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同下「一盤棋」 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1-01-09 金臺資訊

成渝高鐵提速提質,兩地通行時間壓縮到1小時左右。 包亮攝

從解放碑到春熙路,從洪崖洞到寬窄巷子……今年元旦假期,白駿乘坐復興號列車,從重慶到成都,全程只花了62分鐘。白駿感嘆,通行時間少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更多了。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即「兩中心兩地」的戰略定位。

一年來,川渝兩地召開黨政聯席會,疏通行政壁壘,籤訂框架協議,構建一體交通,協同公共服務,共辦專項活動……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落地見效,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如今,許多像白駿一樣的「雙城人」正搭上「經濟圈」的快車,生活越來越便捷。

2020年12月24日9點15分,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從重慶沙坪垻站出發,駛向成都東站。 鄒樂攝

兩地居民生活更便捷

隨著「復興號」在成渝線上開跑,成都重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1小時互通。

不僅僅是高鐵。早在2020年4月,川渝兩地首條跨省城際公交——重慶潼南城區至四川遂寧磨溪公交線路開通,兩地實現公交互通,讓沿線近100萬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兩地籤署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運輸服務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對重慶市13個區縣與四川省6個地級市開行毗鄰地區跨省城際公交線路進行了部署,到2022年,將實現川渝之間具備條件的毗鄰市、區、縣跨省城際公交線路全覆蓋。

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2020年12月,四川開江至重慶梁平高速公路聯合開工,這是重慶直轄以來川渝首次聯合開工的一條省際高速公路,標誌著兩地交通協同聯動進入新階段。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拉近了成渝兩地的「時空距離」。

川渝兩地交通越來越便捷,老百姓辦事也越來越方便。近日,重慶市萬州區公安局為來自四川射洪、在萬州工作生活多年的何雪梅辦理了「一站式」戶口遷移。而她,也幸運成為川渝兩地戶口網上遷移「一站式」辦理萬州區的首位受益者。目前,包括戶口遷移、居民身份證換領、電子監控違法處理、電子社會保障卡籤發、企業設立登記、執業藥師註冊等95個事項實現了跨省通辦。

川渝共建西部科學城

2020年4月,重慶市科技局與四川省科技廳籤訂了《科技專家庫開放共享合作協議》,實現了兩地3萬餘名科技專家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其中90%的專家為高級職稱,院士、國家傑青、國家優青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各類高層次人才近2000名,涉及智能製造、信息技術、新材料、人口健康等多個領域。

同年8月,重慶市科技局與四川省科技廳啟動2020年度川渝聯合實施重點研發項目申報。這是川渝首次聯合實施研發項目,聚焦人工智慧、大健康兩個領域的共性關鍵核心技術,由川渝分別組織專家遴選支持方向,共同出資2000萬元對項目進行資助。

重慶高新區一隅。 鄒樂攝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科學城的建設中,川渝兩地的高新區將發揮重要作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重慶高新區積極謀劃,推動兩地高新區深入合作。重慶高新區不但聯合成都高新區共同編制了《重慶高新區 成都高新區「雙區聯動」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方案(送審稿)》,還制訂了《重慶高新區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送審稿)》。

同時,成都高新區也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高標準共建成渝「兩高」(重慶高新區、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新走廊。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目標,協同布局一批研究方向密切關聯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流高校院所、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努力為中國西部科學城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1月1日,重慶團結村,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號第一趟列車發車。 龔皓月攝

攜手吹響高水平開放號角

2021年第一天,重慶、成都兩地同時發出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號第一趟列車。滿載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智能家電的兩列中歐班列帶著新年的新氣象,一路向西駛往德國杜伊斯堡和波蘭羅茲。這是國鐵集團首次批准成渝兩地統一品牌,並使用統一名稱開展品牌宣傳推廣。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專家組成員紀壽文分析:「成渝合作,攜手培育中歐班列發展新機遇,中歐班列(成渝)號將為西部對外發展構建更加暢通、高效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推動西部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也利於拉動歐洲和東協的經濟復甦,助力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除了中歐班列,川渝兩地還攜手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去年11月,2020中國物流投融資暨物流樞紐合作大會在達州召開。會上,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樞紐聯盟正式成立。這個聯盟由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成都市口岸物流辦、四川省港投集團等29個單位共同發起,旨在增強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樞紐共建,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創新發展。今後,聯盟將共謀區域物流協同發展,共同推進聯盟樞紐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總體布局。

