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

2020-11-30 前瞻網

「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建完全去美國化的45nm晶片生產線?

8月12日,有消息稱,由於國際大環境遭受制裁使臺積電等無法代工華為晶片,導致華為晶片無法生產,華為已在內部啟動「塔山計劃」。

報導稱,華為已經開始與相關企業合作,準備建設一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45nm的晶片生產線,預計年內建成,同時還在探索合作建立28nm的自主技術晶片生產線。

傳該計劃的整體思路是華為建立資源池,通過入股、合作研發等合作方式,扶植半導體材料、設備企業。但是華為主要做實驗,不做重資產量產投入,幫助跑通產線為目的。

不過,網傳名單中的部分公司表示,尚未接到相關通知。8月12日,華為海思相關人士回應媒體稱,內部沒聽說塔山計劃。

貴州攜手華為 共建鯤鵬生態

8月1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貴陽籤署共建鯤鵬產業生態戰略合作協議。籤約雙方將以打造鯤鵬計算產業為目標,落地鯤鵬計算產業,建設全方位的鯤鵬IT基礎設施及行業應用,培育和發展一批鯤鵬計算產業上下遊企業,將貴州建設成為鯤鵬計算產業高地,打造「立足貴州、輻射全國」的貴州·華為鯤鵬產業生態。

珠海高新區力爭5年內集成電路產業年產值破300億

日前,《珠海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下稱《規劃》)正式印發。該區將大力發展晶片設計、化合物半導體、封裝測試、模組製造等集成電路產業環節,完善產業要素資源配置,加快構建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到2025年,該區集成電路企業年度總營收預計突破300億元;形成一個兩百億級設計研髮型集群、一個百億級製造型集群。

為長江存儲等生產原材料 又一個半導體材料項目落戶湖北潛江

8月11日,全國工商聯攜手知名民企助力疫後重振脫貧攻堅湖北行大會上,總額1166.5億元的30個項目集中簽約。其中,江蘇達諾爾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北籤下了第一個投資項目。江蘇達諾爾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潛江建設30萬噸超純電子化學品項目,產量擴大了10倍,將主要為長江存儲等企業生產配套晶片產品的原材料。

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行業3個項目獲國家工信部資金支持

近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支持項目中標結果。由江蘇集萃智能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基地有限公司、無錫市半導體行業協會作為聯合體單位參與項目競標,成功中標「面向集成電路產業的『芯火』雙創平臺」項目。華進半導體封裝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單獨申報的「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項目成功中標,同時牽頭的聯合體成功中標「面向高端晶片全產業鏈的可靠性分析評價平臺」項目。

浙江義烏市積極打造晶片企業「夢工廠」

8月6日,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晶片產業園正在動工建設。產業園用地面積約260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超58000平方米,項目整體計劃於明年元旦前基本完工。經過前期的招引,芯能先進功率模塊封裝製造基地項目將成為晶片產業園第一個入駐的項目,計劃於10月底前進場裝修。

臨港新片區集成電路落地項目投資將超千億元

上海發改委副主任朱民近日在臨港新片區成立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臨港新片區將重點建設「東方芯港」、「生命藍灣」、「大飛機園」和「信息飛魚」四大重點產業園區,預計到今年年底,僅集成電路領域的落地項目總投資就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中原智谷孵化項目華煜光電落地 打造河南省首家5G光模塊生產基地

由中原智谷入駐企業河南筑邦芯投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南昌煜集團聯合投資建設的河南省第一家光模塊高科技生產項目——鄭州華煜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光模塊生產基地項目落地儀式,在華煜光電光模塊生產基地隆重舉行。華煜光電光模塊生產基地目前已納入河南省加快5G網絡建設與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項目庫,計劃分三期建成,三年內全部完工。

國內

第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在深圳開幕

8月14日,第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簡稱CITE2020)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上半年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高於同期工業增速7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5.14萬億元,在製造業中佔比達到12.7%,產業地位不斷凸顯。

