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2021年半導體產業將持續正成長,呼籲強化國際...

2021-01-09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剛剛過去的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然的疫情打亂了產業回暖的預期,中美貿易摩擦演化為科技冷戰,全球半導體產業深受其苦。在這種背景下,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下降大約3%,但半導體產業預計逆勢增長7%,而中國市場增長快於行業整體。

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用「紅紅火火·喜上眉梢」來形象描述了全球尤其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在2020年及今後發展的良好趨勢及機遇。他回顧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2018年是個高點,達到4700億美元,2019年有些衰退,2020年全球集成電路銷售額預計有7%以上的正增長,達到4400億美元。2021年預計會有持續的正成長。

得益於去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率先從疫情中恢復正常生產,作為2020年電子半導體行業首展兼上海大型專業展會的首展,SEMICON/FPD China象徵著上海及中國在控制疫情的同時,經濟復甦,穩步前行。中國市場的成長率也引領全球並高於全球,對半導體領域的持續投入促進了全球產業的增長。

設備方面,SEMI在SEMICON Japan上發布的年終總設備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原始設備製造商的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全球銷售額將比2019年的596億美元增長16%,創下689億美元的新紀錄。預計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將繼續增長,2021年將達到719億美元,2022年將達到761億美元。

材料方面,SEMI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增長2.2%,較年中上調,達539億美元,其中大陸市場增長9.2%,是全球唯二增長的市場。預計2021年增長率為5%,總體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565億美元。中國大陸將突破100億美元大關,達到104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市場,並且繼續擴大與第三名韓國優勢,2021年也將維持這一市場地位。

中興、華為事件以來,從中美貿易戰到現在愈演愈烈的科技戰,半導體上升為「國家級戰略性」產業,並從一個專業領域成為全民熱議的關鍵詞,晶片成為國家經濟、各產業環節、民生安全的最關鍵要素,是全民共識。居龍自身的兩大經歷很好地佐證了這一點。

去年11月,居龍受邀參加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主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圓桌對話,居龍是唯一代表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硬科技的對話嘉賓。萬物互聯需要晶片,沒有晶片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況?居龍比喻,缺了晶片的網際網路將是「互不聯網」;缺了晶片的5G,將會「了無生機」。

去年12月,他還受邀參加了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他表示,中國、美國、歐盟、日本、韓國、臺灣地區都在加大對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美國也在重新投入研發,要趕上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在各大環節上還有待創新和突破。

在居龍看來,創新及人才是高科技半導體產業可持續性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創新是硬道理,但前進的路途遙遠且曲折,正所謂「創新高地前路遙,人才為峰舒情懷」。科技創新在當下中國是重中之重,科創板的誕生更是為半導體產業創新之路開啟了一盞明燈。

儘快面臨著複雜的外部局勢,居龍以及SEMI一如既往地強調,半導體產業應堅持全球化合作。「正所謂『國際合作謀共贏,開放包容納智能』」,居龍特別引用習近平主席於9月11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搞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而是要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互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去年8月4日國務院也出臺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八項重點談到了研發、人才及國際合作。

業內談的越來越多的「脫鉤」對於半導體產業是一個開倒車的現象,在新形勢下,一些非市場、非經濟和非技術的因素影響了行業發展,但是我們仍應堅持開放,結合全球合作來推動創新。他強調,在推動行業創新過程中,繼續堅持強化國際合作必不可少。今年是SEMI 50周年,作為中外半導體企業合作的橋梁,SEMI將繼續扮演好這個角色,搭建產業平臺,充分利用國際化資源,不遺餘力促成國際合作,促進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校對/零叄)

