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潮蔓延產業鏈 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

2021-01-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投資報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因產能緊缺而引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晶圓、材料、PCB板、封測、晶片,以及IC的漲價蔓延到整個產業鏈。有行業人士指出,由於5G的普及和汽車行業對上遊晶片需求的增長,疊加疫情帶來PC 需求上升和數據中心投資力度加大,導致半導體產業鏈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持續上升。整體產業景氣度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向上趨勢。在政策紅利和市場成長的雙重作用下,我國半導體行業有望迎來高質量發展。同時在國產替代趨勢加速背景下,半導體板塊或將持續受到資金追捧,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等領域。

半導體設備需求持續上升

有行業分析師指出,歷史上全球半導體及設備產業每一次市場低迷都隨技術創新到來而結束並進入上升周期,受益於5G、AI、IoT產業驅動,全球、中國半導體銷售明顯好轉,國內外主流晶圓廠資本支出及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銷售情況也均已出現不同程度復甦。隨著景氣度的明顯回升,半導體設備將是未來半導體板塊中最重要的投資主線之一。

全球半導體設備景氣上行,中國大陸持續擴產是重要驅動因素。華泰證券指出,2019年四季度-2020年二季度,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60%、48%、37%,遠高於全球19%、13%、26%的同比增速。考慮晶片自主可控需求提升及技術進步、中芯國際(港股00981)登陸科創板、中芯南方獲大基金增資等因素,國內擴產進程有望進一步加快,推動設備需求上行。

行業來看,2018年至今,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佔全球的1/5,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本土晶圓廠設備採購額約佔大陸設備市場的1/2。2016-2018年開始規劃或動工的第一輪大陸晶圓廠陸續投產,表明產品設計和工藝技術等日趨成熟,隨後多個晶圓廠開啟了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採購大潮。儘管年初受到疫情影響,晶圓廠招投標和設備進場工作短暫停滯,但4月份以來基本上全面恢復,未來幾年國內半導體設備需求將繼續保持旺盛局面。

從行業龍頭表現來看,也印證了行業高景氣的現狀。可以看到,ASML壟斷全球光刻90%以上份額,且光刻機是晶圓產線核心設備,所以交付和訂單具有代表性;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的業績超預期,反映下遊需求持續旺盛,半導體設備行業將維持較高景氣。

行業高景氣背後,國產替代加速推動也是半導體行業未來很長時間的重要看點之一。中銀證券指出,科創板IPO、瓦森納技術管控升級及515華為事件對國產半導體設備產生了正面推動,在2016-2019年進入主流晶圓廠工藝驗證的關鍵設備,在2020年下半年晶圓廠集中設備招標中進一步擴大市佔率,繼續看好刻蝕、清洗、CMP、熱處理等設備的國產品牌市佔率穩中有升,而光刻機、塗膠顯影、量測、離子注入機等有望獲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總體來看,國內晶圓廠招投標工作全面恢復;國內半導體生態圈成型,瓦森納及美對海思制裁倒逼設備與材料、軟體國產化;一線國產設備將繼續實現進口替代,持續提升國產化率。個股方面,有行業分析師表示繼續看好半導體設備板塊,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精測電子、長川科技、華峰測控、晶盛機電、芯源微、萬業企業、至純科技等。

潛力股精選

中微公司(688012)業績有望高速增長

公司核心產品刻蝕設備/MOCVD設備,是半導體製造核心設備。公司介質刻蝕設備國內最先進,並達到國際一線水準,產品已進入世界領先晶圓製造企業5nm產線。未來有望成為國際領先的半導體設備開發商。國聯證券(港股01456)指出,刻蝕設備在晶圓廠設備支出中僅次於光刻設備,且相較於光刻設備刻蝕設備數量更多,可替代比例更高。由於中美關係晶圓廠出於供應鏈安全考量,國產設備需求上揚,國產替代預期下公司業績有望高速增長。公司研發技術國內領先,並且處於高增長階段,估值處於合理價位,其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北方華創(002371)產品覆蓋全面

公司作為國內泛半導體設備龍頭公司,產品覆蓋全面,市場空間廣闊,自身技術實力強大,有望受益於半導體設備行業景氣度回升及國產化替代趨勢。公司定增加強自身研發實力,產能擴張,未來增長可期。開源證券指出,下遊廠商投資擴產及國產化替代進行時,公司增長動力充足。短期從預收帳款來看,在手訂單充足,中長期公司定增投入高端集成電路設備研發及擴產,繼續提升研發能力及產能,為未來增長儲能。真空設備方面公司綁定隆基股份,有望受益於其產能擴張。公司新能源設備有望受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增長拉動,同時定增加強精密元器件競爭力,市場份額有望不斷提升,前景可期。

