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兩大新區 兩月三度攜手 共同打造輻射內陸地區的戰略引擎

2021-01-08 手機光明網

  4月23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簡稱兩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二次聯席會議在兩江新區召開。

  在第二次聯席會議上,西部兩大國家級新區不僅將宣布雙方在2020年合作的10大重點任務,還將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為雙方接下來的合作奠定基礎。

  ▲江北嘴 攝/司琪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聯席會議是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兩個月內的第三次攜手:

  2月28日,兩區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運用數字經濟手段「屏對屏」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

  3月25日,兩區又共同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讓川渝地區地方政府、企業、行業組織一起連線,搶抓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

  兩個月內三度攜手表明,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下「加速鍵」後,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這兩大國家級新區已衝鋒在前,手挽手、相向而行,共同打造輻射內陸地區的戰略引擎。

  聚焦戰略 凝聚共識

  巴蜀千載情,川渝一家親。

  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魚嘴工業園新風貌 攝/林麗江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強化了成渝地區引領西部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

  4月15日,在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一周年之際,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召開,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於立足「四個優勢」發揮「三個作用」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

  全會強調,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使成渝地區戰略地位凸顯、戰略空間拓展、戰略潛能釋放,為成渝地區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

  「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是川渝兩地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的重要內容。作為西部地區兩大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和四川天府新區,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說。

  2月28日,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管理層通過視頻連線,召開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一次聯席會議,雙方明確「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這一總體思路,在網上「見面」商討如何圍繞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推動產業、創新、開放等六項合作。

  隨後,兩江新區迅速成立了內陸開放門戶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辦公室,加強與天府新區通力協作,加強交通、創新、產業、生態等方面的協同對接。

  在重慶疫情防控的關鍵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恢復期,兩江新區攜手天府新區在「集結號」吹響的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機遇期,努力開好頭、起好步。

  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

  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能在第一時間,搶抓落地,源於兩地之間的良好互動。

  2019年7月25日,兩江新區黨政代表團前往天府新區調研,在前往天府新區規劃廳、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展示廳、麓湖生態城等地實地調研後,兩江新區黨政代表團負責人表示「天府新區發展速度快、發展勢頭好,公園城市等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值得學習。」

  ▲成都科學城

  天府新區也在積極行動。今年1月,天府新區戰略研究局等4個部門到兩江新區考察,與兩江新區經濟運行局等部門一道,謀劃雙方合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正是這兩次互動,為兩區在今年2月28日召開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一次聯席會議奠定基礎。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疫情期間,兩地仍然攜手,讓發展腳步大步流星向前。

  3月25日,兩區共同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39個川渝地方政府,1萬多家企業、行業組織,以及30多萬網友踴躍參與,通過在線峰會的形式,圍繞成渝地區政府和企業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等熱點話題,開展對話和交流。

  強有力的節奏彰顯出兩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決心與擔當。

  四川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副書記邱旭東表示,新戰略帶來新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讓成渝兩地數字經濟企業「群英薈萃」,希望兩地數字經濟企業廣泛開展合作,天府新區將用心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服務。

  ▲鳥瞰天府新區

  王志傑表示,兩江新區正對標世界頂尖水平,不斷提高兩江新區的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與天府新區一道加強合作,共同做好建設內陸開放門戶這篇大文章,共同打造輻射內陸地區的「雙引擎」,助力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產業聯動 協同發展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離不開產業聯動,協同發展。

  通過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兩江新區已有雲從科技、譽存科技、豬八戒網等多家重點數字經濟企業,完成了川渝兩地布局。

  豬八戒網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上發布了20城數字經濟產業服務中心計劃。目前,豬八戒網已經與川渝兩地的20多個區縣進行了對接,並在四川廣安、郫都等區縣落地。同時,豬八戒網與重慶綦江、合川等區縣的合作預計也將在今年5月全面落地。

