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MCU全線暴漲 行業迎來國產化機遇

2020-12-05 騰訊網

財聯社12月4日訊,半導體產業鏈漲價潮持續向不同環節進行傳導,近期多家MCU大廠宣布漲價,有機構指出,在全球MCU持續缺貨的背景下,許多終端製造廠紛紛選擇使用國產MCU替代,有望給國內廠商帶來機遇。

據行業媒體報導,盛群(合泰)、凌通、松翰、閎康、新唐這五大臺灣MCU廠近期因成本上漲,同步調升產品報價,部分品項調幅超過10%,且有產品交期甚至拉長至10個月。

另外,和中國臺灣這五大廠商一樣,日商瑞薩電子近期也發布了漲價通知,交期已經拉長至四個月以上。

對於漲價的原因,業內人士稱受到多方因素的共同影響。由於意法半導體發生罷工事件,市場供需出現缺口,加上現今產業鏈不論晶圓代工、封測端,產能相當吃緊。同時,由於晶圓代工價格漲幅至少10%、封測也上漲5-10%,帶動平均成本上升,加上訂單多看至明年上半年,需求遠大於供給,是造成五大MCU企業調漲產品價格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MCU廣泛應用在各類電子產品,提供存儲與運算功能。業者坦言,MCU價格過往「只跌不漲」,但今年晶圓代工產能供應不足,加上下半年起消費型、車用等客戶開始大力回補庫存,導致MCU面臨供給短缺狀況。

從行業方面來看,市調機構IC insights最新報告稱,在經歷2016年MCU市場規模和出貨量衰退後,MCU市場規模和出貨量大幅提高, 數據顯示,MCU市場規模在2019年增長9.3%至204億美元,2019年MCU出貨量增長達11.7%;中國MCU市場規模達到256億元人民幣。該機構預計,到2022年,全球MCU市場規模將達到239億美元。

華創證券指出,MCU漲價主要由於產能錯配以及低庫存所致。在全球MCU持續缺貨的背景下,許多終端製造廠紛紛選擇使用國產MCU替代,有望給國內廠商帶來機遇。

國盛證券指出,近兩年國產替代背景下,國內產業需求大幅增長,國產半導體全面突破。由於新冠疫情在國內外不同步發生,2020 年出現季節間的供需錯配、區域間的訂單轉移,近期半導體產業再度供需緊張,一方面是延續「芯」拐點,另一方面更多創新應用持續增加。該機構建議高度重視國內半導體產業格局將迎來空前重構、變化。

MCU相關公司:

兆易創新:國內最大的MCU提供商,該項業務收入佔比持續提升。

中穎電子:國內較具規模的工控單晶片主要廠家之一,在家電MCU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納思達:自主設計的通用MCU晶片無論在產品特性上還是在生態體系上均處於行業先進水平,已實現批量出貨。