精測電子(300567)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公司從2018年開始積極布局半導體業務,是國內唯一一個橫跨兩大檢測領域的公司。半導體業務三個核心的主體分別是武漢精鴻、日本WINTEST、上海精測半導體,武漢精鴻和日本wintest主要以ATE為主。當前階段,公司前後道業務均已實現了下遊產品訂單的認證,有望成為未來幾年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廣發證券(港股01776)指出,隨著公司半導體業務逐漸落地,研發負擔將逐步減輕,公司業績有望重回增長軌道。同時,隨著未來半導體業務不斷取得突破,公司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華峰測控(688200)成長空間廣闊

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半導體自動化測試設備行業的企業之一,近年來業績穩定增長,毛利率始終保持在80%左右。公司在V/I源、精密電壓電流測量、寬禁帶半導體測試等領域已形成了核心技術,在模擬及混合信號類測試系統領域性能指標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多項指標與國際一流水平持平,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萬聯證券指出,公司的國內市場份額超過40%,全球市場份額大約為10%,目標在未來3-5年達到30%左右。隨著半導體產業鏈向國內轉移以及公司市佔率的提升,成長空間廣闊。

長川科技(300604)做大做強主業

公司是「02」專項晶片測試設備領域相關課題的承擔者。公司測試機、分選機在核心性能指標上已達到國內領先、接近國外先進水平,且具備較高的性價比優勢;不斷豐富型號及產品線,尤其是數字測試機、探針臺等高端產品的推出顯著提升了公司技術競爭力。除內生外,公司於2019年完成新加坡STI的收購,其資產優質、盈利能力較強,與公司主營業務在技術、產品以及渠道上具有高度協同性。開源證券指出,公司作為IC測試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大,新產品型號不斷推出、已有產品型號持續功能升級,以及STI優質資產的並表,看好公司持續發展。

半導體材料

產業受益確定性強

在集成電路晶片製造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用到相應的材料,材料質量的好壞影響最終集成電路晶片質量的優劣。由於其技術壁壘高,其出口政策的調整甚至能作為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有行業人士指出,半導體製造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半導體材料,對半導體材料的需求將隨著增加,上遊半導體材料將確定性受益。

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由於高端產品技術壁壘高,國內企業長期研發投入和積累不足,我國半導體材料在國際分工中多處於中低端領域,高端產品市場主要被歐美日韓臺等少數國際大公司壟斷。東莞證券指出,矽片全球市場前六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90%以上,光刻膠全球市場前五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80%以上,高純試劑全球市場前六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80%以上。國內大部分產品自給率較低,基本不足30%,並且大部分是技術壁壘較低的封裝材料,在晶圓製造材料方面國產化比例更低,主要依賴於進口。另外,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集中於6英寸以下生產線,目前有少數廠商開始打入國內8英寸、12英寸生產線。

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是產業快速發展有力保障。2020年8月4日,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新增「製程小於28nm集成電路企業,經營期在15年以上,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等」。此外,就大基金二期來看,半導體材料產業將是其重點投資的領域之一。

申港證券指出,特別是受日韓貿易戰事件影響,國人更加清醒認識到半導體材料的重要性。即使是被認為半導體強國的韓國,有著三星、SK海力士等國際半導體巨頭,但由於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沒有話語權,也將受到極大的制約。半導體材料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的上遊,在整個半導體產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關鍵設備及材料主要依賴進口,推動半導體材料的發展勢在必行。大基金二期將對半導體材料各領域中技術領先、重視研發的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通過產業資源和產業鏈的整合培育龍頭企業。

興業證券指出,國內半導體材料對外依存度高,大矽片、靶材、CMP拋光墊、高端光刻膠等半導體材料對外依存度高達90%以上。隨著國家扶持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和基金密集出臺,大基金二期或開啟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黃金期。而在國內半導體行業實現自主可控的大潮中,有望誕生一批行業領軍的半導體材料公司。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有望受益。方正證券指出,半導體材料戰略地位日益顯著,建議關注光刻膠相關的晶瑞股份、強力新材、南大光電等;半導體化學品綜合服務商雅克科技;溼電子化學品相關的江化微、巨化股份、昊華科技、晶瑞股份、興發集團等;特種氣體相關的昊華科技、巨化股份、華特氣體等;大矽片相關的上海新陽等;CMP拋光墊領域的鼎龍股份等。

