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有效助力各國抗疫和復工復產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2021-01-09 國際在線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

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渝新歐」「義新歐」「長安號」……一列列馳騁的中歐班列將急需的防疫及生產生活物資送至沿線各國,為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中歐班列順利運行,展現出顯著優勢。中國用實際行動傳遞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力量。」法國國營鐵路公司下屬法沃迪集團中歐鐵路運輸總監旺德佩龐說。6月,滿載口罩、手套、水溶袋及免觸碰消毒液機等產品的中法首趟抗疫物資專列抵達法國巴黎。巴黎法中友好協會副主席利亞齊德·本哈米認為,專列帶來了法國急需的醫療物資,「是法中兩國攜手抗疫的『命運紐帶』」。

「面對疫情挑戰,擁有穩定的國際貿易和物流運輸通道非常重要。」中歐班列(義新歐)西班牙運營公司總經理桑塔納表示,為協助歐洲抗擊疫情,「義新歐」防疫物資專列多次為西班牙運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西班牙加利西亞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裡奧斯認為,中歐班列平穩運行,為促進歐中經貿往來、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作出重要貢獻。

今年4月以來,德國杜伊斯堡港平均每周約有50趟班列往返德中之間,創下該港中歐班列運輸量新紀錄。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表示,「通過中歐班列,中國提供的大批抗疫物資得以快速運抵,為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抗疫提供了重要支持。」

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

今年10月11日中國實施新的鐵路列車運行圖後,中歐班列運行線達73條。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推動沿線國家深化經貿合作,創造更多市場機遇。

波蘭是歐洲主要的乳製品出口國之一。10月,從波蘭馬拉舍維奇啟程,滿載1100餘噸液態純牛奶、速溶乳粉的中歐班列經過半個月行程抵達武漢,這是首列由波蘭開往中國的乳製品專列。中歐班列波蘭運營企業哈特蘭斯物流公司執行長菲利普·格澤拉克表示,疫情防控期間,通過中歐班列,波蘭等歐洲國家與中國保持經貿聯繫,波蘭產品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有利于波蘭加快復工復產。

「我們從此擁有了從中國定期開來的直達貨運班列。」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部長克雷克利興奮地說。7月,「武漢—基輔」班列抵達基輔市利斯基貨運站,這是中國華中地區首列直達烏克蘭的中歐班列。利斯基貨運中心副總經理波利休卡表示,烏克蘭擁有豐富的木材、礦產和農業資源,今後這些產品都將通過中歐班列運往中國,中國的電子產品、高端儀器、農業設備、醫療物資等也將陸續運抵烏克蘭。「搭乘中歐班列快車,烏克蘭經濟發展獲得新動力,並將在聯通歐亞貿易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歐班列有助於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復甦,促進荷蘭等歐洲國家與中國經貿往來更加密切,也將持續帶來巨大發展機遇。」荷蘭北布拉邦省副省長貝爾特·保利表示,「蓉歐快鐵」蒂爾堡線路從中國運出的貨物主要包括電子設備、航空產品配件等,返程貨物主要為汽車配件、整車、奶粉和紅酒等,雙方在提升貿易種類和數量方面空間巨大。「中歐班列開啟一條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為深化歐中經貿合作提供強大助力。」

更多企業的優先選擇

運量大、價格低、穩定性強、通達國家(地區)多……中歐班列因其多項優勢,受到越來越多合作夥伴的青睞。國際知名航運公司丹麥馬士基集團通過中歐班列,並結合跨境公路、海鐵聯運等運輸方式,將業務拓展至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地。該集團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運輸速度比海運快,價格比空運低,市場潛力大。」

10月,搭載著82臺奧迪汽車的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從德國不萊梅哈芬港順利抵達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新築車站。貨櫃碼頭物流公司德國歐門集團銷售總經理弗洛裡安·布朗德介紹說,該集團通過中歐班列向中國運輸保時捷、奧迪等德國品牌汽車。如果走海運,從不萊梅到上海至少要30天,從上海到重慶等內陸地區,還要再花10天,而中歐班列只需要一半時間。客戶滿意度很高,證明了中歐班列在時效等方面的優勢。

