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深度解讀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趨勢非常確定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本期嘉賓介紹:陳啟,浙江品利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導體產業投資經理,2009-2012年,任職於渣打銀行;2012-2014年,任職於浙江舜業投資;2014年至今,任職於浙江品利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作為長期研究半導體產業的投資經理,他對行業有哪些看法和見解?哪些公司是行業細分市場龍頭?國內的投資機會在哪裡?又是如何看待中國半導體的未來發展?對此,東方財富網邀請到了浙江品利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導體產業投資經理陳啟做客《財富觀察》欄目,跟大家分享精彩觀點。

陳啟在接受採訪時介紹指出,半導體行業中三大核心產業鏈為IC設計、IC製造和封裝。IC設計企業如果研發出某一款晶片並運用到終端市場當中,會給它的業績帶來爆發式增長;晶圓製造是中國最大的短板,目前A股上市公司當中沒有純晶圓製造公司;封測是中國發展最成熟的一塊,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為三大封測巨頭。

陳啟表示,目前中國半導體行業和歐美有差距,但是半導體國產化趨勢非常確定。相信在未來十年當中,中國半導體產業會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向前突破,我們半導體產業人也有信心把這件事情做好。

以下為採訪實錄:

東方財富網: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財富觀察》,我是東方財富網顏飛。之前有一波行情非常火熱,它和國產晶片有關,這一波跌下來後反彈行情也非常強勁。關於這個行業,我們似乎都知道它的名字、知道它大概的用途,但是您真的知道半導體產業鏈的秘密嗎?今天我們請到了一個非常知名的專家,來為大家深入解讀這個行業的奧妙。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來認識一下。

視頻:陳啟,浙江品利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導體產業投資經理,2009年至2012年,任職於渣打銀行,2012年至2014年,任職於浙江舜業投資,2014年至今,任職於浙江品利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東方財富網:好,歡迎回來,陳先生你好。

陳啟:你好,東方財富網,您好。

東方財富網:剛剛我們通過短片了解到您的一些履歷,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品利基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機構,它主投的方向又是怎樣?

陳啟:大家好,我是浙江品利基金的投資經理,我叫陳啟。我們是專門投資於半導體領域的私募股權基金,目前跟一些半導體的上市公司也存在深度合作的機會。在這個行業當中,我們對這個行業很熟悉,專業知識也很豐富,今天會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半導體行業的梳理和解讀。

東方財富網:我們大家都知道,知道名字或者大概的概念,是不夠用的,遠遠不夠用的,所以今天請到您給大家多解讀一下。首先是進行一下科普,半導體不就是把電子元器件、把電子產品拆了,不就是裡面那個塑料板嗎,那在您的專業角度來看到底是什麼呢?

陳啟:半導體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您剛才說的,可能把一個東西拆掉,它裡面留存的一個東西,它只是終端產物的形式,它原來的模樣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我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塊從工廠線上下來的一塊晶圓,這是一個5英寸的晶圓片,我們所看到的這個。這是一個晶片,它把外面的殼拆掉之後,其實裡面應該是這樣的一個形狀,這個要再切割過,你可以看到上面是有一格一格的小格子的,把這個小格子再按照原來的設計要求切下來之後,再把它封裝,放到這個鋁的殼裡面,它就變成了我們平常意義上說的晶片。晶片的作用有很多種,比如我們的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還包括一些消費電子產品。應該來講,整個半導體的產物,在我們生活中大概佔了40%左右的終端場景,佔比非常高,我們的生活就是被半導體這些東西給包圍了,所以我們說它是既非常熟悉但是又很陌生——熟悉是我們每天都在用它,陌生是大家從來沒有去把它拆開來看過,或者是去了解它是怎麼生產的。我們公司是專門投資於這塊,所以我們對它比較熟悉。

東方財富網:說到這,大家可能知道剛才陳先生拿到的那個小卡片,是能夠看得到的。

陳啟:這顆是知名的英特爾公司在過去生產的一顆CPU,這邊還有一顆應該是三星之前生產的一顆內存條,這個是筆記本內存條,上面那個黑的蓋蓋下面就是這個上面切割下來的,我們可能最多看到這個,但是它原來的樣子就是這個。

東方財富網:這個樣子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炒股票的朋友常常會看一些研究報告,會看百度,但是真正的看到這個實物,我是第一次;我在節目前也問了觀眾朋友,這個產品的原始形態,有人見過嗎?他們說好像圖片瀏覽過,但是實物就沒有一個人見過。

陳啟:一般來講,這個是B端市場的產品,它到最後這個樣子,還要再經過很多環節,所以這個是產業鏈上遊的東西,普通人一般不大接觸到,真的接觸不到。

東方財富網:我們就順著這個說吧,我們就說價格,這個大家都沒見過的產品,值多少錢?您手裡拿的這個終端又值多少錢,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嗎?