深圳市存儲器行業協會《存儲器國產化交流會》圓滿結束

近日,由深圳市存儲器行業協會發起的《存儲國產化交流會》在深圳佰維存儲公司總部順利舉辦。佰維存儲、嘉合勁威、金勝維、聯芸科技、慧榮科技、得一微電子、安信達等存儲產業鏈企業(存儲器行業協會會員企業單位)的代表共同出席,就存儲國產化的議題進行討論與交流溝通。

華為被曝正式進軍屏幕驅動晶片

8月11日,數碼博主@長安數碼君曝料稱,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近日籤發了一份名為《關於終端晶片業務部成立顯示驅動產品領域的通知》的文件,內容顯示華為要成立部門做屏幕驅動晶片,進軍屏幕行業。同日下午,華為方面表示確實成立了該部門。

總投資30億元 這個半導體項目預計2021年投產

近日,深圳市興森快捷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森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廣州興科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興科半導體」)廠房及配套設施正在籌建中,預計於2021年建成投產。

總投資超20億元 華潤微半導體項目預計年底完成廠房建設

8月11日,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華潤微」)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募投項目8英寸高端傳感器和功率半導體建設項目目前尚處於建設期,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廠房建設。

長電科技宿遷二期廠房預計今年8月交付使用

8月10日,長電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長電宿遷二期廠房預計今年8月交付使用,具體擴產情況將視客戶實際需求而定。長電科技還指出,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公司85%已成為公司客戶,不過由於公司與客戶籤署了保密協議,具體客戶名字不便披露。

總投資15億元 徐州這個5G光晶片項目建成投產

近日,徐州芯思傑光晶片生產基地項目正式投產。項目全面達產後,預計年產光晶片測試產品1億隻。作為是淮海經濟區首個光晶片項目,芯思傑徐州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項目一期建設10條光晶片封測生產線,二期再建設10條生產線,全部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30億元。

一期重點開發IGBT、FRD模塊 黑龍江半導體項目已量產

黑龍江省首家晶片企業北一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在穆稜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投資2億元,建設年100萬塊半導體模塊加工項目。目前,公司生產車間實現半自動及全自動兩條生產線作業,項目一期重點開發IGBT、FRD模塊,現已開始量產,廣泛應用於工業電機驅動、變頻器、焊接機、UPS電源、感應電加熱、工業電磁爐等領域。

配置高端設備240臺套 通富微電蘇錫通二期工程量產啟動

近日,南通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啟動量產,二期工程達產後將配置高端設備240臺套、員工600人,布局FCBGA、FCCSP、FCLGA等高端封裝產品線,將建成亞洲最先進的FC生產線,預計具備月產6000萬的產能,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

國內IGBT將添新軍 利歐股份擬跨界入局

日前,泵業及數字營銷上市公司利歐股份宣布擬投資IGBT項目。8月11日,利歐股份發布公告,公司及全資子公司福建平潭元初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眾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合資協議書》,各方將就IGBT晶片及模組生產項目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開展合作。

雷軍:小米今年研發投入將超100億元

今年一季度,小米境外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248億元,同比增長47.8%,佔總收入的 50%,這也是小米首次實現境外收入貢獻佔比達到一半。11日晚,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小米10周年演講中稱,靠著技術報國,小米把手機賣到了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其中50多個市場都排名前5之內。今年,小米的研發投入將超過100億元。

衝刺先進位程 臺積電董事會核准約53億美元資本支出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11日傍晚董事會通過多項決議,其中包括通過2020年第2季每股現金股利新臺幣2.5元,以及52.716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用於衝刺先進位程的建置與擴充,以及建立特殊製程產能等。

臺積電收購力特在臺南科技園區的工廠

據中國臺北《經濟日報》,臺積電收購力特在臺南科技園區的工廠。臺積電未來將拆除該址現有廠房重建新廠房,以應因索尼打造專屬代工廠的需求。

雅克科技擬剝離阻燃劑業務 未來將聚集電子材料與LNG複合材料

8月10日,雅克科技發布公告,公司與聖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框架協議。根據框架協議,雙方有意在磷系阻燃劑業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雅克科技有意在完成對阻燃劑業務的內部重組後,將其出售給聖奧化學。未來,雅克科技將聚焦電子材料業務板塊和LNG複合材料業務板塊的發展,加大電子材料和LNG複合材料業務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生產工藝的研發力度。

