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巨頭集聚上海!紫光給出產業發展藥方,三星瑞薩對中國表忠心

2020-12-06 智東西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心緣

智東西12月11日報導,今日,首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 2018)在上海舉行開幕式。

本次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北京賽迪會展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報社、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承辦,以「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家參會,2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

上海市副市長吳清、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Marvell總裁兼CEO Matt Murphy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到場致辭。

隨後,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Cadence CEO陳立武、三星電子執行副總裁Greg Yang、瑞薩電子(中國區)董事長真岡朋光、SEMI全球總裁兼CEO Ajit Manocha分別發表開幕演講。

其中,刁石京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發展、創新和實現突圍給出相當全面的建議,Cadence陳立武側重講了半導體產業的投資,Greg Yang、真岡朋光、Ajit Manocha也分別談到中國半導體市場以及晶片對整個科技產業的重要價值。

一、政府領導、紫光董事長、Marvell總裁開場致辭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清

上海市副市長吳清首先介紹了上海如何致力於將集成電路打造成上海製造品牌的重要代表。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學

隨後,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學發表致辭,他表示,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集成電路發明60周年。60年前的集成電路發明,給人類帶來了一次巨大的革命性的進步。

周子學說,中國是半導體最大的市場,只有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加強合作,才能夠實現共贏互利。他也代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當場表了態,稱協會將秉承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為中外企業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推動半導體產業取得更大的進步。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輪值主席、Marvell(美滿科技)公司總裁兼執行長Matt Murphy

緊接著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輪值主席、Marvell(美滿科技)公司總裁兼執行長Matt Murphy發表致辭。

他表示,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了美國90%的半導體從業公司,他們和全球各地的城市保持合作。如今半導體行業已成為一個全球互聯的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4千億美元,驅動著AI、自主駕駛汽車、物聯網等行業的增長,他們很高興看到中國參與推動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Matt Murphy還介紹了Marvell(美滿科技)公司與中國的合作,他們在上海設有設計中心,還有北京、成都等城市設立了創意中心。還有很多像Marvell一樣的美國公司將中國視為關鍵市場,在半導體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參與中國的半導體供應鏈,和很多的中國的OEM保持合作。

Matt Murphy認為,中美可以在保持市場開放、下一代ICT產品開發等領域保持合作,他相信雙方能夠構建起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一起實現共贏。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

最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壓軸致辭,他介紹到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突破5400億元。其中,外資企業貢獻了約30%規模,已建成的10條12英寸生產線中,外資和外資參股的有8條。英特爾、三星電子、恩智浦、東京精密、臺積電等國際企業都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二、紫光刁石京: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發展和突圍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聯席總裁刁石京

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主要講了四點,一是紫光在半導體產業的布局,二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當前的機遇和困難,三是如何提升國內IC產業水平,四是如何理性發展。

1、紫光的兩大板塊:晶片和雲

他首先介紹到,紫光主要有兩大板塊:晶片和雲。

晶片板塊包括紫光國微、紫光展銳、長江存儲等,雲板塊包括新三板集團、紫光雲、紫光威騰電子等。目前紫光擁有2萬多個專利,其中發明專利佔90%以上,擁有超過1.5萬名研發人員,多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2、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的蓬勃發展,巨大的國內應用市場,國內IC產業長期積累等,均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的彎道超車的機遇。半導體製造屬於基礎型、平臺型的產業,對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具有極強的帶動作用。 

機遇總是伴隨著挑戰,刁石京認為主要有四點困難需要重視,分別是基礎科學與產業的引領、管理經驗合計數把控能力尚淺、專業人才不足和全產業基礎普遍薄弱。

3、如何提升國內IC產業水平

提升國內IC產業水平可從人才、機制、系統、技術四方面的創新來實現。

人才創新包括有效的團隊激勵,規範引入國內、國際人才,給人才發展提供創新平臺。

機制創新包括市場化機制以及寬容、包容的企業文化,需要有清晰能有效執行的戰略。

系統創新包括工藝與設計相結合的創新、市場與技術結合的創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產品體系、技術架構體系。

