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化」時代,中國汽車企業正在經歷基於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帶來的變革,而這也意味著中國汽車企業與國際巨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成為了可能。
賽道升級、「玩法」更新、難度加大,機遇與挑戰一同到來。對中國車企而言,「單打獨鬥」早已成為過去,跨界合作、強強互聯則成為共識。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主力軍之一,華晨集團面對日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在開放合作等方面尋求突破,以達到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閻秉哲表示,未來將在新能源、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加強與造車新勢力和網際網路公司的互助互補,共同構建生態圈。此外,他認為,只有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才能夠充分適應未來的市場競爭。華晨集團將把「造好國民經濟適用車」作為集團的發展定位,聚焦主業、收縮戰線,構建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2019年9月25日,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閻秉哲接見寶馬集團全球戰略負責人海森博士一行,雙方就深度合作進行親切交流。
華晨汽車著力打造覆蓋產品研發、採購、製造,到銷售和售後服務的可持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適應未來市場競爭需要。一是重新啟動寶馬集團全方位支持華晨集團的振興項目,支持華晨在研發、生產、質量、採購及零部件質量管理、銷售與營銷、售後等方面工作的改善和提升。二是深化與知名企業的跨界合作,打造集政府、金融、汽車和網際網路的多元化生態圈。華晨集團將從資本、技術和營銷等方面與國資、民資和外資進行更加廣泛的深入合作,共同構建驅動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能。
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自2009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以來,我國汽車銷量已連續10年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國已成為奔馳、寶馬、奧迪等眾多世界汽車品牌銷售最大市場,是其主要利潤來源地。有分析指出,基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市場潛力,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的地位將無法被撼動。
而龐大市場下的另外一個趨勢是,中國的汽車消費正在轉向,由增量市場競爭進入存量市場競爭,「轉軌升級」為市場開闢出新的發展方向和動力。而對中國汽車企業而言,機遇與挑戰正一同到來。
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迅猛,以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為特徵的汽車產業「新四化」已經成為業界共識,這使得中國汽車企業與國際巨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成為了可能。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和保有量均佔世界的一半以上,而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也走在世界前列。
靈活轉身,強強聯合。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企業的「玩法」在改變,在更新,在拓寬,智能互聯所帶來的,或許不只是1+1>2。
華晨集團在這條賽道上多維度做了「加法」。閻秉哲表示,面對日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華晨集團將著重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等方面尋求突破,以達到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目前,華晨集團正積極布局新能源、智能網聯領域,包括:
與傳統整車企業進一步深度合作:與寶馬、雷諾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品和技術方面進行全方位戰略合作,未來還會在整車控制技術、智能駕駛、數位化研發等前瞻技術方面與寶馬進行深入合作。
與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建立戰略聯盟:華晨集團與華為、騰訊、東軟、英偉達等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合作,藉助大數據管理、智能網聯推動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
與科技型企業開展跨界合作:與東軟集團在車聯網與智能駕駛方面深度合作,共同開發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載通信終端、車載信息交互娛樂系統已經成功搭載於V3、V7等中華品牌系列車型。
「未來,華晨集團將在新能源、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加強與造車新勢力和網際網路公司的互助互補,共同構建涵蓋汽車、網際網路、金融和政府機構的華晨生態圈,推動汽車產業更好發展」,閻秉哲說。
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
華晨明確了要從體制機制入手,以國有資本投資改革為重點,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總體設計,統籌推進,務求實效。一是明確了集團總部與業務板塊的功能定位,總部負責「管資本」,將生產經營和管理職能轉移至業務板塊;二是大力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對標行業先進確定機構設置和薪酬水平,以市場化選聘和競爭上崗全面拓展人才引進與晉升渠道;三是組建集採中心,實現全集團採購公開、透明、節約、精準、高效、廉潔,實行集採後,預計可再節省費用10%以上。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閻秉哲說:「企業只有適應市場、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通過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才能夠生存和發展。」
「聚焦主業」建設自主品牌
為了應對新形勢,華晨集團把「造好國民經濟適用車」作為集團的發展定位,聚焦主業、收縮戰線,構建「科技研發-整車製造-動力總成-重要零部件-汽車服務」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華晨集團具備整車概念設計、造型設計、工程開發和樣車試製、試驗的全流程正向開發能力,以及動力總成等核心汽車零部件的設計、開發能力,能夠有效對整車生產進行全流程的質量控制,從而保證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
面對汽車發展的新趨勢,華晨集團將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重點領域加大投入,在鞏固和深化與寶馬、雷諾合作的基礎上,華晨汽車正在德、日等海外發達國家進行布局,聯合建立研發機構,也藉助與這些發達國家的技術優勢和環境優勢,開發面向未來的新技術和新產品。
