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材料行業景氣度回暖,刻蝕用單晶矽材料乘勢發展

2020-12-01 36kr

2018年,全球半導體矽材料市場規模為121.24億美元,增長達31.8%,超過半導體行業整體增速。2019年,隨著半導體行業整體景氣度下滑,矽片出貨量也出現同比下滑,但2020年5G手機將會陸續出現換機潮,有望帶動整個行業的景氣度上行。

隨著行業景氣度回暖,矽片市場有望觸底回升,刻蝕用矽材料及矽片之間具有一定的配比關係,將會帶動刻蝕用矽材料的需求不斷回溫。

半導體材料作為半導體產業的直接上遊,是半導體行業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石。單晶矽材料是目前最為常用的半導體材料,目前,按照市場應用場景劃分,將半導體矽材料分為晶片用和刻蝕用單晶矽材料,主要用於加工製成刻蝕用單晶矽部件,是晶圓製造刻蝕環節所需的核心耗材,在晶圓製造材料成本中佔比30%,重要性顯而易見。

近年來,伴隨半導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半導體級單晶矽材料行業對於市場參與者的研發、生產和品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神工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工股份」)作為國內極少數能夠實現大尺寸高純度集成電路刻蝕用單晶矽材料穩定量產的企業,主營集成電路刻蝕用單晶矽材料的研發和生產。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刻蝕用單晶矽材料市場規模達1500-1800噸,其中神工股份市場佔有率為13-15%。

目前,神工股份在集成電路刻蝕用單晶矽材料領域已經建立完善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體系,主要產品為大尺寸高純度集成電路刻蝕用單晶矽材料,所生產的集成電路刻蝕用單晶矽材料尺寸範圍覆蓋8-19英寸。其中,14英寸以上的產品佔比已經超過90%,可滿足7納米先進位程晶片製造刻蝕環節對矽材料的工藝要求。

近日,神工股份技術研發部和製造部的帶領下,基於現有條件下,成功利用28英寸熱場生長出直徑22英寸的高品質矽單晶體,該晶體主要應用於刻蝕機領域。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集成電路矽片尺寸逐步增大,製程工藝愈加先進,對於刻蝕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刻蝕機中最為重要的生產材料,22英寸超大尺寸矽單晶體的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代表著向半導體矽材料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矽片作為半導體材料中最具價值、應用最多的材料,從全球角度來看,我國半導體材料產業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中低端領域,高端產品主要被美、日、歐等少數國際公司壟斷,國內大部分產品自給率相對較低,不足30%,大部分依賴進口,尤其對於大尺寸矽材料來說,壟斷情況更加嚴重。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對神工股份「半導體刻蝕機用無磁場25吋熱場量產19吋矽單晶技術」進行集中評審和鑑定,認為其優化了相關熱系統設計、晶體生長工藝,改善了固液界面的控制,實現了無磁場條件下利用28英寸熱系統生長19英寸直拉矽單晶,具有成本低、良品率高及徑向電阻率均勻性強的優勢,並形成大規模的穩定量產。該技術的研發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遼氪小結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逐漸控制和緩解,各項生產活動恢復正常,5G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之一,加之物聯網、醫療電子、可穿戴設備等下遊新興應用領域的需求增強,將會帶動半導體全產業鏈景氣度的回暖,半導體產業可從中獲益。

未來,半導體企業將緊緊圍繞「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的國家戰略,依託自身技術優勢和豐富的市場經驗,不斷增加技術的研發投入,提高生產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並不斷向中國轉移,國產廠商在產業鏈的參與程度愈加深入,未來前景必定十分光明。

36氪遼寧——讓遼寧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遼寧。

36氪遼寧專注於發掘優秀遼寧企業,深度挖掘創投底層邏輯,搭建產業對接通道,連結創業者與投資人資本生態平臺。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遼寧的報導,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送至指定郵箱:liaoni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聯繫電話:15040246895    客服微信:ln36kr