陳啟:可以的,這顆英特爾的CPU,現在是不值錢了,之前大概售價是在800到1000塊錢左右,這是一個5英寸的晶圓,還比較小,大的有8英寸、12英寸的,它的直徑是20公分和30公分,那個就比較大,像個小臉盆,上面切割下來,如果是比較高端的一些晶片,一些CPU,這樣一張我們叫wafer,從生產線上下來可能是十幾萬人民幣吧,如果它這個工藝出問題,可能一批產品有問題,它的損失是上千萬美金,非常貴,它的終端產品的原料是很便宜的,但是它的終端的售價是非常高,就是價值很高,它如果出現任何一些工藝上的瑕疵,wafer報廢了,這個損失是天價。這個東西其實很輕巧,大概就幾平方公分以內,它要賣800到1000塊錢,它裡面切下來就是這麼薄薄的一片而已。

東方財富網:確實,這個也是展示多次,很難得。

陳啟:當時三星的筆記本內存,這個被稱為2017年最佳理財產品,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這個內存在一年時間之內大概漲了50%到60%左右,其實它的成本沒有太大變化,就是因為供給端三星做的一些事情,然後把這個價格給推高了。

東方財富網:接下來我們繼續介紹這個產業情況,剛才通過展示,您跟大家說了一些小細節,我們放眼宏觀到整個產業,您了解的情況是怎樣的?然後再說一下國內的情況,因為咱們國內確實是短板,有人說有幾十年、半個世紀的差距,有這麼大嗎?或者說我們有什麼優勢嗎?難道這些年就沒進步嗎?請您全面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陳啟:可以。以前有一個觀點在網上流傳:中國不能自主生產晶片。我覺得這句話是片面的,就在上周,民族企業華為剛剛發布了一款5G晶片,而且是全球首款,這個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我們有自己的晶片了。目前來講,講得殘酷一點,確實跟歐美強國有一定差距,但是這個差距已經在慢慢縮短了,可以打個比方,過去可能是赤著腳或者騎著自行車去追趕人家四個輪子的,現在可能已經縮短到什麼呢,你可能是開奔馳的,我們可能是開桑塔納的,至少已經跟你都是車了,差距在慢慢、慢慢接近。不過,雖然差距在接近,但產業整體的水平還是不如歐美,我們過去可能欠的帳比較多,先要把這個帳填平了,然後再來談超越和發展。目前來講,國家兩會期間對這塊非常重視,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朋友圈裡面發的關於兩會的解讀,半導體集成電路屬於重點提及的產業,是戰略新興當中最核心的,我相信在未來十年當中,中國集成電路半導體這塊產業,會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不斷向前突破,我們半導體產業人也有信心把這件事情做好。

東方財富網:說到這,我們再具像化一點,整個全產業鏈裡面,我們進步比較多的,或者追趕的比較緊的,哪些是值得我們去挖的?

陳啟:首先講這個產業鏈的一個情況,半導體它很大,主要分四塊:1)第一塊,最大的一塊,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就是平時我們說的晶片。集成電路下面分四大塊,一個是存儲器,比如內存,第二個是微處理器,比如CPU,還有兩塊,是邏輯電路和模擬電路,這個平常人不太接觸得到,但是用得很多很多,我們不知道而已;2)除了集成電路之外,還有分離器件,這個就是半導體當中發展比較古老的一個行業,主要是二極體、三極體這些;3)除了這兩塊之外,還有光電子和傳感器,光電子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顯示領域以及光伏太陽能領域,它也是屬於半導體當中的一塊,目前來講它們已經發展很不錯,光伏行業中,中國在全世界來講是比較靠前的水平。傳感器是目前發展比較迅速的一塊,5G物聯網時代開始後,對傳感器的需求非常大,傳感器主要就是把外界周圍的一些訊號、信息,比如說溫度、氣壓,轉變成電訊號,能夠讓計算機去處理它。5G物聯網時代開始之後,這種需求會大規模催生。所以這四塊都在發展,相對來講中國的短板可能還是在集成電路方面;傳感器、分離器件和光電子這塊,應該講已經不比歐美國家差,我們所說的我們中國不如人,可能還是停留在集成電路這塊不太盡如人意,但是目前來講,隨著國家對這塊行業的支持,我相信未來集成電路追上歐美強國是指日可待的。

東方財富網:上下遊產業鏈,能不能再跟大家說一說?

陳啟:給大家分享一個數據,2016年根據SEMI(半導體協會)的統計數據,整個半導體規模3389億,中國大概是1.5萬億以上。2017年,這個數據從3389上升到了4120億美金,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品的生產國,這塊產值也在上升。但是有一個現狀就是,可能我們中國的國產化率還比較低,現在統計下來大概是15%左右,而且這個15%已經包括了很多外資在華企業,比如說西安三星、大連英特爾、無錫SK海力士,這樣的公司產值都已經算進來了,這個國產化率應該比較低。不過我們有信心,國家的遠景規劃是在2035年左右,把它提高到70%的水平,這裡面就有很大的一塊空間,我也相信這個國家既然有下定這個決心,這塊產業一定會被做起來,這個是很確定的。

東方財富網:說到這,大家就了解了,半導體這個產業很好,未來很有前景,但是關於投資機會就兩回事了,這個領域真正是資金密集型,幾個億都是無法上檯面的,具體是這樣嗎?您怎麼看?