萬業企業擬與上海裝備材料基金共同出資設立公司

萬業企業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與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裝備材料基金」)共同出資設立公司。萬業企業表示,本次投資將藉助裝備材料基金的優勢和資源,獲取新的投資機會,並進一步拓寬公司在集成電路行業的未來發展領域,為公司培育潛在併購標的。

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劉二壯加盟紫光集團

8月10日,紫光集團內部發布消息稱,原泛林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劉二壯博士正式加入該集團,擔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向該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匯報。據簡歷,劉二壯擁有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博士後、英國丹迪大學應用物理系博士後、英國丹迪大學應用物理系博士學位、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系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學士學位。

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聯電打造綠色供應鏈

聯華電子舉辦第三屆Triple R傑出廠商頒獎典禮,Triple R分別是Reduce (減少使用)、Reuse (物盡其用)、Recycle (循環再造)。2020年是Triple R大聯盟項目成果的驗收年,共計三年的減碳效益40.9萬噸CO2e,約當1,567座大安森林公園,三年累計減少汙泥109.5公噸的排放量。

國際

最快下月動工?傳三星加速平澤市P3晶圓廠建設

據《韓聯社》引用知情人士的報導指出,三星預計最快將於9月份動土建設其在韓國平澤市的晶圓工廠。目前,三星已經於6月份開始在平澤市進行土地整備工作。韓國平澤市的官員指出,三星要求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儘快頒發施工許可,以希望能提前興建位於平澤市的P3產線。

ARM與AMD協助 三星新款Exynos處理器或優於高通驍龍

據外電報導,隨著之前三星放棄自研移動處理器核心,改採ARM的核心架構之後,將把AMD的Radeon圖形運算技術運用在三星自家的Exynos系列處理器上。目前三星在與這兩家廠商進行合作,進一步設計本身的旗艦型Exynos系列處理器,其性能將可能超越移動處理器龍頭高通的驍龍8系列處理器。

宇瞻總經理:DRAM與NAND供應過剩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據國外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眾多產品的市場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也不例外,也影響到了存儲產品的市場需求,已經出現了供應過剩的情況。存儲模組供應商宇瞻的總經理張家騉透露,DRAM與NAND快閃記憶體供應過剩的狀況,將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智路資本收購新加坡封測大廠聯合科技完成交割

8月11日,聯合科技(UTAC)發表聲明,稱UTAC正式完成了對智路資本的出售。聯合科技(UTAC)曾於2020年1月23日發布聲明,宣布將公司出售給一家全球私募公司,業界一直對其背後的買家多有推測。時至今日,神秘買家—智路資本終於浮出水面。

安森美將出售8英寸晶圓廠

安森美半導體宣布,它正考慮出售其位於日本新瀉縣大谷市的新瀉工廠。該公司表示,出售新瀉工廠是該公司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優化其製造基礎,並將重點更多地放在高度差異化的電源、模擬和傳感器產品。但安森美半導體強調不會撤出日本,並擴大了位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的會津工廠(原富士通半導體)的8英寸晶圓生產線。

東芝退出個人電腦市場

據The Verge消息,東芝近期將其剩餘的PC業務出售給夏普,完全退出PC市場。兩年前,東芝以3600萬美元將PC業務賣給夏普,但保留了19.9%股份。90年代末,東芝曾一度成為全球第一大筆記本電腦製造商。

英特爾在2020年架構日上展示架構創新以及全新電晶體技術

在英特爾2020年架構日新聞發布會上,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攜手多位英特爾院士和架構師,詳細介紹了英特爾在創新的六大技術支柱戰略所取得的進展。英特爾推出了10納米SuperFin技術,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單節點內性能增強,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與全節點轉換相媲美。