  豬八戒網聯合創始人劉川鬱介紹,3年內,豬八戒網將實現川渝各個區縣全覆蓋,設立217個數字經濟產業服務中心,孵化100萬人才,服務100萬家企業,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科技創新中心、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重慶中科雲從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雲從科技)是兩江新區本土企業。2018年6月,雲從科技在成都設立了四川雲從天府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意在協同成都豐富的人才和院校資源,加快在成渝兩地的業務布局和增長速度。

  數字經濟,只是提升兩地協同發展產業鏈條上的一環,而這根鏈條,正在越鑄越長。

  在汽車領域,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已經與電子科技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共同承擔氫能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電堆積輔助系統測試技術研究及樣機工程化應用。下一步,中國汽研將聯合川渝地區氫能產業全鏈條企業,成立氫能動力技術創新聯盟,並依託中國汽研成立氫能動力技術創新中心等高端研發機構,全方位助力成渝地區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方向轉型升級。

  在生物醫藥領域,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藥友製藥有限責任公司與28家川渝地區為主的醫藥企業聯合組建「小品種(短缺藥)西部地區聯盟」,實現產品優勢互補,貫通上下遊供應鏈信息,保障地區化小品種藥集中生產與供應。

  「兩江新區願與天府新區、各友鄰市區縣一道,聯合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慧、5G產業、智能製造、雲計算、新基建等領域務實合作。」王志傑說。

  緊握雙手 共築未來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是一個持續發力、不斷深化的進程。讓這個進程提速,既需要做好自己,也需要經濟圈內各方發揮各自比較優勢上的通力合作。

  目前,兩江新區正努力推動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中勇挑重擔,在建設「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中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和重慶發揮「三個作用」的先行示範區。

  天府新區正按照「『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和「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全面加快建設。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被寄予「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的期待,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在重慶和四川各自扮演著重要角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也為兩區送來了又一輪發展新機遇,兩區必須立足「經濟圈」練好內功,不僅要把短板補齊,還得把「長板」拉得更長,提高融合的力度和深度,合謀新機制,齊抓產業鏈,共聚創新力,提升區域的整體能級,實現「1+1>2」的發展效能。

  根據兩區在第一次聯席會議上達成的共識,兩區將充分發揮兩地重要節點功能,依託在航空樞紐、中歐班列等方面的互補優勢,強強聯手,全面加強航空互聯、陸江聯運等方面的務實合作。

  同時,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共同探索建立對標世界先進水平、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的制度體系,加強聯動試驗、共享改革經驗,聯合打造西部對外開放合作的新標杆。

  下一步,兩區還將進一步做實合作機制,建立常態化聯席會議機制,明確統籌事宜,開展合作事項,共同推進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城市建設新標杆。

  重慶兩江新區簡介》》

  重慶兩江新區於2010年6月18日成立,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後,中國第三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新區位於重慶主城區長江以北、嘉陵江以東,包括江北區、北碚區、渝北區3個行政區部分區域,規劃總面積1200平方公裡、可開發面積55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60萬人。

  近年來,兩江新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重慶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有力有效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開放型經濟發展、城市品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第二個十年再出發,兩江新區將進一步強化「領跑」西部開放開發的擔當,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肩挑重擔、迎難而上,努力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及重慶「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中帶頭帶動,在建設「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中走在前列,全力打造智慧城市樣板和內陸開放門戶,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和重慶發揮「三個作用」的先行示範區。

  成都天府新區簡介》》

  天府新區是2014年10月國務院批覆設立的第11個國家級新區,規劃面積1578平方公裡。五年來,天府新區始終堅持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一點一園一極一地」戰略定位和重大要求為主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認真扣好規劃第一粒扣子,白紙繪圖、謀定而動、久久為功,初步形成組群布局、生態宜居的城市格局和高端引領、綠色低碳的產業雛形,正積澱和演變成為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最具潛力的城市新區,已成為四川乃至中西部的「靚麗名片」,已成為賦能四川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已成為引領區域協同、全域開放的「新標杆」。