華晨集團的國際銷售網絡已遍及非洲、拉美、東南亞、西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伊朗、埃及、俄羅斯、烏拉圭等國家擁有海外生產基地。
未來5年,華晨集團將新建兩個海外研發中心和兩個以上海外KD工廠(汽車散件),重新布局全球化發展格局,使華晨集團成為定位清晰、主業突出、品牌良好、質量優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國知名汽車企業集團,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
汽車產業開放合作水到渠成
閻秉哲說:「在共享化、個性化的市場消費新理念的驅動下,產品競爭已經從單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升級為產業鏈的競爭,在這種技術環境和消費環境下,任何一家汽車製造企業如果離開了開放合作必將寸步難行。」
事實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技術發展的新趨勢,使企業從研發、生產、應用到服務,形成了完整的鏈條,密不可分。而在共享化、個性化的市場消費新理念的驅動下,產品競爭已經從單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升級為產業鏈的競爭。
閻秉哲表示,在這種技術環境和消費環境下,任何一家汽車製造企業如果離開了開放合作必將寸步難行。面對當前汽車產業的競爭環境,開放合作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而華晨集團在開放合作方面的探索步伐也正在加快。
據閻秉哲介紹,以整車製造而言,華晨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就與其他車企合作,加碼創新,打造了「金杯」、「中華」等品牌。之後又引入歐洲先進的發動機技術,開發了國內第一款1.8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此同時,華晨又是第一個引進國際高端品牌的車企。未來與寶馬的合作,還包括共同在研發、製造、質量、銷售以及新能源、智能製造、人才培育等方面深度融合。
在市場營銷方面,華晨集團通過與天貓、蘇寧、汽車之家、途虎等網際網路公司合作,搭建汽車銷售新平臺,發展汽車後市場。未來還將與金融企業、科技型企業等專業機構合作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布局出行服務事業,加快由產品製造向智慧出行轉型升級。
此外,華晨集團還與光大集團建立全面合作,與盛京銀行達成總額1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未來,華晨將深化與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探索建立汽車與金融合作共贏的華晨發展新模式。
事實上,企業只有適應市場、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通過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才能夠生存和發展。從產品研發、採購、製造到銷售和服務,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這樣才能夠充分適應未來的市場競爭。
而究竟掌握哪些核心優勢才是所謂真正的自主品牌?
「關鍵是在全產業鏈中能夠自己掌握產品的話語權、選擇權、集成權和整合權。」華晨集團總工程師兼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高衛民介紹,華晨集團已與多家高端信息企業展開合作,通過大數據管理、智能網聯實現轉型升級,搭建汽車銷售新平臺。與金融產業、科技型企業等專業機構合作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全面布局出行服務事業,加快由產品製造向智慧出行轉型升級。(單純剛)
「新四化」時代,中國汽車企業正在經歷基於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帶來的變革,而這也意味著中國汽車企業與國際巨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成為了可能。
賽道升級、「玩法」更新、難度加大,機遇與挑戰一同到來。對中國車企而言,「單打獨鬥」早已成為過去,跨界合作、強強互聯則成為共識。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主力軍之一,華晨集團面對日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在開放合作等方面尋求突破,以達到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閻秉哲表示,未來將在新能源、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加強與造車新勢力和網際網路公司的互助互補,共同構建生態圈。此外,他認為,只有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才能夠充分適應未來的市場競爭。華晨集團將把「造好國民經濟適用車」作為集團的發展定位,聚焦主業、收縮戰線,構建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2019年9月25日,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閻秉哲接見寶馬集團全球戰略負責人海森博士一行,雙方就深度合作進行親切交流。
華晨汽車著力打造覆蓋產品研發、採購、製造,到銷售和售後服務的可持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適應未來市場競爭需要。一是重新啟動寶馬集團全方位支持華晨集團的振興項目,支持華晨在研發、生產、質量、採購及零部件質量管理、銷售與營銷、售後等方面工作的改善和提升。二是深化與知名企業的跨界合作,打造集政府、金融、汽車和網際網路的多元化生態圈。華晨集團將從資本、技術和營銷等方面與國資、民資和外資進行更加廣泛的深入合作,共同構建驅動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能。
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自2009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以來,我國汽車銷量已連續10年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國已成為奔馳、寶馬、奧迪等眾多世界汽車品牌銷售最大市場,是其主要利潤來源地。有分析指出,基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市場潛力,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的地位將無法被撼動。
而龐大市場下的另外一個趨勢是,中國的汽車消費正在轉向,由增量市場競爭進入存量市場競爭,「轉軌升級」為市場開闢出新的發展方向和動力。而對中國汽車企業而言,機遇與挑戰正一同到來。
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迅猛,以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為特徵的汽車產業「新四化」已經成為業界共識,這使得中國汽車企業與國際巨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成為了可能。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和保有量均佔世界的一半以上,而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也走在世界前列。
