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投資報
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因產能緊缺而引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晶圓、材料、PCB板、封測、晶片,以及IC的漲價蔓延到整個產業鏈。有行業人士指出,由於5G的普及和汽車行業對上遊晶片需求的增長,疊加疫情帶來PC 需求上升和數據中心投資力度加大,導致半導體產業鏈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持續上升。整體產業景氣度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向上趨勢。在政策紅利和市場成長的雙重作用下,我國半導體行業有望迎來高質量發展。同時在國產替代趨勢加速背景下,半導體板塊或將持續受到資金追捧,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等領域。
半導體設備需求持續上升
有行業分析師指出,歷史上全球半導體及設備產業每一次市場低迷都隨技術創新到來而結束並進入上升周期,受益於5G、AI、IoT產業驅動,全球、中國半導體銷售明顯好轉,國內外主流晶圓廠資本支出及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銷售情況也均已出現不同程度復甦。隨著景氣度的明顯回升,半導體設備將是未來半導體板塊中最重要的投資主線之一。
全球半導體設備景氣上行,中國大陸持續擴產是重要驅動因素。華泰證券指出,2019年四季度-2020年二季度,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60%、48%、37%,遠高於全球19%、13%、26%的同比增速。考慮晶片自主可控需求提升及技術進步、中芯國際(港股00981)登陸科創板、中芯南方獲大基金增資等因素,國內擴產進程有望進一步加快,推動設備需求上行。
行業來看,2018年至今,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佔全球的1/5,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本土晶圓廠設備採購額約佔大陸設備市場的1/2。2016-2018年開始規劃或動工的第一輪大陸晶圓廠陸續投產,表明產品設計和工藝技術等日趨成熟,隨後多個晶圓廠開啟了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採購大潮。儘管年初受到疫情影響,晶圓廠招投標和設備進場工作短暫停滯,但4月份以來基本上全面恢復,未來幾年國內半導體設備需求將繼續保持旺盛局面。
從行業龍頭表現來看,也印證了行業高景氣的現狀。可以看到,ASML壟斷全球光刻90%以上份額,且光刻機是晶圓產線核心設備,所以交付和訂單具有代表性;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的業績超預期,反映下遊需求持續旺盛,半導體設備行業將維持較高景氣。
行業高景氣背後,國產替代加速推動也是半導體行業未來很長時間的重要看點之一。中銀證券指出,科創板IPO、瓦森納技術管控升級及515華為事件對國產半導體設備產生了正面推動,在2016-2019年進入主流晶圓廠工藝驗證的關鍵設備,在2020年下半年晶圓廠集中設備招標中進一步擴大市佔率,繼續看好刻蝕、清洗、CMP、熱處理等設備的國產品牌市佔率穩中有升,而光刻機、塗膠顯影、量測、離子注入機等有望獲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總體來看,國內晶圓廠招投標工作全面恢復;國內半導體生態圈成型,瓦森納及美對海思制裁倒逼設備與材料、軟體國產化;一線國產設備將繼續實現進口替代,持續提升國產化率。個股方面,有行業分析師表示繼續看好半導體設備板塊,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精測電子、長川科技、華峰測控、晶盛機電、芯源微、萬業企業、至純科技等。
潛力股精選
中微公司(688012)業績有望高速增長
公司核心產品刻蝕設備/MOCVD設備,是半導體製造核心設備。公司介質刻蝕設備國內最先進,並達到國際一線水準,產品已進入世界領先晶圓製造企業5nm產線。未來有望成為國際領先的半導體設備開發商。國聯證券(港股01456)指出,刻蝕設備在晶圓廠設備支出中僅次於光刻設備,且相較於光刻設備刻蝕設備數量更多,可替代比例更高。由於中美關係晶圓廠出於供應鏈安全考量,國產設備需求上揚,國產替代預期下公司業績有望高速增長。公司研發技術國內領先,並且處於高增長階段,估值處於合理價位,其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北方華創(002371)產品覆蓋全面
公司作為國內泛半導體設備龍頭公司,產品覆蓋全面,市場空間廣闊,自身技術實力強大,有望受益於半導體設備行業景氣度回升及國產化替代趨勢。公司定增加強自身研發實力,產能擴張,未來增長可期。開源證券指出,下遊廠商投資擴產及國產化替代進行時,公司增長動力充足。短期從預收帳款來看,在手訂單充足,中長期公司定增投入高端集成電路設備研發及擴產,繼續提升研發能力及產能,為未來增長儲能。真空設備方面公司綁定隆基股份,有望受益於其產能擴張。公司新能源設備有望受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增長拉動,同時定增加強精密元器件競爭力,市場份額有望不斷提升,前景可期。