  天府新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聚力做靚城市品牌,加快建設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聚力匯聚全球資源,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門戶;聚力夯實產業基礎,加快打造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新興增長極。

  陳鈞 圖片除署名外由兩江新區、天府新區提供

[ 責編:張悅鑫 ]

相關焦點

  • 川渝兩大新區 兩月三度攜手 同造輻射內陸戰略引擎
    兩江新區成型的城市一隅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楊渝4月23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簡稱兩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二次聯席會議在兩江新區召開。在第二次聯席會議上,西部兩大國家級新區不僅將宣布雙方在2020年合作的10大重點任務,還將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為雙方接下來的合作奠定基礎。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重慶市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陳金山表示,產業發展方面,一是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共同打造汽車、電子信息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二是要統籌推動協同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共同培育一批賦能製造業的公共服務平臺。三是要凝心聚力攜手同進,共同建設一批產業合作示範園區。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力爭成渝地區能夠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解讀川渝合作兩大「新區」 合作力度更大、為雙城經濟圈一體化推進...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 去年底今年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一體化」發展新動向。 2020年12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發布《關於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
  • 如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來看看今天這場論壇的大咖怎麼說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優化國家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優化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今日,由四川省社科聯、重慶市社科聯、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成都市社科聯等聯合主辦的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在位於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功舉辦。
  • 川渝同下「一盤棋」 跑出發展「加速度」
    同年8月,重慶市科技局與四川省科技廳啟動2020年度川渝聯合實施重點研發項目申報。這是川渝首次聯合實施研發項目,聚焦人工智慧、大健康兩個領域的共性關鍵核心技術,由川渝分別組織專家遴選支持方向,共同出資2000萬元對項目進行資助。重慶高新區一隅。 鄒樂攝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川渝兩地的高新區將發揮重要作用。
  • 川渝籤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
    4月10日,四川省經濟合作局、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在重慶籤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對標國內發達地區,加強招商引資政策的研究分析,相互學習借鑑形成政策合力。圍繞汽車、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等重點領域,研究產業協作的空間、重點、前景,謀劃推動產業協作的機制、辦法、平臺。協同開展雙向集群招商、產業鏈互補招商,聯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融合。
  • 毗鄰合作 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發布了關於同意設立川渝高竹新區、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1月6日記者從四川省發改委獲悉,目前《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總體方案》《川渝高竹新區總體方案》也正在走最後的流程,即將由四川、重慶兩省市發改委聯合印發。
  • 優勢互補+共促共進 兩江新區、萬州區建立4個對口協同發展機制
    重慶發展迎來嶄新的變局,「一區兩群」也成為了社會各界熱議的高頻詞。在新定位下,各區縣如何結合自身定位和自身資源稟賦謀劃「新思路」?又如何攜手共同發展,加快區域協作?兩江新區與萬州區共同給出的答案是:建立「1+3」協同發展工作機制體系,編制5年實施方案,重點圍繞產業發展、城鄉互動、科技協作、公共服務等方面展開協作,在全市「一區兩群」發展戰略中打頭陣、作先鋒,發揮示範帶動和標杆引領作用。
  • 中科院計算所在兩江新區設研究院
