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五大關鍵詞

2021-01-20 上遊新聞

1月15日,在兩江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朝永對《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用「抓創新、添智慧、推改革、拓開放、提品質」五個關鍵詞進行了概括。

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意見》給兩江新區的第一項任務便是抓創新,加快兩江新區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兩江新區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做大做優科技創新平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兩江協同創新區規劃建設;構建更具吸引力的創新生態;大力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近年來,兩江新區大力推進兩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三大創新平臺。

兩江協同創新區 張坤琨 攝

以兩江協同創新區為例,30家大學、大院、大所在明月山下拔地而起。不久的將來,這裡的每一棟建築都將奏響一首創新之歌。

兩江新區科創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江新區將突出抓好創新這一核心動力,以「科創+產業」為導向,助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示範區。

雙鏈融合育平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創新培育新動能,緊盯突破「卡脖子」技術,瞄準新興產業設立開放式國際化高端研發機構。

多措並舉聚人才。探索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進政策,實施「人才+」戰略,為創新人才提供平臺支撐,優化人才和團隊創新創業環境,聚力打造創新人才特區。

協同創新建生態。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成渝區域協調聯動,建立多層次創投服務體系,促進資本鏈與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有效互動,全力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策源力,助力兩江新區建設成為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智慧:加快打造引領時代的智慧之城

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汽車產業基地,兩江新區產業基礎雄厚,為高水平推進智能製造、打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示範區創造了條件。

聯創電子 張坤琨 攝

在汽車領域,以長安全球研發中心等為代表的高端科研機構正強化在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方面的創新;在電子信息領域,京東方、奧特斯、萬國半導體等企業也正在加快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雲聯數算用」要素集群……

據了解,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將支持推動國家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布局兩江新區,加快推動兩江新區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建設和推廣應用,推動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大力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支持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創建中國軟體名園。

兩江新區產業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新型顯示、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先進位造業,積極促進工業軟體、工業設計、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與5G創新融合發展,努力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加快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改革:加快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示範區

作為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意見》將進一步加大對兩江新區放權力度,依法賦予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優化完善管理體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兩江新區政務中心

近年來,為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實現企業開辦便利化,兩江新區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通過持續深化改革,兩江新區市場活力不斷增強。

以精簡審批事項為例,兩江新區推進「先照後證」「多證合一」改革,實現「三十一證合一」,大幅取消企業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前置審批事項從226項調整為49項,縮減78.32%。推行住所登記申報承諾制改革,創新「集群註冊」「一址多照」註冊模式,創業集群地址已達48個。優化申領發票業務流程,實現「一站式」辦理,當場接件、當場審核、當場辦結,最快10分鐘可以領取發票。

據悉,兩江新區將發揮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改革「試驗田」作用,依託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自貿試驗區等重大戰略平臺,積極開展差異化、首創性改革探索,推進國企、投融資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在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率先試、出經驗。對標先進地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開放:加快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

《意見》要求兩江新區加快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在全市和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構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構建內陸型開放口岸。

航拍果園港 馮旨意 攝

近日,魚嘴鐵路貨運站南站場、中遠海運果園綜合物流基地項目、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二期、多式聯運智慧運營中心四大重點功能項目集體開工建設,將為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四大重點功能項目的開工,意味著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已齊具口岸開放功能。果園港也將成為兩江新區乃至重慶,聯通全球的核心節點。

兩江新區自貿辦(中新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兩江新區將全面融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門戶,著力在開放通道出新成效、開放平臺出新作用、開放型經濟出新亮點、開放合作出新進展、開放環境出新氣象等方面「育新機」,推動兩江新區在建設內陸開放重要門戶中「開新局」。

品質: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城市

《意見》還要求,兩江新區要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城市,強化空間規劃統領約束,全方位提升國際化水平,實施全域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打造生態人文新區。

