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下:環保產業的發展與變革

2020-12-0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今年9月,發改委等多部委再次出臺EOD有關政策,但對絕大多數環保人而言,EOD仍只是一個並不起眼的新物種,但筆者卻認為它的成敗將在很大程度上引領環保產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與變革。

01 關於EOD

1.1.背景:四梁八柱迎來環保最好時代,缺錢困境暗藏最壞時代

關注政策的朋友應該知道,自十八大以後,我國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2015年國務院出臺了兩個重磅文件:《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為標誌,疊加一系列配套制度,我國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體系。

因此,總有人說,環保是朝陽產業,這是一個幹環保最好的時代,這當然沒錯,簡直是要理論有理論,要執行有方案!

然而,這忽略了環保一直以來就是個花錢的東西,在我國財政主要矛盾(即剛性支出日益增長與財政收入增長不斷放緩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的情況下,我國的環保產業也正面臨著這個時代最大的困境:缺錢。

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環境部從2018年即開始提出了EOD模式的倡議,到今年發改委等多部委再次出臺EOD有關政策,可見中央之重視。同時,也讓人明顯地感受到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與環境汙染之間日益凸顯的矛盾!

那麼EOD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且先看個例子。

1.2.引子:跟達康書記學習什麼是EOD?

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中講了一個達康書記將林城煤塌陷區改造成溼地公園和開發區,最終造福一方的故事。

事實上,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即江蘇省徐州市的潘安湖國家溼地公園。2010年起當地通過「挖深填淺、分層玻璃、交錯回填」等技術改造塌陷區,恢復土地生態調節功能,同時建起了溼地公園景觀,接著又規劃了汙水廠、交通路線、幼兒園、醫院等配套設施,打造集康養、休閒旅遊、電子商務、高端住宅於一體的現代生態新城,實現了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轉變。

2017 年底習總書記視察潘安湖採煤塌陷區整治工程時,指出「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一篇大文章,實踐證明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首次提出了「只有恢復綠水青山,才能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此處的潘安湖項目其實即可看作EOD的官方範本。

1.3.簡介:傳統補貼難維繫,借鑑地鐵商圈的開發模式

回過來講,什麼是EOD,套用官方解釋,

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模式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採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

在筆者看來,狹義的EOD模式其實主要就是將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以解決環保前期投入的資金問題,簡單的說,EOD就是怎麼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長久以來,環保作為傳統的正外部性產業(即給他人謀福利,自己卻沒有得到相應補償),市場機制一直不能有效的進行資源配置,因此環保產業主要依靠政府的購買服務和補貼。

但依靠政府補貼,顯然不是最佳策略,尤其是當政府缺錢的時候,整個產業都顯得岌岌可危。

要想解決正外部性產業的困境,一個常用的現代化方法即是依據科斯定理,明確產權,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近年來發達國家推行的汙染排放權即是很好的例證,我國目前也正積極推行排汙權、炭排放權等交易制度來健全環境治理的市場體系。

在EOD模式中,項目公司通過改善環境,用優良的生態基底吸引產業和人口,並將環境效應帶來的社會效益增值進行提前鎖定,實現區域整體溢價增值,並以此實現對環保產業的反哺,以解決環保項目財政投入不足的突出問題,從而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如果回顧城市發展歷程,我們其實可以發現EOD並不算是一種全新物種,類似的還有TOD(公共運輸導向型開發模式),SOD(公共服務導向型開發模式)等等。以TOD為例,項目公司以火車站、地鐵站等為中心,以400-800米為半徑,打造集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實現土地增值+物業增值。大家常見的各大地鐵商場即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例如上海五角場的萬達商場。

而運作這類項目的公司則以香港地鐵公司為代表,港鐵公司通過對軌交和物業的統一規劃設計,並與政府協商,提前獲得地鐵站附近土地,鎖定由於地鐵開通預期帶來的土地溢價收益,隨後一邊俢地鐵,一邊在地鐵周邊開發物業。在土地升值之後,港鐵一方面通過拍賣方式將地鐵上蓋的土地賣給開發商,或自己作房地產開發,實現土地增值收益和房地產開發投資收益,另一方面,通過對開發出的地鐵商業辦公等自持物業運營,獲得物業升值收益和物業租金收益。通過這種模式,港鐵公司實現了持續盈利,建立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城市軌道交通體系。