陳啟:是這樣的,隨著工藝進步,現在一條全新生產線,大概12英寸、14納米生產線的投資金額在500億到600億人民幣之間,這已經是接近於兩條遼寧號航母的造價了,非常昂貴,它主要是貴在一些設備、工藝,以及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怎麼講呢?半導體,像集成電路的晶片製造過程中,它對製造工藝以及水平要求是零容忍,絕對不能出錯,因為它一出錯就是一整批晶圓的報廢,我剛才說了,這個損失是天文數字,所以各家晶圓工廠,對這塊的質量要求把控是非常嚴格的。通常用良率來表示,在這個良率的背後,在這麼苛刻的工藝背後,就是它的巨額投入以及研發費用的投入。一般來講,每一代的研發費用是上一代的30%到40%。打個比方,研究上一節點3000萬可能就夠了,而下一階段就要5000萬起。目前研發已經到了天文數字,我印象中大概是去年的數據,英特爾研發它的i7Skylake的CPU的研發費用大概是70多億美金,這個比上一代40、50億,一下子又多了20億的支出。我們現在在工藝研發上面,跟歐美巨頭有差距。你作為後來者,只能去砸更多的錢,才有可能超越,可能一家英特爾的研發費用,就抵過中國很多公司一年的研發投入了。

東方財富網:這個資金壁壘、技術壁壘,都高得嚇人。

陳啟:非常高,高得嚇人,所以美國在這一塊的科技實力,就是靠行業的壟斷賺取巨額利潤,所以美國有這麼多的科技巨頭,全球半導體20強公司中,美國佔了8個,比較知名的像英特爾,我們手機上用的高通,還有蘋果、AMD、英威達、德州儀器、鎂光、ONSEMI等等。中國目前來講水平最高的企業,應該是設計公司華為海思,去年的營收大概在300多億人民幣,勉強排到20位左右。中國的半導體企業如果有幾個能擠進全球前20強,那麼中國將不再僅僅是個大國而是一個科技強國,因為半導體代表人類最高的工業水平,它的製造工序非常非常複雜,被稱為工業製造的皇冠,皇冠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中國現在還有所欠缺,但是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東方財富網:如果按照您的視角去尋找國內的投資機會的話,您怎麼看?

陳啟:我們首先再來梳理一下這個行業的情況,剛才說了行業當中分上中下三塊,上遊是它的支撐產業鏈、基礎產業鏈,主要是它的化學品、耗材和它的一些潔淨工程等輔助方面的,重要的就是三大核心:IC設計、IC製造和封裝。下遊就是它的終端應用市場,比如說通信、消費電子、軍事、政府這一塊,目前來講核心產業鏈就是上中這兩塊,因為中端下面就屬於泛半導體產業,這個概念就很大了。

如果從上面去看的話,我們先講這個核心產業鏈:設計、製造和封裝。設計企業目前來講中國有一兩家比較大的,就是剛才說的華為海思,可是它沒有上市,這個要問任正非什麼時候願意接受一些混合制改革,願意上市。去年曝出來的第二名,是一個叫比特大陸的,可能做比特幣投資的人聽說過,賣礦機的,它去年做到了第二名。第三名是紫光的展銳,它是做5G晶片的。

目前來講,IC設計偏軟體方面,隨著國外一些好的工程師回國,以及國內資本注入之後,這塊慢慢做起來了,目前根據品利內部報告統計,在A股上市的純設計企業,大概有24、25家之多且各有特色。比較知名的,比如說兆易創新、紫光國芯,還有富瀚微、景嘉微等帶「微」字的,大概有20多家。這塊我覺得IC設計企業有個特點,它可能兩三年一直默默無聞,但是它某一款晶片突然間研發出來,運用到終端市場當中,會給它的業績帶來爆發式增長。

東方財富網:存在爆發性?

陳啟:有一個成長性在裡面。當然了,能不能做成功,也不確定。但是隨著經驗積累多了之後,它對工藝的把握,以及研發經驗的積累,我相信它能做得越來越好。這塊我們中國跟國外巨頭的差距正在拉近,過去十年之前,我們都沒有像樣的IC設計企業,現在你看,包括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都已經能跟國外的巨頭PK了,某些方面甚至還超過它們,我相信其他24、25家的IC設計企業,說不定哪一天,也會在某個自己的細分市場當中變成領頭羊,跟國外的歐美巨頭去做抗爭。第二塊是晶圓製造,中國是最大的短板,目前來講A股上市公司當中沒有純晶圓製造公司,有兩個中芯國際和華虹,它們在H股上市,有開過滬港通、深港通的可以投資,但是現在外面退潮之後可能中芯國際近期股價也不是很好,一般我們普通投資者可能不大接觸到。封測巨頭是中國發展最成熟的一塊,三大封測巨頭大家都非常清楚,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三大封測巨頭分別在整個封測細分市場排第三名、第七名和第八名。