Dialog宣布其FusionHD™ NOR快閃記憶體完全兼容

領先的電池管理、AC/DC電源轉換、Wi-Fi、低功耗藍牙(BLE)、工業IC供應商Dialog半導體公司宣布,其收購Adesto Technologies後新增的產品FusionHD™ NOR快閃記憶體完全兼容並可與Dialog的SmartBond™ DA1469x低功耗藍牙(BLE)微控制器(MCU)搭配使用。採用該組合解決方案,客戶將能在廣泛的工業和聯網消費類應用中部署最新的低功耗藍牙技術,同時將功耗控制在極低水平。

Dialog宣布其EcoXiP™ Octal xSPI快閃記憶體兼容瑞薩微處理器

Dialog半導體公司宣布,其收購Adesto Technologies後新增的產品EcoXiP™ octal xSPI非易失性存儲器(NVM)已經過優化,將與瑞薩電子基於Arm®的RZ/A2M微處理器(MPU)搭配使用。RZ/A2M是專為智能家電、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等應用中的嵌入式AI高速圖像處理而設計,業內功耗最低的octal xSPI NOR快閃記憶體器件EcoXiP將為RZ/A2M的客戶們帶來系統級的優勢。

天津光電推出基於龍芯的系列雷射印表機

近期,龍芯1C0300B作為主控晶片已批量應用在天津光電出品的多款雷射印表機中。龍芯1C0300B是龍芯中科基於GS232處理器核的高性價比單晶片系統,可應用於工業控制及物聯網等領域。龍芯1C包含浮點處理單元,支持多種類型的內存,支持高容量的MLC NAND Flash。

三星公布自家3D晶片封裝技術X-Cube

8月13日,三星電子宣布,公司的3D IC封裝技術eXtended-Cube(X-Cube)已通過測試,可立即提供給當今最先進的工藝節點。利用三星的矽直通(TSV)技術,X-Cube實現了速度和功率效率的巨大飛躍,有助於滿足下一代應用(包括5G,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以及移動和科創貸設備應用)的嚴格性能要求。

英菲感知發布基於ASIC處理器晶片的全系列紅外熱成像模組

睿創微納,作為非製冷紅外晶片領軍者,又在ASIC處理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全資子公司英菲感知Infisense領先發布基於自主研發ASIC處理器晶片的全系列紅外熱成像模組。該系列模組搭載了英菲感知自主研發的「獵鷹」處理器晶片,取代了傳統熱成像模組的FPGA方案,具備更小體積、更輕重量、更低功耗、更優成本、更高性能特點。

安思疆科技發布國內首款可量產消費級3DLidar產品

深圳市安思疆科技有限公司(AngstrongTech.)是一家專注於三維傳感及視覺AI技術的高科技公司。安思疆不僅在3D結構光領域擁有業界領先的成熟產品,而且在經過近2年的持續潛心研發之後,發布了基於dToF單光子探測技術的全新3D Lidar產品。

華虹半導體Q2營收2.25億美元 環比上升11.1%

8月11日,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公布了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止,華虹半導體第二季度實現營收2.254億美元,同比下降2.0%,環比上升11.1%;毛利率26.0%,同比下降5.0個百分點,環比上升4.9個百分點。

聯發科7月營收續創近來新高 年增達29.02%

IC設計大廠聯發科10日公布2020年7月營收,金額為266.92億元(新臺幣,下同),較6月252.79億元增加5.59%,較2019年同期的206.88億元增加29.02%,續創3年多來新高。累計,2020年前7個月營收1,551.5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4.95%。

智慧顯示晶片研發商「芯視半導體」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智慧顯示晶片研發商「芯視半導體」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鼎興量子、啟賦資本、深圳創新投資集團、佳康基金等機構聯合完成。此前,芯視半導體曾獲中興資本等基金的A輪投資。

科通芯城引入領投戰略投資者廣東粵財基金

8月13日,科通芯城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從事晶片營銷的技術服務平臺硬蛋創新,與廣東粵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投資協議,成為硬蛋創新本輪戰略投資領投方,以支持硬蛋創新在國內萬億級晶片市場大力發展,並將助力集團業務快速恢復高增長。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再投晶片企業

