團的主營業務之一, 用心做好產品、為中國人的餐桌提供綠色、健康、安全的食品,是企業始終肩負的使命與責任。也正因為這點,我們深耕農業領域,堅持創新、整合資源、不斷挖掘新的增長動力——例如和佳格天地的合作,就是要把科技引入農業,提高農業產量,降本增效,提升產業化水平;同時,雙方共同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模式,激發行業內更多創新力,共同促進農業產業升級。」

  據長江證券農業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總量為3285萬噸,佔國內進口大豆消費比重的接近三分之一。黑龍江是國內非轉基因大豆的主產區,東方集團依託地域優勢在大豆、玉米等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優勢,藉助佳格這種農業大數據龍頭企業的科技力量,將有望大幅度提高區域範圍內大豆等的產量和品質,有利於提升在農業產業的競爭力。

  農業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指出,「要加快構建數據資源體系,解決農業數據匱乏問題,農業農村是大數據產生和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是我國大數據發展的基礎」。隨著農村人口轉移,新型城鎮化的推動以及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我國農業在走向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經營方式都在發生巨大變革。尤其是以龍頭企業為主的社會資本投身農業大數據,將極大改變產業格局。

  隨著東方集團和佳格等龍頭企業深根農業和投入鄉村振興,以上局面有望得到改變。業內人士認為,這種跨界合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和協同性。

 堅持創新 民營企業為傳統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東方集團是一家以現代農業產業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其旗下子公司東方糧倉自2009年成立以來,先後在黑龍江省五常、方正、肇源這三個糧食主產區投資興建了三個年綜合加工能力為30萬噸的現代化稻穀精深加工園區,並在五常核心產區流轉13000畝優質水稻田,建立了從育種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經營管理商業模式。與五常市政府合作建設的五常市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已成為國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此前,東方糧倉的品牌早已受到業內及媒體持續廣泛關注,其推出的「東方香米」系列——「天地道」、「天緣道」等品牌產品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優質東北大米品牌。東方糧倉還以黑龍江、北京、山東、成都、大連等城市為重點區域,依託當地業務網絡和國內農產品倉儲物流節點,形成了面向全國市場的農業戰略布局。目前,東方糧倉已建立了從育種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經營管理商業模式,集種植基地、高科技示範園、稻穀精深加工園區、科技研發、貿易、倉儲、物流於一體,致力於發展成為全產業鏈現代化農業集團。

  此次選擇與佳格戰略合作,正是看重佳格大數據的優勢。東方集團也將充分發揮此前積累的產業優勢。在農業生產領域方面,藉助佳格將提供的農事管理、作物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多種服務,實現東方集團農產品原產地溯源和農業生產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升級;在大宗糧食貿易領域,藉助佳格已搭建的水土、氣候監測和風險預警系統,加強田間農作物量化測算和精確評估,為大宗糧食貿易業務提供決策輔助;此外,在東方集團金融板塊供應鏈金融和普惠金融等農業金融業務方面也將進行深度探索合作。

  據悉,東方集團擬推動與黑龍江省政府合作,擬組建「東方佳格農業研究院」,培養長期、穩定的農業大數據研究團隊,建立完善的團隊對接、交流、科研和服務的合作機制,針對不同地區建立完善的科學種植指導規範,這將為東北地區大農業生產、經營帶來示範效應。(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

