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20種典型模式

2021-01-15 騰訊網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

福建省安溪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撬動安溪縣茶產業的關鍵一役

安溪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創建中進行了深度規劃,致力於打造鐵觀音產業大格局,花大力氣促進茶產業向茶機械、茶包裝、茶配套、茶創意、茶食品及精深加工等領域延伸,2018年涉茶總產值達106億元,比2017年增長9.1%。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泡菜建設多樣基地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建設泡菜原料新品種繁育試種基地、泡菜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泡菜農耕文化體驗基地。2018年,園內蔬菜種植面積達16萬畝,新增7家省級龍頭企業,主導產業集中度達78%,年加工泡菜原料170萬噸,佔全國泡菜市場份額的1/3。

河南省正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龍頭帶動、品牌集中、品類齊全的花生加工體系

河南省正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在17萬畝耕地上種植優質花生16.6萬畝,帶動全縣種植花生 170多萬畝,輻射周邊市縣種植花生近1000 萬畝。產業園相繼引進「君樂寶」「魯花」兩個龍頭企業,以及花生天地、正花食品、正味糧油、維維糧油等以花生油、休閒食品、花生飲料、花生蛋白、花生保健食品為主的深加工企業,形成了龍頭帶動、品牌集中、品類齊全的加工體系。園內花生加工企業達到30家,花生機械生產企業 38 家,君樂寶乳業延伸產業鏈,建成了4000多畝的樂源觀光牧場。

黑龍江省五常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依託優勢特色水稻產業,全產業鏈開發黑龍江省五常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依託優勢特色水稻產業,通過多種稻米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目前,園內水稻種植面積達30萬畝以上,全部實現自動化、精準化、標準化、生態化,「稻米觀光稻米體驗稻米加工稻米品鑑稻米營銷」的全產業鏈開發格局已經成型。

湖北省潛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標準化蝦稻基地70多萬畝

湖北省潛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堅持「好水好蝦好稻」理念,通過政府引導、園區創建、市場主導、農民參與,建成標準化蝦稻基地 70 多萬畝。13個萬畝連片基地和65個千畝以上基地,「蝦稻共作」模式已經成為現代農業「小糧倉、小銀行、小水庫和小肥廠」的「四小」典範,種稻養蝦相得益彰。

湖南省靖州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依託楊梅、茯苓兩大主導產業,發展產業融合

湖南省靖州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依託楊梅、茯苓兩大主導產業,採用大基地、大加工、大營銷和大融合方式,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先後建設了楊梅生態博物館、後山溪楊梅觀光園、飛山文化旅遊區、木洞響水楊梅生態園等休閒旅遊點以及大批農家樂、農家民宿等,形成「接二連三」「跨二進三」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業態。

山東省金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品牌優勢,聚集全國70%的大蒜交易量

在山東省金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智能大蒜精量播種機每天可播種大蒜50多畝。據介紹,一臺機器相當於200名勞動力的工作量,徹底改變了傳統大蒜播種勞動強度大、種植效率低的局面。大蒜覆膜、收穫機械、植保無人機、水肥一體化等先進裝備已在園內大面積推廣應用。此外,產業園通過品牌優勢,聚集了全國70%的大蒜交易量。

吉林省集安市現代農業產業園:與科研院所共建國家人參加工技術研發中心

吉林省集安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以龍頭企業為主體,與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吉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了國家人參加工技術研發中心。2018年,產業園內企業承擔國家和省市級科技項目9項,投入研發資金7713萬元,比上年增長429%。

江蘇省泗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桃果全程機械化生產

江蘇省泗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結合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在園內推進桃果全程機械化生產,購買各類桃果農機具400臺(套),為桃農提供打藥、施肥、除草、剪枝、摘果等服務,節約了 60% 的生產成本。目前,桃樹移栽、施肥除草、病蟲防治、套袋摘果、整枝修剪、碎枝還田等環節均實現了機械化作業。