川渝同奏產業「交響曲」

在重慶九龍坡區的戴卡捷力輪轂製造公司智能製造車間內,傳送帶上銀閃閃的輪轂整齊排列。這些輪轂下線後,將被送往沃爾沃成都工廠。同時,位於璧山區的重慶青山工業公司創新中心,來自四川綿陽富臨精工公司的研發團隊正與青山的技術團隊在交流討論,他們在共同研發一項汽車變速箱電磁閥的自動化技術。

2020年6月29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深化合作對接活動在成都舉行。川渝兩地經信部門主要負責人均表示,川渝攜手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製造業協同發展,汽車產業協同發展是重要發力點之一。兩地將通過提升產業配套合作、加速新興產業集聚等六大重點合作事項,努力提升成渝地區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率先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在2020年最後一天,重慶四川合作共建的9個合作功能平臺中,高竹新區、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率先獲批設立。高竹新區將圍繞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驗區、產城景融合發展示範區、重慶中心城區新型衛星城發展定位,加快打造先進位造業集聚區、都市近郊現代農業集中發展區、高品質生活宜居城和生態康養旅遊帶。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將構建「雙中心、三走廊、一園區」空間形態,做大做強遂寧中心城區、潼南中心城區,打造現代產業創新走廊、涪江生態綠色走廊、瓊江鄉村振興走廊,建設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

《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重慶要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聚焦「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相關焦點