技術創新則需要創新與合作相結合,在產業起步布局的同時就做好完整的智慧財產權規劃。

刁石京表示,紫光重視合作共贏,並通過國內合作、國際授權、聯合設計和創新演進的方式構建完成的智慧財產權體系。

具體而言,他們與國內科研院所在智慧財產權、人才、聯合開發等方面進行合作,與國際企業進行智慧財產權授權等方面的合作,並與產業鏈相關企業進行聯合設計開發以實現產業協同發展,從市場到技術再到應用等領域的產業界進行合作。

4、理性發展的關鍵要素

最後,刁石京總結了理性發展、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生態體系的幾個要素:

對於政府來說,要做到四點:一是抓好頂層設計;二是把握戰略重點,尤其是重資產和基礎性領域;三是找準突破口並持之以恆;四是規範市場,優化環境;市場政策,引導創新。

對於企業來說,要做到五點:一是市場帶動,把握機遇,體系創新;二是尊重智慧財產權,做好完整智慧財產權布局;三是產業協同,合作共贏;四是優化人才培養和創新激勵;五是避免盲目追逐熱點、跟風,避免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

三、Cadence陳立武:2019年對半導體行業將是具備挑戰的一年

▲Cadance CEO 陳立武

華登國際董事長、Cadence CEO陳立武上臺後先提到大數據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首先是收集數據,其次是存儲數據,第三是與AI、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相關的分析數據,最後是傳輸數據,例如即將到來的5G網絡將會為數據傳輸帶來更高的速度和效率。

在大數據的帶動下,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半導體領域呈現的市場都很好。但到2018年下半年,其市場增速逐漸放緩,在汽車、工業等多個領域都呈現下降趨勢。因此2019年對於半導體行業來說將是具備挑戰的一年。

對於未來,有五個值得投資的領域會助力半導體發展,分別是移動與5G、邊緣計算、AI與深度學習、雲與數據中心、汽車與自動駕駛。

其中AI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領域,在該領域即將出現很多新的晶片,但是這部分的功耗太高,並且很多功能是通過GPU完成,因此華登國際不僅投資了晶片設計,還在很多相關形態都進行了投資,努力實現低功耗傳輸,擺脫電池的束縛。

隨後,陳立武簡單介紹了Cadence在中國的布局。Cadence建立了從研發、市場到技術支持三位一體的中國核心團隊,現有超過800名員工,超過70%是研發工程師,在北京、上海、南京設立研發基地,在上海建立全球人工智慧研發中心。

2008年,Cadence亞太總部從香港移到上海,專注於IP研發及高端設計服務,目前已有一個60人研發團隊,並於10月成功流片DDR和PCIe測試晶片。

陳立武表示,未來Cadence將致力於幫助中國半導體企業,增加中國員工數目,攜手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他還透露到,明年Cadence在安全領域將有新產品出現。

四、三星Greg Yang:做中國人民喜愛的企業

▲三星電子全球高級副總裁 Greg Yang

三星電子全球高級副總裁 Greg Yang(楊傑)主要對三星電子進行介紹。

Greg Yang說,三星電子全球業務範圍主要涉及三個部分:零部件、家用電器和手機通訊。在零部件方面又可分為四個細分領域,分別是存儲半導體、系統半導體、代工廠和LED。在家用電器方面,三星有影像和家電;在手機通訊方面,三星有移動數碼和通信系統。

目前,三星在全球擁有研發方面的員工約32.3萬名,其中有9.9萬人在韓國國內,有10萬人在中國。 在研發方面,三星的研發投資總額在全球排前五名,其零部件部門的研發人員大約佔研發人員總數的44%,其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有6千人,在總數中佔比超過60%。