浙江省慈谿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投入50多億,搭建三大科創平臺

浙江省慈谿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投資2.1億元搭建杭州灣現代農業研究院、滄海慈湖農創客基地、國際食品研發中心三大科創平臺。其中,國際食品研發中心可入駐國際化高層次研發人才300名以上,引進浙江大學等12家科研單位,組建16個專家團隊,確保每家企業都有一家科研單位對接,每個重大項目都有專家團隊服務。截至目前,產業園已累計投入50多億元,形成了優質糧食和精品果蔬兩大主導產業。

山東省棲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開發系列蘋果深加工產品

山東省棲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實施「智慧農業關鍵技術與系統集成」「蘋果園病蟲害預測預報與精準防控」「果園花果精準調控與品質管理」等農業高科技成果轉化項目9個。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束懷瑞,農業農村部果蔬加工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廖小軍等高層次人才17人,開發出蘋果脆片、蘋果酵素、蘋果氣泡酒、白蘭地等系列蘋果深加工產品。

陝西省洛川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果業綠色循環發展

陝西省洛川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家庭農場種養循環、大型養殖與散戶對接循環、果園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模式,推進果業綠色循環發展。在該縣的果園中,樹上掛殺蟲燈、粘蟲板、誘蟲帶,樹下均勻設置水肥灌溉設備的綠色生產模式得到大面積推廣。產業園支持園內企業實施「果、草、畜、沼、水」五配套生態循環模式,建成有機肥加工廠6家,年生產有機肥15萬噸,化肥和農藥施用量均降低5%以上。同時引進枝條生物質發電和反光膜鋁塑分離廠,年回收枝條30萬噸、廢舊反光膜5000噸,果園農業面源汙染得到有效治理。

黑龍江省寧安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對俄、朝、韓三國重要的出口蔬菜生產基地之一

在黑龍江省寧安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標準化、規模化瓜菜生產園區達到21個,渠路全面配套,噴灌、滴灌實現全覆蓋,水肥一體化面積達5萬畝,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比例達100%,成為我國對俄、朝、韓三國重要的出口蔬菜生產基地之一。

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現代農業產業園:推行稻田養鴨有機農業模式

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現代農業產業園堅持讓「綠色」坐正席、唱主角,大力推行稻田養鴨有機農業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能給稻田除蟲、除草,鴨子的糞便也可作為有機肥有效提升土壤肥力。隨著「鴨稻共作」的廣泛推行,稻田養鴨、養蟹、養魚、養小龍蝦等「一稻兩吃」種植模式在產業園遍地開花。

黑龍江省慶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稻米全產業發展,聚焦綠色有機

在黑龍江省慶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定位稻米全產業發展,聚焦綠色有機精準發力,秸稈造紙、生物質發電、酵素葉面肥生產、秸稈收儲運、土壤修復碳基肥等多種形式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面開展。目前稻殼汽化發電項目正在推進,已完成秸稈堆漚肥2.5萬噸。

江西省信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臍橙標準化、優質化、集約化和綠色高產高效

江西省信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把臍橙產業作為富民產業,通過推廣「無毒化栽培、綠肥套種、水肥一體化、整形修剪、病蟲害綜合治理」等15大標準化生產技術,使臍橙生產朝標準化、優質化、集約化和綠色高產高效方向發展。果園水肥一體化率達65%以上,生態標準化率達80%,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達60%,測土配方施肥覆蓋面達到了90%。

貴州省水城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把國有公司、村集體、企業、農民連成共同體

貴州省水城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不斷深化「三變」改革,把國有公司、村集體、企業、農民連成一個共同體,形成村企聯合、產業連片、基地連戶、股份連心、責任連體的「五連模式」,成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示範樣板。園內共有3.32萬戶農戶(其中貧困戶0.56萬戶)以土地流轉入股獼猴桃產業,實現保底分紅12068萬元;農戶在基地務工實現收入15230萬元,其中貧困戶收入4472萬元。2018 年產業園帶動脫貧16763人,佔全縣脫貧人數的26.17%。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推行一系列聯農帶農模式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現代農業產業園以「濰縣蘿蔔」和「寒亭西瓜」兩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為依託,大力推行「合作社農戶」「企業基地農戶」「協議收購保民收益」等聯農帶農模式。目前已有60%的農戶加入合作社,2018年產業園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萬元。

