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紫光趙偉國:這個買遍全球半導體的「中國餓虎」的背後

2020-12-03 EDN電子設計技術

作為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上一次身陷輿論漩渦,是2015年10月末的臺灣之行。gkLednc

彼時已經先後主導紫光集團18.7億美元買下展訊、9.07億美元收購銳迪科、25億美元控股新華三的趙偉國,馬不停蹄趕赴臺灣,斥資6億美元拿下半導體封測企業臺灣力成25%的股份。gkLednc

許是由於一連串的大手筆併購,且離開臺灣前,還對聯發科和臺積電兩大臺灣IT巨頭拋出橄欖枝,惹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暗諷,「趙不過是一個炒股的投資者!」gkLednc

然而趙偉國並沒有在意這樣的「風言風語」。進入2016年,趙偉國依舊帶著紫光系延續「買買買」模式:一季度,紫光系突擊潛伏進14家上市公司股東名單;9月,注資1.58億美元與美國威騰電子成立的合資公司——「紫光威騰電子有限公司」在南京揭牌。gkLednc

這還不是終點,在今年2月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趙偉國表示,紫光集團未來將要做3000億元產業投資和併購基金,而今年至少會完成600億~800億元投入,設立5隻左右的產業併購基金。gkLednc

趙偉國給紫光設定的目標是,總產值進入世界前三,成為世界級的晶片巨頭。gkLednc

剛參加完紫光威騰電子合資公司的落成慶典,趙偉國心情很不錯,他說:「晶片產業是一個重點,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家企業能進入世界前三,那就說明中國的晶片業沒有成功。」gkLednc

從這樣的話裡,你會感覺到,他既不像有人傳言的那樣「低調」,更不像是郭臺銘口中的投機狡黠,倒更像是「自信」、「耿直」,或者換個更貼切的詞,叫「雄心」。gkLednc

這種風格,從他上學時就有了蛛絲馬跡。gkLednc

趙偉國其人

1967年出生於新疆沙灣縣的趙偉國,在少有的幾次接受媒體採訪中透露,自己的童年時代並不幸福。gkLednc

父母均為河南籍,分別因「右派」支邊邂逅結婚。在11歲之前,趙偉國都是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度過,由於受到「文革」影響,作為家中的長子,他的童年都是餵豬和養羊。gkLednc

據其回憶,1978年國內恢復高考制度後,趙偉國沒有聽從父親要自己學一門技術的建議,毅然選擇了高考。gkLednc

一位接觸過趙偉國的人士表示,趙偉國性格果斷,做事雷厲風行。gkLednc

「脾氣有點像《亮劍》中的李雲龍。」紫光集團一位高管亦如此評價趙偉國,認為他很有個性,自己堅持的事情便很有毅力與心氣去完成。這或許是趙偉國沒有聽從父親建議,選擇高考的原因之一。gkLednc

1985年,他成為了沙灣縣考入清華大學的第一人,就讀於電子工程系(原無線電電子學系),並通過修理電視和編寫軟體賺錢來支付大學學費,隨之開始了其在清華長達的十年經歷。gkLednc

在大三時,一個同學的父親從臺灣帶回一本書——《矽谷熱》,書中講述了蘋果和惠普公司的創業故事。這本被同學競相傳閱的書深深地影響了趙偉國的人生選擇。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於是他開始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跟隨老師參加教研組的科研,為機械系老師設計的脈衝電鍍機獲得了第一屆大學生挑戰杯的三等獎。gkLednc

五年求學期(是的,清華那時候不少專業是5年制,現在建築專業還是5年制),他靠維修電視和幫別人寫軟體來獲取收入,經過5年的本科學習後,1990年,趙偉國從清華大學畢業。正如那幾年的畢業生一樣,工作分配都不太理想。gkLednc