去年,三星在半導體行業的銷售量排名世界第一。 三星在73個國家有217個研發和生產基地,在中國有兩個地區的總部、11個製造中心、1個設計工廠、2個辦公室和8個研發中心。

三星在全球有4個零部件製造中心,其中3個在中國,分別位於西安、蘇州和天津。2014年,三星在中國西安半導體工廠開始量產。

Greg Yang表示,他們長期堅持「做中國人民喜愛的企業、貢獻於中國社會的企業」。

五、瑞薩真岡朋光:業務展開必須符合中國市場的區域特徵

▲瑞薩電子株式會社高級副總裁、瑞薩電子(中國區)董事長真岡朋光

瑞薩電子株式會社高級副總裁、瑞薩電子(中國區)董事長真岡朋光同樣主要對瑞薩電子的業務進行介紹。

目前瑞薩電子主要產品包括微控制器MCU、片上系統SoC、模擬器工業器件等,廣泛應用到汽車、工業、家電、辦公自動化、信息通訊等領域,全球銷售額約為7800億日元,全球員工約2萬人。

瑞薩電子的代表業務之一是面向汽車電子的半導體產品。真岡朋光表示,瑞薩電子的MCU與SOC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動力總成、信息娛樂系統、底盤與安全,混動、純電動等汽車應用領域中,並佔有很高的市場份額。 

粗略的計算,全球每一輛汽車中平均使用瑞薩電子半導體產品約10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很難找到一輛完全不使用瑞薩電子產品的汽車。

瑞薩電子在中國開展業務已有20個年頭,目前中國國內員工總人數約為2800人,在中國共有10個家司,分別涵蓋銷售、製造以及設計等職能。

中國市場是一個充滿增長機遇的市場,瑞薩電子清楚認識到公司業務活動的展開必須符合中國市場的區域特徵,因此瑞薩電子於2017年3月1日成立了新的「中國事業部」,並開始強化適應中國市場特色的各項工作。

真岡朋光表示,瑞薩電子希望與中國政府以及中國半導體業界的同仁積極溝通、攜手共贏。

六、SEMI Ajit Manocha:沒有晶片,谷歌和阿里將不復存在

▲SEMI總裁兼執行長 Ajit Manocha

不同於前兩位演講嘉賓,SEMI全球總裁兼CEO Ajit Manocha一開場先談到現在半導體行業處在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階段。

在80年代,他剛剛進入半導體行業時,半導體大概有百億美元的規模,2010年到2014年就增長到了千億美元的規模,預計在2020年末可能會達到5千億美元規模,到2030年更是會達到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在未來十年,半導體行業會從五千億增長到將近一萬億美元的收入,這將是非常強勁的增長。

 過去十到二十年,谷歌、臉書,還有阿里巴巴等新的社交媒體和電商崛起,如果沒有性能強勁的晶片去為數據中心提供動力,這些企業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5年之前,人們質疑物聯網,現在我們知道物聯網已經實現萬物互聯,智能交通、智能傳感器、零排放、電動汽車對社會來說是都是非常大的禮物。如果我們擁有人工智慧,加上智能的設備和技術,我們可以超越智能。

結語:國產半導體企業仍需長期求索

首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上午的演講含金量可以說是相當豐富,既闡述了半導體行業在全球和中國的發展現狀以及前景預判,又談及如何抓住AI時代的機遇,以及如何應對伴隨機遇而來的種種挑戰,還有多個國際重要的半導體公司代表介紹他們在中國的布局。

這是最好的時代,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是全球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這又是個糟糕的時代,隨著美國出口政策收緊,國內半導體產業或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我們期待看到國內半導體相關企業通過加強創新和人才培養,把握市場的機遇,逐步實現真正的「自主造芯」,同時也在國際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相關焦點