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普洱思茅有機茶公共品牌

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發展有機茶為突破口,打造「普洱思茅有機茶」公共品牌,支持龍頭企業積極推行「公司村委會合作社農戶」「農民入股保底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充分調動了農民參與產業園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18年實現65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利益聯結全覆蓋,園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750元,超過當地平均水平30%以上。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多種利益聯結模式,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以蔗糖為主導產業,堅持帶農、惠農、富農、興農導向,探索出了「公司合作社農戶保底價市場二次連動價」的「二次分紅」模式,「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土地流轉優先返聘」模式,「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 農戶金融」的「保底收購」模式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END

相關焦點

  • 現代農業產業園拉動效應
    遼寧省東港市是農業大縣,擁有沿海、沿江、沿邊地理優勢,逐步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草莓生產出口基地。東港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草莓優勢特色產業,以搶建現代農業「橋頭堡」為主攻方向,以規模種植基地為依託,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牽引,持續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和鄉村產業振興。
  • 海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空間布局與功能分區
    重點沿線大力拓展農業生態休閒與旅遊功能,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農園、農業公園、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田園綜合體等,打造產業園農旅融合發展軸。加快農業生態建設與修復生態環境基礎上,立足南亞熱帶農業景觀特色,打造具有地方風情的特色農業與生態涵養景觀廊道。同時,沿環線有機串聯農產品加工園、物流園、科技創新園等產業與現代要素集聚平臺,突出沿線的現代要素集聚展示功能。
  • 【海南日報】蘭洋大皇嶺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循環立體種植養殖模式
    ■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柳鶯 林書喜驅車沿著307省道向儋州市蘭洋鎮行駛,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共享農莊、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招牌十分醒目。8月4日,記者來到蘭洋大皇嶺現代農業產業園。
  • 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一行赴西姜寨愛思嘉現代農業產業園考察交流
    5月20日下午,副校長王學路,開封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開封市委員會主委、河南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苗琛帶領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及部分專家一行15人,赴開封市祥符區西姜寨現代農業產業園考察,就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發展、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等事宜深入交流。
  • 同樣是雞產業,清遠雞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才可以借「雞」高飛?
    同樣是雞產業,那清遠雞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才可以借「雞」高飛?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清遠雞現代農業產業園,給這個產業園借「雞」支招!一、項目概況1 項目簡介說到清遠,無人不曉清遠雞,是清遠農業最響亮的名片,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清遠雞鮮香無比,味道濃鬱,吃一口唇齒留香,喝一口湯汁入口回香!也是廣東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雞之一。
  • 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開工 助力通江現代農業發展
    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的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於8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巴中市副市長王毅出席在通江縣原至誠園藝場舉行的開工儀式並宣布項目開工。通江縣委書記孫輝在儀式上表示,德瑞集團通江總部經濟建設項目,作為通江農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 2020年度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婁底市級示範園項目擬申報名單公示
    根據《婁底市農業農村局 婁底市財政局2020年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市級示範園申報指南》文件精神,經企業自主申報,冷水江市農業農村局、冷水江市財政局實地核查,擬推薦冷水江市宏達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冷水江市惠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冷水江市青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申報2020年度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婁底市級示範園項目
  • 楊凌農科頂天立地 現代農業展翅騰飛
    可以說,很少有一座城市能像楊凌這樣對農業一往情深。   20年前,國家首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成立於楊凌,寓意中國農業的新希望將從此迸發。不負光陰20載,視農業為立區之本,楊凌始終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履行國家使命的基本遵循,艱苦創業,以特立獨行的方式,銳意進取,探索創新,在從戰天鬥地的傳統農業到人定勝天的現代農業變革的關鍵時期,楊凌這個現代農業「老標杆」正在煥發「新光彩」。