相關焦點

  • 科迪華農業科技攜手正大集團探索種植經營新模式
    在崑山基地,科迪華農業科技與正大集團聯合打造了因地制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在充分滿足基地特定需求並助力增產增收的同時,也積極探索了種植經營新模式,助力中國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    科迪華農業科技亞太區總裁傅培德(PeterFord)表示:「立足崑山基地,科迪華與正大集團聯手開展的這一系列實踐,將進一步釋放我們三大核心業務的強勁實力,有效賦能正大集團種植事業的創新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們也希望這些圍繞種植經營新模式的探索,能更廣泛地賦能更多中國的種植者乃至整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 同樣是雞產業,清遠雞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才可以借「雞」高飛?
    同樣是雞產業,那清遠雞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才可以借「雞」高飛?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清遠雞現代農業產業園,給這個產業園借「雞」支招!一、項目概況1 項目簡介說到清遠,無人不曉清遠雞,是清遠農業最響亮的名片,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清遠雞鮮香無比,味道濃鬱,吃一口唇齒留香,喝一口湯汁入口回香!也是廣東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雞之一。
  • 【浩蕩東風鼓春潮】市農業農村局:招大引強 現代農業加速發展
    過去一年來,市農業農村局火力全開,把招商引資的目標瞄準「500強」、行業龍頭、獨角獸等農業企業,全面開啟「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新模式,不僅邀請省內外現代農業龍頭企業來廈考察洽談,更主動奔赴全國各大城市洽談。廈門現代農業招商引資駛入快車道,現代種苗業、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流通服務業等都市現代農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 推進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研發生產第三代智能農機的控制晶片、作業系統、輪轂式發電機、大扭矩測速器等核心部件,培育形成以無人智能系統研發、核心零部件製造、整機裝配及市場化應用、大數據系統服務為核心的農業智能裝備製造業。大健康及功能性食品產業。
  • 東風集團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籤署系列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中都肩負著重大責任。東風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表示。   竺延風指出,長期以來,東風集團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力巨擘,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為東風集團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近幾年,雙方在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服務及推廣應用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合作,同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大力支持東風集團電力企業的分離移交改革。
  • 鹽鹼地上的新模式:勝偉草牧產業示範園究竟好在哪?
    「寄母還犢」聯農帶農共享經濟:以平等合作、互利共享為原則實現共創共贏,首創「寄母還犢」助農扶貧新模式,把農戶嵌入現代肉牛養殖產業鏈,勝偉集團將鹼地黑牛母牛寄養在農戶家裡,生出小牛犢後,再由勝偉集團統一回購。
  • 調新調優農業產業結構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在謀劃和部署今年秋播工作中,我市把調新調優農業產業結構作為重點,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設施高效農業項目,通過突出高效農業發展、農業載體建設和農業規模經營,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土地效益和農民收入「雙提高」,全力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 積極發展數據驅動的新經濟新動能新模式
    加快打造政務數據資產的管理平臺、智慧城市建設的運營平臺、數字經濟發展的投資平臺、產業生態優化的服務平臺,推動大數據在數字經濟、數字城市、數字政府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鄒偉) 12月2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調度南京大數據集團公司有關工作
  • 金恪集團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加大現代農業發展力度
    目前,金恪集團旗下「農業+食品」板塊通過農業生態園、香榧產業鏈、「葡萄酒+」產業、大閘蟹養殖、農產品電商、農業服務+科技構成了鏈條完整的產業生態。此次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為金恪集團「農業+食品」板塊提供更多發展機會,集團也將繼續依託資源融合、產業整合,為各地鄉村產業提供新動能,推動地方產業融合和城鄉融合。
  • 楊凌農科頂天立地 現代農業展翅騰飛
    梳理楊凌現代農業的發展脈絡,不難看出楊凌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對「現代種業」的深謀遠慮,也深深體味到農業部門率先突破貫徹落實的步穩蹄疾。   早在2012年,楊凌就提出將種子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產業,相繼設立種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種業發展基金,由政府率先拿出真金白銀大力支持種子產業發展。
  • 現代農業這樣在各地蓬勃發展
    核心提示傳統農業粗放的生產方式被現代農業高效、低耗的生產方式所取代,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初步建立,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蓬勃發展,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產業支撐。河北柏鄉縣龍華鄉後渤海農業公園內樹林中養殖的鴨子。
  • 高成:景區依託型房地產開發轉變為打造旅遊目的地的新模式
    實力就在大理以「大理的小院子」為起點開始嘗試,獲得了市場和客戶、乃至很多同行的認可,所以集團從探索客戶需求的基本點出發開啟了全面轉型,抓住政策契機,積極謀變,憑藉自身的資源和品牌優勢,在2016年啟動了多元產業布局。自此為客戶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體驗,成為了驅動公司不斷前進的動力。
  • 愉悅集團全力打造大健康產業
    ,感受了大健康產業的魅力。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愉悅集團積極融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立足高新區特色,重點布局的大健康產業擁有康復醫院、醫養聯合體、健康研創平臺、智能製造基地、新零售、健康教育、萬物生頤養小鎮等七大板塊。
  • 從零產業到現代農業——湖北運鴻集團大健康生態產業園發展紀實
    這些肽產品通過運鴻集團旗下有味生活3D商城銷往全國,並銷往東南亞一些國家,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貿易關係,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閃耀著湖北企業的身影。  因地施策 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以產業帶動農民豐收,讓農民的勞動果實更加富有價值。」2012年湖北運鴻光伏發電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時,湖北運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玉保的承諾擲地有聲。
  • 2020中國呼叫中心與大數據產業峰會(上海.國際會議中心.5月18-19日)
    顏曉濱作為政府特聘顧問,協助主持貴陽呼叫中心產業規劃,整體設計了貴陽服務外包及呼叫中心示範基地,促進了華雲服務落地貴陽,協助進行大數據與呼叫中心產業在全國的發展。顏曉濱在華雲服務示範基地分別給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趙克志書記(現河北省委書記)、陳敏爾書記(現貴州省委書記)、寧夏自治區主席劉慧等數十位領導就大數據與呼叫中心產業發展進行了專門匯報與介紹。
  • 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巨龍引領現代農業之風騷
    「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黨組一班人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迎難而上,確立了「以農為本,調整結構,安居樂業」的工作方針,先後實施了「儘快扭虧、重振優勢、轉換機制、打造產業集團」的「四年四步走」戰略。廣墾人認準一個目標: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培育一系列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化集團,以此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企業增效、農場職工和農戶增收、國有資產增值、農墾帶動作用增強,為此,他們演出了連臺好戲。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觀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東風集團與國家電網戰略合作 推動產業鏈資源有機整合
    > 作者:塗堩中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2020年11月26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集團」)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武漢舉行,雙方將結合各自優勢
  • 渭南經開區:酵素產業引領現代農業新發展
    原標題:攜手合作同築夢 拔錨啟航著新章——渭南經開區:酵素產業引領現代農業新發展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渭南經開區」)是渭南市按照整合優勢資源、突出優勢產業、實現錯位發展這一定位,傾力打造的具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的產業新城和經濟強區,也是渭南中心城市「一城三區五大組團」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渭南經濟發展新引擎、新增長極的使命和責任。
  • 海航加快布局航空貨運產業,打造海南超級新空港大物流
    今年以來,海航積極貫徹國家發展航空貨運的決策部署,加快布局航空貨運產業,助推海南自貿港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截至10月底,累計運送近3萬噸海南農產品出島,為海南林果業、養殖業貫通流通環節,拓寬銷路,助力提高海南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提升航空貨運能力,執行客改貨2100餘班2月份以來,受調控政策影響,我國客運航線大量停航,腹艙帶貨能力受到極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