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增新動能!中科院計算所在兩江新區設研究院

2020-12-05 重慶兩江新區

今天

兩江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

又增添了新動能!

內陸開放

又增添了新引擎!

今天(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計算所)的高端研發平臺中科院計算所西部高等技術研究院(簡稱西研院)在兩江新區揭牌成立。這也是兩江新區貫徹重慶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推進大會精神的一大舉措。

(視頻 王治傑 攝 )

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李錦濤,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袁家虎出席揭牌儀式,並見證西研院與重慶警察學院、中科先進產業基金、重慶立洋環保籤約。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在致辭中表示,兩江新區是我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擁有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正加快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加快高端高質高新產業集聚發展。長期以來,中科院與兩江新區攜手前行,各項合作不斷深化。西研院的成立運營將有力推動新區進一步做大做強、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中科院計算所此次布局重慶兩江新區

與兩江新區作為共同舉辦單位

建立的西研院

將會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

中科院計算所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李錦濤表示,兩江新區和中科院計算所作為共同舉辦單位建立西研院,以智能超算、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研究為切入點,逐步完善雲計算、晶片、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研究方向,開展關鍵性應用技術研發,將其打造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創新、開放的產業技術研發平臺。

此次揭牌成立的西研院

是中科院計算所的高端研發平臺

將依託中科院計算所

在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

實施「111」工程

什麼是「111」工程?

即聚集和培養一批科學家從事與產業結合緊密的高等技術研究,建成「1」個新型產業技術研發基地;

通過孵化、吸引、服務等方式,打造「1」個計算技術深度融合的產業集群;

以人才吸引人才、以服務感化人才、以事業留住人才,建成「1」個人才嚮往的創新基地。

按照規劃:

西研院主要以智能超算、生命信息科學、產業網際網路為發展方向,將分別建設智能超算、生命信息科學、產業網際網路等三個研究中心。

此次西研院揭牌成立

將積極引入內外資源

打造成果轉化和對外合作的重要平臺

揭牌成立當天

西研院也引進了首批外聘專家

超強智囊團為重慶兩江新區貢獻智慧!

首批外聘專家都是誰呢?

江小妹打探到,此次引進的外聘專家包括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Kees Vuik、中科院網絡中心牛北方、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徐小文、清華大學翟季東、清華大學薛巍、重慶大學劉鐸、中航高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譚兆光等7位專家,主要聚焦高性能計算與應用領域。

當天,來自中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等國的中外專家圍繞高性能計算——E級超算開展了專業研討會。包括外聘專家在內的十餘位專家就如何提升計算速度、從原型機到E級機的可擴展性、提升全浸式液冷系統的可靠性等進行分享交流。

E級超算了解一下!

E級超算被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 E級原型計算機要完成包括全球氣候變化,生物醫藥仿真、大數據處理和人工智慧等 12個領域的35項重大計算任務。

此次西研院揭牌成立和引入外聘專家,是兩江新區貫徹重慶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推進大會精神的一大舉措。

中科院計算所專家何鑫介紹說,此次引進的外聘專家可在飛機製造、高校合作等多方面助力重慶兩江新區在智能化、大數據領域的發展。未來,西研院還將有計劃地引進更多歐美專家。

江小妹打探到,西研院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通過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產學研合作交流,推動相關先進適用技術在兩江新區的示範、推廣和落地。特別是在低成本醫療、衛星通訊、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綠色與環保技術、綠色能源、資源開發與利用、生物技術等領域,孵化一批可產生重大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的項目。

作為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近年來,兩江新區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培育內陸開放新引擎,抓緊抓實開放型經濟發展,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化合作交流,全面提升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

當前,兩江新區創新平臺載體初具規模,多維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開放大環境不斷優化,已集聚中科院計算所西研院、同濟大學、雲從科技等多家國家級創新基地、市級以上研發平臺、高新技術企業。兩江新區正以「領跑」西部開放開發的擔當,自覺對標世界頂尖水平,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努力成為全市擴大開放排頭兵,為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作出新貢獻。

( 圖:冉雨琳 劉霞)