按照2013年的一份《同方股份股票質押回購理財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顯示,趙偉國從清華大學畢業後,1990年8月進入了北京布勞森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出任工程師(另一份2015年4月的《紫光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股份轉讓完成過戶登記手續的公告》描述的其職務是副總工);幹了一年多以後,1991年12月,他的工作單位變更為北京海峰技術公司,直到1993年8月他重新回到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在海峰技術公司的職位顯示為副總經理。gkLednc

百度百科的材料顯示,在大學畢業三年內,趙偉國到中關村打過工,還和朋友承包過海澱區水泥廠的一個公司,不過北京布勞森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海峰技術公司目前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都已查不到相關資料。gkLednc

他在北京中關村做了三年工程師,從事自動控制系統的軟硬體開發工作。那時候的中關村勢頭初現,是個技術性人才歷練的好場地,但他似乎並沒有滿足。gkLednc

1993年8月趙偉國回到清華深造,攻讀電子工程系的通信碩士學位。也是在此時,他開始接觸紫光集團,兼職擔任紫光集團自動控制系統方面的工程師。gkLednc

1997年10月,他離開紫光,加入剛上市的清華同方,出任研發中心通信研究所所長,當年就參與了同方併購江西無線電廠的第一次資本運作。僅半年後,他的職務變成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公司總經理,直至2000年10月。2000年11月,他轉至北京同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工作制2005年8月,任總經理。gkLednc

2005年9月,趙偉國離職,創辦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依靠這個平臺,趙偉國實現了事業的高速發展。而這個時間,距他從新疆沙灣縣考入清華大學時,剛剛好是10年時間。gkLednc

談及清華大學,趙偉國說,「很多時候你都沒注意到你所經歷的環境會在你內心深處種下一顆種子,等你有一天回首往事時才會發現。清華五年的教育,相當於賦予了我一個貴族的出身。」gkLednc

2009年6月,趙偉國重返積重難返的紫光集團擔任總裁。但在「回歸」途中,引起頗多爭議。而趙偉國入主紫光集團後,一開始並未將注意力集中於現在的主業集成電路中,但隨著集成電路將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的方向之一,以及總額達到1300億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設立,讓紫光集團似乎看到了良機。gkLednc

為什麼是半導體

紫光集團能從經營困境中迅速轉變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公司,作為掌舵人,趙偉國在業內頗具傳奇色彩。gkLednc

「當時校領導覺得我在外面折騰了幾年,還是一點點商業能力。做了幾年的民營企業家,自己也覺得很難幹,公司小的時候無妨,做大了就會有天花板。我覺得紫光這個平臺很好,而且我對清華對紫光都有很深的感情,也有點理想,所以就回來了。」gkLednc

剛剛「回歸」紫光時的趙偉國,面臨的不是一個大好環境。「理想一回事,現實一回事。紫光集團當時的經營艱難,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文化上也有很多碰撞。 回到紫光集團的前兩年,我的基本工作就是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當時公司發不出獎金,我只能以股東身份自掏腰包給團隊發獎金。我自己在紫光是不領取薪酬的,也基本不報銷。這六年多,我自己對紫光集團的投入已經超過了七個億。」gkLednc

趙偉國的努力慢慢取得效果。兩年之後,企業的生存問題解決了,紫光的經營開始逐步走上正軌。解決了溫飽問題,接下來就是謀發展的問題了。「當時我想了很久,中國的大學辦企業在全世界是特殊現象,國家為什麼讓大學辦企業,清華為 什麼要辦紫光,這個問題需要正本清源去理解。我的理解就是——發展高科技產業。校辦企業可以做點別的生意賺點錢,但你要知道自己的使命,要去執行自己的使命。中國不缺少一個大的房地產企業或者一個大的金融企業,但中國缺乏足夠好的高科技企業。即使以紫光集團今天近千億的資產規模,跟它們比都不算個兒大,但紫光現在是個高科技企業,這個體量在業內就相當有話語權了。」gkLednc