照母山公園 陳勇 攝

去年年底,位於兩江新區的柿花溝體育文化公園、廟望體育文化公園、新田灣體育文化公園、保稅港體育文化公園等全面開工建設,建成後將進一步滿足市民運動休閒需要,提升區域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將城市邊角地「變廢為寶」。

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治理現代化水平,保護好生態本底,推進產城景融合,運用好智能化要素,堅持城市管理「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城市人文溫度,彰顯城市精神之美。

兩江新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海綿城市、生態城市、綠色小區、智慧小區建設,以天然的河湖資源、精準的產品定位、高品質的建築、高標準的景觀、一流的學校醫院配套設施,打造一批房地產標杆項目,努力把新區建成產城融合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生活示範區。

(記者 趙鵬)

相關焦點

  • 兩江新區要做大做強,有哪些重點任務?
    人民網重慶1月15日電(陳琦、黃軍)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今日舉行兩江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新聞發布會。據了解,重慶市委、市政府對兩江新區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部署,專門出臺了《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兩大定位: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建設重慶智慧之城;兩大目標: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
  • 重慶兩江新區:前三季度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29.2億元 同比增長30.5%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6日14時3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 通訊員 陳昕)今(26)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獲悉,兩江新區直管區規模以上數字經濟產業企業第一季度實現增加值77.54億元,同比增長3.4%;上半年實現增加值165.53億元,同比增長15.2%;前三季度實現增加值329.2億元,同比增長30.5%
  • 市委市政府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製造強國、製造強省戰略部署,推動我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性製造強市,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通過技改擴能、合資合作等形式,做大做強娃哈哈、中孚鋁業、林豐鋁電等一批優勢企業,爭創全省製造業百強企業和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實施中小企業「育苗壯幹」梯度培育計劃,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促進高成長型中小企業提質升級,推動行業「小巨人」強筋健體,為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壯大儲備力量。到2025年,力爭實現產值超百億元企業零的突破。 4.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 中科院計算所在兩江新區設研究院
    今天兩江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又增添了新動能!內陸開放又增添了新引擎!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在致辭中表示,兩江新區是我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擁有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正加快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加快高端高質高新產業集聚發展。長期以來,中科院與兩江新區攜手前行,各項合作不斷深化。西研院的成立運營將有力推動新區進一步做大做強、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 做大做強「都市型工業」新業態 5個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在西海岸新區...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劉笑笑5月27日,總投資41億元的5個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集中開工,涵蓋新型電子元器件、石油化工、低碳智能汽車、人工智慧等領域,將推進區域產業提檔升級和提質增效,做大做強「都市型工業」新業態。
  •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
    江津區委書記程志毅告訴記者,近年來,江津深入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有力地推動沿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同時,還與成都市郫都區、瀘州市、自貢市、雅安市和重慶有關區縣開展交流合作,籤訂了一系列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協同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重慶:智慧之城兩江畫卷正徐徐展開
    中國網11月11日訊(記者嚴星)兩江環抱處,山水交融智慧城。位於長江之北、嘉陵江以東的重慶兩江新區,是我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放新區。11月9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這裡啟動。
  • 舉全省之力,推動江北新區高質量發展
    12月2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了《關於支持南京江北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拿出20條具體舉措,全力推動南京江北新區加大創新創業力度,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擴大高水平開放,在國家級新區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
  • 兩江奔騰②|創新之谷 兩江協同創新區的蝴蝶效應
    登臨「十四五」門檻,回望過去,有太多的創業故事值得記載,有太多的治理舉措值得分享,也有太多的發展經驗值得續寫,為此,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特推出「兩江奔騰」系列報導,通過不同維度,為您解讀兩江新區的發展之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日6時訊(記者 李黎 羊華)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引發幾千裡外的龍捲風。
