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半導體材料矽片龍頭:中環股份

2021-01-21 長天霞客

1.主營業務

1.1 經營範圍為新能源材料、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器件。節能型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產業,通過強化並不斷提升區熔單晶產品優勢,形成了半導體單晶矽片-單晶矽拋光片-半導體功率器件產業鏈,形成產業鏈上下遊互相支撐、互相拉動發展態勢;新能源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矽材料整體規模已位於全球前列。

1.2 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新能源材料、新材料的製造及銷售;融資租賃業務;高效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及運營。產品的應用領域,包括消費類電子,集成電路, 軌道交通,智能電網傳輸,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金融等產業。

2.賽道

題材尚可(半導體),天津市國資委旗下。

3.估值

當前PE為72.87,歷史最高值為5582.23,歷史最低值為21.51,歷史平均值為288.7,當前PE位置為45.04%。

當前PB為4.03,歷史最高值為11.52,歷史最低值為1.22,歷史平均值為4.06,當前PB位置為56.39%。

4.競爭對手

協鑫集成、隆基股份、航天機電、京運通、東方日升、海潤光伏、億晶光電、拓日新能、向日葵、易成新能、臺基股份

5.基本面分析

5.1 圍繞矽材料展開,專注單晶矽的研發和生產,以單晶矽為起點和基礎, 朝著縱深化和延展化兩個方向發展。縱向在半導體器件行業延伸,形成功率半導體器件產業; 橫向在新能源光伏產業領域擴展,形成公司的新能源產業。依託五十多年在半導體材料 和器件產業具有的領先技術優勢和產業理念,對於半導體材料領域的光伏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方向具有清晰的判斷和認知。形成了獨特的「半導體材料—節能型半導體器件」和「新能源光伏 材料—高效光伏電站」雙產業鏈商業模式。

5.2 行業地位:在矽材料相關技術和晶體生長相關技術方面具有世界先進和國內領先的比較優勢。

5.3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評選出的「50強企業」、半導體材料專業十強企業、功率半導體景氣度向上,作為國內功率矽片龍頭有望受益。