「紫光並不是一開始就選擇了半導體。一開始,我看了很多個行業,包括生物醫藥項目。但是,總是缺乏感覺,發現自己不熟的行業還是看不明白,心裡很沒譜。一個行業沒有感覺,是不能進入的。李嘉誠有一句話叫做『不熟不做』,我個人很認可這一點。」趙偉國介紹,「到了最後,還是發現只有IT我有感覺。我最初的目標是到學校去找項目,但是看了下來發現兩個問題,第一是好項目少,第二是培育孵 化漫長。IT是個快行業,產業的變化太快了。我的願景還是把紫光集團做成一個世界級的企業,既然找不到世界級的項目,那就先去利用資本併購吧,我相信我對產業的感覺。這樣,一來可以給投資人好的回報,第二給資本市場提供好的項目產品,最終注入上市公司,長期經營。紫光集團收購這些半導體業務都是為了經營,不是為了倒手賺差價。」gkLednc

「如果讓我評價自己,我是一個有戰略圖謀的機會主義者。做事有時確實需要機遇,看了很多項目,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展訊是可以被收購的。」gkLednc

趙偉國的晶片「帝國夢」

中國的科技企業普遍遵循著兩條發展道路。一條是以華為為代表的「重科技」路線,通過技術研發驅動內生增長;另一條則是以阿里巴巴、京東等企業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創新路線,倚仗商業變革重新創造增長動能。而中國最缺乏的就是這類重科技型的公司,例如美國的GE、谷歌、波音、高通、英特爾、IBM這樣的的技術型公司。gkLednc

在趙偉國的收購字典裡,只有真正的千裡馬才能稱得上是好資產。「一定要買上升期的公司,不能買下降期的公司。最差一定要買盈利的企業。虧損的公司有個特點,你不知道他的底在哪裡。」gkLednc

被紫光集團收購前的展訊有如下幾點特質:公司的創業團隊來自清華,但兩位創始人都已經離開;移動晶片行業,業務世界級且高速發展,團隊持股比例很低;大 股東是美國的私募股權基金,待了八年,有退出的客觀需求;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估值不高;公司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企業,溝通成本低。以上的特質, 都註定了展訊是非常好操作的可收購標的。gkLednc

「紫光拿下展訊的動作非常快。拿下展訊之後,發現銳迪科跟他們是競爭對手。於是,我們又開始尋求併購銳迪科。但是,收購銳迪科的過程就相對複雜了,等待的時間也比較長。」gkLednc

通過對展訊和銳迪科的收購,紫光開創了中國半導體領域收購模式的先河,這也是紫光後期一系列豪購的序曲。「一位業界的前輩曾說,企業不是指哪打哪,而是打哪指哪。紫光在收購了展訊和銳迪科以後一直在半導體領域進行併購,紫光不一定半導體每一個環節都做,但只要做了,未來的目標就是要進入到世界前三。因為這個領域你只有進入到世界前三,才能有話語權,才可以獲取超額利潤。」趙偉國說到。gkLednc

可以看出,在外界給趙偉國冠以「土豪」、「狂人」的稱謂背後,現實中的趙偉國其投資風格是非常謹慎穩健的。gkLednc

趙偉國認為公司必須進行三項儲備,以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危機。「一是現金積累;二是人才儲備;三是技術儲備。而這三項可以說是矛、盾合一,危機發生了是你防守的盾牌,機會來臨了它就會變成你手中的利矛。」gkLednc

有媒體做過的不完全統計是,僅從2015年到現在的這一年多時間裡,由趙偉國一手主導的股權投資交易就超過13起,涉及資金在700億元人民幣左右。gkLednc

趙偉國曾在北京的一個研討會上放出狠話,欲逼對岸的臺灣開放晶片業,否則就建議禁止臺灣晶片在大陸銷售。並拋下豪言:願讓旗下兩家IC設計企業(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併,攜手超越高通。這還不算,更在行業內掀起一陣旋風的是紫光有意入股臺積電,經媒體發酵,這個消息曾經一度佔據了臺灣報紙的頭條。gkLednc