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再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寧波隔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隔空智能是一家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專注於高性能無線射頻、微波、毫米波技術、隔空觸控技術及相關傳感器晶片產品的研發,具備射頻/模擬IC、低功耗SoC、算法等關鍵技術研發能力。

芯來科技完成戰略融資

芯來科技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老股東藍馳創投和新微資本繼續追投。據悉,芯來科技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加速技術研發和商業落地,促進RISC-V處理器、專用算法、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的深度融合,同時在AIoT領域提供軟硬一體化優質解決方案。

SK海力士領投 半導體公司SiFive獲6100萬美元融資

半導體公司SiFive宣布獲得6100萬美元的E輪融資。此輪融資由SK海力士領投,新投資者Prosperity7 Ventures和現有投資者Sutter Hill Ventures、威騰電子的風險投資部門、高通風險投資基金(Qualcomm Ventures)、Intel Capital、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和Spark Capital參投。

諾基亞手機製造商HMD獲谷歌和高通2.3億美元投資

諾基亞手機製造商HMD Global宣布,已從谷歌、高通和諾基亞等投資者手中融資2.3億美元,用於5G智慧型手機的研發。此外資金還將用於幫助HMD Global在巴西、非洲和印度等市場擴張,並從硬體轉向軟體和服務等其他領域拓展。

布局第三代半導體MOCVD設備 中晟光電新獲1.13億元投資

近日,中晟光電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輪股票定向發行,由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領投,總募集資金1.13億元,募集資金用於研發生產第三代半導體分立器件高端裝備。本次定向發行除領投方浦東科創集團之外,參與認購還有海通盛陽、張江科投、中科創星、同祺投資、重慶冠達,中晟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CHEN AIHUA(陳愛華)、副總經理陳曉等。

環旭電子擬發行不超34.5億元可轉債 用於晶片模組生產等項目

8月10日,環旭電子發布關於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的公告,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4.5億元可轉債,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盛夏廠晶片模組生產項目」、「越南廠可穿戴設備生產項目」、「惠州廠電子產品生產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艾為電子擬闖關科創板 已進入上市輔導階段

8月12日,上海證監局披露了中信證券關於上海艾為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艾為電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備案情況報告以及輔導備案基本情況表。據披露,艾為電子已於8月6日與中信證券籤署輔導協議並進行輔導備案。

科創板再迎晶片公司 仕佳光子上市首日大漲近270%

8月12日,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仕佳光子」)在上交所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截止周三收盤,仕佳光子大漲近270%,報39.93元,市值183億元。據悉,仕佳光子此次共發行A股4600萬股,發售價每股10.82元,募資規模近5億元。

與臺積電、中芯國際緊密合作 昆騰微電子闖關科創板

據上交所網站信息顯示,8月11日,上交所正式受理昆騰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昆騰微電子」)科創板上市申請。昆騰微電子成立於2006年9月,是一家專注於集成電路設計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模擬射頻、SOC、信息安全為核心技術發展方向,自成立以來,承擔過多項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

敏芯股份正式登陸科創板

8月10日,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敏芯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688286,首次公開發行A股1330萬股,發行價格62.67元/股,發行市盈率為65.46倍。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傳感器研發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

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封測排名

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2020年第一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因各國邊境管制與封城措施使整體供應鏈出現斷鏈情況,不論是客戶及通路庫存均偏低。

第二季隨著供應鏈逐步恢復供給,加上各國持續推出救市措施與宅經濟發酵,使得下遊客戶回補庫存的力道加大,推升全球封測產值接續增長,預估2020年第二季全球前十大封測業者營收為63.25億美元,年增26.6%。

(來源:拓墣產業研究院)

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銷售額榜單出爐

8月12日,IC Insights公布2020年上半年全球十大半導體(IC和OSD光電,傳感器和分立器件)銷售排名。前十大廠商包括總部位於美國的6個供應商,韓國的2個供應商以及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的2個供應商。