    今天兩江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又增添了新動能!內陸開放又增添了新引擎!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在致辭中表示,兩江新區是我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擁有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正加快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加快高端高質高新產業集聚發展。長期以來,中科院與兩江新區攜手前行,各項合作不斷深化。西研院的成立運營將有力推動新區進一步做大做強、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 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四川省氣象局與重慶市氣象局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深耕氣象與文旅融合範式,立足生態氣候資源開發和利用,廣泛開展旅遊氣候資源評估,積極引導各縣(市、區)申創國家級氣候生態品牌,傾力打造「四川生態氣候標誌」「重慶氣候宜居宜遊鄉村」巴蜀氣候標誌,大力推動氣象力量深度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設。
  • 長春新區:走集約化內涵式發展道路 打造東北振興發展重要引擎
    走進長春新區規劃展覽館,聽解說,看專題片,察看產品展示,了解規劃建設情況……2020年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對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牽掛與深情,視察吉林並親臨長春新區。他強調:「高新科技園區要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走集約化、內涵式發展道路,要重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更要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
  • 渝鄰兩地攜手戰「疫」 築牢川渝邊界疫情防控「堡壘」
    現在是返崗高峰期,邊界地區疫情防控不容忽視。怎麼保證返崗防疫兩不誤,我們今天好好商量下。」2月13日上午,川渝邊界,在距離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一橋之隔的高灘鎮川渝交界處檢疫檢測站,鄰水縣委書記趙璞與渝北區委書記唐川兩位領導,為了邊界疫情防控工作這同一項工作偶遇了。出於防疫需要,兩人相隔還有1米,就各自停下了腳步,商量起了如何深化兩地協同合作,聯防聯控開展防疫工作。
  • 氣候賦能生態宜居高地建設川渝16地4產品成功申創國家級氣候品牌
    四川省氣象局與重慶市氣象局堅定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深耕氣象與文旅融合範式,立足生態氣候資源開發和利用,廣泛開展旅遊氣候資源評估,積極引導各縣(市、區)申創國家級氣候生態品牌,傾力打造「四川生態氣候標誌」「重慶氣候宜居宜遊鄉村」巴蜀氣候標誌,大力推動氣象力量深度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設。
  • 聯動發展 主動接受經濟輻射
    大家一致認為,要把深化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抓手,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區、示範區和協同區,主動接受重慶經濟輻射,實現聯動發展,更好支撐國家戰略的實施。探路破局 作出發展示範四川有6市17縣(市、區)與重慶市的13個區(縣)毗鄰,具備融合發展的地利之便。
  • 支持川渝申辦2032年奧運會
    其中,反對辦的聲音還要大一些,主要是怕費錢,擔心和痛恨西方人「攬炒」。而我支持申辦的理由有四:一是2028年美國辦,2032年我們辦,有的比;二是申辦兩次並不多。好幾個國家辦了3次以上;三是中國有能力辦,綜合實力比2008年大出許多倍,科技能力更是不在一個臺階上。四是時間點不錯,據2035年很近。不過,在由哪個城市申辦上,我選擇了北京加雄安新區。而不是國際奧委會提出的上海、廣州或武漢。
  • 天津濱海新區十年城變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思考
    這一戰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在這一背景之下,經濟規模效應已顯,且再次受到自貿區、「一帶一路」等政策青睞的濱海新區,被賦予了「新引擎」的使命。
  • 養老、救助、區劃邊界……川渝將在民政9板塊合唱「雙城記」
    逐步建立川渝兩地統一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服務標準,實現互認互通,區域內養老機構、企業或社會組織同等享受同等扶持政策。合作開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服務質量監測評價,兩地區養老機構資質互認。對跨區域的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養老企業進行建設扶持。統籌推進成渝兩地養老智慧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兩地養老多層面開放共享。
  • 科學認識五大功能分區的戰略深意
    原標題:科學認識五大功能分區的戰略深意   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提出將全市劃分為五個功能區域,這是市委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從世情、國情和市情實際出發,以改革創新姿態,在重慶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深意。
  • 布局時代風口,陽光城川渝區域開啟新紀元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除了驚人的增長速度,讓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有陽光城川渝區域在2020年的一系列營銷創新動作。比如2020年7月16日舉行的「RISE UP 2020向陽而升」川渝區域·溫暖生活大賞戰略發布會,以光的七原色為精神靈感,揭開陽光城川渝區域全新城市戰略夢想與未來生活創想,從品牌戰略到產品、再到全新城市戰略的發布,開啟了關於未來家生活的華麗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