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11月21日,由哈薩克斯坦阿騰科裡站開出的3308次列車日前到達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這是今年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進出境的第4001列班列,相較於2019年全年開行總量3403列增長17.8%。
連日來,媒體平臺幾乎都在報導中歐班列所取得的成績,世界各國紛紛點讚,中歐班列開行屢屢刷新紀錄。中歐班列,憑著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的優勢,迅速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個國際物流受限,中國的中歐班列憑著自身優越性,逆勢而上,不斷擴大影響,外運量不斷攀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中歐班列從開行之日起,數量就在不持續上升,依託中國鐵路的強大運力,散發著獨特魅力。我們可以看到,這既得益於中歐班列自身優勢,也得益於優質的服務保障。從霍爾果斯口岸通行成果就可見一斑,在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及時掌握貨物狀態、區間運行情況、物流時間等信息,保證班列在報關、查驗等環節不停滯、不等待,高效暢通運行,僅1到10月就代理了6條班列線路、600餘列班列,接近65萬噸貨物。另外,政府統籌海關積極搭建與內地海關之間、與口岸聯檢部門之間、與運輸承運企業之間的聯繫平臺,動態掌握班列運行情況,實時對接班列發出、到達和進出境信息,確保班列通關「零延時」,為維護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歐班列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帶一路」的橋梁紐帶,為地區開放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加強了各國之間溝通和聯繫,越來越顯示出市場發展潛力。特別是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統籌研究,為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打造「幹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高效集疏運體系,促進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再次優選一批區位條件優越、設施基礎良好、運行規範有潛力的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建設,加大政策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及地方投入力度,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物流樞紐,促進中歐班列降本提質增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相信,未來「數位化」中歐班列的推出,管理更加精細,運力越來越強大的中歐班列,一定會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力量。
(王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