東軟載波:是華為MCU晶片供應商。

相關焦點

  • 半導體MCU出現缺貨漲價潮 行業迎來國產化機遇(股)
    MCU成繼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MOSFET之後,又一出現漲價聲浪的半導體關鍵零組件。日商瑞薩交期已經拉長至4個月以上。 華創證券認為,MCU漲價主要由於產能錯配以及低庫存所致。在全球MCU持續缺貨的背景下,許多終端製造廠紛紛選擇使用國產MCU替代,有望給國內廠商帶來機遇。
  • 從科技角度分析「內循環」,國產作業系統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就目前國內的數碼、科技行業來說,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無論是硬體當中的晶片半導體,還是軟體作業系統和工業軟體,目前國內整個行業呈現出來的,還是依賴於外循環的發展樣貌。  所以,如果站在發展「內循環」的新要求下,補足國產高端晶片半導體以及軟體作業系統的短板,就成為了實現「內循環」的必然要求。
  • 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新一輪矽含量提升周期到來,行業新機遇產生
    原題目「疫情帶來行業新機遇 ——《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白皮書》」 投資趨勢白皮書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已經成為全球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以5G、汽車電子、物聯網、AI、高性能運算、數據中心、工業機器人、智能穿戴等為驅動因素的新一輪矽含量提升周期到來,帶來了行業發展新的機遇。
  • 當英飛凌遇上比亞迪,國產汽車半導體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據汽車行業權威調研數據顯示,2019 年國內車規級IGBT 市場呈現寡頭壟斷格局,英飛凌以高達58.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比亞迪位列第二,佔18%。作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生產車用IGBT晶片的公司,比亞迪半導體成為國內市場上最有能力挑戰國際大廠的本土廠商。
  • 暴漲30%!A股「最便宜」半導體材料股創新高!券商:新材料春天將至
    原標題:暴漲30%!A股「最便宜」半導體材料股創新高!券商:新材料春天將至 摘要 【暴漲30%!A股「最便宜」半導體材料股創新高!
  • 半導體行業將迎來高景氣階段
    有分析人士表示,半導體行業將迎來高景氣階段。 半導體企業紛紛發布「調價函」 歲末年初,半導體行業迎來「調價潮」。從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聯電、格芯和世界先進等公司產品價格提高了約10%~15%。國信證券預計,2021年的產品價格漲幅可能接近20%,「急單」價格漲幅甚至達40%。
  • 電子特氣行業深度報告:國產化迎歷史性機遇
    受國際矽烷價格的衝擊,再加上生產規模較小,產品純度不高或者批量產品純度不穩定,國產矽烷主要用於矽化玻璃的矽化膜生產以及太陽能光伏產業,高純度的矽烷國內基本上是空白,主要依賴進口。2014 年 12 月 21 日,上海交通大學肖文德教授以多功能反應技術完善了 UCC 工藝中存在的三氯氫矽轉化率低的不足,將其純度提高到 99%以上水平,在河南試車成功。
  • 半導體MCU出現漲價潮,金安國紀等多股漲停丨牛熊眼
    12月4日早盤,半導體板塊集體拉升,截至發稿,金安國紀、華微電子、銅峰電子、協和電子漲停,士蘭微漲逾7%,惠倫晶體、南亞新材、賽微電子漲、華正新材等多股不同程度跟漲。MCU成繼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MOSFET之後,又一出現漲價聲浪的半導體關鍵零組件。其中,日商瑞薩交期已經拉長至4個月以上。華創證券表示,MCU漲價主要由於產能錯配以及低庫存所致。在全球MCU持續缺貨的背景下,許多終端製造廠紛紛選擇使用國產MCU替代,有望給國內廠商帶來機遇。
  • 江左牛郎:半導體國產替代才是硬核投資機遇
    那就繼續關注我們最擅長的硬核題材——半導體國產替代!今年的工作報告中指出: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這話說得相當霸氣,背後表明了在「科技興國」理念下科技領域既充滿了挑戰,也充滿了機遇!換句話說挑戰即是機遇、就是賺錢機會。
  • 半導體行業:化合物半導或將開啟新時代
    我們近期連續提示半導體板塊機會,相關報告包括:  ①半導體矽片需求續漲,產業鏈受益蓄勢待發20201025  ②高像素及多攝趨勢確立,豪威/三星發力特色CIS20201102  ③功率半導體板塊景氣度持續,加速進口替代20201103  ④半導體景氣中長期向上
  • 半導體行業否極泰來—半導體全產業鏈梳理
    進入了英特爾(Intel)、美光科技(Micron)、 德州儀器(TI)、海力士(Hynix)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供應鏈體系。第二部分:IC設計IC 設計作為半導體行業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是國產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不同的下遊應用,不同半導體設計公司產品的形態與功能各不相同。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市場再創新高,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
    在當前美國持續加強技術和設備封鎖 的情況下,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步伐正在加快。國產設備企業在政策和資金大力支 持下,在刻蝕、薄膜沉積、測試等多個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國產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和測試設備有望成為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先鋒。
  • 晶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單季度營收同比增長率: 20Q1 由於全球新冠疫情致使板塊性的略微負增長,但是隨著疫情恢復,以及半導體國產化的不斷加速推進,作為電子行業最基礎的半導體板塊迎來了進一步的加速成長。
  • 市場要聞丨MCU晶片、NOR Flash供不應求,「國產替代」概念股兆易...
    由於晶圓代工廠供不應求,國際MCU晶片大廠的產品出現全線延期。受此影響,作為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國產32位MCU晶片的企業,航順晶片近日發布調價通知函,包括儲器、NORFLASH、LCD驅動等產品價格全面上漲10%至20%。
  • 2020半導體行業趨勢十大關鍵詞(七)傳感器:精準適配
    2020年,5G開始邁向全面商用化步伐,晶片、射頻以及存儲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都已日臻完備、蓄勢待發,為5G全面開啟應用端普惠時代做足了鋪墊。人工智慧已不再落單,與物聯網之間愈發緊密的結合,幾乎成為了當下所有電子產品的標配。
  • 漲價潮蔓延產業鏈 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
    有行業人士指出,由於5G的普及和汽車行業對上遊晶片需求的增長,疊加疫情帶來PC 需求上升和數據中心投資力度加大,導致半導體產業鏈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持續上升。整體產業景氣度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向上趨勢。在政策紅利和市場成長的雙重作用下,我國半導體行業有望迎來高質量發展。同時在國產替代趨勢加速背景下,半導體板塊或將持續受到資金追捧,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等領域。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1.2 半導體設備亟需國產化率提升,晶圓產線建設驅動本土配套機遇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約576億美金,大陸地區約130億美金,佔比約22.4%,僅次於臺灣的27%, 高於韓國的 18%。產線上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佔有較高比重,其行業高度集中。由於晶片製程微縮化,淺層摻雜需求 凸顯,低能大束流設備成為主流,佔比約 61%。
  • 全線暴漲!恩智浦發布漲價函|瑞薩電子|中國半導體|恩智浦|晶圓代工...
    搜索「今日半導體」,2020年值得關注的半導體公眾號,歡迎點擊星標置頂;文章最下方,歡迎點擊在看和點讚,謝謝!歡迎下翻,文末有驚喜彩蛋!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意法半導體發生罷工事件,市場供需出現缺口,加上現今產業鏈不論晶圓代工、封測端,產能相當吃緊。同時,由於晶圓代工價格漲幅至少10%、封測也上漲5-10%,帶動平均成本上升,加上訂單多看至明年上半年,需求遠大於供給,是造成五大MCU企業調漲產品價格的主要原因。
  • 機會情報:8寸晶圓代工需求強勁國產晶圓代工迎機遇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趨勢不斷向好,IC設計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再加上國產替代全面提速,中國晶圓代工市場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相關概念股:中芯國際(688981):公司是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企業。14納米是晶圓代工產業分水嶺,14納米製程的市場空間、競爭格局遠遠優於28納米製程。在14納米及以下製程節點,公司迎來價值擴張、格局改善共振機遇。
  • 市場資金輪動流入科技板塊 半導體行業喜訊不斷相關概念股大漲
    對此,相關規劃中提出在2025年我國將會把晶片的自給率提升到70%左右的目標,這意味著國家將會大力的發展晶片製造行業,大量的資金也將湧入各個企業,對我國半導體行業來說也將是充滿機遇的一年。半導體行業迎來突破性好消息最近,我國半導體行業喜訊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