  • 解讀紫光趙偉國:這個買遍全球半導體的「中國餓虎」的背後
    「當時我想了很久,中國的大學辦企業在全世界是特殊現象,國家為什麼讓大學辦企業,清華為 什麼要辦紫光,這個問題需要正本清源去理解。我的理解就是——發展高科技產業。校辦企業可以做點別的生意賺點錢,但你要知道自己的使命,要去執行自己的使命。中國不缺少一個大的房地產企業或者一個大的金融企業,但中國缺乏足夠好的高科技企業。
  • 虛擬實境(VR)產業的發展趨勢及集聚模式
    結合東灘顧問《虛擬實境(VR)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產業內參的研究,筆者從產業集聚創新的角度出發,主要對中國虛擬實境(VR)產業發展現狀、投資趨勢、機會領域、產業集聚創新模式等內容進行系統闡述,以期為地方政府和投資者提供參考決策。
  • 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加速國產化
    好消息是,此刻正是中國投資半導體產業,進而調整中國半導體產業結構的好時機。半導體行業有一個被稱為「矽周期」的周期,每隔三到五年就會重複一次繁榮到蕭條。半導體市場目前正在繁榮波段。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2020年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較2019年會增長15%,增至549億美元(約人民幣384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地位
    中國旨在加快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減少對晶片進口的依賴。但是,半導體行業的全球價值鏈涵蓋了多個領域,例如設備,材料,軟體,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我上一篇文章的結論之一是,中國的投資通常側重於提高晶片製造能力和獲取現有技術,而沒有真正關注新技術研發。
  • 蘇州日月新半導體30%股權出售給紫光集團!
    市場人士指此舉有助日月光投控布局紫光封測,另闢子公司在陸上市契機。 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今天傍晚公告,子公司J&R Holding Limited處分中國大陸蘇州日月新半導體30%股權給中國大陸紫光集團,交易金額約9533.47萬美元,折合新臺幣約29.17億元。
  • 中國半導體IC製造產業現狀與創新應用對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大陸技術唯一可以量產20nm技術的晶圓代工廠,在16nm、14nm和7nm先進位程技術研發力度不斷加大,才能追趕國際巨頭的水平。 趕超邏輯 在面對國際廠商製程的進度越來越先進,以及我國現在面對國外高端設備限制出口和本土IC製造設備落後、和人才缺乏的情況下,要趕超國際巨頭還需要很多時間以及行業經驗的累積,但是中國作為半導體產業需求的巨大終端市場,趕超國際廠商並不是不可能,在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為止,舊的網際網路以信息為基礎產業的產業鏈,逐漸發展成現在提出的萬物互聯產業鏈
  • 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劉二壯加盟紫光集團
    (文/呂棟 編輯/尹哲)8月10日,紫光集團內部發布消息,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劉二壯博士正式加入該集團,擔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向該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匯報。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6月29日,劉二壯還以泛林集團公司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的身份,參加在上海舉辦的「SEMI中國英才計劃領袖峰會」,與業內嘉賓們暢談企業的「人才賦能」之道。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5期:蘋果發布自研M1晶片,京東方奪得...
    從入榜的前50名中國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來看,發明專利授權量佔總授權量比例在90%以上的企業有5家,分別為天馬微電子、中芯國際、努比亞、大唐電信、紫光集團。專利授權量排行榜中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通信、家用電器、半導體、汽車及能源等領域。
  • 國內哪座城市有望誕生世界一流晶片公司,北京、上海、深圳?
    中興通訊遭美國全面封殺一事,刺痛了中國人的心,很難想像沒有國產高性能晶片支持的中國製造會是什麼局面,中國要想邁向全球產業中高端水平,成為製造強國,就必須有本土一流晶片公司,能夠在設計、製造、封裝、應用等領域享譽全球。
  • 中國高功率雷射設備產業集聚格局
    在全球重要的雷射市場中,中國佔比21.3%,排在歐盟和美國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大雷射應用市場。到2017年,全球雷射市場產業規模將超過110億美元,其中,中國雷射產業將佔到1/3。  這次,我們綜合各方面信息,就中國高功率雷射設備產業集聚格局發表一孔之見。  全國生產高功率雷射設備的廠商約有50家。
  • 半導體巨頭英飛凌:期待在中國的業務健康和長期發展
    在NVIDIA宣布收購ARM後,黃仁勳不僅強調了ARM繼續開放授權以及保持客戶中立的定位,還指出,ARM的主要IP技術在英國註冊,也就是美國的管制措施不會影響其多數產品對中國客戶的使用。Ploss認為,中國對本土半導體技術的推進正在提速,不過,英飛凌仍舊期待在中國業務的健康和長期發展,並做好了應對更大競爭的準備。目前,英飛凌在上海、無錫、深圳、北京四地設有辦公室。