內地的深圳地鐵也基本學習的是港鐵模式,從2013年開始即實現盈利,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盈利的地鐵運營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著名的萬科股權之爭中,萬科曾計劃引入深圳地鐵,其背後同樣有「地鐵運營+上蓋物業開發」的戰略考量。

1.4.路徑:看EOD如何化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由上可見, EOD模式與上述TOD類似,參照濟邦諮詢,其實現路徑基本分為三步走:

1)重構生態網絡:通過環境治理、生態系統修復、生態網絡構建,為城市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基底,帶動土地升值;

2)整體提升城市環境:通過完善公共設施、交通能力、城市布局優化、特色塑造等提升城市整體環境質量,為後續產業運營提供優質條件;

3)產業導入及人才引進:通過人口流入及產業發展激活區域經濟,從而增加居民收入、企業利潤和政府稅收,最終實現自我強化的正反饋回報機制。

其對應的收益來源主要分兩塊:

1)土地溢價及土地出讓收入。通過環境改善實現土地增值,再分享土地一級出讓收益或者地產開發來實現資金需求平衡可以說是當前EOD模式的核心,這也是最直接的最快速的收益模式,但這可能將EOD項目做成生態環境治理類項目與地產項目的組合,沒能將生態導向納入項目前期規劃、建設、運營、產業導入的全盤考慮,因此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且土地溢價及土地出讓收入直接作為項目收入缺乏明確政策支持。

2)產業反哺分成收益。就目前來看,實現生態與產業有效融合的項目較少,這主要是由於產業培育周期較長,不確定性較大,且項目參與主體多,生態價值難以定量測算,主體之間難以確定收益類型劃分,對參與主體的實力要求高,這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02變革

那麼又會給環保產業帶來哪些契機呢?在筆者看來,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影響:

2.1.收益與融資改善,環保+或重定義行業市場空間

EOD模式一方面通過土地增值收益和產業反哺分成,極大程度保障了項目的收益性;另一方面,EOD模式有利於銀行做有限追索的項目融資(即當環保治理項目公司無法償還貸款時,金融機構還可能就債權向環境提升帶來土地增值或產業增值部分進行追索),從而為環保項目提供了較好的融資擔保,進一步保障了環保項目的資金來源。

這就意味著以前有必要做,但沒錢做的環保短板均可以插上資本的翅膀,實現區域環境的改善,從而也重新定義環保市場的空間。

參考前幾年火熱的「網際網路+」,通過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聯合,以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轉型和升級,EOD模式的也將助推環保+產業的大力發展,例如:

環保+旅遊,環保+康養,環保+地產,環保+特色小鎮,環保+鄉村振興等等。

考慮到當前EOD收益來源仍以土地增值為核心,因此最直接受益的將主要包括土壤修復、礦山修復、水環境修復等。EOD 模式的推出將優化環境修復行業的盈利模式,提高社會資本的參與熱情,加速環境修復項目釋放。

事實上,目前從國家到地方已經出臺相關政策在為此鋪路,從而規避土地收益分成的相關政策風險。例如:

l今年3月國務院《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環境修復+開發建設」模式。

l今年11月《廣州市加強出讓儲備用地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提出「經評估一年內可完成修復並通過評審,且地塊建設內容與修復工程能通過有效銜接提高建設效率的,可在修復前出讓並由受讓人承接土壤汙染修復責任。」

這類政策均試圖將修復產業從淨地出讓邁向淨地開發,從而解決淨地出讓所帶來的前期環節多、耗時長,嚴重影響後續開發利用進程的問題。此外,由於淨地開發模式可以先出讓汙染地塊(低價值),再開展修復和管控,修復達標後再開發(高價值),實現了修復和開發主體統一的問題,也就幫企業提前鎖定了地塊修復後的增值部分,保障了企業前期治理投入。

2.2.競爭格局變化:三類企業將獲益

按照環保佔整體項目的比重,筆者將EOD項目按不同口徑分為三類,對應地也將重塑三類企業的競爭格局:

1)小口徑EOD:環境修復類迎來機遇,園林企業重放光彩。一般針對規模相對較小,土地增值效益明顯的領域,例如城市的化工廠及沿江化工園區的整體搬遷+修復開發、近郊礦山的文旅結合的修復、小流域的小節點湖泊開發、小中城市中心公園的治理等,伴隨EOD模式的推廣,將直接利好環境修復類企業及生態園林類企業。

畢竟,這類企業均已在這方面有較多探索和經驗,其中一類為具有環境修復+地產開發雙重能力的綜合性企業,例如北京建工的寧波慶豐棕地修復+開發項目(參見建工修復IPO重啟背後:肌肉、隱憂與未來),上海建工的辰山植物園項目、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等項目。

另一類則是諸如東方園林、鐵漢生態、億利生態等生態園林公司,儘管這類企業多數都曾在前幾年的PPP大潮中因盲目舉債擴張和去槓桿而折戟沉沙,但只要通過EOD合理的機制設計,同時加強內部管理,這類企業未來仍將重放光彩。

2)中口徑EOD:區域環保集團及大型綜合集團的時代。中口徑EOD項目主要針對規模較大的區域環境治理項目,例如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北京永定河整治、杭州運河整治等,這類項目一般規模較大,周期長,需要環保企業深度參與項目全周期建設運營,建立長效機制。

這類項目一般以區域環保集團為主,大型綜合集團基於其實力也會進行相應布局。例如三峽集團旗下執行長江大保護的長江環保集團,在今年8月即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籤約了集團首個EOD項目:光谷生態大走廊生態旅遊示範區一期工程。此外,還在湖南郴州、安徽蕪湖及馬鞍山、江西贛州等區域積極開展EOD試點調研。

又例如紮根西部的成都環境集團,目前其主導的成都楊溪湖溼地公園EOD項目已接近完工,在打造「川東淺丘梯田溼地典範」的基礎上,未來還將沿湖布局成都國際職教城、機場、精品酒店、醫院、商業配套等配套設施。

以及綜合實力強的中交體系等,目前也開始進軍EOD項目。2019年8月中交天津航道局、中交疏浚集團、中交生態環保投資、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與中交(天津)生態環保設計研究院聯合體65億元中標薊運河(薊州段)全域水系治理、生態修復、環境提升及產業綜合開發EOD項目。

3)大口徑:細分領域專長類。更大口徑和規模的EOD項目更側重區域環境治理及產業導入和開發,這類項目參與主體多,傳統環保治理工作量佔比較小,更多是要體現環境理念優先,以環境規劃、生態評價等相關工作為主,部分細分領域優質企業也有一些分包機會,但如此一來,環保公司必然在整個項目中就沒有了多少話語權,自然也就別想過多參與後期的權益分享了。

這類項目通常要求主體具備從項目策劃、產業規劃、工程實施、地塊開發、資產運營、產業招商等一整條產業鏈的實施能力,同時要求企業資金實力及融資能力強,對長流程及周期的資金要有管控和超盤能力,因此通常以大型地產開發商為代表,尤其是兼具環保和產業運營業務的開發商,例如中信國安和華夏幸福等(大家快來看潛在業主:D)。

2014年中信國安即確定與香河縣政府共同推動中信國安第一城運河生態文化項目,總投資約500億元,以國安第一城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和京杭大運河香河段的綜合整治為抓手,打造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等高端服務產業,為首都功能疏解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產業基礎。2018年公司將「中國領先的生態城市運營商」作為其戰略定位,目前已在北海、峨眉、太倉、海南等地進行EOD實踐。

而以「產業新城運營商」著稱的華夏幸福目前雖然還沒有明確喊出EOD口號,但鑑於其產業新城建的運營模式與EOD極其類似(例如其最為代表的固安產業新城),且內部同時還培育有環保板塊,因此可以推測其也將是主要參與者。