「趙偉國瘋了吧?」、「紫光在資本炒作?」、「哪來那麼多錢?」不只是郭臺銘,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表現出這樣的不解和質疑。但也有不少人為趙偉國的「帝國夢」點讚,至少紫光「不畏強敵,產業報國」的精神是振興產業最急需的信仰支柱。如莫大康先生所評論的那樣:「我們曾經有908、909和科技重大專項等數次提升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機會,但成效都不大。也許紫光以其混合所有制模式的這種收購擴張模式,可以為提振產業走出一條新路。」gkLednc

「站在山前面要能看到山後面的風景」

「站在山前面要能看到山後面的風景。」趙偉國用這句禪語,解構自己的每一起併購。gkLednc

且不論紫光的錢來自何方,也不論是否如趙所說「羊毛出在豬身上」,就其紫光收購的邏輯來講,這也是不可為之而為之。就目前的產業環境,晶片行業始終被國際幾家巨頭壟斷,如果從頭搞創新在時間上與中國快速發展的需求不符。好比身處虎群再在老虎身下搞花樣,說不定老虎一個翻身就把你壓死了。所以紫光選用這種方式:自主創新+國際併購,利用併購先讓自己強大起來,再搞創新也許容易許多。紫光的選擇有著「天時地利」的背景,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意志、國家戰略,由國家支持的紫光一定可以從容施展自己的戰略,無往而不勝。gkLednc

當然,紫光在擴張晶片版圖的同時,不是沒有風險,邏輯對不代表結果一定成功。橫在紫光面前的有三道坎兒。第一是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紫光模式的前提是國家大環境、行業大環境、市場大環境,只有持續向好才會有資本額度持續投入。第二是管理能否跟得上兼併的步伐?紫光在收購擴張的同時,還需打造一條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生態鏈,這個鏈條上的每個企業都必須是行業龍頭。所以對收購的企業進行符合產業規律的管理是一個難題。第三是持續創新問題,怎樣把別人的「技術福利」變為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技術紅利」,沒有持續創新很難有持續發展。錢不是萬能的,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你的技術是否始終領先別人。gkLednc

對於這些可能的風險,趙偉國總結出的一段話頗為經典:「堅定信念,解放思想,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謹慎操作,快速行動,見勢不妙,撒腿就跑。」精妙之處是最後8個字,但我們並不希望它真的發生。gkLednc

認真盤點紫光這幾年走的步子,會發現趙偉國的收購邏輯其實也很簡單。「IT服務的三個核心要素就是計算、網絡和存儲。」獨立評論人王如晨這樣認為。如果按照這樣的劃分復盤,會發現,截止到目前,紫光就是圍繞這三個核心領域在招兵買馬。gkLednc

加碼存儲系統,打造中國「太平洋艦隊」

出手存儲系統一直在趙偉國的計劃之中,一度計劃以240億元高價收購美國威騰電子,但由於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介入審查,該計劃流產。如今成立合資公司,也多少有些曲線強化紫光存儲業務之意。gkLednc

根據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324億美元,全球大數據技術及服務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為27%,其中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是數據存儲領域,約佔53.4%。gkLednc

年先後收購環球存儲(HGST)和閃迪(SanDisk)之後,威騰電子擁有了存儲系統和快閃記憶體技術支撐,全球存儲產業已經高度集中,新力量進入並不容易。這也是紫光出手的重要原因:藉助「自主創新+國際合作」兩條腿,加速存儲的本土化。gkLednc

相比於發達國家,中國在存儲核心技術上還沒有完全自主的核心技術,無法為政府、電信等敏感行業提供本土化解決方案。中國大數據需要的儲存晶片缺乏關鍵技術,幾乎90%以上的晶片都要依賴國外進口,因此中國發展存儲器領域已是不言而喻。gkLednc