東方財富網:還是挺靠前的。

陳啟:對,這三家巨頭,還包括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晶方科技,它做一些MEMS器件的封裝和晶圓級封裝,這個比較有特色,它做的業務很精專,很有特色;長電、通富微電它們資源好,華天精於管理。各個公司發展自己業務還是不太一樣的,但是我覺得封測這塊相對來講發展比較成熟了,而且總體看,封測這個行業未必能一直處於高速成長期,但是平穩增長是確定的,中國每年晶圓工廠這麼多產量,最後的封裝這一環節,是要由封裝測試公司去做的。目前來講,我覺得這一塊未來的前景還是蠻良好的,不一定會有大漲,但也不會大落。

東方財富網:目前您講到了最大短板,晶圓製造,再給大家多介紹一下,它短在哪,以及未來可預見的幾年內,會有長足進步嗎?

陳啟:真的有點難,我原來有一個業內的朋友,在聊到這塊工藝開發,就是晶圓工廠的工藝開發時,被稱為史上最難啃的硬骨頭。

東方財富網:難在哪裡呢?能否多介紹一下?

陳啟:比方說,我又要拿這塊晶圓做介紹,它的原材料其實很簡單——矽,大家學過初中、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半導體主要一個元素就是矽,矽其實是一個非常非常普遍的東西,我們可能泥土裡就有矽,化合物形式,二氧化矽,但是要做到最終產品晶片,這當中有上萬道工序。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首先要把這個矽提純,做成工業級的矽,這個純度是在99%左右,然後再從多晶矽制煉成單晶矽,這個純度一下子從99%到9個9到12個9之間,就是99後面有7到8個9,這是全世界最純的一種物質,它是一種晶格非常完整的物質,這個過程當中就已經難倒了一大批中國的企業。光伏其實也是用單晶矽、多晶矽,多少呢?5到6個N就夠了,但是集成電路級別的,它對質量要求非常非常嚴苛,9N起步。

東方財富網:基本上第一關就挺難的。

陳啟:對,國內可能能做集成電路單晶矽的企業,刨掉外資的話,就幾個吧,特別是大尺寸的,基本上沒有,大概我們中國現在手上的數據,6英寸大概國產化率50%,8英寸就降到了大概10%,12英寸的最大的1%。

東方財富網:那多大尺寸是應用最廣、需求最廣的?

陳啟:12英寸。

東方財富網:還是尺寸最大的、我們最差的那個。

陳啟:對,12英寸,我們一些主要器件都是12英寸的,這塊掌握在幾個巨頭手上,比如說日本的信越化工、(盛高),還有臺灣的環球晶圓、德國思創,還有IOG,這五大巨頭控制了95%的市場,中國大概1%都不到。

東方財富網:那晶圓製造的設備方面的要求又是怎麼樣的?

陳啟:剛才說的只是做一個單晶,只是它的原料而已,然後這個晶圓工廠,我們打個比方,中芯國際,它從日本信越化工把晶圓買過來,我們叫做晶圓圓片、拋光片,買過來之後開始加工,這裡面大概有七八種工序,但是每個工序反覆個上百次是很正常的,比如拋光、清洗,最關鍵的就是要光刻,然後刻蝕、沉積,然後摻雜、退火、做氧化等等,這一系列過程是非常非常複雜的。你要做這些東西,你得有設備,磨刀不誤砍柴工,你得有刀,不好意思,這些最核心的設備,國內是最最大的短板,為什麼中國半導體行業跟國外有差距,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因為我們設備不行,其實你說做研發吧,我們可能國外搞點技術回來,或者拉幾個技術牛人來,可以試試看,但是你沒有設備,你叫人家怎麼做?這個設備是非常昂貴的,也是歐美國家一直打壓和限制的東西。跟大家講,在冷戰期間,西方陣營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個協議叫做巴黎協議,就是對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禁運,關鍵戰略物資全部禁運,冷戰結束之後,巴黎協議就沒有了,但是又冒出來一個叫瓦森納協議,這個瓦森納協議雖然不是強制性的,但是它的背後是美國,美國處處在限制我們發展,不給我們最好的設備、最好的工藝、最好的技術,全部都對中國是禁止的,我們不要說全新設備最新設備了,連二手設備都不一定能買到,這是我們中國的短板。

東方財富網:可見設備的差距以及壁壘,從歷史到現在,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陳啟:當然了,全世界能生產半導體核心設備的企業就這麼幾個,我們中國自己已經有一部分能自主生產,比全世界其他190多個國家強多了,但是我們中國的目標一直是,我認為,我心裡的目標就是,中國一定是做全世界最好的,這個不光是我們自己基金公司對它的方向,我相信全部中國人心裡也是這樣想的:我們中國要做的就是全世界第一,我們是中國,我們必須做第一名。

東方財富網:在這個行業裡,一定要做最好的才會有更好的市場,有更好的需求。我們接下來,說一說輔助製造:主料不行,輔助的能不能加把勁呢?