  • 讓「成渝號」跑出成渝經濟圈「加速度」
    短短一年間,川渝兩地以成渝為龍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合作熱情,在制度創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濟民生合作領域均取得重大突破,如同滿載的「成渝號」一樣跑出了「加速度」。一年來,川渝慶兩省市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確定了一攬子具體工作方案、工作機制和重點任務,共同推進政策協同,共同實施重大項目,共同建設重大平臺,充分展示了「一盤棋」大局意識「一盤棋」思想, 「一體化」理念 ,「一家親」意識,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br><br>  強化「一盤棋」大局意識,形成協作發展格局。
  •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專訪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黃家傑「這次巡迴看變化看了這麼多園區,有這麼多好產業、好項目和好企業,令我們非常振奮。」黃家傑告訴記者,2020年,我市商務系統全面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認真貫徹「鏈長制」工作要求,深入推進「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積極開展「5020」項目攻堅行動,全市商務經濟呈現持續回穩、不斷向好發展態勢。
  • 合川:按下城區建設「快進鍵」,跑出發展「加速度」
    〇記者 羅洪·數說「十三五」·「十三五」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區搶抓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重要戰略機遇,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十三五」期間累計爭取到上級補助資金28.34億元,預計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投資211.5億元。
  • 「十三五」榮程跑出綠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本報訊(記者劉加軍)「『十三五』期間,榮程集團走出了跨界融合、創新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格局,用『創新融合,疊變共贏』統攬企業發展全局,跑出了綠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2020年12月26日,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在2020第五屆時代記憶年度論壇上致辭時這樣總結道。
  • 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站在2021年的起點回望2020年,縱有「陰霾」籠罩,但抵擋不住新區的發展熱潮,一系列重大項目在攻堅突破中「加速度」,一條條產業鏈在補齊補強中「強筋骨」,一個個重大籤約在貼心服務中吃下「定心丸」。各項經濟指標逆勢上揚,持續領跑省市,全年全域籤約項目284個,引資1055億元。
  • 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江潮訊(記者 張紅 通訊員 申雯)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 打好新發展階段主動仗 跑出後發趕超加速度
    瞿海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和市委六屆十次全會精神,嚴肅認真開好民主生活會,打好新發展階段主動仗,跑出後發趕超加速度,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益陽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市領導李永軍、孫達良、楊愛雲出席座談會。
  • 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今年,江陽區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28個,年度計劃投資288.3億元,1—10月完成投資260.3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0.3%,全區產業經濟加速崛起,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項目攻堅搶抓序時進度重點項目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金鑰匙,是擴大有效投資、增強城市發展後勁的根本支撐。
  •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陽鳥報評|數讀疫情下的進博會:按下「啟動鍵」跑出「加速度」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的經濟發展都受到影響,在此陰霾之下,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這一重要的國際公共產品,可以說為各國企業點亮了希望之光,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復甦之機。新冠肺炎疫情讓經濟社會發展按下了「暫停鍵」,如今不僅要打開「啟動鍵」,也要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 【年終特稿】臥龍區:工業提質環境優 跑出發展「加速度」
    【年終特稿】臥龍區:工業提質環境優 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1-01-09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會展中心建設跑出「加速度」
    內容提要:從市住建委獲悉,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標誌性工程,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工程建設跑出「加速度」,目前已完成鋼結構、幕牆、屋面工程,正在進行室內精裝、設備安裝等收尾工作。其中,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一期展館將於今年6月24日投用。
  • 烈日燃激情 京唐鐵路唐山段跑出「加速度」
    新華社石家莊8月9日電(記者楊帆)為了確保工程進度,每天工作11個小時,平均喝下5升水——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建設者頂著高溫全力奮戰,力推京唐鐵路唐山段建設跑出「加速度」。  在位於唐山市高新區的京唐鐵路跨唐山機場快速路特大橋下,兩個重型吊機高昂著巨臂並排矗立,十幾名工人頭戴安全帽、身穿長袖衫,小心配合著吊機把拆卸的掛籃模具從二十幾米高的橋面上運輸下來。  在橋面上,一條「攻堅克難披荊斬浪 全力以赴汗灑京唐」的橫幅高掛。走在橋上,隔著鞋底都能感受到路面的滾燙,工人們的臉上已是汗水涔涔,衣背溼透。
  • 渝鄰兩地攜手戰「疫」 築牢川渝邊界疫情防控「堡壘」
    怎麼保證返崗防疫兩不誤,我們今天好好商量下。」2月13日上午,川渝邊界,在距離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一橋之隔的高灘鎮川渝交界處檢疫檢測站,鄰水縣委書記趙璞與渝北區委書記唐川兩位領導,為了邊界疫情防控工作這同一項工作偶遇了。出於防疫需要,兩人相隔還有1米,就各自停下了腳步,商量起了如何深化兩地協同合作,聯防聯控開展防疫工作。
  • 城鄉融合發展跑出「加速度」
    2019年7月,廣東賦予了南海為全省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探路的使命,省委深改委批覆同意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而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正是實驗區建設的「牛鼻子」。2020年伊始,南海區向「村改」這一硬骨頭髮起攻堅戰,吹響了「起跑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的號角。
  • 復興號 跑出幸福「加速度」
    「我媽一開始不同意我去北京,總是擔心我離家太遠。」作為家中獨女,去年快畢業的時候,父母說啥也不讓她去外地工作。「正是因為有了復興號,父母才放手讓我去了北京。」 現如今,在石家莊到北京之間,每天飛馳著80多趟高鐵動車組,30多趟是「復興號」。
  • 項目招引跑出「加速度」
    據統計,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期間,我市共集中簽約項目27個,總投資174.1億元,主要圍繞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桐鄉已通過「靶向」招商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項目招引跑出「大會」加速度,得益於桐鄉IP效應的持續放大。
  • 南通:奮力跑出加速度 確保實現「開門紅」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徐惠民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新年賀詞和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奮鬥」作為新一年關鍵詞,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弘揚務實作風,在新賽程開局之年奮力跑出「加速度」,確保實現「開門紅」,勇當全省「兩爭一前列」排頭兵,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助力「雙循環」,中歐班列跑出「湖南加速度」
    2020年,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形勢下,湖南中歐班列開行實現「逆勢」增長,交出了亮麗「成績單」。這不僅讓其自身獲得了巨大發展,提高了知名度,也為湖南搭建起了一條通聯世界的「橋梁」。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省份湖南,中歐班列何以跑出全國領先速度?請聽觀潮君為你細細解說。
  • 四川德陽旌陽新興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搶佔新興產業發展先機  旌陽區搶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機,科學謀劃,提早布局,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加速跑」。  石墨烯被業界稱為「神奇材料」,是目前人類已知強度最高、韌性最好、重量最輕、透光率最高、導電性最佳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