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北貨場全景。伍萍供圖
近日,觀潮君從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鐵集團」)了解到,2020年,湖南中歐班列開出437列,同比2019年的230列,開行數量將近翻番,貨運量排在全國前列。
2020年,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形勢下,湖南中歐班列開行實現「逆勢」增長,交出了亮麗「成績單」。這不僅讓其自身獲得了巨大發展,提高了知名度,也為湖南搭建起了一條通聯世界的「橋梁」。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省份湖南,中歐班列何以跑出全國領先速度?請聽觀潮君為你細細解說。
化危為機,跑出「湖南加速度」
▲長沙發往白俄羅斯明斯克的中歐班列。伍萍供圖
一列列疾馳在三湘大地上的中歐班列,如同風雨中前行的中歐合作,連接的是珍貴友誼,打通的是貿易血脈,帶來的則是戰勝疫情和經濟復甦的希望。
近年來,位居內陸的湖南,不斷「向外」尋求新動能,外向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湖南中歐班列跑出全國領先速度,離不開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決心,也是湖南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結出的碩果。
「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2020年,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湖南省委、省政府搶抓「危」中之「機」,積極主動作為,奮力在中部崛起中書寫新篇章、開創新局面。疫情發生以來,省商務廳堅持防疫發展兩手抓,打出穩外貿穩外資「組合拳」,全力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海關總署出臺十條措施助力中歐班列發展,提出支持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長沙貨運中心不斷優化作業流程,為中歐班列開闢綠色快捷通道,減少作業時間……
政府有擔當,企業有智慧,進一步激發中歐班列的市場活力和創造力,促進班列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帶來了中歐班列「加速度」。
運輸時效更快。以「衡陽-比克良」為例,此趟中歐班列運行全程9463公裡,預計到達俄羅斯時間為13天,同樣旅程海運至少需要60至70天。
運輸成本更少。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原本通過水路、鐵路轉至長沙北、上海港,再海運至俄羅斯海參崴港,最後經西伯利亞鐵路運到俄羅斯工業地區和中亞五國。通過中歐班列採用貨櫃運輸出口鋼管,不需水路、鐵路來回倒換,極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減少了運輸成本。
運輸流程更簡便。為了助力「湘貨」出國,長沙貨運中心逐一對接湖南外貿企業,提前掌握客戶生產情況和發運安排,優先保證運力,實現中歐班列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運。2020年3月起,廣鐵集團與中鐵貨櫃公司啟動了湖南地區「集並運輸」中歐班列,在始發站就組織符合境外鐵路裝車數量的同一到站貨源,到達口岸直接換裝到境外列車上,可壓縮3-5天口岸作業時間。
深度融合,讓世界愛上「湖南造」
▲衡陽開比克良首發班列。伍萍供圖
古有「絲綢之路」,連接東西;今有「鋼鐵駝隊」,橫貫亞歐。在全球疫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運輸為「湖南造」敞開了一扇通聯世界的大門。
從2014年10月30日長沙開出首趟「長沙-莫斯科」班列以來,2018年6月29日懷化開出「懷化-明斯克」班列,2019年7月4日株洲開出「株洲-明斯克」班列,2020年10月15日衡陽開出「衡陽-比克良」的首趟列車。當前,湖南已有四個城市開通中歐班列,中歐班列線路擴展到10條,物流輻射歐亞地區30個國家。
一條條中歐班列線路,連接歐洲、中亞、中東,輻射我國中、東、南部地區,為湖南架起一座座經貿大橋梁。如,中歐(株洲)國際貨運班列開通後,株洲中車物流基地升級為國際物流平臺,成為中國中車、「株洲·中國動力谷」第一個鐵路口岸,不僅可以滿足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個性化、高端化的物流需求,還可以為中車在株企業提供倉儲、裝卸、配送一整套供應鏈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為幫助企業解決國際物流問題,疫情以來,長沙市政府物流口岸辦會同星沙海關、中南國際陸港深度走訪對接本地企業。廣鐵集團長沙貨運中心逐一對接湖南外貿企業,為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澳優乳業、楚天科技、泰松腸衣等重點企業一對一制定專項物流解決方案,實現了中歐班列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運,為外貿企業提供了貨運支撐。
與本土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一列列湖南中歐班列,將汽車、工程機械零配件、玩具等湘品運到國外,讓世界更了解湖南,也愛上了「湖南造」。
暢通「雙循環」,為湖南注入新活力
▲「中歐班列」貨櫃吊裝。譚亮 攝
2020年年初,受全球疫情影響,傳統物流成本大幅提高、物流時效大幅延長,省內一些企業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面臨違約和產業轉移風險。關鍵時刻,逆「疫」開行的中歐班列(長沙)保持「天班」穩定開行,給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成為長沙國際物流通道主軸,有力保障了國際供應鏈的順暢。
來自珠三角的五金工具、床上用品和機電產品,來自長三角的平衡車、摩託車、燈具、鞋帽,來自湖南本土的陶瓷、汽車、機械配件、日用品乘著中歐班列的「東風」,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俄羅斯的木材,白俄羅斯的優質奶粉和乳清粉,西歐的曲奇餅和麵包,中亞的棉紗和綠豆等又隨著中歐班列旖旎而來,讓國人暢享更實惠便捷的「全球購」。
▲等待吊裝的「中歐班列」貨櫃。譚亮 攝
一趟趟中歐班列,為湖南串起一條條通聯世界的經濟「大動脈」。隨著常態化品牌化運營,湖南中歐班列與湖南產業的對接更加密切,為保障湖南省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提供了新型支撐。
對內而言,湖南消費需求旺盛、具備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中歐班列運輸為湖南產品暢通了走向世界的渠道,為復工復產企業打通了銷路,暢通了國內大循環,為經濟發展增強了內生動力;對外而言,藉助中歐班列運輸、加強國際貿易合作,以更快速高效的物流方式,使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積極聯通,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了更大力量。
今天,一趟趟往返於亞歐大陸的班列,成為一支支遊走在三湘大地的畫筆,畫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湖南新畫卷。暢通經濟雙循環,助力構建新格局,中歐班列為企業和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更大的湖南力量。
來源:觀潮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