潛力股精選

雅克科技(002409)業績有望持續高增

公司全面覆蓋「芯」、「屏」兩大領域核心材料,產品包括前驅體、SOD、電子特氣、球形矽微粉、光刻膠及其配套試劑等多種進口替代迫切材料。公司在半導體薄膜沉積、刻蝕、光刻、清洗、封裝等多個核心環節形成完整布局,同時可提供相應的輸送設備服務。同時,公司作為大基金持股的電子材料平臺,有望持續受益大基金支持。申萬宏源(港股06806)證券指出,宜興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國產化項目的建設,配合下遊半導體、面板產業向我國的持續轉移以及關鍵材料國產化替代的大趨勢,公司作為國內一流的電子材料平臺型企業,業績有望持續高速增長。

晶瑞股份(300655)半導體材料細分龍頭

公司是國內高純試劑及光刻膠龍頭,主要產品包括超淨高純試劑、光刻膠、功能性材料和鋰電池粘結劑四大類微電子化學品,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光伏太陽能電池、LED、平板顯示和鋰電池等行業。海通證券(港股06837)指出,公司在眉山新建年產8.7萬噸光電顯示、半導體用新材料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將完善超淨高純試劑產品線的布局,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2019年6月,公司擬在潛江市投資建設及生產經營的微電子材料項目,生產光刻膠及其相關配套的功能性材料、電子級雙氧水、電子級氨水等半導體及面板顯示用電子材料等,設計產能為18.5萬噸。

南大光電(300346)迎來發展新機遇

公司經過幾年的業務布局和市場拓展,行業覆蓋由LED逐步拓展到集成電路、半導體、面板等行業,業務多維化發展實現重大突破。光大證券(港股06178)指出,近年來,公司積極布局光刻膠,已獲得國家02專項「193nm光刻膠及配套材料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和「ArF光刻膠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的正式立項。目前「ArF光刻膠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由其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全力推進中,項目投產後,將達到年產25噸193nm光刻膠產品的生產規模,產能釋放有助於推動光刻膠國產化進程,國內高端光刻膠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興發集團(600141)受益行業迅速發展

公司為國內磷化工龍頭企業,在國內率先打造磷礦電一體產業鏈,是全國精細磷產品門類最全的企業之一。溼化學品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興福電子目前已建成3萬噸/年電子級磷酸、1萬噸/年電子級硫酸、3萬噸/年電子級混配液產能,產能規模居行業前列。中泰證券指出,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電子化學品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溼化學品是電子化學品中一個重要分類,公司下屬興福化工為國內溼化學品領域領先企業,目前已經進入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宏力、SK海力士、臺積電、格羅方德、聯華電子等主要客戶供應鏈,有望受益行業迅速發展。

上海新陽(300236)技術突破值得關注

公司是一家以技術為主導,立足於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化學材料、配套設備、應用工藝和現場服務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東吳證券指出,隨著晶圓製程類客戶認證進展,晶圓用清洗和電鍍化學品增速較快,是未來重要的盈利增長點。此外,公司還儲備了先進封裝用電子化學品,市場容量較大,值得重點關注。公司參股的博硯電子主要從事LCD光刻膠,處於快速起量階段。同時,博硯電子成功的經驗為新陽提供了借鑑,公司和博硯電子也有一定的業務協同,公司目前在推進ArF乾式、KrF厚膜光刻膠的研發,我們認為公司是國內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的企業。

