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救助、區劃邊界……川渝將在民政9板塊合唱「雙城記」

2020-11-23 華龍網

四川省民政廳、重慶市民政局深化民政領域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李文科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1日16時訊(記者 姜念月)為認真貫徹落實3月17日川渝兩地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精神,川渝合作進入了戰略引領、高位推動、全面深化的新階段。昨(10)日,川渝兩地民政部門深化民政領域合作座談會在重慶市渝中區舉行。

座談會上,《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協議》(下稱「協議」)順利籤約,標誌著川渝民政9大領域將合唱「雙城記」。該協議涉及9個方面的合作,涉及養老、救助、兒童關愛、社會組織、區劃邊界服務、城鄉社區治理、殯葬服務、民政精神衛生事業以及慈善和社會工作,基本涵蓋了民政主要業務。

川渝養老服務:逐步統一養老服務管理服務標準

協議提出將探索「養老扶持政策跟著戶籍老人走」的機制和養老服務補貼異地結算制度。促進養老服務資源共享,引導區域內聯建共建養老服務設施,發展醫養結合,實行養老服務信息互通互聯。

逐步建立川渝兩地統一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服務標準,實現互認互通,區域內養老機構、企業或社會組織同等享受同等扶持政策。合作開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服務質量監測評價,兩地區養老機構資質互認。

對跨區域的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養老企業進行建設扶持。統籌推進成渝兩地養老智慧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兩地養老多層面開放共享。

川渝救助工作:建立「救急難」異地協同辦理工作機制

在救助方面,川渝將建立「救急難」異地協同辦理工作機制,探索鄰近市(州)、縣(市、區)救助管理機構直接送(接)已查明身份流浪乞討人員,共同做好無戶籍流浪乞討人員接收安置。

另外,還將建立跨區域救助對象經濟狀況核對信息共享機制,共同做好無戶籍流浪乞討人員接收安置。

川渝各類兒童關愛:共同逐步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協同開展川渝家庭責任教育,增強家長監護主體責任意識。推動川渝勞動密集型企業進一步關心關愛務工人員子女,組織川渝地區農民工在節假日和寒暑假返鄉探親活動。

共同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幫扶力度,加強困難救助和人文關懷,逐步建立長效幫扶機制。通過結對幫扶、慈善救助、公益項目等多種方式為困難職工家庭及其子女提供更多支持和幫助。

川渝社會組織:共享社會組織監管信息

社會組織方面,將聯合舉辦論壇、科研、展覽、推介等活動,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等開展交流合作,倡導有實力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建立發展聯盟。

共享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相關信息,互認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結果,對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相互開放承接資格,實現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用共享。

共享社會組織監管信息,實現執法信息和信用信息等關聯對比、記錄可查、互通互用。

川渝區劃邊界服務管理:開展地名尋根文化交流活動。

共同爭取國家給予撤縣設市和撤縣(市)設區政策支持。定期開展四川省與重慶市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全面掌握法定行政區域界線實地執行情況,共同管護界線、界樁及其方位物,及時協商解決邊界管理糾紛隱患。

共同組織指導界線毗鄰地區開展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完善界線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地名管理服務合作,開展以「川渝一家親」為主題的地名尋根文化交流活動。

川渝城鄉社區治理:開展實務交流、技能培訓

川渝將探索開展實務交流、技能培訓等活動。協同推進社區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共享社區便民利民服務。

合力推動川渝鄉村振興,共同加強「一約三會」建設,推進婚喪領域移風易俗,倡導川渝兩地健康婚喪習俗觀。

川渝殯葬服務:建立協同配合的殯葬聯合執法機制

川渝將建立協同配合的殯葬聯合執法機制,共同解決跨區域的矛盾糾紛和違法行為整治。按照「依法依規、便民利民」原則,統一殯葬服務程序,促進信息共享,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區域遺體火化和遺體運輸服務。

川渝民政精神衛生事業:加強醫療合作、學術交流

協議提出,川渝將加強醫療合作、學術交流;加強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加強管理服務交流合作。