相關焦點

  • 半導體產業新形勢、新機遇及全球合作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上的發言由缺貨潮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在國家政策利好和資本加持下,整個產業鏈的投資熱度持續升溫。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四屆「外灘金融?
  • 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新形勢 創新高地前路遙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先生在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上的發言  由缺貨潮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在國家政策利好和資本加持下,整個產業鏈的投資熱度持續升溫。
  • SEMI中國會員日在合肥成功舉辦
    活動現場聚集了近200名會員企業代表,大家齊聚一堂探討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和最新技術應用,活動充分促進了半導體產業鏈上下遊的交流互動。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在歡迎致辭中提到「紅紅火火,喜上眉梢;創新高地,人才為峰。」 創新和人才是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創新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創新卻萬萬不能。
  • SEMI中國會員日—創新高地,人才為峰
    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在歡迎致辭中提到「紅紅火火,喜上眉梢;創新高地,人才為峰。」 創新和人才是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創新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創新卻萬萬不能。SEMI中國結合人才、資本、技術、政府、諮詢五位一體打造【SEMI產業創新投資平臺 - SIIP CHINA】。SIIP平臺依託SEMI全球產業資源,匯聚全球產業資本和產業智慧搭建的投融資交流平臺,旨在推進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全球技術與投資精準對接,服務於產業的創新發展和投資融合。居龍先生特別提到「高新科技人為峰」。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企業興。
  • 中國IC產業機會在哪?魏少軍談五大發展方向,居龍說貿易摩擦帶來六...
    在上午的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SEMI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居龍、北京市經信局副巡視員姜廣智等業界和學界代表分享了他們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見解。近年來,中國的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國產化趨勢愈加明顯,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它的發展也正在迎來新機遇。
  • 安謀中國:持續賦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
    安謀中國:持續賦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 軼群 發表於 2021-01-08 09:14:33 收入、利潤連年屢創新高,本土研發力量不斷擴充,自研成果相繼湧現,持續獲得客戶認可……這是成立近3年的安謀中國交出的答卷
  • SEMI中國2020會員日邀請函—最終版議程更新!
    SEMI中國始終堅持以會員的利益和訴求為出發點,依託全球產業資源,倡導持續健康的產業發展環境,加強政企互動,促進產業交流,成為連接全球和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橋梁 。目前,與SEMI中國緊密合作的中國會員企業超過500家,從前道的晶圓製造廠(華虹集團,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後道封裝測試廠(長電科技,通富微,天水華天等),面板廠(京東方等)到設備材料廠(北方華創,中微,漢高,空氣化工等)等等覆蓋了產業鏈的每個環節。 SEMI中國會員日的初衷:回饋會員,分享產業資訊,促進產業鏈上下遊充分交流和合作。
  • 2021年全球及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展望【完整版】
    預計2020全年半導體產業依舊能維繫1%-5%的正增長,而由於對未來一年國際政經環境、供應鏈合作以及新冠疫情的更為正面的預期,業界普遍也對2021年的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更為樂觀。
  • 產業丨2021功率半導體趨勢明顯,國內企業奮起直追
    2020年發生的種種,如疫情、複雜的國際形勢等,就像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藏在盒底的希望,又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行業人士的心中,在2021年即將到來之際,這種希望呼之欲出。 2021年需求增長+漲價+國產替代 2019年5月開始,外部環境對我國科技產業的影響持續加深,半導體產業受到多方面的打壓
  • 科萊恩任命王富才為新任中國區總裁 中國戰略迎來新的裡程碑
    科萊恩一體化園區將於2020年開幕    上海,2018年10月11日——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製造商科萊恩宣布,王富才被任命為新的中國區總裁,並成為科萊恩中國區業務單元總裁,負責中國區業務。該任命將於2018年12月1日起生效,標誌著特製的中國戰略迎來了新的裡程碑。此前,王富才在阿科瑪(Arkema)擔任氟化物事業部亞太區總裁兼阿科瑪河北凱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總裁。    科萊恩專門制定了「五大本土化」(5Ls)戰略框架,其中包括「本土決策力」,該戰略框架旨在促進科萊恩致力於成為真正的「中國市場局內人」,並使中國「從邊緣走向核心」。對王富才的任命完備了這一戰略框架。