9月,西安鐵路新築車站發送了首趟中歐班列「韓國LG專列」。該專列搭載42櫃韓國LG集團生產的液晶顯示板、電極、鋁箔紙等,運至歐洲工廠。自去年7月起,LG集團已通過中歐班列發運約1100櫃產品。LG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擁有運輸時間短、通關速度快等特點,成為更多企業的優先選擇。

日本日通國際物流(中國)有限公司經營戰略室長廣田靖表示,該公司已是中歐班列的老客戶,截至去年,公司通過中歐班列發運貨量達到約2400個標準貨櫃。他說:「選擇中歐班列後,公司的物流成本大幅下降,運輸更加安全、穩定、高效。」

(人民日報記者 任 彥 張 悅 劉軍國 苑基榮)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
  • 助力「雙循環」,中歐班列跑出「湖南加速度」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省份湖南,中歐班列何以跑出全國領先速度?請聽觀潮君為你細細解說。化危為機,跑出「湖南加速度」▲長沙發往白俄羅斯明斯克的中歐班列。
  • 「一帶一路」帶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五股火
    (原標題:「一帶一路」帶動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一帶一路」帶動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比海運省時間,比空運省運費」。
  • 石嘴山公安助力企業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
    「如何破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這個難題,我們首先對轄區127家企業逐一進行摸底排查,劃分出32家在生產、95家待覆工企業。將其中的3家臨時改線生產疫情防控物資的企業列為重點企業,對其上報的工作人員優先核查並同步反饋,保障防疫物資生產。」惠農分局河濱街派出所副所長劉巖介紹道,在此基礎上,他們對園區登記的500餘名返工人員進行排查,梳理出集中重點疫區人員120餘人,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 國際述評:「特殊通道」折射中歐抗疫合作的速度與溫度
    日前,中國「戰」疫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這趟班列因其多重「特殊意義」而備受矚目。首先是其搭載了可解歐洲多國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燃眉之急」的防疫物資。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介紹,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發運防疫物資44.8萬件、共計1440噸,主要到達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捷克、波蘭、匈牙利、荷蘭、立陶宛等國家,並以這些國家為節點,分撥到更多的歐洲國家,有力促進了國際防疫合作。
  • 中歐間運輸全程使用卡車?它憑什麼叫板中歐班列
    在疫情強壓下,除了開行量逆勢增長的中歐班列,中歐「卡車航班」(簡稱中歐卡航)也異軍突起,成為了繼航空、海洋、鐵路之後的第四物流通道,為跨境貨運提供了有效的運力補充。一輛輛卡車在中國和歐洲的公路上日夜兼程地行駛,運送抗疫物資,助力跨境貿易復甦。
  • 中歐攜手引領全球經濟邁向更加美好未來
    在此背景之下,中國與歐盟的合作卻愈發緊密,一系列數據充分顯示中歐經貿關係的韌性和潛力。中歐不斷深化經貿合作,有力促進了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了民眾福祉,也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  從共識到共建,中歐班列點亮前行未來。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挫,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有未有的挑戰。但是,中歐班列逆「疫」前行,為中歐攜手發展夯實了基礎。
  • 2020年湖南開出中歐班列437列 同比2019年將近翻番
    記者從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2020年,湖南中歐班列開出437列,同比2019年的230列,開行數量將近翻番。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形勢下,湖南中歐班列開行實現「逆勢」增長。
  • 歐洲頭條丨讓「新冷戰」落空 「後疫情時代」中歐關係再出發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對義大利、荷蘭、挪威、法國、德國等五國展開訪問,中歐「線下」外交正在逐步恢復正常。  此行釋放出的信號十分明確——「後疫情時代」中歐關係再出發。  患難見真情這才是真朋友  新冠疫情下,中歐之間相互幫助,成為國際抗疫合作的典範,中意關係更是經受住了疫情的檢驗。