協同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揮社區康復在幫助精神障礙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作用,在服務模式、服務流程、人才保障、資金保障、站點建設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

川渝慈善和社會工作:合力打造巴蜀慈善品牌

未來,協議明確還將加強川渝慈善組織合作交流,合力打造巴蜀慈善品牌。

共同推進「三社聯動」創新實踐。發揮兩地教育資源和專業機構優勢,開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快「塔尖」「塔基」人才集聚,形成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擴大社工人才交流,通過行政機關、高校、社會工作機構等平臺開展多渠道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服務能力。

建議共同制定年度任務清單

「合作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川渝兩地民政部門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唐步新說,下一步將把《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協議》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轉化為發展規劃、支持政策、重大項目、具體事項,努力構建以《川渝民政合作框架協議》為總攬,專項合作協議為支撐的「1+N」合作協議體系,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四川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益西達瓦也表示,川渝民政部門將通過兩地務實合作,助推川渝民政工作走在西部地區前列,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為全國民政事業改革發展創造更多先進經驗。

「合作效果如何,關鍵在機制。」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許建華說,本次座談會還明確了合作機制,包括建立工作協同機制、統籌協調機制、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共享機制等。許建華說:「兩地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後,川渝民政合作邁入新階段。」他建議,未來兩地民政部門應共同制定年度任務清單,把雙方合作協議變成具體事項,實施清單化、項目化管理,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相關焦點