前十名分別是: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臺積電(TSMC)、海力士(SK Hynix)、美光科技(Micron)、博通(Broadcom Inc)、高通(Qualcomm)、英偉達(Nvidia)、德州儀器(TI)以及海思(Hisilicon)。

(來源:IC Insights)

半導體封裝材料市場規模下滑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中,封裝測試行業雖不像設計和晶片製造業的高速發展那樣搶眼,但也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勢頭。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國內本土封裝測試企業的快速成長以及國外半導體公司向國內大舉轉移封裝測試能力,中國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行業更是充滿生機。

受行業整體不景氣影響,去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營收下滑顯著,包括半導體封裝材料。根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封裝材料市場規模54.28億美元,同比2018年的56.75億美元下降4.35%。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1期:遭遇「斷供」危機!華為麒麟晶片將...
    華為麒麟晶片將絕版8月7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總部舉辦。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會上表示,今年秋天上市的Mate40手機將搭載更為強大的麒麟9000晶片,「遺憾的是今年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他表示,華為並未參與重資產投入、密集型的半導體製造產業,只參與晶片的設計,這也使華為在此領域受制於人。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7期:退而求其次?傳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
    傳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或為應對美禁令的無奈之舉據多家媒體報導,華為正在積極向供應商訂購4G手機相關零部件,意欲重啟4G手機生產。有受訪供應商表示,華為4G新的訂單已陸續開始備貨,現階段訂單成品預計明年上市,從時間點判斷,最快將會在一季度。部分組件製造商已經收到通知,華為恢復購買主板和鏡頭等其他部件產品。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美國升級管制全面斷供華為,華為40...
    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對此,華為通過心聲社區發文稱: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本次公告只是計劃而非正式條例出臺,同時條例生效後上遊供應商仍有120天的緩衝期。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網傳「中國最強牛人回國」,中微...
    聲明稱,中微公司和華為公司沒有業務往來,沒有參與華為公司的麒麟-970晶片的開發,沒有在100平方毫米的晶片上安裝55億顆電晶體,也沒有搭載全球首款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更沒有支持LTE Cat.18。這些晶片技術均不是中微公司的專長和業務,中微公司只是作為設備供應商給晶片製造公司提供等離子體刻蝕設備。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麒麟晶片將絕版!華為手機被熱炒,最...
    廈門力爭2025年實現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日前召開的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上,廈門市重磅發布《廈門市「十四五」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要以三大製造業為基礎,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為支撐,多種新興業態為拓展,合理規劃,分布實施,力爭2025年實現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我國又一項半導體核心裝備取得突破!
    2020年一季度晶片業者在疫情中營收不減反增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的統計數據,整體半導體產業營收2020年第一季呈現些微下滑,然而全球前十大晶片供貨商的營收總和仍取得了2%左右的成長;包括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以及其他領導業者,在2020年第一季的營收總計為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多家半導體企業上榜2020《財富...
    在本次榜單中,聞泰科技以415.78億元的年營收位列排行榜第239名,較上一年排名(473)前進了200多名。聞泰科技主營通訊和半導體兩大業務板塊,此前收購了全球知名的半導體IDM公司,安世半導體。長電科技以235.26億元的年營業收入入榜2020《財富》中國500強,位列第389名。長電科技是全球第三、中國大陸第一的半導體封測廠商。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國外晶片廠「神仙打架」 國內14nm...
    目前中微半導體的28nm、16nm蝕刻機早已經要進入臺積電的供應鏈,5nm蝕刻機也研發成功了,正在臺積電的5nm產線中測試,這是國產半導體設備為數不多的突破性進展之一。雲南宇澤半導體單晶矽拉棒及切片項目舉行點火儀式近日,宇澤半導體(雲南)有限公司年產5GW單晶矽拉棒及3GW切片項目(一期)「點火儀式」 在楚雄市項目現場單晶矽廠房舉行,宇澤單晶矽項目成功通電試機。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8.87億元,分2期建設。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6期:官宣!華為出售榮耀業務且不再持股...
    華為出售榮耀業務且不再持股新公司 多位高管調整 11月17日,多家華為供應鏈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5期:蘋果發布自研M1晶片,京東方奪得...