相關焦點

  • 國內半導體大矽片龍頭上市!
    公司是中國大陸率先實現 300mm(12英寸)半導體矽片規模化銷售的企業,中國矽片製造領先者之一,是國內半導體大矽片的絕對龍頭。公司看點是國產替代步伐加快,公司使命就是解決大矽片「卡脖子」難題。但滬矽產業產能處於爬坡階段,尚未盈利。
  • 金博股份:碳基複合材料龍頭,將受益於矽片擴產+技術迭代
    東吳證券11月29日發布對金博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金博股份:國內領先的碳基複合材料產品供應商公司主業聚焦於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及產品,主要產品包括坩堝、導流筒、保溫筒、加熱器等,均為光伏行業長晶爐熱場系統的關鍵部件
  • 2019年矽料矽片龍頭企業財報:單晶全面反超,隆基中環領跑
    矽業分會的數據顯示,在矽料環節,2019年我國多晶矽廠家減少到13家,其中產能達到萬噸以上的有保利協鑫、新特、大全……等10家企業,這10家產能共計40.9萬噸/年,約佔國內總產能的94.5%,頭部集中度加強,價格較為平穩,整體小幅下滑,多晶用料價格下滑幅度大於單晶用料;矽片環節也是如此,產能超過2GW的企業有中環、隆基、陽光能源……等9家,9家產量佔比達到85.5%,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單晶市佔率上升
  • 國內矽片生產廠家有哪些_國內矽片生產企業排名
    國內矽片生產企業排名一——上海新陽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陽創立於1999年7月,2011年6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現有員工200餘人,廠區佔地80餘畝,擁有1000級超淨廠房和設施齊備的現代化實驗室。
  • 神工股份:國內刻蝕用矽材料龍頭 布局矽片領域大有可為
    原標題:神工股份深度:國內刻蝕用矽材料龍頭,布局矽片領域大有可為   投資要點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矽片,集成電路大廈之基石
    矽片——半導體行業之基石矽片是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基礎材料 矽片是由高純結晶矽為材料製造的圓片,一般作為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器件的載體。與其他材料相比,結晶矽的分子結構非常穩定,很少有自由電子產生,因此其導電性極低。
  • 剖析全球半導體設備及材料隱形冠軍:日本Ferrotec
    國內龍頭快速追趕,盈利能力較高。國內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器件等行業湧現出一批具有相當競爭力的企業,如晶盛機電、芯源微、滬矽產業、中環股份、立昂微、華潤微等。從盈利能力上來看,雖然 Ferrotec 的利潤率受其他業務及光伏產品的拖累,但整體毛利率依舊屬於行業中遊水平,且呈現走高的趨勢。相較之下,中國企業(除矽片生產企業滬矽產業、中環股份及華潤微之外)的毛利率普遍高於 Ferrotec。
  • 蓄勢待發,半導體材料領域的國產龍頭!
    在矽晶圓材料領域,目前市場主流是8英寸及12英寸,國內主要代表企業有上海新昇、中環股份、超矽上海、金瑞泓、啟世半導體等。目前國內8寸矽晶圓的月產能在139萬片,12英寸矽晶圓產能為28.5萬片。但據數據預測2020年國內8英寸矽晶圓需求將達到172.5萬片,12英寸矽晶圓月需求將達到340萬片。
  • TCL科技收購中環 如何開啟「第三隻眼」?
    表面上看似跨界的兩個領域,業務和產品並不相同,但是兩者同屬於半導體上遊,有相似的產業特性,比如技術和資本密集、需要長周期培育。「TCL科技和中環半導體業務高度契合和互補,」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談道,「TCL華星光電顯示行業供應商和中環半導體(中環股份)供應商相當大的比例是相同的,製造工藝技術有比較大的關聯性,整個管理邏輯也是相似的,光伏和半導體材料都有非常好的業務前景。」
  • 中環股份:高效N型單晶矽片全球市佔率第一 G12矽片百餘項專利已申報
    中環股份稱公司對下遊電池客戶出售的高效N型單晶矽片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2月17日,投資者就公司發展、業務等相關問題向中環股份(002129)提問,以下為問答精選:Q:公司有集成電路業務?而且還有hit電池業務?
  • 全面推進——2018年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突破情況
    除了上海新陽旗下的新昇半導體以外,國內的中環股份也在大舉進入半導體材料領域,中環半導體其實主要是一家生產太陽能矽棒和矽片的企業,由於太陽能組件和集成電路都是半導體,也都是矽基材料,所以中環股份進入半導體領域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環股份2017年實現半導體矽片銷售額5.836億元,但全部是8英寸及以下的矽片。
  • TCL科技向半導體材料上遊拓展
    其產業覆蓋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智能裝備及服務等領域。2020年5月20日,中環集團混改正式啟幕,其100%股權以109.74億元底價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此次收購符合TCL科技集團投資戰略,TCL科技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談及併購標的意向時曾提出3個標準。一是能與TCL華星產生業務協同發展,二是價格合理,三是業績改善容易實現。
  • 半導體行業深度:半導體矽片行業全攻略,給予「看好」評級
    除矽、鍺等單元素半導體外,通過結合元素周期表第四族兩邊的元素,改變晶體的原子結構,形成 GaAs、SiC、GaN 等二元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化合物半導體的優越性能主要體現在速度、感光性以及功率三個方面。 ? 半導體矽片是生產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傳感器等半導體產品的關鍵材料,目前 90%以上的半導體產品使用矽基材料製造。
  • 解析投資:單晶矽片替代多晶矽片進行時下的「隆基」與「中環」
    身處政策打壓的困境,為何隆基股份與中環股份還能夠在困境中崛起呢?一、單晶矽片替代多晶矽片進行時在單晶替代多晶下,作為單晶矽片市場的雙寡頭企業「隆基股份」與「中環股份」成為了當仁不讓的受益者。當前單晶矽片市場主要由隆基和中環構成雙寡頭格局,2018底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產能規模分別為23GW和28GW,兩家合計產能為51GW,佔單晶片總產能70%以上,居於單晶矽片雙寡頭地位。
  • 國內重點單晶矽企業產業布局全解
    2015年起,單晶在性價比上實現對多晶矽片的超越,光伏單晶化似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國內眾多企業紛紛布局。寡頭壟斷格局明顯2018年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矽片分別出貨30億片和36億片,合計佔全國矽片總產量的 32%,佔單晶矽片總產量的70%。截至2018年底兩家合計產能已達53GW,寡頭壟斷格局明顯。
  • 半導體材料行業深度報告:疫情之下,材料崛起
    但在一些細分領域, 國內已有企業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在市場佔有一定的份額,如國內拋光液龍頭安集 科技、特種氣體龍頭華特氣體、超純試劑及光刻膠領域龍頭晶瑞股份、近期收購 LG 化學旗下彩色光刻膠事業布局顯示光刻膠領域的雅克科技、國內靶材龍頭江豐電子 等。在投資策略上,我們建議關注半導體材料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特別是進入長江存 儲產業鏈的材料公司。
  • 中環股份:210產品規模化生產良率超95%
    集微網消息,12月3日,中環股份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指出,210矽片生產與技術、設備、工業4.0理念、生產模式、人員架構等高度相關,目前公司210產品規模化生產良率超95%,持續領跑行業技術工藝水平,隨著自動化、信息化等程度的提高,矽片良率穩步提升。
  • 單晶矽片產銷熱潮持續,中環股份與天合光能籤逾65億元大單
    11月19日晚間,中環股份發布公告稱,中環股份子公司環歐國際與天合光能籤訂單晶矽片銷售框架合同,該公司在2021年度向天合光能銷售210尺寸單晶矽片(下稱「G12矽片」)合計數量不少於12億片,合同交易總額以最終成交金額為準。
  • 2020的大尺寸矽片轉換熱潮
    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股價破百,報收100.10元/股,漲8.57%;晶科科技(601778.SH)報收7.68元/股,漲5.79%;晶澳科技(002459.SZ)報收43.10元/股,漲5.84%。「如果用一個關鍵詞總結2020...
  •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替代之路任重道遠
    在美日公司佔據優勢的情況下,雖然目前各大主要品類的半導體材料領域均有國內企業涉足,但整體對外依存度仍在60%以上,特別地,大矽片、靶材、CMP 拋光墊、高端光刻膠等半導體材料對外依存度高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