陳啟:輔料這個是相輔相成的,在一個工藝當中,你有設備,還有一些化學品、氣體的原材料,去跟它做一些配合。目前來講,國內有一些領域已經有所突破了,但是最核心的領域還是掌握在日本手裡,日本的精細化工非常強,它有幾十年的技術積澱,非常厲害,中國這一塊還差一點。半導體我們用個詞來解釋就是「純」,可能一瓶水的純度都要求在6N以上,就是99.99999%以上的一個程度,任何顆粒雜質殘留在晶圓表面,都會對下一道工序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甚至整批晶圓都報廢掉,設備、材料相輔相成,再加上工藝和人,才能把一塊晶片完完整整地做出來。

東方財富網:我們電腦用著很舒服,手機用著很方便,但背後真的是很漫長的過程,即便是輔助製造也依然是挺落後,差距蠻大。

陳啟:應該這麼講,原材料這一塊,相對好一點點,國內有些企業,作為龍頭企業做得不錯,甚至也打入了國際大廠的供應裡面。比如說,前兩天《大國重器》當中提到過的一家寧波的公司江豐電子,它是做濺射靶材的,它已經是臺積電、中芯國際的供應商,除了這幾個領域當中,它的原材料,我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些數據,氣體有200多種,就是專門做生產工藝的氣體細分大概有200多種,材料可能就是晶圓,化學品將近100種,然後其他的一些試劑,一些離子體等等等等,又有幾十種,前前後後好幾百種。

東方財富網:說到這,我們再抓著耗材材料多說一說,這個方向上,上市的也罷,沒有上市的也罷,機會公司的點評,您再簡單多說一下。

陳啟:矽片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中國有一家公司叫做上海新升半導體,有一家上市公司持有它一部分股權,那就是上海新陽,所以上海新陽一直被認為是A股當中唯一一個大矽片的概念股,而且這段時間矽片一直在漲價,上海新陽我印象中從年前到現在,大概有30%、40%的漲幅吧。

東方財富網:受益了。

陳啟:但是,上海新陽只是持有一部分股權,它還沒有到合併利潤報表這個程度,對這個上海新升也沒有一些控制權,總體來講它應該只能算一個投資,不能說它的主營業務是這一塊。

東方財富網:換句話說,在這個領域裡面,上市公司還是空白的。

陳啟:對,還是空白。有兩家公司要去做,就是中環股份和晶盛機電,在去年的時候發過公告,在無錫要投一個廠,它說是去做集成電路的東西,但是這個廠從建設到最後量產得有三五年時間吧。

東方財富網:很漫長。

陳啟:還有個京東方,京東方A也說過要去投資大矽片產業,但是這個投資只是剛剛起步而已,真正地為上市公司產生業績,還有主營業務體現收入的情況,那得要等它投產以後。

東方財富網:那就非常難,而且技術資金缺一不可,有的有技術,找找錢就行,但是這個錢和我們之前所接觸的投資量差太多了。

陳啟:除矽片以外,還有化學品,因為化學品製劑有200、300種,國內我只能舉兩個比較大的,一個是江化微,這個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還有一個是晶瑞股份,晶瑞股份還是一個國內光刻膠龍頭,它旗下有一家公司叫做瑞紅,它是國內目前來講水平最高的一家市場,半導體最核心的工藝叫光刻工藝,他們有一種必須要用的原材料叫光刻膠,光刻膠影響到光刻工藝的成影效果,好的和差的差很多,差將近10倍以上的價格。其實我們普通的,像做液晶面板,也用光刻膠,這個就很便宜,但是高端的像集成電路一些製造晶片的光刻膠就非常貴。目前來講,一個是瑞紅,還有一家是北京科華,北京科華被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南大光電收了一部分股權。還有一個是拋光,拋光墊也是一塊大的耗材,相關上市公司叫鼎龍股份,它之前收購了湖北的一家專門做拋光墊的公司,還有天通,它收購了時代立夫,它也是專門做拋光墊的,就這麼幾家公司。我們品利基金內部的報告當中,我們梳理了一下,核心半導體跟這個工藝有關的大概就50、60家,包括剛才說的一些龍頭企業,還有一些設備龍頭,比如北方華創。北方華創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產品線也很全,號稱中國的應用材料,應用材料是全世界最大的設備供應商之一,除了光刻機之外的其他一些設備,它都能做,包括刻蝕的、沉積的、清洗的、甩幹的、氧化的、熱處理的。但是工藝要想打入巨頭的產業鏈是非常難的,因為半導體有一個特徵,「我這個東西用得好,我不會輕易去換它」,給後來人設置了一個很高的障礙,因為它為了保持自己工藝的穩定性,它不願意冒這個風險,萬一你東西用了不好怎麼辦,這很現實,希望北方華創能在這塊領域當中證明自己,如果能證明自己,我覺得應該還有成長空間,否則的話也就那樣吧。

東方財富網:說到這我加一句,假設我們以京東方為例,它錢投出去,結果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沒有量產也罷,沒有成功也罷,完全就是打水漂,不管多少錢,全是打水漂?

陳啟:但是你這個錢必須砸。

東方財富網:就算風險大,也必須得砸?