相關焦點

  • 面板行業景氣加速向上 缺貨、漲價態勢加速蔓延
    天風證券表示,LCD價格漲勢強勁,面板行業Q3確認利潤拐點,營收增速大幅提升;供需緊張促使行業景氣度爬坡。展望2020Q4、2021預計:LCD景氣度持續攀升;OLED出貨量、滲透率迅速提升,關注可摺疊OLED屏幕量產出貨的重要節點;上遊供應鏈,國產上遊材料環節保持增長趨勢,設備環節或承壓。
  • 「缺芯」焦慮蔓延至汽車圈 供需失衡半導體漲價概念股集體大漲
    歲末年初,半導體及晶片行業迎來「調價潮」。有數據顯示,2020年四季度以來,已有超過20家半導體及晶片企業發布「調價函」,行業漲價幅度平均在10%~20%之間,聯電、格芯和世界先進等公司產品價格提高了約10%~15%,個別企業如得一微電子,其嵌入式存儲控制晶片價格上調50%。
  • 行業景氣度高企,半導體板塊發力拉升,滬矽產業等大漲
    半導體板塊14日盤中發力拉升,截至發稿,滬矽產業大漲近16%,芯源微漲幅超14%,芯原股份、安集科技、芯朋微等漲幅超10%,中晶科技、晶方科技漲停,瑞芯微漲逾9%,中芯國際、韋爾股份漲幅超3%。消息面上,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期上調了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預測,我國將超越韓國位居全球第二。SEMI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實現2.2%增長,達到539億美元。其中,中國臺灣市場規模達到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4.3%,繼續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大陸市場規模超過韓國達到95.2億美元,同比增長9.2%,躍居全球第二。
  • 電子行業三大拐點已確定 2021年有望迎來整體景氣度上行
    機構認為,電子行業三大拐點已經確定,2021年有望迎來整體景氣度上行。從業績來看,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電子行業營收為17135億元,同比增長6.4%,歸母業績為920億元,同比增長25.7%;其中第三季度電子行業單季度營收為6718億元,同比增長11.4%,單季度歸母淨利潤為420億元,同比增長35.3%,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
  • 半導體行業將迎來高景氣階段
    □信息時報記者 張柳靜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四季度以來,已有超過20家半導體企業發布「調價函」,行業漲價幅度平均在10%~20%之間,個別企業如得一微電子,其嵌入式存儲控制晶片價格上調50%。此番「調價潮」的背後原因是什麼?調價是否又會加速行業的發展?
  • 電子行業研究:景氣向上,看好5G拉動和創新驅動的新機遇
    7.3 機會:成長趨勢分化,長期仍需關注高端產品布局 (1)短期:大陸 PCB 產業鏈迎漲價潮,景氣度有望持續至 21Q1 上遊材料相繼漲價,覆銅板廠商盈利承壓。 年底備貨+需求節奏錯位+海外轉單,預計景氣度持續至 21Q1。根據與 PCB 廠商的訪談交流,我們認為本輪漲價行情首先是由原材料漲價推動, 恰逢 PCB行業需求回暖,造成了從上遊到下遊的景氣行情。
  • 半導體材料行業景氣度回暖,刻蝕用單晶矽材料乘勢發展
    2018年,全球半導體矽材料市場規模為121.24億美元,增長達31.8%,超過半導體行業整體增速。2019年,隨著半導體行業整體景氣度下滑,矽片出貨量也出現同比下滑,但2020年5G手機將會陸續出現換機潮,有望帶動整個行業的景氣度上行。 隨著行業景氣度回暖,矽片市場有望觸底回升,刻蝕用矽材料及矽片之間具有一定的配比關係,將會帶動刻蝕用矽材料的需求不斷回溫。
  • 這一產業鏈漲價第一槍打響
    來源:數據寶 被動元件產業鏈漲價的第一槍已經打響,漲幅15%起跳,多家廠商有望跟進漲價潮。馬來西亞升高防疫機制將進一步縮減被動元件產出。
  • 瑞薩發布漲價通知,產業鏈漲價潮何時能夠終止?
    近期,日本半導體製造商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向客戶發送了一封產品提價通知,在半導體產業鏈漲價大潮下,這份文件火速引爆行業圈。瑞薩電子還解釋到,近期公司面臨庫存成本的增加和產品運輸的風險,使公司不得不上調價格來保證這些產品能持續的投入生產。 另外還表示,在2021年1月1日之前發貨的客戶訂單將以當前的價格收貨。而在明年1月1日之後所有的現有訂單和新訂單將以新價格處理。
  • 晶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邏輯背景: 一、周期共振,整體三季度業績行業超預期 1、2020年晶片半導體持續超預期等產業趨勢,看好全球半導體、消費電子、5G 帶來的電子創新周期。
  • 【國金研究】電子2021年度策略:景氣向上,看好5G的新機遇
    (1)短期:大陸PCB產業鏈迎漲價潮,景氣度有望持續至21Q1  ? 上遊材料相繼漲價,覆銅板廠商盈利承壓。 年底備貨+需求節奏錯位+海外轉單,預計景氣度持續至21Q1。根據與PCB廠商的訪談交流,我們認為本輪漲價行情首先是由原材料漲價推動,恰逢PCB行業需求回暖,造成了從上遊到下遊的景氣行情。