  • 半導體巨頭集聚上海!紫光給出產業發展藥方,三星瑞薩對中國表忠心
    上海市副市長吳清、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Marvell總裁兼CEO Matt Murphy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到場致辭。隨後,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Cadence CEO陳立武、三星電子執行副總裁Greg Yang、瑞薩電子(中國區)董事長真岡朋光、SEMI全球總裁兼CEO Ajit Manocha分別發表開幕演講。
  • ...小米雙12中國區新零售全渠道累計總銷額達71.5億;阿斯利康宣布...
    鈦媒摘聲:2020年,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下降大約3%,但半導體產業預計增長7%,中國市場增長快於行業整體。對於材料市場的情況,預計2020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增長將達到7%,2021年將大幅增長12%,市場規模創新高。除了基本盤的需求外,一些智能應用的需求促成了半導體繼續增長。
  • 半導體顯微鏡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1年高端電子顯微鏡需求將會回暖
    打開APP 半導體顯微鏡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21年高端電子顯微鏡需求將會回暖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表於 2021-01-15 17:16:38
  • ON Semi宣布以24億美元收購Fairchild
    為半導體產業在今年掀起的「整並瘋」再添新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3089.htm  ON Semi表示,以兩家公司目前的年營收總和50億美元來估算,合併之後的公司將成為電源半導體元件領域的第二大供應商,主要聚焦汽車、工業與智慧型手機中端等應用領域。
  • 2020中國電子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舉行 院士大咖共話新材料發展前景
    電子材料是信息技術的基礎,是支撐半導體、光通信、光電顯示、太陽能電池、印製電路板、電子元器件等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基礎,和眾多高技術領域和相關行業的融合發展至關重要。  屠海令院士表示:「今後一段時期,我們可能面臨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但是嚴峻的挑戰和發展機遇並存,我們應以全球的視角把握時代的脈搏,堅持創新推動,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倡導更高層次的國際合作。」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興起,以及5G等新基建項目加速推進,我國半導體材料、覆銅板材料、顯示封裝等產業發展迅速。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胡潤2020中國晶片廠榜單首發,韋爾...
    預計2年內量產 環球晶圓增建12英寸矽晶圓廠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圓積極擴增在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布局,已將超過新臺幣100億元的境外資金匯回臺灣,16日旗下中德分公司舉行廠房增建的動土典禮,預計將於兩年內完成廠房興建、機臺安裝和產品量產。
  • 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加速國產化
    半導體產業是該戰略裡的核心產業。根據《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2020年半導體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應實現40%的自主保障,2025年要達到70%。然而,截至2019年,實際國產化比例僅為15.7%,預測2024年才能達到 20%。中美貿易摩擦,尤其是美國對華為和中芯國際的制裁,將造成提升國產化比例更為艱難,但也加強了中國建設自主半導體生態的緊迫感。
  •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正式開幕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天野浩,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鮑哲南以線上方式參與本屆納博會。自主會議品牌強化本屆納博會由會議和展覽兩部分組成,包括1場主報告以及中國MEMS製造大會、全國柔性與印刷電子研討會、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大會、噴墨數碼製造與3D列印國際會議、國際半導體器件與加工工藝論壇、新型纖維材料與應用前沿論壇、中澳科技創新高峰論壇、納米大健康-活體測量與精準醫學論壇、分析測試應用研討會和智慧財產權運營與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等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遭遇「斷供」危機!華為麒麟晶片將...
    形成一個兩百億級產業集群(晶片設計)、一個百億集群(化合物半導體),建成在珠三角乃至全國範圍內都有較強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對於第三個問題雷軍表示,「我們2014年開始做澎湃晶片,2017年發布了第一代,後來的確遇到了巨大困難。但請米粉們放心,這個計劃還在繼續。等有了新的進展,我再告訴大家。」華為楊超斌:今年底中國將建成80萬5G基站在華為5「機」峰會上,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楊超斌發表《5G新價值 5機新機遇》的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