精測電子(300567)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公司從2018年開始積極布局半導體業務,是國內唯一一個橫跨兩大檢測領域的公司。半導體業務三個核心的主體分別是武漢精鴻、日本WINTEST、上海精測半導體,武漢精鴻和日本wintest主要以ATE為主。當前階段,公司前後道業務均已實現了下遊產品訂單的認證,有望成為未來幾年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廣發證券(港股01776)指出,隨著公司半導體業務逐漸落地,研發負擔將逐步減輕,公司業績有望重回增長軌道。同時,隨著未來半導體業務不斷取得突破,公司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華峰測控(688200)成長空間廣闊
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半導體自動化測試設備行業的企業之一,近年來業績穩定增長,毛利率始終保持在80%左右。公司在V/I源、精密電壓電流測量、寬禁帶半導體測試等領域已形成了核心技術,在模擬及混合信號類測試系統領域性能指標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多項指標與國際一流水平持平,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萬聯證券指出,公司的國內市場份額超過40%,全球市場份額大約為10%,目標在未來3-5年達到30%左右。隨著半導體產業鏈向國內轉移以及公司市佔率的提升,成長空間廣闊。
長川科技(300604)做大做強主業
公司是「02」專項晶片測試設備領域相關課題的承擔者。公司測試機、分選機在核心性能指標上已達到國內領先、接近國外先進水平,且具備較高的性價比優勢;不斷豐富型號及產品線,尤其是數字測試機、探針臺等高端產品的推出顯著提升了公司技術競爭力。除內生外,公司於2019年完成新加坡STI的收購,其資產優質、盈利能力較強,與公司主營業務在技術、產品以及渠道上具有高度協同性。開源證券指出,公司作為IC測試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大,新產品型號不斷推出、已有產品型號持續功能升級,以及STI優質資產的並表,看好公司持續發展。
半導體材料
產業受益確定性強
在集成電路晶片製造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用到相應的材料,材料質量的好壞影響最終集成電路晶片質量的優劣。由於其技術壁壘高,其出口政策的調整甚至能作為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有行業人士指出,半導體製造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半導體材料,對半導體材料的需求將隨著增加,上遊半導體材料將確定性受益。
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由於高端產品技術壁壘高,國內企業長期研發投入和積累不足,我國半導體材料在國際分工中多處於中低端領域,高端產品市場主要被歐美日韓臺等少數國際大公司壟斷。東莞證券指出,矽片全球市場前六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90%以上,光刻膠全球市場前五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80%以上,高純試劑全球市場前六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80%以上。國內大部分產品自給率較低,基本不足30%,並且大部分是技術壁壘較低的封裝材料,在晶圓製造材料方面國產化比例更低,主要依賴於進口。另外,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集中於6英寸以下生產線,目前有少數廠商開始打入國內8英寸、12英寸生產線。
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是產業快速發展有力保障。2020年8月4日,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新增「製程小於28nm集成電路企業,經營期在15年以上,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等」。此外,就大基金二期來看,半導體材料產業將是其重點投資的領域之一。
申港證券指出,特別是受日韓貿易戰事件影響,國人更加清醒認識到半導體材料的重要性。即使是被認為半導體強國的韓國,有著三星、SK海力士等國際半導體巨頭,但由於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沒有話語權,也將受到極大的制約。半導體材料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的上遊,在整個半導體產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關鍵設備及材料主要依賴進口,推動半導體材料的發展勢在必行。大基金二期將對半導體材料各領域中技術領先、重視研發的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通過產業資源和產業鏈的整合培育龍頭企業。