  • 半導體板塊發力拉升 韋爾股份晶方科技等漲停
    疫情以來,全球因產能緊缺而引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晶圓、材料、PCB板、封測、晶片,以及IC的漲價蔓延到整個產業鏈。由於5G的普及和汽車行業對上遊晶片需求的增長,疊加疫情帶來PC需求上升和數據中心投資力度加大等因素,導致半導體產業鏈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持續上升。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的主要市場,近年來不斷完善產業鏈布局,也加強了晶圓產能方面的擴張。
  • 半導體需求向好驅動盈利回升 逾62億元大單加倉18隻概念股
    原標題:半導體需求向好驅動盈利回升 逾62億元大單加倉18隻概念股  「需求向好+供給受限,高景氣驅動漲價潮,提升半導體板塊景氣度,凸顯中長期配置價值。2020年以來,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工控、光伏風電等下遊景氣,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需求向好,疊加邏輯IC等產品需求增長,擠佔8英寸產線產能,雙重刺激下導致MOSFET等功率器件交貨周期不斷延長,漲價沿產業鏈蔓延,功率半導體處於高景氣狀態中。預計行業高景氣度有望持續到2021年下半年。」光大證券行業策略分析師劉凱在最新研報中如此表述。
  • 半導體MCU出現漲價潮,金安國紀等多股漲停丨牛熊眼
    12月4日早盤,半導體板塊集體拉升,截至發稿,金安國紀、華微電子、銅峰電子、協和電子漲停,士蘭微漲逾7%,惠倫晶體、南亞新材、賽微電子漲、華正新材等多股不同程度跟漲。MCU成繼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MOSFET之後,又一出現漲價聲浪的半導體關鍵零組件。其中,日商瑞薩交期已經拉長至4個月以上。華創證券表示,MCU漲價主要由於產能錯配以及低庫存所致。在全球MCU持續缺貨的背景下,許多終端製造廠紛紛選擇使用國產MCU替代,有望給國內廠商帶來機遇。
  • 中穎電子:行業景氣度持續上升,量價齊升推動業績上漲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本周二發布預測結果,2020年全球晶片銷售額將增長5.1%至4331億美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2019年一度下降12%至4123億美元。WSTS認為,2021年晶片銷售額將增長8.4%,達到4694億美元,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 聚氨酯強勢反彈 化工品漲價潮蔓延
    從螢石、雙鹼等開始引發的本輪化工品漲價潮正向更大範圍內蔓延。本報記者昨日了解到,近段時期MDI、TDI等聚氨酯品種的價格顯著上漲。此外,尿素、硝酸等品種也開始步入上漲通道。  但是,前期上漲較大的一些品種近日則有所滯漲。
  • 半導體板塊盤中持續拉升,機構列出三大主線布局產業鏈
    來源:一財網11月24日早盤,半導體概念持續拉升,截至發稿,思瑞普、四會富仕、捷捷微電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上漲。近半年來,半導體板塊起伏不定,今年7月份開始調整,11月初逐步回彈。在機構持倉方面,華西證券研報指出,日前,在基金重倉的電子行業中,集成電路佔比持續提升,而半導體重倉持股市值環比也不斷增加,創下12個季度以來歷史新高,半導體行業重倉持股的行業配置比例由2020年二季度的3.53%提升至2020年三季度的3.98%。
  • 半導體巨頭突陷停產危機:產能受阻、行業新訂單價格暴漲 概念股
    來源:券商中國封測產能供不應求,行業景氣度目前處於高位,且會持續18個月之久。又一家半導體大廠停產近期,各種關於海外晶圓大廠和封測廠停產、意法半導體(ST)大罷工、日本晶圓廠火災的消息接踵而至,半導體行業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 半導體板塊持續火熱 收漲1.85%_股市直播_市場_中金在線
    板塊上,受消息刺激,特斯拉概念掀漲停潮,資金繼續抱團白酒、鋰電池、軍工、光伏等趨勢板塊,此外,豬肉、鋼鐵、航運、有色等板塊紛紛大漲,銀行、地產等權重板塊領跌。其中,半導體板塊一路上行,截止日間收盤,半導體板塊報1090.53,漲幅達1.85%。
  • 第三代半導體股票有哪些?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股有哪些
    第三代半導體板塊大漲,聚燦光電漲停,派瑞股份、乾照光電、易事特、新潔能等多股大漲。  三代半導板塊自10月13日創出新高以來持續回落調整,今日首次出現明顯的拉升,截止發稿,漲幅領漲兩市。  同時,半導體、晶片、光刻膠等多板塊紛紛跟漲,半導體板塊掀起漲停潮,民德電子、聚燦光電、大燁智能等多股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