陳啟:對,為什麼呢?半導體是這個時代的基礎,是國家戰略性基礎的東西,就像蒸汽機時代的煤,內燃機時代的油,電器時代的電一樣,不可或缺。目前來講,國外一些巨頭就是看中這一點,對中國處處限制、打壓,限制發展,不給最好的設備。如果去收購美國公司,川普還有一個301法案,把你擋在門外,反正就各種限制中國,所以說我們必須自主開發。剛才說了,自主開發可能前期會有巨大的資本投入,可能會虧錢,但是不要緊,只要有一天成功了,你一年就能把過去可能虧了七年八年的錢填平,就能賺錢。我以京東方舉例,京東方大概是2001年成立的,到2015年,前前後後國家大概給它砸了70多億。

東方財富網:天文數字。

陳啟:對一個小公司來說,市值不過如此。大家看它2017年的業績快報,75億利潤,一年把過去15年的國家給它的補貼賺回來了。為什麼?京東方在這條路上,已經把絕大部分競爭對手都給熬死了,我們過去用的液晶面板,還是日本的夏普,夏普的廠早就關掉了,被京東方活活給逼死了,包括原來臺灣以及韓國那邊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面板廠,最終都是因為抵不過京東方的一個主動出擊,把全世界相當一部分液晶面板廠都給消滅掉了,所以接下來京東方是全世界液晶面板最大的巨頭之一,我覺得它一年賺70多億,虧了15年,國家給它砸了70多億,值。當然京東方只是一個半導體,我們這個屬於顯示領域當中的一小塊,還有很大的領域,還需要更多的京東方砸更多的錢,去把那些以前看不起我們的國外巨頭,都把它熬死或者逼死,該熬熬,該逼逼,然後把這個產業的核心抓在自己手上,不管是材料也好,設備也好,抓在自己手上,只有抓在中國自己手上,我們心裡才踏實。

東方財富網:接下來最後一個問題,依然是關於半導體產業鏈非常專業的一個問題,很多朋友也非常關心,希望嘉賓介紹一下,功率器件化半導體和MEMS器件,這個還是挺專業的,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陳啟:功率器件屬於電流電壓轉換的,我們原來叫做電力電器轉化器件。什麼意思呢?做個簡單的類比,高鐵上面有兩條線,這個線是高壓線,但是它下面的電動機跟電壓,那個線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個當中就需要功率器件去轉化它,把它變成一個電動機能用的電,這個轉化器件就叫功率器件,比較有代表性的像原來《大國重器》中也有提到過,叫IGBT,這個有個專業術語叫絕緣柵雙極電晶體,這個一般人都不會去了解它。另一個 MEMS,叫做微機微電子系統,什麼意思呢?我再打個簡單比方,手機當中有重力感應器、有加速度陀螺儀,這個就是MEMS器件,它是一個具有微機結構的一個器件,比方說走路的時候有位移,它裡面的內部設計是有機械結構的,可能有兩個相對位移的感應杆,發現電壓有變化了,就把這個信息讀出來了,我知道我在前進。

東方財富網:很神奇。

陳啟:很神奇。MEMS器件的工藝和傳統的半導體,IC的輕電製造工藝不太一樣,簡單的是對電晶體,我一個傳統的模型就可以了;那個不一樣,是需要微雕的,比如說齒輪、懸臂、音叉結構等稀奇古怪的機械結構。士蘭微它之前有做特色半導體,就是投這一塊,這個做得好也很不錯,因為應用量很大。然後你剛才說那個化合物半導體,這個也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微器件發展了40、50年了,應用也好,潛力也開發光了,但是化合物半導體在近些年才得到重視,因為之前那個已經走到極限了,所以要去開發新的東西、新的材料。

化合物是兩種以上的東西結合,比方說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矽、磷化銦、氮化鋁之類的東西,目前研究比較多的是碳化矽、氮化鎵和砷化鎵,分別用在一些高壓高頻的領域裡面。我又要以手機舉例了,我們的5G晶片和4G晶片最大的區別,在於速度快了100倍,但是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它的頻率也快了很多。5G的一個頻段大概是2000兆赫茲左右的水平,5G現在大概是35G赫茲,一下子跨越很大,這個對它的發射器件就提出更高要求,我們叫RF器件,普通的矽器件受不了這種高頻,只有這些化合物器件可以,它的身體素質更強一點。碳化矽也一樣,我又以高鐵舉例子,可能上面有幾千伏的電壓,到下面一個電動機上面,可能傳統要組一個很大的陣列的晶閘,把它換壓穩壓,換頻過來,但是化合物半導體有個特徵,它抗輻射,能耐高頻、耐高壓,可以承受大電流,甚至可以承受2000度的高溫,我可能只要一兩個,就能把這個過程給完成。