相關焦點

  • 半導體級刻蝕用單晶矽:晶圓製造的核心耗材
    晶片製造工藝繁多複雜,其中薄膜沉積、光刻、刻蝕是晶片製造三個主要工藝環節,刻蝕用單晶矽材料主要應用於加工製成刻蝕用單晶矽部件,刻蝕用單晶矽部件是晶圓製造刻蝕環節所需的核心耗材。二、半導體級單晶矽材料行業情況(一)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基石2016年度至2018年度,全球半導體行業處於行業周期上行階段,行業景氣度較高,帶動半導體材料特別是矽材料市場需求增長。
  • 半導體系列之「小而美」的神工股份
    刻蝕用單晶矽景氣度上升各種矽材料中,刻蝕用單晶矽材料是晶圓製造刻蝕工藝的核心耗材,重要性不言而喻。《每日財報》注意到,刻蝕過程中矽電極會被逐漸腐蝕並變薄,當矽電極厚度縮減到一定程度後,需用新電極替換以保證刻蝕均勻性,因此矽電極是晶圓製造刻蝕工藝的核心耗材。刻蝕用單晶矽材料通過加工製成刻蝕用單晶矽部件,主要用於製成刻蝕設備上的矽電極。
  • 神工股份:國內刻蝕用矽材料龍頭 布局矽片領域大有可為
    神工股份: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刻蝕用單晶矽材料供應商  公司是國內極少數能夠實現大尺寸高純度集成電路刻蝕用單晶矽材料穩定量產的企業,2018年市場佔有率約13%-15%,是細分領域內的龍頭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日、韓、美等國,客戶包含三菱材料、SK化學、CoorsTek等國際知名刻蝕用矽電極製造企業。2016-2018年,受益於半導體行業高景氣,公司業績亮眼,營業收入分別達0.44/1.26/2.83億元,CAGR為153%;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11/0.46/1.07億元,CAGR為216%。
  • 進擊的神工股份:刻蝕材料世界先進 晶片國產高速成長
    晶片工藝的迭代發展,離不開上遊產業的製造水平提升。在刻蝕過程中,為了讓晶圓表面面向刻蝕的深度均勻一致,矽單晶電極的面積必須要大於被加工的晶圓面積,所以,目前主流的先進刻蝕機,矽電極的直徑趨於向更大尺寸發展,一般來說,45nm至7nm線寬的12英寸的晶圓,對應的刻蝕用單晶矽材料尺寸通常在14英寸以上,最大直徑要求達到19英寸。
  • 晶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20Q3 季報全部披露完畢後,電子板塊尤其是半導體板塊大量公司迭超預期,對於電子產業的觀點判斷,對於半導體及消費電子兩大板塊的景氣度趨勢看好。 收入同比持續增長,半導體板塊遙遙領先。
  • 漲價潮蔓延產業鏈 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
    來源:金融投資報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因產能緊缺而引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晶圓、材料、PCB板、封測、晶片,以及IC的漲價蔓延到整個產業鏈。有行業人士指出,由於5G的普及和汽車行業對上遊晶片需求的增長,疊加疫情帶來PC 需求上升和數據中心投資力度加大,導致半導體產業鏈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持續上升。整體產業景氣度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向上趨勢。
  • 國內半導體材料矽片龍頭:中環股份
    1.主營業務1.1 經營範圍為新能源材料、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器件。節能型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產業,通過強化並不斷提升區熔單晶產品優勢,形成了半導體單晶矽片-單晶矽拋光片-半導體功率器件產業鏈,形成產業鏈上下遊互相支撐、互相拉動發展態勢;新能源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矽材料整體規模已位於全球前列。1.2 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新能源材料、新材料的製造及銷售;融資租賃業務;高效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及運營。
  • 刻蝕材料國際先進 神工股份啟動招股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遠飛)1月31日,錦州神工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正式啟動招股,公司此次公開發行不超過4000萬股新股,股票簡稱為「神工股份」,擴位簡稱為「神工半導體」,股票代碼為「688233」。
  • 半導體材料行業深度報告:疫情之下,材料崛起
    大基金二期以 半導體產業鏈最上遊的材料及設備為著力點,推動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加速國 產替代的進程,國內半導體材料公司將迎來黃金髮展期。據韓國貿易協會報告顯示, 韓國半導體和顯示器行業在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及高純度氟化氫對日本依賴度分別 為 91.9%、43.9%及 93.7%。在半導體製造過程包含的 19 種核心材料中,日本市佔率超過 50%份額的材料就佔 到了 14 種,在全球半導體材料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 中國在半導體材料和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發展
    而中微半導體材料關鍵專研物質刻蝕製作工藝,而且在刻蝕技術性和機器設備上處在全世界優秀水準。中國在半導體材料和集成電路晶片行業發展過晚,自2005年由60歲的尹志堯博士研究生開創的中微半導體公司,在短短的13年就攻破了5納米技術製作工藝,一舉做到國際性優秀水準,而這離企業最開始定好二十年迎頭趕上全世界一流公司的總體目標整整的提早了七年。
  • 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半導體矽片行業全攻略
    但是,矽制 電晶體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在 100 度的高溫環境下運用,而鍺電晶體到 70 度就沒有功能, 嚴重限制了應用範圍。直到 1954 年,提爾在德儀用直拉單晶法長晶,並製成了世界上第 一枚矽電晶體,才開啟了矽為主體的固態電子時代。
  • 半導體材料深度報告,詳解七大核心材料| 智東西內參