  • 從零產業到現代農業——湖北運鴻集團大健康生態產業園發展紀實
    這些肽產品通過運鴻集團旗下有味生活3D商城銷往全國,並銷往東南亞一些國家,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貿易關係,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閃耀著湖北企業的身影。  因地施策 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以產業帶動農民豐收,讓農民的勞動果實更加富有價值。」2012年湖北運鴻光伏發電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時,湖北運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玉保的承諾擲地有聲。
  • 南雄規劃種植優質稻16萬畝,推進省級絲苗米產業園建設
    近年來,南雄市聚集「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現代要素,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全力打造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韶關市乃至廣東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 張正斌:創建生物技術型現代農業
    中國人均耕地保有量為1.4畝(不到0.1 hm2), 必須走生物技術型現代農業道路,提高資源利用率。中國是人口和農業大國,因此,中國必須發展成為「生物技術型現代農業國家」。世界發達國家現代農業模式可以以美國現代農業模式為例,它是以生物技術型農業為基礎高速發展的。
  • 德陽市科協助力成德眉資現代農業聯動發展
    來自成德眉資四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行業專家、現代農業園區及涉農科創企業代表共計約200餘人參加了峰會。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智慧農業在創新發展中的疑點、難點,探索成德眉資同城化走向實際的突破口。峰會現場,溫江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中江縣龍泉山丹參白芍現代農業園區、眉山中法農業科技園、安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四地園區代表進行了重點推介。
  • 吉水縣瀚羽霏智慧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奠基儀式順利舉行
    #吉水大小事#8月29日上午,吉水縣瀚羽霏智慧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開園奠基儀式在楓江鎮洲橋村舉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小毛、市畜牧獸醫局局長陳志強,縣委副書記段恩雄、縣委常委李長生、縣委常委、副縣長張青,以及來自縣委辦、縣政府辦、縣農業農村局、商務局、應急管理局等縣直部門單位、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對於現代農業生態改造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及結構調整提供全新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我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與實踐 目前,我國各地已經探索出許多獨特而實用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種養加工複合模式、立體複合循環模式及物質再利用模式3種常見模式。
  • 樟樹市發展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該市聚焦「六穩」「六保」,圍繞保障糧食生產、豐富「菜籃子」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不斷擴大種養規模,提升經濟效益,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該市堅持把穩定提高糧食產能放在首位,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強化科技裝備支撐、優化生產區域布局、突出規模示範帶動,連續多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26.96萬畝,總產量達59萬噸以上。
  • 渭南經開區:酵素產業引領現代農業新發展
    近年來,全區按照「突出優勢、錯位發展、追趕超越」的思路,形成了「三園一城」發展格局(食品產業園、商貿物流園、汽車產業園、中國酵素城)。特別是中國酵素城核心區即將正式運營,目前已入駐企業30餘家,擁有各類酵素產品達100餘種,實現年產值10億元以上,已發展成全國規模較大、產業聚集度較高、配套較為完善、品牌影響力較大的生物發酵產業聚集區。
  • 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對於現代農業生態改造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及結構調整提供全新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我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與實踐目前,我國各地已經探索出許多獨特而實用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種養加工複合模式、立體複合循環模式及物質再利用模式3種常見模式。
  • 招商引資熱點行業集——現代農業(一)|農產品|綠色食品|蜜柚|蔬菜...
    隨著環境資源壓力的不斷加大,農業勞動力的結構性變化,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逐步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保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本期小編匯總整理了各地方現代農業相關的招商引資項目,具體詳情如下:  01  山東泰安(共4項)  (1)澱粉深加工產業園項目    項目概況:澱粉深加工產業園項目位於肥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項目規劃佔地面積240畝,建築面積
  •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
    除了精華液是古方配製,鐵皮石斛生物纖維滋養面膜在現代科技上也不甘人後,它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成功將天然生物纖維膜材與鐵皮石斛有效結合而成的面膜。 依託紅豆杉核心資源,蔣成和專家們成功將鐵皮石斛和紅豆杉兩個珍稀植物融合到一起,這種種在紅豆杉樹上的鐵皮石斛屬全國獨創,石斛多糖含量高達60.7%,超過藥典標準一倍。
  • 10個縣、20個鄉鎮 廣東將推進農業數位化轉型
    日前,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提出,通過3年左右的探索實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