  • 奮進「十四五」 用民政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記者:「十四五」新徵程,內蒙古民政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什麼?,引領促進全區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高建華:「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將進一步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   一方面,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建立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 回望2019·天津篇:用心用情做精做實 讓群眾享受更多高品質民政服務
    全市民政幹部與鄉鎮街幹部、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政策、訪查困難,共入戶訪查了357.1萬戶家庭,發放民政政策「一目清」421萬份,填寫有效問卷160.3萬份,搜集群眾意見建議近48.9萬個,對提出生活救助需求的1.03萬戶家庭實施了經濟狀況核對,納入低保救助範圍3221戶,給予臨時救助1625戶,運用市區兩級社會救助基金救助幫扶了249個家庭,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訴求1.7萬個。
  • 盱眙:巡察推動民政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
    巡察組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在對縣民政局黨組巡察過程中,突出黨的領導和黨建引領,重點關注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等工作,堅持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努力使「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進一步增強。  注重精準性,堅持問題導向。
  • 養老機構、救助站、低保對象……成都築牢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安全...
    1月26日,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該局成立民政系統愛國衛生活動暨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全市民政系統的愛國衛生活動和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加強全市社會福利院、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精神病院、救助管理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殯葬服務機構、婚姻登記機關等民政服務機構的衛生和疫情防控工作。
  • 渝鄰兩地攜手戰「疫」 築牢川渝邊界疫情防控「堡壘」
    現在是返崗高峰期,邊界地區疫情防控不容忽視。怎麼保證返崗防疫兩不誤,我們今天好好商量下。」2月13日上午,川渝邊界,在距離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一橋之隔的高灘鎮川渝交界處檢疫檢測站,鄰水縣委書記趙璞與渝北區委書記唐川兩位領導,為了邊界疫情防控工作這同一項工作偶遇了。出於防疫需要,兩人相隔還有1米,就各自停下了腳步,商量起了如何深化兩地協同合作,聯防聯控開展防疫工作。
  • 什麼是板塊邊界?
    全球板塊劃分示意圖板塊構造學說將剛性的巖石圈劃分為若干個大小不一的板塊,它們漂浮在塑性較強的軟流圈上作大規模的運動,其驅動力來自地幔物質對流;板塊內部相對穩定不要著急,接下來我們就好好討論一下板塊的邊界類型。地球科學家以不同板塊邊界類型為基礎來進行板塊的劃分,依據板塊之間的相對運動方向及其物質的生長消減特徵,將板塊邊界劃分為三種類型。
  • 板塊邊界,是什麼樣子的?
    1968年法國的勒皮雄根據各方面的資料,首先將全球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環太平洋板塊邊界的板塊活動最為活躍,故此地震作用和火山作用也最為頻密。
  • 福建民政「十三五」成績單:城市和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44%和...
    新華網福州11月21日電(蔣巧玲)城市和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44%和143%,養老床位總量增加至24萬張,社工專業人才從1.5萬人增加至4.7萬人。  20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省民政廳副廳長趙榮生在會上通報了「十三五」以來福建民政事業發展主要成果。
  • 寒冬送溫暖民政傳溫情
    據了解,2020年「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從2020年11月中旬啟動至2021年3月底結束,各地民政系統專項行動工作小組與各鎮(街道)共同開展「送溫暖」走訪活動,深入走訪鎮級敬老院、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等民政服務機構及村(社區),了解民政服務對象及困難群眾防寒生活安排情況,並及時為他們送上棉被棉衣等禦寒物資。
  • 巖石圈的三大板塊邊界
    >1.離散邊界:在離散型板塊邊界,兩個板塊的移動通過海底擴張而進行分離。洋中脊大洋中脊即為離散型邊界。軟流圈地幔在大洋中脊之下上升並融化,形成巖漿。巖漿上升凝固形成新的洋殼。隨著板塊的冷卻,巖石圈地幔逐漸增厚並遠離脊軸線。
  • 地球的板塊及其邊界
    每一個板塊都「 浮」 在地幔的某些粘性層之上,彼此都能獨立地運動,並相互擠壓、摩擦。板塊運動時,許多動力活動常集中在其周邊。目前一般認為板塊運動的動力來自地幔對流和海底擴張作用。大陸是板塊的一部分,而且同板塊一齊運動,正如木頭凍結在冰塊中的運動一樣。板塊之間常以洋中脊、大陸裂谷、島弧、海溝以及轉換斷層等地殼構造特徵為其邊界,該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板塊是運動的。
  • 除了「網紅」水錶,上海還有這些智能養老利器
    而在上海市級層面,一個「兩級協同」「三級網絡」、支撐全人群覆蓋、全方位服務、全過程管理、全天候響應的智慧養老體系,也正在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的「外腦」賦能下建立。「網紅」長寧的背後,是一整張上海的智慧養老地圖。耄耋老人獨行被撞,按下手腕上的救命鍵家住奉賢區古華新村的瞿爺爺,今年87歲高齡了。去年9月,他在古華公園附近被轎車撞倒,導致尾椎粉碎性骨折。
  • 川渝籤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
    根據協議,雙方將對標國內發達地區,加強招商引資政策的研究分析,相互學習借鑑形成政策合力。圍繞汽車、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等重點領域,研究產業協作的空間、重點、前景,謀劃推動產業協作的機制、辦法、平臺。
  • 永川:川渝兩地首條飛行訓練航線正式通航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關鍵。最後,成功降落在重慶市永川大安通用機場,標誌著川渝兩地首條飛行訓練航線正式開通。目前,按照永川、自貢以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達成的合作協議,通過這條航線,川渝兩地將在飛行人才培養、空乘運輸等方面加深合作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與四川博物院聯合直播,講解川渝「寶藏」故事
    它從哪裡來又和川渝又有何淵源?我將為大家一一揭秘……」這個周末,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與四川博物院聯合開展「雙城直播」活動,通過首次聯合直播,分別講解兩館收藏的川渝漢代陶石文物,為兩地市民展示「川渝一家親」的文化魅力,共同唱好「雙城記」,打亮「文化牌」。「漢闕是漢代的一種紀念性建築,有石質『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
  • 新一代中國區域地質志問世,提出中國大地構造板塊區劃新方案
    新一代中國區域地質志問世,提出中國大地構造板塊區劃新方案 2017-12-12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服務民生的實踐與...
    鐵嶺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牢記為人民謀幸福初心,聽民聲,察民情,謀對策,身體力行,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為努力踐行為人民謀幸福初心與使命。2018年9月10日民政事務服務中心成立,兩年來,市民政事務服務中心整合組建過程中,實現了安全穩定的推進,各項民生工作都取得了好的開局。(一)提升服務品質,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