這也是紫光收購投資背後的邏輯之一,踏準產業政策。在此之前,中國政府已經頒布了面相未來十年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打造安全可控的核心技術體系,帶動集成電路、基礎軟體、核心元器件等薄弱環節實現根本性突破是重要內容。gkLednc

伴隨數據規模的擴大和數據屬性的變化,對於數據存儲的處理能力、交付能力和交付速度都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存儲產業正處於技術架構的變局期。未來的雲規模數據中心存儲則有三種構建模式——軟體開發、系統集成和整合成套提供,而第三種將成為主流。gkLednc

原因在於第一種可按需定製但成本高,第二種集成複雜度高於想像。而整合成套交付系統無開發成本可方便調用,不過更為考驗廠商垂直整合優化的能力、生態能力以及與應用場景的對接能力。gkLednc

可以預見,目前國內外巨頭包括微軟、亞馬遜、Dropbox、IBM、阿里也都在角逐雲存儲服務,每一家的生態能力和垂直整合優化能力都不在話下。在今年6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趙偉國曾表示,紫光希望在運營商領域成為華為的平衡者和思科的替代者,在存儲晶片領域成為三星的平衡者。gkLednc

能否在軟體和工程研發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在國際合作的平臺下強化自主創新,這是紫光在變局期勝出的關鍵。gkLednc

紫光將擁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2016年趙偉國在各種場合對外發言時,開始頻頻提及一個關鍵詞——「企業使命感」。他所說的「使命感」,一是指他的公益慈善事業,二是指紫光集團的未來定位。gkLednc

「我們要成為世界級的晶片巨頭,我想從總產值上來講,要進入世界前三。」他說這句話時,情緒明顯高漲。「中國這樣的國家,如果把晶片產業當成一個重點,如果沒有一個企業進入世界前三,說明就沒有成功。」gkLednc

「現在排名世界第一的英特爾產值500多億美金,緊隨其後的兩家大概都是在300億美金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未來五六年後你還不能達到300億美金,就進不了前三。」他又有些激動。gkLednc

往大了看,趙偉國的「使命感」有著更為宏大的背景,2014年9月,中國成立1500億的晶片產業扶持基金,在政策推動下,被外國技術和企業打壓了數十年的中國晶片產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契機。gkLednc

當然,理想豐滿固然值得讚揚,但眼下的局勢和挑戰也不可忽視。gkLednc

如趙偉國所言,紫光要進世界前三,要挑戰的競爭對手頗多,在美國有一批像英特爾、GE、高通、IBM這樣的老牌技術性公司,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已經積累起優勢。gkLednc

趙偉國自承,紫光與之相比,在技術方面不具備傳統優勢,所以現階段只能通過大手筆併購或投資的手段,在相關領域建立智慧財產權積累,通過資本買入場券。「智慧財產權這條道路是馬拉松,別人已經跑了20公裡了,我找了輛車,開20公裡路,再下來和他一起跑。」這是趙偉國的設定。gkLednc

除此之外,也有人擔心,吞下了展訊、銳迪科等多家具備獨立品牌的公司後,由於產業基礎、運作模式以及企業文化差異,紫光集團能否良好消化,又要怎樣消化?gkLednc

「至少在我們這個領域中,在中國的企業中,無論是對外投資還是海外併購等等,我想紫光應該是最成功者之一。」趙偉國回應道。gkLednc

「因為第一,我只收購優秀的企業,第二,我們不輕易對企業進行整合,更多的是為這些企業打造生態,讓他們之間形成協同。」gkLednc

目前國內十餘家FPGA廠家大多處於低端市場。gkLednc

紫光如果能夠整合西數、閃迪、華三、展訊、銳迪科、力成、同方國芯、西安華芯等公司,那麼紫光將構建一個涵蓋CPU、FPGA、存儲、網絡設備、伺服器等業務的半導體帝國。雖然「混血」產業鏈不得不與外資分享利益,但足以成為「中國版三星」gkLednc