興業證券指出,國內半導體材料對外依存度高,大矽片、靶材、CMP拋光墊、高端光刻膠等半導體材料對外依存度高達90%以上。隨著國家扶持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和基金密集出臺,大基金二期或開啟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黃金期。而在國內半導體行業實現自主可控的大潮中,有望誕生一批行業領軍的半導體材料公司。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有望受益。方正證券指出,半導體材料戰略地位日益顯著,建議關注光刻膠相關的晶瑞股份、強力新材、南大光電等;半導體化學品綜合服務商雅克科技;溼電子化學品相關的江化微、巨化股份、昊華科技、晶瑞股份、興發集團等;特種氣體相關的昊華科技、巨化股份、華特氣體等;大矽片相關的上海新陽等;CMP拋光墊領域的鼎龍股份等。
潛力股精選
雅克科技(002409)業績有望持續高增
公司全面覆蓋「芯」、「屏」兩大領域核心材料,產品包括前驅體、SOD、電子特氣、球形矽微粉、光刻膠及其配套試劑等多種進口替代迫切材料。公司在半導體薄膜沉積、刻蝕、光刻、清洗、封裝等多個核心環節形成完整布局,同時可提供相應的輸送設備服務。同時,公司作為大基金持股的電子材料平臺,有望持續受益大基金支持。申萬宏源(港股06806)證券指出,宜興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國產化項目的建設,配合下遊半導體、面板產業向我國的持續轉移以及關鍵材料國產化替代的大趨勢,公司作為國內一流的電子材料平臺型企業,業績有望持續高速增長。
晶瑞股份(300655)半導體材料細分龍頭
公司是國內高純試劑及光刻膠龍頭,主要產品包括超淨高純試劑、光刻膠、功能性材料和鋰電池粘結劑四大類微電子化學品,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光伏太陽能電池、LED、平板顯示和鋰電池等行業。海通證券(港股06837)指出,公司在眉山新建年產8.7萬噸光電顯示、半導體用新材料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將完善超淨高純試劑產品線的布局,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2019年6月,公司擬在潛江市投資建設及生產經營的微電子材料項目,生產光刻膠及其相關配套的功能性材料、電子級雙氧水、電子級氨水等半導體及面板顯示用電子材料等,設計產能為18.5萬噸。
南大光電(300346)迎來發展新機遇
公司經過幾年的業務布局和市場拓展,行業覆蓋由LED逐步拓展到集成電路、半導體、面板等行業,業務多維化發展實現重大突破。光大證券(港股06178)指出,近年來,公司積極布局光刻膠,已獲得國家02專項「193nm光刻膠及配套材料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和「ArF光刻膠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的正式立項。目前「ArF光刻膠開發和產業化項目」由其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全力推進中,項目投產後,將達到年產25噸193nm光刻膠產品的生產規模,產能釋放有助於推動光刻膠國產化進程,國內高端光刻膠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興發集團(600141)受益行業迅速發展
公司為國內磷化工龍頭企業,在國內率先打造磷礦電一體產業鏈,是全國精細磷產品門類最全的企業之一。溼化學品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興福電子目前已建成3萬噸/年電子級磷酸、1萬噸/年電子級硫酸、3萬噸/年電子級混配液產能,產能規模居行業前列。中泰證券指出,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電子化學品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溼化學品是電子化學品中一個重要分類,公司下屬興福化工為國內溼化學品領域領先企業,目前已經進入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宏力、SK海力士、臺積電、格羅方德、聯華電子等主要客戶供應鏈,有望受益行業迅速發展。
上海新陽(300236)技術突破值得關注
公司是一家以技術為主導,立足於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化學材料、配套設備、應用工藝和現場服務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東吳證券指出,隨著晶圓製程類客戶認證進展,晶圓用清洗和電鍍化學品增速較快,是未來重要的盈利增長點。此外,公司還儲備了先進封裝用電子化學品,市場容量較大,值得重點關注。公司參股的博硯電子主要從事LCD光刻膠,處於快速起量階段。同時,博硯電子成功的經驗為新陽提供了借鑑,公司和博硯電子也有一定的業務協同,公司目前在推進ArF乾式、KrF厚膜光刻膠的研發,我們認為公司是國內最有可能率先取得突破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