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11月24日早盤,半導體概念持續拉升,截至發稿,思瑞普、四會富仕、捷捷微電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上漲。
近半年來,半導體板塊起伏不定,今年7月份開始調整,11月初逐步回彈。與此同時,該行業利好消息也頻頻傳來。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規劃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工信部最近也表示積極考慮將5G、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納入「十四五」國家專項規劃。
從三季報來看,光大證券研報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半導體收入同比增長23.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6.3%;第三季度半導體收入同比增長19.3%,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70.8%。
在機構持倉方面,華西證券研報指出,日前,在基金重倉的電子行業中,集成電路佔比持續提升,而半導體重倉持股市值環比也不斷增加,創下12個季度以來歷史新高,半導體行業重倉持股的行業配置比例由2020年二季度的3.53%提升至2020年三季度的3.98%。
天風證券表示,從中長期維度上,擴張半導體行業成長的邊界因子依然存在,下遊應用端以5G、新能源汽車、雲伺服器為主線,具化來看,「國產替代」是當下時點的板塊邏輯,「國產替代」下的「成長性」優於「周期性」考慮。 把握當下半導體板塊三大投資主線:
8寸成熟製程晶圓廠滿載/稼動率高,蘊含產業需求旺盛,判斷景氣度可持續性高,從上遊wafer到中遊製造到下遊產品器件是長邏輯下的投資主線。
新一輪國內晶圓擴產周期疊加國產替代滲透率提升,看好上遊核心設備和材料供應商迎來訂單推動下的業績+估值雙升。
中芯國際、長電科技、華潤微等重資產企業三季報表明,在行業景氣度提升,順周期下重資產企業利潤彈性大,超預期表現將持續。
華安證券表示,政策暖風下產業鏈各環節陸續取得階段性突破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包括IC設計、製造、封測、設備、材料等國產替代陸續取得突破。各環節優質龍頭公司未來10年將充分受益半導體行業增長、產業轉移、政策支持、人才配套、國產替代提升份額等多重成長紅利,建議關注設計-製造-設備-材料-封測等產業鏈環節的領軍公司,包括中芯國際、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聞泰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