gkLednc

相關焦點

  • 趙偉國的鍊金術
    投資界試圖向趙偉國學習撬動資本,產業界則希望看清趙偉國的布局。但循跡追索,2013年以前的趙偉國和他背後的紫光集團,卻在舞臺大幕背後模糊成一道剪影,偶爾被人提及也是輕描淡寫地寥寥幾句,「紫光?是那個賣保健品的公司吧?」這與紫光集團現在的關鍵詞「半導體」完全脫節。趙偉國終於等到了屬於他的機會。
  • 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劉二壯加盟紫光集團
    (文/呂棟 編輯/尹哲)8月10日,紫光集團內部發布消息,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劉二壯博士正式加入該集團,擔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向該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匯報。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6月29日,劉二壯還以泛林集團公司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的身份,參加在上海舉辦的「SEMI中國英才計劃領袖峰會」,與業內嘉賓們暢談企業的「人才賦能」之道。
  • 獨家| 紫光集團或將採聯席董事長制,清華控股代表龍大偉加入,與...
    知情人士對問芯 Voice 透露,日前清華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龍大偉代表大股東清華,正式加入紫光集團的高層運營管理,或將與趙偉國共同擔任聯席董事長,象徵紫光集團也將採近年來最流行的 「雙首長」 共治時代。
  • 半導體巨頭集聚上海!紫光給出產業發展藥方,三星瑞薩對中國表忠心
    隨後,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Cadence CEO陳立武、三星電子執行副總裁Greg Yang、瑞薩電子(中國區)董事長真岡朋光、SEMI全球總裁兼CEO Ajit Manocha分別發表開幕演講。他表示,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了美國90%的半導體從業公司,他們和全球各地的城市保持合作。如今半導體行業已成為一個全球互聯的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4千億美元,驅動著AI、自主駕駛汽車、物聯網等行業的增長,他們很高興看到中國參與推動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 蘇州日月新半導體30%股權出售給紫光集團!
    市場人士指此舉有助日月光投控布局紫光封測,另闢子公司在陸上市契機。 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今天傍晚公告,子公司J&R Holding Limited處分中國大陸蘇州日月新半導體30%股權給中國大陸紫光集團,交易金額約9533.47萬美元,折合新臺幣約29.17億元。
  • 紫光集團以近1億美元收購蘇州日月新半導體30%股權
    8月13日消息,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日前發布公告稱,紫光集團以近1億美元收購蘇州日月新半導體30%股權。日月光公告截圖日月光投控稱,代子公司J&R Holding Limited將蘇州日月新半導體30%股權出售紫光集團,交易金額約9533.47萬美元,折合新臺幣約29.17億元。
  • 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地位
    中國旨在加快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減少對晶片進口的依賴。但是,半導體行業的全球價值鏈涵蓋了多個領域,例如設備,材料,軟體,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我上一篇文章的結論之一是,中國的投資通常側重於提高晶片製造能力和獲取現有技術,而沒有真正關注新技術研發。
  • 北京君正、紫光國微、聖邦股份、長電科技誰才是半導體反彈龍頭?
    這輪半導體反彈我必須是老大,19年的我可是半導體的漲幅冠軍,今年更是調整最充分的半導體龍頭。關鍵的是我的方向,智能視頻晶片+車載電子晶片,尤其是後者,目前的汽車智能化方向景氣度非常高,也是當前景氣度最高的半導體方向,也就是車載半導體,這個反彈龍頭必須是我的。
  • 紫光集團融資情況及股票代碼
    此外,華芯投資與紫光集團籤約,以產融結合模式進一步促進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資源的集中與整合,精準有力地推動產業加速發展。 紫光官網顯示,近年來,憑藉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的雙輪驅動戰略,紫光集團完成從「芯」到「雲」的產業架構,在移動通信晶片領域(旗下紫光展銳)躋身世界前三位,並相繼在武漢、南京等地投入巨資建設先進存儲器和半導體製造基地,立志推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競爭中的強勢崛起
  • 中國企業專利排行榜發布:紫光居半導體發明專利授權量第二