  • ...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頭一份!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
    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6月3日,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近日研製成功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消息屬實。但切割機業務暫無批量投入市場。今年5月,中國長城官方消息顯示,旗下鄭州軌交院與河南通用成功研製出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填補國內空白,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安謀中國:持續賦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
    在外有疫情衝擊、內有股東紛爭的2020年,安謀中國這家Arm在全球唯一的合資公司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也體現出其過硬的內源性成長實力和與時俱進的高速增長能力。 積極尋求合作、堅持獨立運營、重視自研創新、貼近本土客戶、賦能中國晶片產業,安謀中國所具有的創新的商業模式,正在成為中國高科技領域合資企業良性發展的樣板,也體現出合資公司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貢獻和價值。
  • 德勤:亞洲四大半導體巨頭報告,未來看中國:智東西內參
    本期內參來源:德勤原標題:《亞太四大半導體市場的崛起》作者:未註明一、 四大巨頭,領航亞太在政府支持、巨大市場體量以及研發投入增加等眾多因素的推動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佔據全球半導體總收入前六大國家/地區的四席。這四大市場均擁有多家跨國半導體巨頭。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我國又一項半導體核心裝備取得突破!
    6月30日公布的《山西省電子信息製造業2020年行動計劃》顯示,山西將推動中國電科(山西)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太原—忻州半導體產業集群。同時,實施產業鏈配套集聚工程,打造半導體「裝備—材料—外延—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應用」全產業鏈條。
  •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司副司長雷鵬在致辭中表示,很高興看到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汽車這兩個國內相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進行交叉融合,這勢必在產業應用方面碰撞出新的火花、催生出新的生態,希望本次論壇上的專家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凝聚共識、深化合作,進一步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和交叉融合,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首次!百度AI晶片獲三星14nm工藝...
    新思科技首個海外頂級研發中心光谷落成18日,全球晶片巨頭美國新思科技在東湖高新區未來科技城投建的武漢全球研發中心宣布落成。該中心是新思科技在海外首次投建的頂級研發中心。全球半導體設計軟體龍頭新思科技,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晶片自動化設計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晶片接口IP供應商,被譽為全球半導體行業「風向標」。
  • 上海寶山打造海洋生物產業集聚示範平臺
    廟行鎮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19日電 (王子濤)5月19日,「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試航巡禮活動暨框架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上海市寶山區吳淞客運碼頭舉行。寶山區經委、廟行鎮人民政府、上海崇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三方籤訂投資促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相關科研院所與高校,圍繞海洋生物資源的產業化和應用創新,打造高值化利用研發中心、保健品藥品銷售中心,形成海洋生物產業集聚示範。「深藍號」是中國自主研製建造的第一艘漁業捕撈加工一體船,也是世界目前最大最先進的漁業捕撈加工一體船之一。
  • 紫光計算機三中心落戶鄭州高新區 助力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原標題:紫光計算機三中心落戶鄭州高新區 助力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11月17日,鄭州高新技術
  • 比亞迪半導體和斯達半導體為國產車規級IGBT的發展增添實力
    日前,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   在總體規劃中,該指導意見指出,要聚焦重點產業領域。著力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加快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推動重點產業領域形成規模效應。同時也要打造集聚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