2.3.按效付費,驅逐劣幣,引領商業模式變革

嚴格的說,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投入並不算小,從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達1.78萬億元即可見一斑,但部分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卻並不明顯,這背後有多方面因素影響,例如:

l環保產業長期重建設,輕運營維護,導致一些工程不能持續發揮作用,甚至「曬太陽」。儘管在04年建設部出臺《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出臺以後產業進入了運營管理一體化時代,但輕運營現象仍較明顯。

l按效付費執行效果差強人意。長久以來,行業都缺乏一種按效付費機制,環保企業更加重視工程利潤。儘管伴隨14年PPP項目的推進,我國環保正式開啟按效付費時代,但由於在項目設計、採購、施工等環節仍未體現按效付費理念,例如在設計階段,對環境治理的專業要求不夠,採購階段過於看重報價,實施階段缺少環境服務價格與治理效果的有效掛鈎機制等,部分項目實際執行效果不盡人意。

l散點治汙,缺乏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下的統籌實施。當前我國環境治理仍以散點式為主,但環境質量改善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單一項目實施難以實現區域環境質量的全面改善。

由於EOD模式成功運行的前提是環境質量的真正改善,並能長期維持,因此模式對環境治理效果將真正硬碰硬,尤其是要想享受到產業及人口導入帶來的收益,EOD項目將真正按效付費,從而倒逼環保產業變革,驅逐劣幣。

與此同時,EOD項目對環境質量的長期維護屬性還可助力環保公司實現從工程供應商到長期環保質量維護運營商的身份轉變,從而長遠地優化環保企業的商業模式。

03 結語

儘管EOD模式聽起來很美好,但並不是說它就沒有風險,事實上,EOD項目要想落地,還得克服行業跨度大、見效周期長、土地開發收益政策不明確等諸多風險。此外,還需借鑑PPP模式在推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避免下藥過猛,同時也應儘量避免無關項目捆綁,這樣真正聚焦於項目本身的生態價值提升所帶來的溢價的反哺。

簡言之,伴隨EOD的發展,環境的治理投入將實現從「汙染者付費」模式轉向「汙染者付費+受益者付費」模式,讓大家重新認識到生態環境也是為社會經濟服務的一種資源和一種基本生產要素。作為真正化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的創新模式,EOD項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但正如李達康當初力排萬難,成功改造臨城塌陷區一樣,環保產業與EOD的發展也需要這樣的見識和氣魄!相信後續環境部EOD試點項目的公布,將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想像和信心。

主要參考文章

濟邦諮詢王文娟,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模式,它是什麼?(上篇)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EOD:環保產業的「柳暗花明」?

逯元堂, 王佳寧, 趙雲皓,等. 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實施管理模式與財政資金使用優化[J]. 環境保護, 2018, 046(023):37-40.