    近日,由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專利檢索分析公司合享智泉聯合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TOP50)」。  在該榜單的半導體領域中,紫光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的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均位列中國前三。
  • 尋找中國半導體
    一來,行業低迷,可以用最低的價格買設備,二來工廠建設周期大約18個月,和行業周期基本吻合,等到新工廠投產,新增加的產能正好可以趕上行業繁榮,吃一波大利。可惜,歷經重創,華虹壯志難續,沒有成為帶領中國半導體行業殺出重圍的領軍人。909工程最終也成了「黃埔軍校」,不過,中國晶片行業的進步還是有目共睹。
  • 尋找中國半導體
    不過三星之所以敢於擺出一副賭徒模樣,拉著整個行業跳懸崖,是因為背後韓國政府的支持。在韓國,半導體行業被稱為「工業糧食」、「孝子產業」;政府以行政方式指示各大財團給企業放貸。之後連續20年,幾乎連年巨虧,但又屢敗屢戰,學生終於打敗了老師。
  • 陳啟:深度解讀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趨勢非常確定
    關於這個行業,我們似乎都知道它的名字、知道它大概的用途,但是您真的知道半導體產業鏈的秘密嗎?今天我們請到了一個非常知名的專家,來為大家深入解讀這個行業的奧妙。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來認識一下。我們是專門投資於半導體領域的私募股權基金,目前跟一些半導體的上市公司也存在深度合作的機會。在這個行業當中,我們對這個行業很熟悉,專業知識也很豐富,今天會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半導體行業的梳理和解讀。東方財富網:我們大家都知道,知道名字或者大概的概念,是不夠用的,遠遠不夠用的,所以今天請到您給大家多解讀一下。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首次!百度AI晶片獲三星14nm工藝...
    紫光同創攜三大系列FPGA產品亮相ELEXCON 201912月19日,ELEXCON 2019深圳國際電子展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紫光同創旗下全系列FPGA產品、軟體及IP、開發板及應用解決方案悉數亮相,並聯合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夥伴,共同展示了紫光同創生態體系下的客戶案例和終端應用。
  • 紫光LED的機會:更接近太陽光譜,紫光LED在國內會崛起嗎?
    目前三星、Source:首爾半導體等一些廠家已經研發了相應的LED紫光產品,並進行少量應用。 而由紫光晶片激發的白光LED能解決這個短板。藍光LED跟太陽光有很大區別,在數十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和動物的眼睛都適應了太陽光,從這個角度來說,太陽光是對身體最好的。 因此,在研究中,太陽光被當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參考,越接近標準的太陽光或者黑體光源,被認為是更有利於人體的光源。所以企業宣傳它的光譜接近太陽光,就會有一定的市場的先機。
  • 中國晶片產業的大梁都是誰在挑?
    fRpednc他是新加坡半導體界少數幾位來自中國的副總裁級主管之一,也是臺灣半導體界唯一一位在臺灣本土擔任臺灣知名半導體企業副總裁的「中國大陸人」。fRpednc同樣是這個人,在2011年被全球權威IT安全雜誌《Info Security》評價為「少數對世界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人」,並授予其「UTM之父」稱號,2年後,他更是當選了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他就是謝青。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
    總投資30億元 這個半導體項目預計2021年投產近日,深圳市興森快捷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森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廣州興科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興科半導體」)廠房及配套設施正在籌建中,預計於2021年建成投產。
  • ...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頭一份!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
    這為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項目一期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項目位於東西湖區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建成後,將匯聚來自全球半導體晶圓研發與製造領域的精英團隊,構建國內半導體邏輯工藝及晶圓級封裝先進的「集成系統」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