  • 中歐班列 世界經濟的「強心劑」
    據報導,11月21日,由哈薩克斯坦阿騰科裡站開出的3308次列車日前到達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這是今年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進出境的第4001列班列,相較於2019年全年開行總量3403列增長17.8%。連日來,媒體平臺幾乎都在報導中歐班列所取得的成績,世界各國紛紛點讚,中歐班列開行屢屢刷新紀錄。
  • 為復工復產提供便利 副中心政務服務跑出加速度
    疫情防控期間,城市副中心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通過打通政務服務數據「孤島」、提速精簡辦理審批手續等有效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便利。要問2020年春節最緊俏的「年貨」,非口罩莫屬。為滿足市民對醫用口罩的需求,區物美超市緊急補充了一批口罩貨源。不過與普通民用口罩不同,銷售醫用口罩需要專門的審批,要同時具備銷售二類醫療器械的營業執照和備案許可才行。
  • 陝西渭南:嚴防死守積極防控 助力復工復產「加速度」
    渭南市重點項目現場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的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技術人員正在忙碌著檢驗膠囊產品;在渭南市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如火如荼加緊建設;在渭南市合陽縣的田間地頭,群眾搶抓有利時機進行灌溉,確保應灌盡灌,為奪取今年夏糧豐收奠定基礎……春暖花開之際,陝西省渭南市正逐步加快復工復產的腳步
  • 人民論壇漫評 | 中國經濟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國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在複雜形勢下,中國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走出了漂亮的上揚曲線:一季度GDP萎縮6.8%,二季度轉為增長3.2%,三季度回升至4.9%。
  • 川渝同下「一盤棋」 跑出發展「加速度」
    一年來,川渝兩地召開黨政聯席會,疏通行政壁壘,籤訂框架協議,構建一體交通,協同公共服務,共辦專項活動……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落地見效,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如今,許多像白駿一樣的「雙城人」正搭上「經濟圈」的快車,生活越來越便捷。2020年12月24日9點15分,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從重慶沙坪垻站出發,駛向成都東站。
  • 中歐班列(武漢)首開匈牙利布達佩斯
    吳家山站站長李厚雄介紹,該站是中歐班列(武漢)唯一的始發、終到站。這趟列車是車站今年開出的第164列中歐班列,也是2012年10月24日中歐班列(武漢)首開以來,車站開出的第734列中歐班列。該站幹部職工根據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中歐班列開行重點任務計劃,加強運輸組織。車站接發列車、調車、貨運及安全技術管理人員協調配合,全力為中歐班列開行服務。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讓「軌道上的成渝經濟圈」跑出加速度
    為此,回看1月1日上午10時,相距280公裡的成都國際鐵路港和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中,汽笛聲同時響起。首列中歐班列(成渝)號列車,帶著新年的新氣象一路駛向歐洲的波蘭羅茲和德國杜伊斯堡。從此,成渝兩地開行的中歐班列全部冠以「成渝」名號,再不分彼此。
  • 「義新歐」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謀劃新舉措打好高質量...
    大家一致認為:在國家層面,「義新歐」中歐班列既肩負著戰略通道多元化的歷史使命,也是深入實踐「一帶一路」倡議的標誌性工程;在省級層面,關乎「四港」聯動、義甬舟大通道和現代化國際物流樞紐建設,是連接海陸、貫穿東西、輻射周邊的戰略樞紐。
  • 三一海工助力贛州港首趟「中歐中亞雙向班列」發車!
    6月1日,江西贛州港不僅迎來從俄羅斯返程的中歐班列,還首次開行了去往吉爾吉斯斯坦的中亞班列。在發車儀式上,正在現場承擔裝、卸車任務的一臺三一貨櫃門式起重機和一臺三一SRSC45C23正面吊成為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