    一、 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產業基石 1、 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產業基石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半導體材料處於產業鏈上遊,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支撐。在集成電路晶片製造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用到相應的材料,如光刻過程需要用到光刻膠、掩膜版,矽片清洗過程需要用的各種溼化學品,化學機械平坦化過程需要用的拋光液和拋光墊等,都屬於半導體材料。
  • 半導體產業鏈關鍵材料之石英產業專題報告
    由於政策和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帶動,光伏行業發展迅猛 石英玻璃所製造的石英坩堝是生產單晶矽所必需的石英容器,屬於拉制單晶 矽的消耗性器皿,每生產一爐單晶矽就用掉一隻石英坩堝。隨著物聯網、區 塊鏈、汽車電子、無人駕駛、5G 等的發展,半導體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度, 根據 ICinsights 數據,2015 年我國半導體自給率僅為 13.5%左右,國產替代 空間大。近年來,國家層面陸續出臺產業政策大力支持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 整體規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所得稅優惠政策將引導並加快我國 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也將驅動電子級石英產品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
  • 半導體行業超具發展潛力的10種材料
    人類始終走在發明和創新的道路上,新材料的發明極大地影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國家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以加速半導體產業國產化、本土化的供應進程。
  • 華為出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6股望率先發力
    近日公司公告,將發展重點轉向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領域。楚江新材(002171)在互動平臺表示,全資子公司頂立科技具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單晶從裝備、材料到製品的一整套技術儲備和產業化能力。光伏產業下遊需求回暖迅速,公司擁有矽生長爐、切磨拋等多個生產設備,預計將受益行業迎來較快發展。5G通信技術快速普及,布局壓電晶體打造新增長級。公司自2016年起開始投入研發壓電晶體業務,主要用作製作聲表面波(SAW)器件、紅外探測器高頻寬帶濾波器、高頻高溫換能器等各種不同功能器件。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矽片,集成電路大廈之基石
    矽片在 IC 製造和太陽能電池領域均作為基底材料,為滿足相應的電學特性,半導體級矽晶圓都是單晶矽,而太陽能電池用的矽晶圓則單晶矽與多晶矽皆有。半導體矽片純度標準要求為99.999999999%以上(業內簡稱 11N),而光伏矽片純度要求較低,約為 99.9999%左右。研磨、倒角、拋光、清洗等工藝都是製作矽片的必備流程,以保證半導體大矽片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被控制在 1nm 以內。
  • 行業景氣度高企,半導體板塊發力拉升,滬矽產業等大漲
    半導體板塊14日盤中發力拉升,截至發稿,滬矽產業大漲近16%,芯源微漲幅超14%,芯原股份、安集科技、芯朋微等漲幅超10%,中晶科技、晶方科技漲停,瑞芯微漲逾9%,中芯國際、韋爾股份漲幅超3%。消息面上,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期上調了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預測,我國將超越韓國位居全球第二。SEMI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實現2.2%增長,達到539億美元。其中,中國臺灣市場規模達到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4.3%,繼續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大陸市場規模超過韓國達到95.2億美元,同比增長9.2%,躍居全球第二。
  • 科創板系列|中微半導體:刻蝕、MOCVD全球龍頭,深度受益大陸產業發展
    刻蝕設備與MOCVD設備行業國產設備逐步獲得行業話語權  晶圓製造是半導體生產的必要環節,它是指利用二氧化矽作為原材料製作單晶矽矽片的過程。在晶圓製造眾多環節中薄膜沉積、光刻和刻蝕是三個核心環節。刻蝕是用化學或物理方法對襯底表面或表面覆蓋薄膜進行選擇性腐蝕或剝離的過程,進而形成光刻定義的電路圖形。刻蝕的基本目標是在塗膠的矽片上正確的複製掩模圖形。有圖形的光刻膠層在刻蝕中不受到腐蝕源顯著的侵蝕。這層掩蔽膜用來在刻蝕中保護矽片上的特殊區域而選擇性地刻蝕掉未被光刻膠保護的區域。在通常的CMOS工藝流程中,刻蝕都是在光刻工藝之後進行的。
  • 半導體材料行業專題報告:光刻膠,高精度光刻關鍵材料
    光刻膠是指通過紫外光、準分子激 光、電子束、離子束、X 射線等光源的照射或輻射,其溶解度發生變化的耐蝕刻材料。由於光刻膠具有光化學 敏感性和防腐蝕的保護作用,因此經過曝光、顯影、刻蝕等工藝,可以將微細電路圖形從掩膜版轉移到矽片。 雖然光刻膠製造成本低,但是技術壁壘高,不可替代,難以保存。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1、 集成電路景氣回暖,集成化趨勢持續推進在半導體產業鏈中,上遊由 EDA、材料、設備三大行業構成,中遊由晶片設計、制 造、封測三大環節構成,下遊由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電子、傳感器四大品類構成。根據 Gartner 的統計,2018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收入為 4761.51 億美元,2019 年受全球宏觀經濟低迷影響,半導 體行業景氣度有所下降,規模同比下降 11.97%,為 4191.48 億美元,但 2019H2 開 始,半導體市場已逐步回暖,伴隨著 2020 年 5G 建設的快速發展,可穿戴設備及雲 伺服器市場穩健成長,預計全球半導體行業 2021 年開始復甦,2024 年市場規模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