    上海5G特色產業園區開啟「園中園」上海金橋5G產業生態園「園中園」之一的金海園正式開園,一批旨在突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和5G射頻器材等「卡脖子」環節的項目正式籤約入駐,總投資約25億元。金橋5G產業生態園是上海首個以5G為主題的產業園區,集聚了華為公司、上汽集團等產業巨頭。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胡潤2020中國晶片廠榜單首發,韋爾...
    中科迪高協助英唐智控引進天健源毫米波產業基金以及其他晶片、毫米波相關產業戰略投資者開展戰略合作。傳日月光投控8月量產AiP 切入5G版iPhone供應鏈蘋果5G版iPhone有機會在今年底前問世,法人預估,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預計8月量產天線封裝(AiP)產品,可切入支援毫米波頻段的5G版iPhone供應鏈。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80期:世紀大和解!臺積電、聯電掌門人終...
    《政策》指出,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四屆進博會首設「集成電路專區」12月16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技術裝備展區集成電路專區宣介會在上海舉辦,宣布技術裝備展區將首次增設集成電路專區。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將保持中立性!英偉達創始人就收購...
    兩份文件出臺後將進一步完善珠海集成電路產業鏈,培育產業生態,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首期規模200億 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髮布9月17日,在2020年第23屆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年會暨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上,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髮布儀式舉行,首期規模達到了200億元。今年年初,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引發了廣東省加快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2期:達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
    十大趨勢如下:1、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2、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3、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4、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5、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6、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7、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8、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9、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10、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晶片巨無霸回歸!
    華為海思邁入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前105月6日,全球半導體市調機構IC Insights發布報告稱,一季度全球前十大半導體銷售榜單中,總部位於美國的有6家公司(英特爾、美光、博通、高通、德州儀器和英偉達),韓國有2家(三星和海力士),中國臺灣1家(臺積電),中國大陸1家(海思)。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14期: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問世,未來有...
    本次收購後,聞泰科技將從ODM公司延伸到上遊半導體器件領域。美光CEO:中國市場去年半導體銷量已佔全球三分之一美光科技公司總裁兼CEO Sanjay Mehrotra表示,在過去20年裡,全球半導體銷售業務一直在以接近7%的年複合增長率發展,去年達到4690億美元。中國如今是一個龐大的半導體市場,佔2018年半導體銷量的三分之一。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美國晶片禁令即將生效!三星、SK...
    持股9.26% 小米晶片產業投資版圖再下一城近日,西安睿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睿芯微」)工商信息發生變更,註冊資本由原來的約541.7萬新增至約598.8萬,增幅為10%,同時小米產業基金為此次新增股東之一,認繳出資額55.1957元,持股9.26%,成為該公司的第四大股東。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首次!百度AI晶片獲三星14nm工藝...
    新思科技首個海外頂級研發中心光谷落成18日,全球晶片巨頭美國新思科技在東湖高新區未來科技城投建的武漢全球研發中心宣布落成。該中心是新思科技在海外首次投建的頂級研發中心。全球半導體設計軟體龍頭新思科技,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晶片自動化設計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晶片接口IP供應商,被譽為全球半導體行業「風向標」。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傳阿里平頭哥正研發專用SoC晶片
    5G發展拉抬晶片需求 中國臺灣半導體製造與封測業受益近期許多中國臺灣半導體廠商皆以5G產業為日後半導體市場趨勢發展的提升動能,從5G硬體設備發展來看,5G基地臺的基礎建設是發展初期的必要需求,短期成長力道強勁;5G手機則是終端裝置的第一波應用,話題性高但要普及化仍需長時間經營。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鬧烏龍!海瀾之家澄清造「芯」傳聞
    百識第三代半導體6寸晶圓製造項目籤約在第31屆中國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上,投資30億元的百識第三代半導體6寸晶圓製造項目成功籤約,該項目由南京百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30億元,擬用地80畝,建立第三代半導體外延片+器件專業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