總編:張黎 | 副總編:杜術林

主編:張科 | 編輯:江亞蔓

兩江新區新媒體工作室出品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長春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籤約落戶兩江新區
    7月30日,長春理工大學與兩江新區籤署合作協議,將在兩江新區建設長春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    王志傑表示,兩江新區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努力成為重慶發揮「三個作用」的先行區示範區。相信在長春理工大學和兩江新區的共同推動下,相關合作項目將成為校地合作典範。兩江新區將為項目建設及後期運行提供優質、高效、便捷、全面的服務。
  • 中科院廣州化學西部研究院建設匯報會在渝召開
    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出席會議,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成都分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北碚區委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 中科院計算所西研院在渝揭牌 發展智能超算
    陳超 攝中新網重慶10月24日電 (記者 劉賢)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計算所)的高端研發平臺「中科院計算所西部高等技術研究院」(簡稱西研院)24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揭牌成立,將建設智能超算、生命信息科學、產業網際網路等三個研究中心。中科院計算所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在高新區設研究院
    本報訊(記者 黃智義)4月15日,高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約,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將在高新區設立山東創新研究院。  籤約儀式上,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與醫療器械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濟南子空間)揭牌。
  • 兩江新區 南洋理工 重大共建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
    重慶兩江新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重慶大學三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建設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此次籤約標誌著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拉開「智力合作」序幕。  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凌月明表示,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的建立有利於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提供智力支撐,也有利於重慶乃至中國西部聚集高科技、外向型的高端人才,更有利於提升重慶乃至中國西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水平,對將重慶兩江新區打造成為打造長江上遊地區的創新中心、西部的人才高地、科學發展的示範窗口意義重大。
  • 曬亮點丨彰顯「生態+科技」內涵 堅持「科技+產業」導向 兩江新區...
    已聚集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為抗擊疫情研發「黑科技」今年2月,由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研發的一款可見光催化殺菌消毒產品投入應用,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貢獻。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於2019年4月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
  • 兩江新區、南洋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共建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
    華龍網3月2日12時1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記者今(2)日從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重慶兩江新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重慶大學三方共同籤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中新重慶國際聯合研究院,拉開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智力合作的序幕。
  • 解讀《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五大關鍵詞
    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意見》給兩江新區的第一項任務便是抓創新,加快兩江新區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兩江新區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做大做優科技創新平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兩江協同創新區規劃建設;構建更具吸引力的創新生態;大力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近年來,兩江新區大力推進兩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三大創新平臺。
  • 為兩江新區援鄂護士焦祖惠投票
    2020年12月03日 10:04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評選開始投票,請為第19號候選人物——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護士焦祖惠,第20號候選人物——中國第八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隊員、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民警廖潔投票!
  • 中科院計算所在鄭州開「分號」了,河南即將大爆發!
    12月22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鄭州分所在鄭東新區智慧島正式揭牌。這是智慧島大數據產業引導和培育的重大成果,將促進河南大數據產業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孵化能力大幅提升。
  • 重慶兩江新區通過全國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驗收
    圖片來源網絡華龍網8月21日11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記者今(21)日從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國家質檢總局、重慶市質監局近日組織全國知名專家對兩江新區籌建的「全國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項目進行現場驗收。驗收組聽取了示範區實施情況匯報,實地考察了儀器儀表骨幹企業和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該項目以896分的優秀成績通過驗收。
  • 國內優秀機器人教育研發培訓機構落戶新區
    日期:2014/12/29 09:30:39  來源:兩江新區網 編輯:宋嘉問     作為重慶兩江新區九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機器人產業正成為兩江新區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和新增長領域的重要板塊。
  • 央視播出兩江新區專題 重慶妹子帶領團隊建設「風洞」引關注
    今(10)日晚上,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播出重慶兩江新區專題,充分展現新區的開放發展。其中,兩江新區通過一系列舉措吸引一大批人才「搶灘登陸」成為專題中的案例,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汽研風洞中心首席專家朱習加博士就是這樣的人才。她做了什麼?她將為新區的建設發展帶來怎樣的改變?
  • 兩江新區十二時辰 每一刻都是奮進壯美
    、四山、八城、百園兩江新區的十二時辰正要開始·······子時/夜半23:00—1:00 江風徐徐、流雲湧動、城市高樓燈火璀璨兩江新區 夜幕上演長江和嘉陵江無聲匯聚這一定是在 阿里雲創新中心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和技術 阿里雲創新中心(重慶)供圖在兩江新區涉外商務區
  • 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主體廠房封頂儀式在兩江新區舉行
    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主體廠房封頂儀式在兩江新區舉行 2020年07月07日 19:22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7月7
  • 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招聘啦!辦公地點在這兒→
    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籌)管理崗位招聘啟事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定位於統籌全院相關創新資源,建設中科院支持和參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的綜合集成創新平臺;創新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成為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推動關鍵技術在雄安新區落地轉化
  • 優勢互補+共促共進 兩江新區、萬州區建立4個對口協同發展機制
    同濟大學重慶研究院執行院長唐劍暉表示,從「一區兩群」的城鎮發展空間格局來看,兩江新區與萬州區分別處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和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的中心城市,在西部大開發和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中擔負著重要使命,雙方優勢互補,有利於健全現代流通體系,加快建設改革開放高地,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減少區域間市場和政策壁壘,推動資源要素自由流動,促進區域經濟循環,為全市「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作出示範表率
  • 兩江奔騰②|創新之谷 兩江協同創新區的蝴蝶效應
    在兩江新區全新打造協同創新區,並不是在已有各大產業園基礎上簡單做加法,而是為整個「兩江」探索「產城景」融合發展探索新路徑。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兩江協同創新區是新面孔,更是新引擎。兩江新區採取了全球借腦的方式,高標準規劃、設計兩江協同創新區。一時間,來自全球建築行業頂尖專家、知名設計單位、 高校齊聚兩江,「最強大腦」靈感碰撞,為兩江協同創新區貢獻智慧力量。經過激烈PK,最終總體規劃由英國查普門泰勒公司負責總體設計。
  • 重慶兩江新區:前三季度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29.2億元 同比增長30.5%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6日14時3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 通訊員 陳昕)今(26)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獲悉,兩江新區直管區規模以上數字經濟產業企業第一季度實現增加值77.54億元,同比增長3.4%;上半年實現增加值165.53億元,同比增長15.2%;前三季度實現增加值329.2億元,同比增長30.5%
  • 兩江新區要做大做強,有哪些重點任務?
    人民網重慶1月15日電(陳琦、黃軍)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今日舉行兩江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新聞發布會。據了解,重慶市委、市政府對兩江新區高質量發展專題研究部署,專門出臺了《關於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兩大定位: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建設重慶智慧之城;兩大目標: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