東方財富網:很神奇。

陳啟:很神奇,目前來講,中國在這塊應該有彎道超車的機會,中國在化合物半導體的差距沒有像傳統的晶片領域這麼大,彎道超車的機會在化合物半導體中可能性很大,我覺得是好事,我們總算有一個東西在未來多少年之內,可能就五年十年之內發現,中國某家企業在這個化合物半導體當中可以跟國外巨頭去抗爭,不像原來傳統矽的一些應用領域差距那麼大。化合物半導體其實跟剛才所說的功率器件有一定關係,有些功率器件就是用化合物去做的,還有MEMS器件,都屬於特色的細分市場,大家可以關注這一塊上市公司的表現,我覺得它未來的成長性是比較可觀的。

東方財富網:非常感謝陳先生,我們之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終端應用,但是沒想到背後產業鏈這麼複雜。

陳啟:是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從4G到5G,不光是頻段改變,其實它內部所有的射頻器件、濾波、放大、天線,全部都改變了,我覺得5G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主題,上市公司能產生很好的效益,給我們投資者帶來一定業績回報。

東方財富網:非常感謝陳先生,今天的節目暫時先到這裡,未來也歡迎陳先生多來作客,更加細化地、更加多地給大家介紹機會。

陳啟:好,謝謝大家。

東方財富網:再見。

>

相關焦點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市場再創新高,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
    半導體產業鏈解析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產品按照功 能區分可以分為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分立器件和傳感器等四大類。其中集成 電路是半導體產業的核心,根據 WSTS 數據,2020 年集成電路市場規模佔到了 半導體市場的 82%。半導體產業鏈可按照主要生產過程進行劃分,整體可分為上遊中遊下遊。
  • 日韓疫情告急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鏈 「國產替代」能替代什麼?丨熱...
    日韓疫情告急半導體供應端遭受考驗最新消息顯示,韓國新增11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及確診達到了1261人,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疫情波及了韓國本土電子廠商。三星和SK海力士作為全球半導體巨頭,在存儲器領域市場中處於壟斷地位,而半導體行業不生產就意味著虧損,因為設備折舊都是按照小時進行計算的。另外,如果此時三星和SK海力士出現問題,那麼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將是巨大的。屆時,內存晶片很有可能呈現出上漲的趨勢,整個電子產業鏈都將受到影響。
  • 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新一輪矽含量提升周期到來,行業新機遇產生
    受貿易戰影響,華為體系內的華為海思一夜轉正,對所有的本土國產晶片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上下遊,包括供應鏈、產能都會受到華為備貨的擠佔,產業鏈上下遊大概率會產能飽滿。 此外,對晶片設計公司來說,2019年上線的科創板也是一個重要的節點。科創板開市以來,大批的集成電路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晶片設計公司,對本土的晶片設計企業來說是非常大的利好。
  • 深度解讀晶片測試:三大機器貫穿全流程,國產設備突飛猛進
    公司來自荷蘭,被曝中國員工竊密)(深度解讀晶片刻蝕:國產5nm機器已就緒,2018全球銷售額破歷史新高)(揭秘晶片製造關鍵一環,百億美元市場的光刻膠產業)以下為智能內參整理呈現的乾貨:一、測試設備貫穿生產流程:探針臺、分選機、測試機正如開篇提及,集成電路工藝繁多複雜,其中任何一道工藝出錯都可能導致生產的集成電路不合格,拉低良品率。
  • 半導體產業鏈日益完善 晶片設計是重要一環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AI晶片、智能元件等也成為了企業爭相布局的重點對象。總體來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大致分為三塊:晶片設計、EDA/IP/設計服務、晶圓製造/封裝測試。
  • 卓勝微8億投建半導體生產基地 完善全產業鏈布局加速國產替代
    11月29日晚,卓勝微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江蘇省無錫蠡園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書》,在無錫市濱湖區胡埭東區投資建設芯卓半導體產業化建設項目(以最終備案為準),該項目預計投資總金額8億元。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1、 集成電路景氣回暖,集成化趨勢持續推進在半導體產業鏈中,上遊由 EDA、材料、設備三大行業構成,中遊由晶片設計、制 造、封測三大環節構成,下遊由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電子、傳感器四大品類構成。在中美貿易摩擦激化了供應鏈風險後,半導體自主可控既成為國家的發展政策,也成為國產終端產品廠商推進國產化替代的巨大動力, 因此,在國產化替代全面加速的背景下,預計 2021 年國產集成電路廠商的發展速度 將快於全球平均水平。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以日本為例,統計製造業和設備業兩者市場份額變化,兩者的相 關性非常高。隨著日本製造企業在全球產業鏈崛起,日本設備企業由於本土化優勢,享受配套機遇。大陸 本土設備廠商也有望複製同等上升路徑。我們統計了 2017-2021 年大陸規劃建設的晶圓線,結合產線各自投產進度及各環節設備投資佔比,測 算本土產線新建帶來的半導體設備總需求空間。