  • 兩江工業開發區:發展潛力轉變為生產力催化劑
    兩江新區工業開發區的開工建設,對於實現國家賦予兩江新區「五大功能定位」、建設中國西部現代製造業基地,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網】:重慶兩江新區工業開發區的定位和規劃是怎樣的?有什麼特殊政策?兩江新區工業開發區掛牌後重點推動的項目主要在汽車產業、裝備製造產業及物流產業三大方面,並積極開展軍工產業及高新產業的招商引資。目前,兩江新區工業開發區已啟動軌道交通、風電裝備和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開發區已成功引進長安汽車、長客輕軌、華渝風電三大龍頭企業。
  • 瑞聲科技攜WLG新技術 落地重慶兩江新區建智能製造產業園
    市級有關部門、兩江新區和渝北區要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全力支持企業加快發展。潘政民對重慶市委、市政府對瑞聲科技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說,重慶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基礎雄厚,對雙方合作充滿信心。瑞聲科技將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和產業優勢,推進項目按計劃落地並儘快投產,吸引帶動更多產業鏈上下遊優質企業,助推重慶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 滿幫集團:做大做強 助力貴陽高質量發展
    不斷創新,加大投入,成為西部最大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滿幫集團:做大做強 助力貴陽高質量發展滿幫集團工作人員在分析平臺數據信息 記者 鄭雄增 攝「市委十屆五次全會提出『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願景,大力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非常符合貴陽的產業發展現狀和環境,我感到很振奮。」
  • 川渝兩大新區 兩月三度攜手 同造輻射內陸戰略引擎
    兩個月內三度攜手表明,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下「加速鍵」後,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這兩大國家級新區已衝鋒在前,手挽手、相向而行,共同打造輻射內陸地區的戰略引擎。經過十年發展,兩江新區產業規模效益顯現。聚焦戰略 凝聚共識巴蜀千載情,川渝一家親。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優勢互補+共促共進 兩江新區、萬州區建立4個對口協同發展機制
    同濟大學重慶研究院執行院長唐劍暉表示,從「一區兩群」的城鎮發展空間格局來看,兩江新區與萬州區分別處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和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的中心城市,在西部大開發和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中擔負著重要使命,雙方優勢互補,有利於健全現代流通體系,加快建設改革開放高地,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減少區域間市場和政策壁壘,推動資源要素自由流動,促進區域經濟循環,為全市「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作出示範表率
  • 川渝兩大新區 兩月三度攜手 共同打造輻射內陸地區的戰略引擎
    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西部地區兩大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和四川天府新區,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說。  2月28日,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管理層通過視頻連線,召開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一次聯席會議,雙方明確「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這一總體思路,在網上「見面」商討如何圍繞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推動產業、創新、開放等六項合作。
  •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全文如下——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屬單位,國家文物局: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 兩江新區這場評審會掀起「頭腦風暴」
    「建議禮嘉和悅來打造成為一個全域超級公園」「建議打造以汽車產業賦能轉型、智慧技術應對城市危機等4大智慧賦能路徑」「建議以嘉陵江水線與城市功能脊為主要軸線,打造未來智慧島、無界智慧港、國際智博灣和創新智識洲」……評審會上,5家聯合體同臺逐鹿,主創設計師們紛紛建言獻策。評委專家們在認真聽取主創設計師們的介紹後,評選出了一、二等獎及優秀獎,並提出下一步深化建議。
  • 山東舉行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發布會
    原標題:8月17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  8月1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副局長王仁堂、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處處長段建文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並回答記者提問。
  • 謀篇開局 推動濱海灣新區高質量發展
    記者梁就勝 攝  共謀▶▷立足「十四五」規劃 謀劃新區發展新格局  當前,濱海灣新區正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和「雙區驅動」「雙城聯動」的重大發展機遇。加快研究謀劃新區「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對推動新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兩個航空航天產業重點項目在重慶兩江新區開工
    2020-12-16 11:40:24 來源: 上遊新聞 舉報   12月15日,落戶在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的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重慶研發和服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