靈活轉身,強強聯合。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企業的「玩法」在改變,在更新,在拓寬,智能互聯所帶來的,或許不只是1+1>2。
華晨集團在這條賽道上多維度做了「加法」。閻秉哲表示,面對日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華晨集團將著重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等方面尋求突破,以達到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目前,華晨集團正積極布局新能源、智能網聯領域,包括:
與傳統整車企業進一步深度合作:與寶馬、雷諾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品和技術方面進行全方位戰略合作,未來還會在整車控制技術、智能駕駛、數位化研發等前瞻技術方面與寶馬進行深入合作。
與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建立戰略聯盟:華晨集團與華為、騰訊、東軟、英偉達等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合作,藉助大數據管理、智能網聯推動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
與科技型企業開展跨界合作:與東軟集團在車聯網與智能駕駛方面深度合作,共同開發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載通信終端、車載信息交互娛樂系統已經成功搭載於V3、V7等中華品牌系列車型。
「未來,華晨集團將在新能源、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領域,加強與造車新勢力和網際網路公司的互助互補,共同構建涵蓋汽車、網際網路、金融和政府機構的華晨生態圈,推動汽車產業更好發展」,閻秉哲說。
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
華晨明確了要從體制機制入手,以國有資本投資改革為重點,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總體設計,統籌推進,務求實效。一是明確了集團總部與業務板塊的功能定位,總部負責「管資本」,將生產經營和管理職能轉移至業務板塊;二是大力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對標行業先進確定機構設置和薪酬水平,以市場化選聘和競爭上崗全面拓展人才引進與晉升渠道;三是組建集採中心,實現全集團採購公開、透明、節約、精準、高效、廉潔,實行集採後,預計可再節省費用10%以上。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閻秉哲說:「企業只有適應市場、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通過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才能夠生存和發展。」
「聚焦主業」建設自主品牌
為了應對新形勢,華晨集團把「造好國民經濟適用車」作為集團的發展定位,聚焦主業、收縮戰線,構建「科技研發-整車製造-動力總成-重要零部件-汽車服務」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華晨集團具備整車概念設計、造型設計、工程開發和樣車試製、試驗的全流程正向開發能力,以及動力總成等核心汽車零部件的設計、開發能力,能夠有效對整車生產進行全流程的質量控制,從而保證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
面對汽車發展的新趨勢,華晨集團將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重點領域加大投入,在鞏固和深化與寶馬、雷諾合作的基礎上,華晨汽車正在德、日等海外發達國家進行布局,聯合建立研發機構,也藉助與這些發達國家的技術優勢和環境優勢,開發面向未來的新技術和新產品。
華晨集團的國際銷售網絡已遍及非洲、拉美、東南亞、西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伊朗、埃及、俄羅斯、烏拉圭等國家擁有海外生產基地。
未來5年,華晨集團將新建兩個海外研發中心和兩個以上海外KD工廠(汽車散件),重新布局全球化發展格局,使華晨集團成為定位清晰、主業突出、品牌良好、質量優良、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國知名汽車企業集團,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
汽車產業開放合作水到渠成
閻秉哲說:「在共享化、個性化的市場消費新理念的驅動下,產品競爭已經從單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升級為產業鏈的競爭,在這種技術環境和消費環境下,任何一家汽車製造企業如果離開了開放合作必將寸步難行。」
事實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技術發展的新趨勢,使企業從研發、生產、應用到服務,形成了完整的鏈條,密不可分。而在共享化、個性化的市場消費新理念的驅動下,產品競爭已經從單體企業之間的競爭,升級為產業鏈的競爭。
閻秉哲表示,在這種技術環境和消費環境下,任何一家汽車製造企業如果離開了開放合作必將寸步難行。面對當前汽車產業的競爭環境,開放合作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而華晨集團在開放合作方面的探索步伐也正在加快。
據閻秉哲介紹,以整車製造而言,華晨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就與其他車企合作,加碼創新,打造了「金杯」、「中華」等品牌。之後又引入歐洲先進的發動機技術,開發了國內第一款1.8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此同時,華晨又是第一個引進國際高端品牌的車企。未來與寶馬的合作,還包括共同在研發、製造、質量、銷售以及新能源、智能製造、人才培育等方面深度融合。
在市場營銷方面,華晨集團通過與天貓、蘇寧、汽車之家、途虎等網際網路公司合作,搭建汽車銷售新平臺,發展汽車後市場。未來還將與金融企業、科技型企業等專業機構合作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布局出行服務事業,加快由產品製造向智慧出行轉型升級。
此外,華晨集團還與光大集團建立全面合作,與盛京銀行達成總額1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未來,華晨將深化與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探索建立汽車與金融合作共贏的華晨發展新模式。
事實上,企業只有適應市場、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通過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才能夠生存和發展。從產品研發、採購、製造到銷售和服務,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這樣才能夠充分適應未來的市場競爭。
而究竟掌握哪些核心優勢才是所謂真正的自主品牌?
「關鍵是在全產業鏈中能夠自己掌握產品的話語權、選擇權、集成權和整合權。」華晨集團總工程師兼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高衛民介紹,華晨集團已與多家高端信息企業展開合作,通過大數據管理、智能網聯實現轉型升級,搭建汽車銷售新平臺。與金融產業、科技型企業等專業機構合作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全面布局出行服務事業,加快由產品製造向智慧出行轉型升級。(單純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