  • 超4000億美元電子產業鏈遭衝擊,國產替代的機會在哪裡?
    潘暕:疫情下電子產業鏈全球化趨勢不可逆,中國疫情的有效控制為製造業增添保障。2月中國疫情爆發;3月海外疫情爆發。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國外疫情仍在蔓延。我們判斷疫情下電子產業鏈全球化趨勢不可逆,尤其是在國外經濟基本停擺國內已全面復工情況下,製造業短期內基本不會出現「去中國化」:(1)疫情衝擊下,各國當務之急為恢復經濟秩序,而非「去全球化」。
  • 半導體MCU全線暴漲 行業迎來國產化機遇
    財聯社12月4日訊,半導體產業鏈漲價潮持續向不同環節進行傳導,近期多家MCU大廠宣布漲價,有機構指出,在全球MCU持續缺貨的背景下,許多終端製造廠紛紛選擇使用國產MCU替代,有望給國內廠商帶來機遇。
  • 漲價潮蔓延產業鏈 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
    來源:金融投資報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因產能緊缺而引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晶圓、材料、PCB板、封測、晶片,以及IC的漲價蔓延到整個產業鏈。有行業人士指出,由於5G的普及和汽車行業對上遊晶片需求的增長,疊加疫情帶來PC 需求上升和數據中心投資力度加大,導致半導體產業鏈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持續上升。整體產業景氣度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向上趨勢。
  • 半導體產業鏈高景氣趨勢明確 華燦光電定增乘風而上
    以氮化鎵 (GaN) 和碳化矽(SiC) 為首的第三代半導體是支持「新基建」的核心材料,LED作為氮化鎵 (GaN)材料最成熟的商業化應用,電力電子器件則為氮化鎵 (GaN)材料另一廣闊應用領域。受益於「新基建」對下遊產業的大力扶持,在「新基建」與國產替代的加持下,國內半導體廠商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 半導體行業否極泰來—半導體全產業鏈梳理
    從產業鏈來看,半導體產業可分為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以及設備和材料環節,其中設備和材料屬於支持環節。第一部分:設備和材料首先我們來談一下半導體產業鏈的底層支撐,也就是半導體工藝的核心:設備和材料。前文說道,製造是半導體生產中技術難度最大的環節,而半導體設備是晶圓製造商獲取製程技術的關鍵。
  • 全球半導體設備格局及趨勢最全解讀!
    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集中度高,主要有美日荷廠商壟斷,國內自給率僅有 5%左右,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隨著摩爾定律趨近極限,半導體行業技術進步放緩,國內廠商與全球龍頭技術差距正在逐漸縮短,我們認為未來 3-5 年將是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黃金戰略機遇期。
  • 半導體材料|超80%被外企壟斷,高端光掩膜版誰能突圍?
    [ 公司密鑰:獨家調研 挖掘內幕 ] 半導體材料|超80%被外企壟斷,高端光掩膜版誰能突圍?第一財經2020-09-07 10:16:41 重磅!9月1日到9月7日,《公司密鑰》將發布半導體材料系列專題文章,深度剖析7種半導體材料的現狀、趨勢及相關企業的機會。《公司密鑰》文章來啦!獨家調研,挖掘內幕!盯住基本面,看準大趨勢!周一至周五上午11:00準時上新。【邏輯】掩膜版是下遊行業生產流程的關鍵模具,也是下遊產品精度和質量的決定因素之一。在國產化趨勢不斷加速的背景下,國內晶圓廠擴產為光掩膜版市場提供了新的機會。
  • 電子特氣行業深度報告:國產化迎歷史性機遇
    在高效精餾純化技術上,國內開發出 7N 電子級超純氨產品打破了國外氣體公司對超純氨的壟斷,為產業鏈發展做出了貢獻。基於上述氣體純化技術的日趨成熟,國產高純度矽烷、磷烷、砷烷、四氟化碳、六氟化硫等特種氣體也在相繼進入市場,滿足各行各業的需求。
  • 半導體板塊盤中持續拉升,機構列出三大主線布局產業鏈
    從三季報來看,光大證券研報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半導體收入同比增長23.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6.3%;第三季度半導體收入同比增長19.3%,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70.8%。天風證券表示,從中長期維度上,擴張半導體行業成長的邊界因子依然存在,下遊應用端以5G、新能源汽車、雲伺服器為主線,具化來看,「國產替代」是當下時點的板塊邏輯,「國產替代」下的「成長性」優於「周期性」考慮。
  • 國產替代已成必然趨勢 晶片概念新一波行情或來襲
    原標題:國產替代已成必然趨勢,晶片概念新一波行情或來襲丨牛熊眼   1月13日早盤,晶片概念持續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增長+漲價+國產替代
    二、需求拉動,2021 年功率半導體迎來高景氣周期2.1 國際功率半導體大廠交貨期延長2020 年 Q4,英飛凌的 MOSFET、IGBT 等產品交貨期普遍有延長的情況, 最長交期高達 30 周,其中低壓、高壓 MOSFET 及軍用航空電晶體價格有 上漲的趨勢。意法半導體的功率半導體產品交貨期呈現全面延長的趨勢, 價格方面保持平穩。
  • 半導體國產替代,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從投資角度出發思考,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未來的業績增速將受兩大核心因素的影響,一是行業需求增速,二是國產替代率增速,其中國產替代速度彈性最大,是影響國內半導體細分領域各公司能否率先「跑出來」的決定性因素。那麼A股上市公司中,哪些公司的技術含量高?國產替代實力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