E20,EOD「生態環境導向的城市開發」主題沙龍舉辦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場景和發展模式
    東灘顧問最新的產業內參《人工智慧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聚焦人工智慧產業,我們認為,人工智慧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各地方政府和園區在謀劃未來或十四五規劃中必須要給予重視。
  • 新形勢下的產業園區創新發展模式
    本文將著力分析產業園運營模式特點、發展階段、發展趨勢及存在主要問題,並適時提出在新的發展時期,產業園區如何在產業鏈條構建、發展戰略制定、市場需求引導、運營管理模式上創新思維、擴大開放,實現「二次創業」。
  • 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與產業變革
    習主席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綠色經濟和生物技術四方面概括了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智能終端、大數據、雲計算、高端晶片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帶動眾多產業變革和創新」。「面對世界科技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加速推進數位技術同製造業的結合,推進『再工業化』,力圖搶佔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習主席的講話闡明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特徵及其帶動產業變革創新的戰略作用。
  • 淺談常德城投環保科技產業的發展方向
    常德城投集團作為常德市城市發展建設的排頭兵,提升城市形象、提供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是其歷史使命與成立目標。作為常德城投集團開拓環保科技產業的探路者,天卓環科公司探索環保項目市場化運作,謀求環保產業可持續性經營,靜脈產業園是公司環保科技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 美國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特點(下)
    二、美國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特點  (一)軟體信息服務業的產業佔比超過電子製造業  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對美國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特徵:一方面,從信息技術產業本身看,「網際網路泡沫」以來,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關鍵詞  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時代;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機遇、迎來新挑戰,這對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 車主邦模式燃爆2019加油站大會,數位化下的能源生態如何變革
    旨在推進能源數位化生態,車主邦能鏈特別在18日舉辦了「2019中國加油站大會·數位化下的能源生態變革」分論壇。該論壇以「轉型·升級·共贏」為主題,引領產業智慧,凝聚行業共識,積極探索能源生態變革的創新之路。作為「2019中國加油站大會」的重磅議程,分論壇匯聚了來自國內權威能源專家、相關行業大咖和從業精英。
  • 龍愛量子借力新共識經濟模式變革商業模式
    龍愛量子借力新共識經濟模式變革商業模式 來源:中國網      編輯:吳欽崎 孫黎     2017-05-08 11:11
  • 2016(第四屆)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新華網江蘇頻道
    《部省宜興合作計劃》以來,我們在科技部和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搶抓環保產業戰略機遇,創新產業模式,取得了新的的成果:啟動建設實施了一批環保項目;聯合浩遠集團、中信環境、麥格理基金等設立了250億元的環保產業發展基金,成立了「一帶一路」環保「走出去」企業聯盟,新增「新三板」上市企業4家;籤約落戶一批新的國際環保技術合作項目,培育了一批以新技術、新人才、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在環保技術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
  • 5G發展按下「快進鍵」 產業變革跑出「加速度」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龐伯特擬人型桌球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認為,5G正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從製造到醫療,從教育到娛樂,都將在未來受惠於5G。目前,5G已做好充分準備,為社會發展提供進步的生產力,並將以此為更美好的生活服務。新成就: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用手機看體育賽事高清直播,終於不怕卡頓了。」
  • 行業觀察|「十四五」期間,「雙循環」格局下的環保產業應如何發力?
    環境治理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表示,環保產業發展深度匹配國內「雙循環」發展內在需求,已成為深化供給側改革,促進我國經濟轉型換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雙循環」新格局下,汙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 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驅動下的產業範式變遷
    一句話,是技術變革驅動下的產業及企業發展常識法則的變化。舉例而言,網商平臺相對於傳統的批發零售實體店,就是批發零售業的範式變遷;智能機對功能機的替代就是手機產業的範式變遷;行動支付對傳統的銀行小額支付的部分替代就是支付行業的範式變遷。在上述這些範式變遷中,原有的企業發展常識法則被新的常識法則所替代。
  • 助推環保產業發展 大渡口牽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環境與水源...
    重慶龍大科技有限公司與NEWRI,共同合作在大渡口區建立「現場應用實驗室」,並聯合新加坡相關企業,通過物聯網技術的管控體系,形成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可持續性發展的環保產業解決方案和服務模式。同時,以此為基礎,聯合其他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設立足於重慶,輻射西南,在全國有影響的技術轉移中心。  三是拓展環保投資項目。
  • 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研究
    但在動力變革進程中,依然面臨著以要素投入為主的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需求動力有待進一步挖掘、產業總體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改革開放步入「深水區」等突出問題,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亟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切實推動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環保行業產業鏈全景圖》(發展現狀、產業...
    環保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發展特點環保產業是為環境保護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是由環境保護所催生,隨環境保護而發展的新興產業。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環保事業深入發展,有力地拉動了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帶動了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
  •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聚光科技/碧水源/三安光電等企業被看好
    節能環保產業「十三五」期間仍將保持高景氣度,建議積極關注具有核心技術或良好運營能力的優質公司。
  • 王志剛:勇立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頭
    當前,世界範圍內正在孕育興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徵,成為包括我國在內各國發展最不確定而又必須把握的重大時代潮流。 基礎科學沿著更微觀、更宇觀、更辯證、更人本等方向加快演進和交叉融合。進入21世紀,重要基礎科學領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 2017影響環保產業的大事:十二項政策重磅推出
    2017影響環保產業的大事:十二項政策重磅推出   2017年是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成為社會共識,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推進。
  • 適應市場變革,統一「中央廚房」模式破繭而出
    12月1日,"破局而出·2020第五屆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論壇"在上海阿納迪酒店盛大舉行。本屆盛會邀請行業智者、連鎖百強終端企業領導、汽車產業、垂直媒體以及汽車智庫等千餘位行業精英匯聚一堂。
  • 常紀文:環保產業將有哪些制度政策創新?
    近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在第十一屆水處理行業熱點技術論壇上闡述了「十三五」期間中國環保產業前景、發展面臨的機遇和風險等問題。我們認為「十三五」規劃將成為下半年環保板塊的催化劑,預計在固廢、大氣和土壤治理上將有所加碼。「十三五」環保產業發展面臨哪些機遇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