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十三五」期間仍將保持高景氣度,建議積極關注具有核心技術或良好運營能力的優質公司。根據《關於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15%以上,到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超過2.8萬億元;同時,擬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在政府大力推行PPP模式、且著力培育大型企業的背景下,未來行業分化趨勢將持續,建議積極關注具有核心技術或良好運營能力的優質公司。
固廢處置行業發展前景依然良好,並維持對水治理行業的看好,LED行業的景氣度則仍待觀察。「十三五」期間,全國將新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34萬噸/日,預計總投資約1924億元,分別比「十二五」期間增長12.96%、99.79%。投資規模增速顯著高於能力擴張,主要原因是焚燒佔比繼續大幅增長。受流域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推動,我們繼續看好水處理行業未來3-5年的發展。LED行業雖已度過周期低谷,但後續景氣度如何高低仍有待觀察。
維持行業「推薦」評級。至9月底,公用事業行業平均市盈率(TTM,整體法)為19.71倍,仍處於合理偏低區域,我們維持對行業的「推薦」評級。並維持重點組合:碧水源、聚光科技、高能環境、清新環境、三安光電.
聚光科技:三季度業績大增,全年有望維持快速增長
1)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前三季度淨利潤2.48~2.95億元,同比增長60.00~89.99%;第三季度淨利潤1.63~2.09億元,同比增長116.21~177.93%;前三季度非經常性損益約3195萬元。2)收到「黃山市黃山區浦溪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的《政府採購中標(成交)通知書》
投資要點:
三季度業績大增,全年有望維持快速增長:1)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上收監測權、垂直管理、第三方監測、監測站點下沉等政策推動下環境監測行業維持高景氣,公司作為環境監測行業龍頭,憑藉技術、品牌、渠道優勢實現持續快速增長。2)吉天儀器以及公司本部實驗室儀器的發力帶動公司實驗室分析儀器業務向好,公司於依靠全產品鏈、全區域覆蓋及品牌優勢,大力拓展市場份額,保持在高端儀器、儀表行業的領先地位。3)合併範圍的增加,以及公司繼續強化內部管理,嚴格控制各類管理費用的支出,也是淨利潤的增長的重要因素。4)考慮到公司業績主要在三、四季度釋放,三季度業績大增下四季度增速有望持續,帶動全年業績大幅提升。
黃山項目落地,正式進軍PPP大市場:1)黃山PPP項政府付費總額12.54億元,佔公司2015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的68.38%,遠超2015年8月框架協議中預計的5億元投資總額。2)公司通過參股SPV參與該項目的設計、建設、融資、運維等,作為PPP項目牽頭方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有望帶動自身監測設備銷售和環保工程服務,產業鏈協同效應望超預期。3)作為公司各框架協議中首個落地的PPP訂單,黃山項目標誌著公司正式進軍PPP領域,強示範效應下未來將會有更多訂單落地,進一步提升業績彈性。
定增補流,大股東關聯人全額認購彰顯發展信心:1)發布新的定增方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3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截至中報公司負債率42.97%(同比+14.89PCT),定增完成後有望改善財務結構,輕裝上陣加速成長;2)本次定增由實際控制人的父母李凱、姚堯土(李凱系王健的母親,姚堯土系姚納新的父親,王健及姚納新系公司實際控制人)分別參與認購1500萬股,認購價格為24.45元/股,鎖定期3年,實際控制人父母全額認購彰顯發展信心。
VOCs+智慧環保帶動業績新增量:1)VOCs排汙費政策出臺近一年執行順利,結合環境稅政策即將推出,帶動VOCs監測需求提升。公司以政府採購數據模式中標如東3.1億VOCs大單,實現國內工業園區VOCs監測的重大突破,目前正在有序實施實施,未來有望作為樣板工程全國化複製。2)公司憑藉在手大規模的智慧環保、海綿城市框架協議,結合監測設備製造優勢和監測運維的數據積累,致力搭建集「檢測/監測+大數據+雲計算+諮詢+治理+運維」業務於一體全套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客戶粘性和產品綜合競爭力。
碧水源:終止收購中礦環保,業績向好不受影響
碧水源公告終止收購中礦環保並提示復牌
公司發布公告,終止籌劃發行股份及現金收購中礦環保100%股權事項,公司股票將於2016年10月17日(星期一)開市起復牌。
無法達成共識導致收購失敗,不改業務擴展目標中礦環保主要從事黏稠固體廢棄物處置行業,業務包括煤泥、汙泥等處置系統,碧水源此前的收購意願主要是想從汙水處理向下遊汙泥處理延伸。但由於對方股東內部之間對本次收購的關鍵條款無法達成共識導致收購失敗。不過,我們認為碧水源未來仍會積極尋求通過外部合資合作、兼併、收購等多種方式實現業務擴張目標。中礦環保體量較小,公司訂單充足保障業績高增長
本次收購資產體量相對較小,根據2012年IPO材料顯示,中礦環保收入規模2億元左右,淨利潤4000萬左右。相對於碧水源今年預期的80億營收、20億淨利潤來說,此次收購失敗不會構成任何實質性影響。碧水源作為汙水處理行業龍頭,今年以來籤訂PPP訂單超過150億,加上框架協議更是超過350億元,近幾年業績高速增長有保障。
PPP項目落地加快,看好跨年度行情
財政部日前連續發出通知,強調在公共領域推進PPP模式,以及公布第三批PPP示範項目516個,投資規模1.2萬億。由於目前政府需要依賴PPP穩住投資,託底經濟,民間資本又希望通過PPP獲取穩定收益,PPP項目落地速度有加快跡象。根據財政部資料庫顯示,待落地的PPP項目仍有10多萬億之巨,空間依然巨大,我們看好PPP跨年度行情。
編輯: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